?

腦灌注成像技術輔助血管再通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2024-04-10 07:43劉麗娜石英娜
關鍵詞:腦組織溶栓缺血性

劉麗娜 石英娜 孫 偉

1.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2. 淮南新華醫院影像科,安徽 淮南 232052;3. 淮南新華醫院CT室,安徽 淮南 232052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中老年常見疾病,主要由動脈粥樣硬化所致,起病急促,腦供血動脈管腔出現狹窄或閉塞,腦組織缺氧缺血,進而壞死,影響神經功能[1]。AIS易導致患者殘疾和死亡,治療的關鍵在于盡早恢復缺血腦組織再灌注。AIS的治療方案包括溶栓治療、血管介入治療、機械取栓等[2-3]。臨床通常建議早期進行靜脈溶栓治療,但溶栓治療受時間窗影響,部分患者應用溶栓藥物治療效果不顯,因此,盡早明確患者血管情況,有利于治療方案的確定。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灌注成像技術(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CTP)逐漸應用于腦組織血液灌注情況的評估中,可準確了解病變血管[4]。鑒于此,本研究嘗試分析CTP技術輔助血管再通治療應用于AIS患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華醫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67例)和對照組(67例)。觀察組中,男性37例,女性30例,年齡50 ~ 72歲,平均年齡(63.11 ± 5.80)歲,中度狹窄45例,重度狹窄或閉塞22例。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32例,年齡51 ~74歲,平均年齡(64.00 ± 5.98)歲,中度狹窄44例,重度狹窄或閉塞2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中相關標準[5],經臨床診斷為AIS;②起病至入院時間不超過8 h;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6]不低于10分;④初次發??;⑤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有頭部創傷或顱內出血史;②合并其他心腦血管重癥;③合并凝血功能異常;④合并癲癇發作;⑤存在溶栓禁忌證;⑥合并肝、腎等嚴重功能障礙;⑦入組前48 h內接受過抗凝治療;⑧造影劑不耐受者;⑨隨訪脫落。

1.3 方法

對照組經CT平掃確診為ASI后,給予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生產,批號:S20110052,規格:50 mg∕支)0.9 mg∕kg進行靜脈溶栓治療,首次靜脈注射總量的10%,在1 min內推注完畢,剩余劑量于1 h內泵入,用藥總量不超過90 mg,溶栓治療后24 h給予抗凝、抗動脈硬化藥物,若溶栓效果不顯著,經進一步檢查后根據患者情況選擇調整用藥策略或進行血管介入、機械取栓治療。

觀察組入院后給予CTP檢查,采用聯影640層螺旋CT進行平掃,確定無腦腫瘤和出血征象,進行CTP掃描。層厚0.5 mm,單圈旋轉時間0.5 s,將高壓注射器與容積CT連接,將40 mL碘普羅胺注射液(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10970165,規格:50 mg ∶ 15 g)用30 mL生理鹽水進行配比,于右肘靜脈以6 mL∕s的速度進行注射,注射6 s后開啟掃描,電流100 mAs,電壓80 kV,總時長約1 min,靜脈期掃描時間35 ~ 60 s,間隔5 s,動脈期則為11 ~ 34 s,間隔2 s,面積16 cm2。掃描結束后采用系統對灌注參數進行分析并生成三維圖像。根據患者灌注三維圖像判斷其罪犯血管位置和狹窄情況,進行靜脈溶栓并制定后續的干預措施,溶栓治療與對照組一致。

1.4 觀察指標

1.4.1 血管再通情況 溶栓治療后24 h采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進行腦梗死溶栓分級(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TICI)[7]進行評估:0級為無灌注,血管閉塞遠端無順向血流;Ⅰ級為造影劑部分通過阻塞血管,但未充盈遠端;Ⅱa級為造影劑充盈閉塞血管,但排空速度緩慢;Ⅱb級為造影劑充盈閉塞血管,排空速度較緩;Ⅲ級為造影劑充盈且排空速度快;以Ⅱb ~ Ⅲ級為血管再通良好,血管再通良好率 = (Ⅱb + Ⅲ級)∕總例數 ×100%。

1.4.2 血流動力學 治療前和治療后7 d采用腦血管血液動力學監測儀(上海示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CVHD-3000)對兩組治療前后的最小血流量(Qmin)、頸動脈最小血流速度(Vmin)、動態阻抗(dynamic resistance, DR)水平進行檢測。

1.4.3 神經功能 采用NIHSS量表評估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7 d的神經功能,5分以下為輕度卒中,5~ 20分為中度卒中,20分以上為重度卒中,最高42分。

1.4.4 意識情況 治療前和治療后7 d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8]對2組意識狀態進行評價,重度意識障礙3 ~ 8分;中度意識障礙9 ~ 11分;輕度意識障礙12 ~ 14分;正常15分。

1.4.5 并發癥 記錄治療過程中發生出血轉化、血管再閉塞、系統出血、腦水腫等AIS血管再通治療后常見相關并發癥。

1.4.6 死亡率 記錄治療期間和出院后3個月內死亡例數。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Qmin、Vmin等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表示,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對比,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2 結 果

