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長卿人生羈旅四層“愁”

2024-04-11 03:31沐陽說
閱讀時代 2024年3期
關鍵詞:劉長卿隨州

說到劉長卿,最為熟悉的還是那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其名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被吟誦至今,為歷代文人所推崇。

可無奈的是,或許時運不濟,劉長卿在新舊《唐書》中均無專門傳記。其背后原因也很簡單,正四品及以上官員才會在正史中有個人傳記,而劉長卿終其一生,也未能晉官至此。

也因此,他的詩作中,絕大多數透露著自己的怨悱和不甘,反反復復,無比直白。雖或缺少盛唐氣魄,但在時代的車輪碾壓下,劉長卿猶如向黑暗中投射的一縷光,通過自己獨到的詩風,屹立詩壇,鑄就“五言長城”,享譽至今。

求學嵩山,屢考不第

劉長卿,字文房,祖籍宣城,家居洛陽,因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出生農民之家,劉長卿從小便刻苦學習。20歲時開始參加科考,十余年間,屢戰屢敗,以至在天寶中已被舉子們推舉為“朋頭”。

這可不算是一個好的稱號,通俗點講,類似于當今的“超齡留級生”,有著豐富的應考經驗,是眾多舉子里的“前輩”。

十余年的陪跑,說來也甚是心酸:

窮巷無人鳥雀閑,

空庭新雨莓苔綠。

北中分與故交疏,

何幸仍回長者車。

十年未稱平生意,

好得辛勤謾讀書。

——《客舍喜鄭三見寄》節選

有學者將劉長卿一生歸為悲劇,說他的詩中充滿愁思,但不同時期的愁苦又不同,第一層便是多年困于考場的“科舉不第之愁”。

而立中第,仕途坎坷

32歲時,劉長卿終于中進士了。所謂十年磨一劍,可期望在官場大干一場的劉長卿,剛一仰頭,就與歷史的巨輪撞個滿懷。

劉長卿的第二層愁思便是時局動蕩中的“官途坎坷之怨”。

天寶年間,安祿山攻破長安,剛中進士的劉長卿遇亂避江南。

在江南,劉長卿先擔任長洲縣尉,又為海鹽縣令。由于他“直道為官”,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還未燒起來,就被手下人舉報,被誣以貪污錢糧鋃鐺入獄。劉長卿寫詩鳴冤,“白日浮云閉不開,黃沙誰問冶長猜”“不見君來久,冤深意未傳”“直道天何在,愁容鏡亦憐”,愁腸百結,難以消解。

幸運的是,幾個月后,肅宗收復兩京,大赦天下,劉長卿赦免出獄,被貶至廣東“蠻荒之地”,政治生命幾乎可說是宣告結束。

監牢的悲哀,被貶的酸楚,劉長卿只能以作詩抒發愁悶,彼時的他是復雜的:一邊感嘆時運不濟,“獨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謫宦投東道,逢君已北轅。孤蓬向何處,五柳不開門”;一邊又渴望再被任用一展抱負,“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在去廣東途中,劉長卿遇到了從夜郎折返的李白,短暫的相逢為劉長卿帶來一絲慰藉:

江上花催問禮人,

鄱陽鶯報越鄉春。

誰憐此別悲歡異,

萬里青山送逐臣。

——《將赴南巴,至馀干別李十二》

遇赦北歸,又陷冤獄

廣東兩年后,劉長卿遇赦北歸,被朝廷安排在浙西任上,五年后任滿,被調回京,之后入淮南幕府,過了一段相對平穩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大歷九年,年近半百的劉長卿因為得罪郭子儀的女婿吳仲孺,再次被人誣告貪污,涉貪金額二十萬貫,金額巨大,依律當斬,幸好朝廷派去的監察御史苗伾救了他,最終被判罰去睦州任司馬。劉長卿贈詩感謝:

地遠心難達,天高謗易成。

羊腸留覆轍,虎口脫馀生。

……

落日開鄉路,空山向郡城。

豈令冤氣積,千古在長平。

——《按覆后歸睦州,贈苗侍御》

司馬,從來便是閑職,此時劉長卿對官場的起伏已然看淡。詩中多了淡泊名利、向往歸隱的意味:

漸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

白云留永日,黃葉減馀年。

猿護窗前樹,泉澆谷后田。

沃洲能共隱,不用道林錢。

——《初到碧澗招明契上人》

可劉長卿顯然并不甘心,兩段冤情,足足十六年,占據一半仕宦生涯,劉長卿的第三層愁,便是“逐臣無用之苦”。

他的詩里多的是悲苦意象,比如荒村、野橋、落葉、古路、寒山、孤舟。有學者稱他為“閉門詩人”,因為他詩歌中常常描述“閉門”,即“掩扉”,如“寒燈映虛牖,暮雪掩閑扉”“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舟從故里難移棹,家住寒塘獨掩扉”,不勝枚舉。

時運不濟,碌碌余生

公元781年,56歲的劉長卿時來運轉,出任隨州刺史,四品官員,掌權一方。

可偏偏沒過幾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割據稱王,與唐王朝軍隊在湖北一帶激戰,隨州被叛臣李希烈攻占,劉長卿逃到江東避難,在淮南節度使杜亞的幕府中打雜。

此后的幾年里,他一直待在揚州,直至病故。

漂泊半生,蒙冤十余年,卻依然沒有個善終,劉長卿的第四層愁則是“碌碌無為之痛”。

晚年的劉長卿回首一生,詩歌中自然帶上了一種蕭疏、冷落、憂傷的情調:

一官成白首,萬里寄滄州。

久被浮名系,能無愧海鷗。

——《松江獨宿》節選

他收起了鋒芒,在山水之中忘卻人間苦患,不斷創作出大量的山水之作?;野道淠纳{,清空幽寂的氣質,輕淡虛凈的性態,是劉長卿筆下的顯著風貌。

回過頭來,再看劉長卿的詩,半生零落漂泊為仕途所累,或許,埋藏在劉長卿心中最深處的執著,來自于對故土的懷念,越是命途多舛,此情越甚: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馀干旅舍》

(源自“沐陽說”,有刪節)

責編:潘茜

猜你喜歡
劉長卿隨州
中國石材協會赴隨州對石材礦山整合情況進行調研
湖北隨州:助外出務工人員尋崗就業
論劉長卿詩的惆悵情結
詩的對比(外一篇)——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做好重大活動重大主題的融傳播
——基于隨州日報社全媒體報道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的分析
線上線下須聯動 提升網站影響力
——淺談隨州網的創新之路
聯合辦學,隨州花鼓藝術中職班花落技師學院
正大集團正式對隨州同星農業完成重組
論劉長卿的客居意識
送靈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