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文性理論提升思維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2024-04-11 02:08蔣嬋嬋
上海課程教學研究 2024年3期
關鍵詞:互文邏輯性互文性

◎ 蔣嬋嬋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2020 修訂版課標》)指出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學生要通過分析、概況、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促進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隨著教師對“雙新”的認識不斷深入,閱讀教學中長久存在的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得到改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將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

盡管如此,當前的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教學活動側重記憶、理解等低階思維能力培養,忽視評價、創造等高階思維能力培養。重視文本淺層次信息的感知和獲取,忽視對文本語篇結構、文體特征、主題意義的解讀。此外,許多教師還存在單一教授語篇、在單篇教學中過度消耗精力的“高耗低效”現象,忽視了文本內外語篇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通過文本之間的互動拓寬文本的寬度和深度,訓練思維品質,從而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互文性理論與思維品質

(一)互文性理論的內涵、分類

20 世紀60 年代,法國符號學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死锼沟偻拚J為,任何作品都是其他文本的鑲嵌和拼接的結果,每個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鏡子,每個文本都是對其他文本的吸收與轉化,它們相互參照,彼此牽連,轉化中和,使得文本成為了聯系、動態、轉變、交叉關系??死锼沟偻捱€認為,產生在同一個文本內部的文本互動作用也是互文性??梢?,不同文本之間和同一個文本內部都存在互文現象,互文性為文本解讀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學者對教學中常見的互文性做了分類。章玉芳將教學中常見的互文性分為具體互文性、文化互文性、語類互文性、主題互文性、媒體互文性和師生言語互文性。梅培軍等則提煉了互文性閱讀的教學形態,如文本創編與流傳產生的互文、文本與類文本產生的互文、文本與相關資料產生的互文、文本改寫產生的互文以及文本與其他媒體產生的互文。

結合英語學科特點,教學中常見的互文性類型包括四個維度:①主題互文性,即相同或不同主題語境、篇章體裁的語篇表達相似的主題意義;②體裁互文性,即不同語篇之間或同一語篇內部體現出的相似的體裁特征;③媒體互文性,即插圖、注釋、標題、序言、視頻等多種媒介相互關聯;④課堂互文性,即同一節課或多節課上教師教授的內容、學生課堂生成的內容相互關聯。

(二)互文性理論與思維品質的關系

語言學習和思維品質密不可分,閱讀與思維更是關系密切?!?020 修訂版課標》明確了思維品質的培養目標: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括信息,構建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價各種思想觀點,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的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張錦坤提出,語言創新思維能力(Language Thinking Ability,LTA)包括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技能。其中,邏輯性思維包括分析綜合、分類比較、抽象概括等技能;批判性思維包括判斷推理、質疑解疑、評價預測等技能;創造性思維包括縱橫思維、聯想想象、模仿創造等技能。

西方學理中的互文把引用、轉述、化用等現象放在文本歷史和當下的視界中進行重新審視和界定,激活了文本的空間結構意識和關系意識,反映出一種與傳統研究思維迥然有別的新方法、新思維,主要表現為,文本組構不僅僅包括微觀中由小而大的組合思維,還包括宏觀中由大而小的分析思維,更強調發散思維、交叉思維、多向思維等。因此,基于互文理論開展閱讀教學可以打破以低階思維為主的閱讀教學現狀,提升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

三、基于互文性理論提升思維品質的閱讀教學實踐

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1 Unit 4 拓展板塊的閱讀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是一篇雜志文章,主題為人與自我,體裁為議論文,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文章基于青少年對外貌不自信的現象,分析原因,提出對策,鼓勵青少年悅納自我。本文論點清晰,論證嚴密。

根據媒體互文性原則,選取文本標題、序言、插圖作為互文本。根據體裁互文性原則,選取該單元Integrated skills 板塊Part C 作為互文本,該板塊介紹了PRE 議論文結構(見圖1),根據體裁互文性,選取文本內部段落作為互文本。根據主題互文性原則,選取2020 年高考全國卷七選五閱讀理解A few tips for selfacceptance 作為互文本,該文本提出了悅納自己的幾點建議。根據課堂互文性原則設計讀后活動。

圖1 PRE 結構圖

(一)借助媒體互文性,預測語篇內容,提升思維邏輯性

標題凝練了語篇的中心思想,序言和插圖作為作者表達意義的輔助手段,和標題共同指向語篇主要內容和主旨意義。借助標題、序言和插圖,可以幫助學生預測語篇內容、體裁等信息。

筆者對互文本標題、序言和插圖設計如下問題鏈。

(1)How do teenagers feel about their appearance according to the illustration?

(2)What content might the article cover according to the leading sentence and the title?

(3)What might be the genre of the article?

結合標題、序言和插圖,學生推測文章內容除了介紹青少年對外貌的焦慮,還可能涵蓋造成焦慮的原因以及消除焦慮的辦法,能預測出文章的體裁為議論文。學生基于媒體互文信息,通過問題鏈激活議論文知識儲備,主動構建議論文結構化知識,提升了思維的邏輯性。

(二)借助體裁互文性,比較結構異同,提升思維批判性

梳理議論文宏觀組織結構的過程,就是獲取主要論點和論據的過程。以互文方式對比體裁框架結構,增強了思維邏輯性。此外,質疑、探討使用不同結構的原因,凸顯了思維的思辨性。

對語篇內容進行預測后,教師組織學生查找各段主旨句,分段并歸納大意,幫助學生梳理出文章的宏觀結構:Problems—Causes—Solutions(PCS)。該單元Integrated skills 板塊Part C 寫作任務體裁是PRE 結構的議論文(見圖1),作為互文本進行比較。教師提問:Q1 What are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tructures? (見表1);Q2 Why doesn’t the author use the PRE structure?