2.1 兩組血管再通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血管再通良好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情況對比[n(%)]

2.2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Qmin、Vmin和DR水平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注:觀察組采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灌注成像輔助血管再通治療;對照組采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質量。Qmin為最小血流量;Vmin為頸動脈最小血流速度;DR為動態阻抗與治療前比較,ta、b、c、d、e、f = 7.647、6.853、7.821、5.631、5.072、6.314, P < 0.05。

治療后463.92 ± 15.33c 420.39 ± 17.35f 15.390< 0.001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Qmin∕(mL∕s)治療前3.80 ± 0.46 3.82 ± 0.45 0.254 0.800治療后4.79 ± 0.48a 4.43 ± 0.40d 4.716< 0.001 Vmin∕(cm∕s)治療前8.36 ± 0.88 8.40 ± 0.81 0.274 0.785治療后9.79 ± 0.88b 9.34 ± 0.76e 3.168 0.002 67 67 t P DR∕(Pa·s∕mL)治療前388.33 ± 13.20 387.41 ± 14.05 0.391 0.697

2.3 兩組神經功能和意識情況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GCS評分較對照組更高,NIHS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和意識情況對比(分,)

表3 兩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和意識情況對比(分,)

注:觀察組采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灌注成像輔助血管再通治療;對照組采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質量。GCS為格拉斯哥昏迷評分;NIHSS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與治療前比較,ta、b、c、d = 9.634、13.952、7.257、9.167, P < 0.05。

治療后9.79±0.87b 12.56±1.00d 17.106< 0.001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GCS治療前8.49 ±0.84 8.53±0.90 0.266 0.791治療后11.66±1.07a 9.31±0.92c 13.631< 0.001 67 67 t P NIHSS治療前16.81±1.13 16.92±1.08 0.576 0.566

2.4 兩組并發癥和死亡率對比

兩組并發癥率和3個月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并發癥和死亡率對比[n(%)]

3 討 論

AIS可能受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冠心病等基礎疾病誘發,粥樣硬化斑塊發生破裂、出血或是脫落,進而導致血栓,影響腦部血液循環,發生神經功能損傷等[9]。AIS是腦卒中患者占比較高的類型,病因是腦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的腦組織缺血和缺氧,使得微血管床發生損傷,腦組織發生局部功能性毛細血管丟失[10]。AIS患者需在有效再灌注時間窗內進行靜脈溶栓治療,以達到恢復腦組織血供、保護神經功能的目的[11]。但部分患者應用靜脈溶栓的收益不高,或是超過時間窗,此刻需要對缺血半暗帶情況和罪犯血管情況進行明確,以調整治療方案,改善血管再通治療效果。

本研究中,觀察組血管再通良好率、血流動力學指標、GCS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P< 0.05),提示應用CTP技術輔助血管再通治療可有效改善治療效果。隨著影像學技術不斷發展,CTP逐漸應用于AIS的臨床診斷,且具有較高準確度[12]。急性發作期患者受限于治療時間窗,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磁共振等方式耗時較長,適用性較低。CTP作為一種功能影像學檢查技術,對比劑經靜脈快速推注,缺血損傷區進行連續且多次掃描,獲得損傷區的時間-密度曲線,再納入數學模型對灌注參數進行計算,并進行圖像重建、染色處理,從而獲得腦部血液循環偽彩圖,從而反映AIS腦部血液灌注情況[13-14]。根據CTP掃描結果,找出責任血管,評估缺血病灶的范圍和程度,進而選擇治療方案,從而提高血管再通率。但有學者認為,在治療前進行CTP檢查會延誤治療時機,進而加大不良事件發生率[15]。本研究顯示,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和3個月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應用CTP技術輔助血管再通治療具有較高安全性。通過CTP技術,可有效鑒別梗死區與缺血半暗帶,對缺血半暗帶范圍進行早期確定,為進行靜脈溶栓或是其他血管再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16]?;颊呖杀M早獲得更適宜的治療,促進灌注異常區盡早恢復血液灌注,使側支循環代償能力盡早恢復,改善腦組織缺血缺氧情況,促進患者獲得良好預后,NIHSS評分也隨之降低。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本研究僅對3個月內預后情況進行隨訪,未來還需對患者進行進一步隨訪,以明確遠期療效。

綜上所述,CTP技術輔助血管再通治療應用于AIS患者治療,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治療效果,保護神經功能,促進患者康復。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腦組織溶栓缺血性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進展
針灸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應用
小腦組織壓片快速制作在組織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芒果苷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腦組織炎癥損傷的保護作用
精確制導 特異性溶栓
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的中蒙醫康復治療
急性腦梗死早期溶栓的觀察與護理
DNA雙加氧酶TET2在老年癡呆動物模型腦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對氧化應激中神經元的保護作用
內皮祖細胞在缺血性腦卒中診治中的研究進展
改良溶栓法治療梗死后心絞痛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