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鎳基物料中鐵分析方法建立

2024-04-11 13:49李霞寧駿斌李涵劉群李春芳
中國標準化 2024年7期

李霞 寧駿斌 李涵 劉群 李春芳

摘 要:本研究采用氫氧化鑭為載體,在pH=10的氨性緩沖溶液中共沉淀富集分離鐵,使用空氣-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波長248.3 nm處測定鐵。結果表明,原子吸收法測定鐵樣品的RSD在3.21%~12.85%,加標回收率為90.0%~105.0%。

關鍵詞: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鎳基物料,鐵分析方法,氫氧化鑭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7.035

0 引 言

金川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電解鎳生產商,鎳基溶液中微量元素鐵、鋁含量是工藝控制的關鍵指標,其高低直接影響到電解鎳的質量和等級的判定。精煉中控鎳基體溶液中微量雜質元素鐵、鋁量是電解鎳產品工藝控制過程中一項重要質量控制指標,含量的高低在不同生產工序中都有明確的限量要求。對于鐵元素的分析,40多年來一直執行《硫氰酸鹽-乙酸乙酯萃取滴定比色法》分析標準,該標準穩定可靠,從制定至今在電解鎳產品生產過程中,為保證產品質量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該方法最低值為0.00020 g/L,車間要求零號鎳鐵的指標小于0.00020g/L,分析數據必須以真實數據報出,不能打界限值,因此,現有的分析方法不滿足零號鎳對鐵指標的要求。在鎳系統新液中鎳濃度約為50~80 g/L、鈉離子約為35~45 g/L、硫酸根約為80~200 g/L、氯離子約為60~90 g/L、銅約為0.10~5.0 g/L、鈷約為0.1~10 g/L,陰離子和陽離子都會干擾鐵的測定,鎳與鐵的比例為:1600000:1,液體物料干擾倍數約是固體物料的8倍,大量陰離子的存在也會干擾鐵的測定。采用硫氰酸鹽-乙酸乙酯滴定比色法測定時,大量鈷的存在,嚴重干擾鐵的測定,無法看到鐵與硫氰酸鹽形成的紅色絡合物,只能看到鈷與硫氰酸鹽形成的藍色絡合物,目視比色法無法消除鈷對鐵的干擾。采用原子吸收法測定時,樣品含鹽量約18%~25%。待測的微量元素含量已接近原子吸收儀器的最低檢出限量,不用稀釋(或小比例稀釋)直接測定儀器霧化系統和燃燒頭會出現積鹽和堵塞,致使原子吸收儀器無法正常連續工作,稀釋雖然解決了原子吸收儀器無法正常連續工作的問題,但使得本來很低的微量元素含量變的更低,導致儀器無法有效檢出。需要對鐵的分析方法進一步開發,滿足生產需求。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及試劑

240FS型原子吸收光譜儀(安捷倫公司);鎳銅鐵鈷錳復合燈;氯化銨(分析純);硝酸鑭溶液(50 g/L);硝酸(1+1);硝酸(1+4);氨水(ρ0.90 g/mL);氨水(1+10);鹽酸(ρ1.19 g/mL);氨性緩沖溶液:稱取70 g氯化銨溶于水中,加600 mL氨水用水稀釋至1000 mL。

鐵標準貯存溶液:稱取1.4297 g三氧化二鐵(99.90%以上)于500 mL燒杯中,加入20 mL鹽酸,蓋上表皿,低溫加熱溶解至小體積,取下冷卻,用水沖洗表皿及杯壁,移入l000 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此溶液l mL含l mg鐵(Ⅲ)。

鐵標準溶液:移取10.00 mL鐵標準貯存溶液于2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鹽酸,以水定容。此溶液1 mL含50 ug鐵[1]。

1.2 實驗方法

1.2.1 工作曲線的繪制

移取0.00、1.00、2.00、4.00、6.00 mL鐵標準溶液,置于一組100 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10 mL硝酸,以水稀釋至刻度,混勻[2]。此溶液中鐵濃度依次為0.00、0.50、1.00、2.00、3.00 mg/L,采用工作曲線法在原子吸收光譜儀上繪制工作曲線。

1.2.2 樣品分析

1.2.2.1 空白試驗

隨同試料作空白試驗。

1.2.2.2 共沉淀分離富集

按照樣品含量分取一定量的試料,將試料置于500 mL三角燒杯中,加入2 mL硝酸鑭溶液,在攪拌下,加入50 mL氨性緩沖溶液,攪拌2~3 min。將三角燒杯中共沉淀物移入玻砂漏斗中,用氨水洗滌定量轉移,真空抽濾至干,再用水沖洗玻砂漏斗壁及共沉淀物一次,真空抽濾至干。加入2 mL硝酸于玻砂漏斗中,待沉淀溶解后抽濾于25 mL比色管中,再每次用2 mL硝酸洗滌玻砂漏斗三次,洗滌液合并于25mL比色管中,以水定容、搖勻。樣品含量較高時,可進行稀釋后測定。

1.2.2.3 試液測定

使用空氣—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波長248.3 nm處以水調零,測量鐵的吸光度,從工作曲線上查出相應的鐵的濃度,扣除空白樣品的濃度,計算樣品含量。

