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真誠的書

2024-04-11 01:00陳淮貴
閱讀時代 2024年3期
關鍵詞:鳥蛋傻瓜過河

陳淮貴

我們喜歡與一個真誠的人交往,而不愿與一個虛偽的、裝腔作勢的人虛與委蛇。讀書也同樣,我們要讀真誠的書,不要讀那些虛偽的、裝腔作勢的書,那樣只會浪費時間,影響心情,甚至被帶入歧途。

好多年前的一天,我去江山市區見一個人,晚上閑聊時說起讀書的事,那人說前段時間在看《奧修故事》,挺好看,邊說邊將書找了出來,遞給我。我接過來漫不經心地翻了翻,卻忽地心頭一震,如癡如醉地看起來,一時說不出話。

我看到了一個名為《人不離船》的故事:有五個傻瓜經過一個村子,人們看見他們感到很驚奇,因為他們將一條大船頂在腦袋上。有人問他們在干什么。他們說:“我們不能離開這條船,這是條幫助我們從對岸到此岸的船,我們怎么能扔掉它呢?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夠到這里來。沒有它,我們會死在對岸的。夜近的時候,對岸有野獸,那么到了早上我們無疑就會死掉。我們將永遠不離開這條船,永遠欠它的情,我們將它頂在我們頭上純粹為了感激?!?/p>

乍一看這故事令人啼笑皆非,但我感覺這不就是在說我嗎?我不就是像這些傻瓜一樣嗎?自己讀過的書,不舍拋棄;經歷過的事,難以忘懷;承受過的情,時常惦記……而一些人則相反,有的剛畢業就歡呼著將書一本本從宿舍樓頂瀟灑拋下;有的剛求人幫忙,事成后轉眼就裝不認識;有的取舍一段感情如同開關一扇門般輕易……完全是過河扔船的做法。過河扔船自然是正常的,那么,難道我是不正常的?從道理上說,過河不是應該牢記船、感激船的嗎?人不是應該知恩圖報的嗎?可如果真的過河后將船頂在腦袋上一直攜帶它感激它,就真成了傻瓜。那么,到底哪里矛盾了呢?

這本書里還有好多這樣猶如當頭棒喝、讓人悚然一驚、回味無窮的故事。我以為,這是一本真誠的、有價值的書,它以簡潔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真誠的書就是這樣能夠觸動人的內心,震撼人的靈魂,升華人的境界,能促人思考、給人啟迪、引人共鳴。

真誠的書往往有不同于老生常談的閃光的話語、閃光的思想,讓人眼睛一亮。20余年前,我偶然翻到一本名為《絕望的逃走》的書,當看到里面“真理有何益處?德行又有何益處?世俗的人們總是這樣發問”“人們往往把對人生不夠實用的東西蔑視為贅物”等處,我覺得這是真誠的書。書中提到一種“偕老同居蟲”,兩只蟲相遇便偕老同居,命運完全由偶然的氣流水流氣候決定。我在1998年寫的散文《選擇》中,還將此作為例子,感嘆人與人交往也是一樣由人類社會的偶然的氣流水流氣候決定,人并無多大程度的選擇。

真誠的書從內心出發,直面真實的生活,抒發誠摯的情感,揭示樸素或深刻的哲理。真誠的書如同長者,在你迷茫時為你指點迷津;如同友人,在你孤獨時與你促膝長談;如同家人,在你落難時為你撫平創傷。

真誠的書是真實的,是善意的。真誠的書有虛構,但虛構也是真誠的;有天馬行空的想象,但想象也是邏輯自洽的;有對未來的向往,但向往也是有現實根基的。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好書之所以是好書,是因為它們是真誠的,不是虛偽的;是邏輯嚴密的,不是破綻百出的;是有現實土壤的,而不是無視實際的。即便是對科技的想象,也是符合科學邏輯的,如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作品嚴密遵循設定的“機器人三定律”,作品對未來社會機器人與人的關系這一重大問題作了深刻的思索,對科幻創作、對機器人倫理發展影響深遠。真誠的書始終努力把真實的東西呈現給讀者,把善意傳達給讀者,給讀者以啟迪、借鑒。

曾看過某語文閱讀書上的一篇文章,說“他背著滿滿一背篼柴火……鳥兒們一路上依依送別,約他明天再來”“他放下沉甸甸的背篼……掏出一捧鳥蛋,笑著給圍上來的鄰家小弟弟”。我不知道這是什么鳥,會對掏了鳥蛋的打柴的孩子“一路上依依送別,約他明天再來”,而不是凄慘哀鳴繞樹三匝。鳥兒們還嫌鳥蛋被掏得不夠多嗎?一路上到底是依依送別,還是狠狠咒罵?這種描寫,似乎是為表達“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主題、營造美好歡快場景而強加在鳥身上的,根本不顧鳥的實際感受。我以為,這樣似乎對鳥是不真誠的,對讀者是不真誠的。

選書就是選人,人生有限,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里選真誠寫作的作家的作品。真誠的書往往是樸實的,語言的優美往往與其思想是相稱的,與其真誠是相稱的。所以,我們要善于鑒別。鑒別這本書是真誠的,還是偽善的;這作者是真誠的,還是虛偽的。不要去看一個作者的名氣有多大,而要看這本書本身是否能撥動你的心弦。

我們選擇看真誠的書。

(作者系本刊特約撰稿人)

責編:潘茜

猜你喜歡
鳥蛋傻瓜過河
窩里的鳥蛋
過河
過河
拆橋過河
生日快樂,四月傻瓜
何不做個純粹的傻瓜
過河
我不是傻瓜
兩只鳥蛋
我們是這樣造句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