Q1旨在通過比較議論文體裁的不同結構,明確不同結構產生的不同功能。Q2 啟發學生以思辨視角審視文本結構,探究文本背后的構架原因,從而深化學生對寫作意圖的認識,幫助青少年克服以貌取己的問題。借助體裁互文,通過比較、判斷、質疑、評價,提升思辨思維品質,幫助學生從淺層次思維活動逐步走向深層思維活動。

(三)借助體裁互文性,歸納論證特征,提升思維邏輯性

文本上下文常?;楹魬?、相互串聯,文本內部的互文信息有解釋、重復、強調、轉折、遞進等功能。引導學生查找體現這些功能的互文表達,并判斷其功能,能建立語篇寫作技巧體系,訓練思維邏輯性。

本文多處借助體裁互文,論證觀點。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第一段以下句子:Dark thoughts about your physical appearance can hang over you all the time like a rain cloud. Do I look fat in these jeans? Do others think I am too short? Is everyone laughing at my new hairstyle behind my back? 學生會發現,通過問句,作者以舉例的方式解釋dark thoughts,使讀者對抽象的dark thoughts有了具體、形象的理解。以上互文信息的功能為舉例論證。

第二段論述了媒體審美標準對青少年的影響,教師提問What’s the result of following standards of beauty in the media? 學生通過閱讀發現fight a losing battle, end up feeling worse about themselves 都是對have a big influence 的解釋,通過邏輯上的因果關系論證了媒體的危害。以上互文信息的功能為因果關系論證。

第五段介紹了解決不自信的方式之一是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教師提問學生“What does‘feel comfortable in your own skin’mean?” 學生并不熟悉該短語,但是通過閱讀上下文,發現本段內出現多處互文表達,如your are unique/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 focus on your strengths/ Everyone has their own talents,都說明要愛自己與眾不同之處。所以,feel comfortable in your own skin 表示要自信。以上互文信息的功能為解釋論證。

接著,教師要求學生找出文章其他的互文現象,并總結互文功能(見表2)。

表2 文中其他互文內容和功能

該任務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內部的互文現象,總結、概況議論文的論證技巧,借助歸納、提煉的高階思維活動,關注語言背后的邏輯,提升思維邏輯性。該任務也為本課輸出板塊的表達任務做好準備。

(四)借助主題互文性,思辨語篇主旨,提升思維批判性

相同主題意義的文本因其話題相似,??勺鳛檠a充性的互文材料,從而拓寬文本的寬度,加深文本理解的深度,促進主題意義探究,提升思維的批判性。

2020 年高考全國卷七選五閱讀理解是一篇說明文,標題為A few tips for self-acceptance。話題與課本語篇高度契合,文中列出了自我接納的四個技巧。主要觀點摘錄如下:Stop comparing yourself with others.Forgive yourself for mistakes that you have made.Recognize all of your strengths. List your imperfections.

教師設計任務:閱讀文本最后一段和課外語篇,思考What should we do to build confidence? 要求學生提煉觀點,形成個人價值判斷,深入理解主旨。

學生回答如下。

We should accept our imperfection,because imperfection is part of a person.(基于課外語篇)

We should realize our uniqueness,because everyone has individuality and strengths. (基于課內和課外語篇)

We should stop comparing ourselves with others,and appearance anxiety arises from unreasonable comparison. (基于課內和課外語篇)

借助主題互文,深入研讀與主題相近課內外語篇,分析、批判語篇觀點,形成個人觀點,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得到進一步提升,也形成了積極價值取向的人生態度。

(五)借助課堂互文性,遷移所學新知,提升思維創造性

授課過程中的學習材料和資源因在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篇知識、主旨意義等方面的一致性,本身也可以構成互文,成為學生完成讀后任務的腳手架。完成讀后任務時,學生激活已習得的課堂知識,搜索可完成讀后任務的知識,基于新情境,創造性完成任務,提升思維創新性。

教師創設新情境:Your friend Janet,a teenage girl who has just graduated from senior high school,is considering having plastic surgery on face and body to make her more beautiful. But she is worrying about the safety. So she wrote a letter to you for help. Please write her back,give your suggestions and illustrate your reasons.

為了完成該任務,學生需要在新的情境中綜合運用本節課習得的文體結構、寫作技巧和主題意義,創造性地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通過讀寫活動,實現了對文本的結構化輸出和意義的超越式表達,提升了思維的創造性。

四、結語

互文性閱讀依托文本內外互文材料,拓寬了文本廣度,借助多維度、多層次教學活動,加深了文本深度,有利于學生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培養。本節課教師基于學情,依托教材內外語篇知識,借助教學活動充分挖掘思維的激發點,從激活話題認知到梳理語篇結構,再到分析語篇特征,最后到探究主旨意義,通過對比、分析、歸納、批判、創造等進階性任務,提升了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促進了學科核心素養發展。

猜你喜歡
互文邏輯性互文性
互文變奏的和弦:論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科技書稿的邏輯性審查方法歸納
《紅樓夢》與《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讀
邏輯性
“浪子回頭”中的倫理敘事——《基列家書》與《家園》的互文性解讀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學生個性化學習
“谷歌退出中國”美方新聞報道的互文性分析
例說物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和邏輯性
圖像志的延伸:互文語境中的敘事性
略論饒宗頤古代“語— 圖” 互文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