2 實驗結果及討論

2.1 共沉淀劑的選擇

經查閱大量資料,共沉淀有兩種方式。一是采用氨水做沉淀劑,氨水與銨鹽在pH=8~10的緩沖溶液中,使鐵定量沉淀[3];二是在熱的稀酸性溶液中,采用水合二氧化錳形成共沉淀富集,使鐵定量沉淀[4],與溶液中的鎳、鈷分離。通過加標回收率實驗,兩種方式均可富集鐵,采用水合二氧化錳形成共沉淀富集分離后,待測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錳,約3 g/L,錳量小于2 g/L時不干擾鐵的測定,大于2 g/ L時對鐵的測定有影響是正干擾,而且隨著錳量的增大,鐵的干擾更大。因此,采用在pH=8~10時鐵與氫氧化鑭形成共沉淀與鎳、鈷分離的方法,效果令人滿意。

2.2 共沉淀劑硝酸鑭用量的選擇

分別向鎳電積新液和鎳電解新液樣品中,加入不同量的硝酸鑭溶液[5],測定溶液中鐵的吸光度,硝酸鑭的用量在1~4 mL時,樣品的吸光度處于一個平臺,在此選擇硝酸鑭用量為2 mL。

2.3 氨性緩沖溶液用量選擇

分別向鎳電積新液和鎳電解新液樣品中,加入不同量的氨性緩沖溶液,測定溶液中鐵吸光度。緩沖溶液的用量在40~70 mL時,樣品的吸光度處于一個平臺,本文選擇緩沖溶液用量為50 mL。

2.4 溶解液及其酸度的選擇

對硝酸和鹽酸兩種溶解液進行比較,實驗發現硝酸作為溶解液溶解共沉淀的速度明顯優于鹽酸,因此選用硝酸作為溶解液。通過實驗對溶解液硝酸的濃度進行了選擇。隨著硝酸濃度的增加,吸光度值越高,沉淀溶解更加徹底,本實驗選擇硝酸濃度為(1+4)的即可滿足分析要求。

2.5 稀釋倍數的影響

鎳基溶液中的鐵含量變化較大,鎳電解新液中鐵的含量極低,為了保證在試驗條件下鐵的富集效果,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分取不同體積的鎳電解新液和混合陽極液進行分離富集后測定。鎳電解新液中鐵含量低,取樣量小,吸光度低,取樣量太大,樣品結果偏低,對鎳電解新液鐵含量在0.000010~0.00060 g/L的樣品,取樣量在30.00~60.00mL均可,選擇鎳電解新液取樣量為50.00 mL,對高含量的鐵,取樣量不影響結果測定,均可被富集。

2.6 分離效果

選取鎳電解新液、鎳電積新液、混合陽極液、萃余液,采用該方法沉淀后,對沉淀前后的溶液進行了各元素含量的比對,數據見表1。

由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分離后溶液中含有少量的干擾元素,除雜效果明顯,均不干擾原子吸收法測定鐵。

2.7 方法的檢出限

按實驗方法,在儀器最佳工作條件下,測定試劑空白11次,以測定結果標準偏差的3倍為方法檢出限,以標準偏差的10倍作為該方法的測定下限。

由表2可看出,該方法的檢出限為0.042 mg/L,測定下限為0.14 mg/L。

3 試樣分析

3.1 精密度試驗

按照擬定的分析步驟分別對鎳電解新液、鎳電積新液、混合陽極液樣品,測定11次,測定結果見表3。

從表3中的數據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測定11次,其RSD在6.41%~12.85%,滿足分析要求。

3.2 樣品加標回收試驗

為了考察本方法的準確度,分別對鎳電解新液、鎳電積新液、混合陽極液樣品,按實驗方法進行加標回收試驗,測定結果見表4。

從表4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樣品的回收率為90.0%~105.0%,能夠滿足實際樣品分析對準確度的要求。

3.3 方法對照試驗

為了考察本方法的準確度,采用目視比色法與本方法進行對照,測定結果見表5。

從表5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兩種方法對照結果吻合較好,該方法可以用于鎳系統樣品中鐵的分析。

4 結 語

由以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氫氧化鑭沉淀富集分離鎳系統樣品中的鐵是可行的,樣品測定的RSD為3.21%~12.85%,穩定性能滿足分析要求,樣品加標回收率為90.0%~105.0%,準確度可滿足分析要求。本方法經分離后,待測溶液中幾乎無干擾離子,準確度高、精密度好,可滿足鎳系統樣品中鐵的含量檢測要求。

參考文獻

[1]編委會編.化學分離富集方法與應用[M].長沙: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7:23.

[2]劉曉麗,潘麗娟,李希凱,等.分光光度法測定鎳基物料中鋁分析方法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22(12):135-138.

[3]韓鳳揚,唐衛華,吳小玲.鎳銅合金中鐵元素化學分析方法[J].化學工程與裝備,2021(11):217-219.

[4]周建紅.銅精礦中鐵含量的不同分析方法研究[J].南方金屬,2018(4):12-14.

[5]易承學,徐茜.“化學實驗技術”大賽中鐵含量測定方法影響因素分析[J].鎮江高專學報,2023,36(1):113-117.

作者簡介

李霞,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冶金礦石、金屬物料等分析。

(責任編輯:張瑞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