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1 01:00流念珠
閱讀時代 2024年3期
關鍵詞:松風味覺蘇東坡

流念珠

宋朝時期,不管是畫家還是詩人,他們作畫寫詩時都力求做到平淡天真,即不做作、不刻意,率性為之,追求淡雅之美?!暗边@個字,變成了當時人們藝術審美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

宋代的繪畫,多強調水墨畫法,用水來畫,用淡淡的墨來畫。那時的山水畫,多給人云煙蒼茫的感覺,它強調所有強烈濃郁的東西都會慢慢褪色,形成對生命的反省,它給你提供的是生命走向清淡的過程。宋代知名的文學家、美學家蘇東坡常在他的文字中傳達自己的得意與失意。他考取了進士,做過大官,卻也數次被貶。經歷了起起落落之后,蘇東坡在詩里寫道:“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贝嗽娋湟徽Z雙關,指無論是道路上的風雨,還是人生路上的風雨,曾經經歷過的那些復雜階段,到最后都能變成淡淡的回憶,這體現出了蘇東坡寵辱不驚與淡然處世的生活態度。

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靜聽松風圖》是南宋畫家馬麟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人物畫,圖繪一文士斜坐在一臥地松上,靜聽著山澗旁的松濤之聲,一童子持扇侍立。文士在側耳傾聽,全神貫注,目略斜視,似乎在辨別松聲之源,聽得出神時,不知拂塵已失落在地。不少書畫愛好者不解:為什么《靜聽松風圖》聽的是松,不是其他樹木?榕樹、芭蕉、棕櫚、梧桐等樹的葉子都很大,風吹起來會有嘩嘩的響聲,松樹的葉子卻是細細的松針,風穿過針葉其實發不出太多的聲音??蓳Q一個角度去想,馬麟繪制此畫的意圖,是不是在提醒人們:如果你不安靜到一個程度,你的聽覺是沒有辦法感受到松風的靜謐之美?老子說:“大音希聲?!币馑际亲畲笞蠲赖穆曇裟藷o聲之音,即越好的音樂越悠遠潛低。靜聽松風,向人們傳達的應該正是淡入淡出的聽覺效果與淡雅意境吧!

日本古都京都有一個很有名的寺廟名叫南禪寺。南禪寺中最出名的料理是湯豆腐,也就是用清水煮的豆腐,被譽為“禪之味”。很多人盤坐在松樹底下搭出來的臺子上,面對用清水與小火慢燉而成的什么佐料也沒有添加的豆腐,然后認真地品嘗著。湯豆腐與主流餐廳推崇的豐富大量、口味多變的食品截然不同,它強調如何讓你的味覺在這個寺廟的庭院當中安靜下來。這似乎是在告訴你,味覺上的美好并不是大吃大喝的狀態,而是品味寡淡,學會懂得在最清淡的飲食里得到心靜與心安。

每年春季,母親都會給我寄上一兩包清明茶。清明茶,顧名思義,就是在清明時節去采制的茶葉嫩芽,也是新春的第一出茶。福建的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澤綠翠,口感清新。母親說,春季趕集,集會上的清明茶最是搶手,不管她帶多少斤去,不到一小時必被搶購一空,且基本無人還價。人到中年,我閑時總喜歡取一撮母親寄來的茶葉,然后泡上一杯清清爽爽的茶,或閱讀,或賞花,或聽雨,或靜思,真是愜意得緊。每當淡淡的茶香鉆進鼻孔,我那顆躁動的心總能靜下來。再輕輕啜上一口,含在嘴中,那一股淡淡的茶香便漸漸散開來,彌漫整個口腔。把茶咽下去,片刻之余,仍能感受到口腔里的回甘。

關于對“淡”的高級追求,老子應該最有話語權,他在《道德經》中這樣寫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币馑际牵荷世_紛,使人眼花繚亂;音調嘈雜,使人聽覺失靈;食物豐盛,使人舌不知味;珍貴難得的貨物,使人行為不軌。因此,圣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犬馬,摒棄物質享受而保持內心的安寧。

我們的感官,總希望能獲得“重口味”式的享受,吃得酒足飯飽,看得賞心悅目,聽得如癡如醉……實際上,真正好的藝術不會給人太多感官欲望上的刺激,它不會使人騷動;相反,它會讓人經過味覺、視覺、聽覺各種感官的刺激之后擁有一種安靜下來的力量。這種好藝術,如果歸納成一個字,那便是“淡”。這樣的淡,最是悠長雋永,令人回味。

(源自《聯誼報》)

責編:潘茜

猜你喜歡
松風味覺蘇東坡
天南地北,令人難忘的“雞”致味覺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蘇東坡突圍
蘇東坡《獻蠔帖》
假如《紅樓夢》也有朋友圈……
隔離的松風
宋彥軍書畫作品
冷汗
味覺護膚——可以品嘗的美
《蘇東坡·定風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