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金融與綠色經濟關系研究:一個文獻綜述

2024-04-12 08:00龔旭云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4年3期
關鍵詞:數字金融綠色經濟碳排放

[收稿日期]2023-07-17

[基金項目]2023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雙碳目標下數字金融賦能綠色經濟的機理與路徑研究”(23NDJC415YBM)。

[作者簡介]龔旭云(1982— ),女,碩士,副教授,主要研

究方向:小微金融、數字金融及貨幣市場。

[摘 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綠色經濟已成為全球共識。經濟實現綠色轉型的關鍵是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發展。文章在金融發展與環境治理關系研究基礎上,對數字金融與綠色經濟發展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與分析,深入探討二者的相關性。

[關鍵詞]數字金融;綠色經濟;碳排放;環境治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3.022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03-0071-05

0? ? ?引 言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各國面臨的嚴峻挑戰,廣泛影響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生活環境。人們一致認為,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解決這種矛盾的唯一可行辦法就是確保綠色經濟的增長。而經濟實現綠色轉型的關鍵是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發展。金融作為社會生產和現代經濟運行的核心要素,是政府部門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調控工具。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蓬勃發展的數字金融,以其覆蓋廣、成本低、效率高等優勢,已成為金融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并為綠色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在金融發展與環境治理關系研究基礎上,對數字金融與綠色經濟發展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與分析,深入探討二者的相關性。

1? ? ?金融發展與環境治理關系研究

金融發展是影響能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已經開展了多項研究,分析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隨著人們對環境的日益重視,金融服務與環境治理關系研究也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但是對于金融發展如何影響環境質量,一直存在分歧,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一是金融發展能夠抑制能源消耗,改善環境質量。Artur 等(2009)[1]最早研究了金融發展與環境質量的關系,認為金融發展能夠抑制環境惡化,金融自由化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因素。Sheraz等人(2021)[2]通過分析1986—2018年G20國家碳排放動態數據發現,金融發展減少了全球的碳排放,因此建議通過在選定地區建立健全的金融體系來實現可持續的環境計劃。國內學者杜家廷(2014)[3]認為金融資產多元化發展能夠顯著抑制污染排放。鄭萬騰等人(2022)[4]通過實證考察,也認為數字金融發展對環境污染具有顯著的治理功效。

二是金融發展促進碳排放的增加,加劇環境污染。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高效的金融系統,提供更多的貸款給不同的經濟項目。這些資金直接用于不同的能源利用率較高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因此,金融化程度越高,環境退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此外,金融市場化水平的提升帶來的技術進步效應會對能源消耗產生更大規模的需求,從而導致碳排放的增加[5],而且金融發展有利于促進外商直接投資,外商投資增加的同時也可能導致“污染避難所”效應,對東道國的碳減排產生負面影響[6]。國內學者宋凱藝和卞元超(2019)[7]也認為短期內金融開放程度越高,霧霾污染越嚴重。

三是金融發展與環境污染存在非線性關系。Berglof和Bolton(2002)[8]認為在金融發展的不同階段,綠色技術創新需要不同的金融模式(“銀行導向”或“市場導向”)。只有當前的金融模式能夠滿足綠色技術創新的需求,經濟才能實現節能減排;否則,金融的發展將會給綠色技術創新帶來巨大的阻礙 ,并進一步造成污染排放的增加。Charfeddine等(2016)[9]發現金融發展和碳排放呈現倒 U 型關系。朱歡(2018)[10]、胡宗義等(2019)[11]均認為金融發展對環境污染具有顯著的門檻效應,當金融發展水平較低時,金融發展會促進污染排放;而當金融發展水平較高時,金融發展顯著抑制污染排放。

2? ? ?數字金融的內涵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金融服務與數字技術開始逐漸交叉融合,形成了數字金融。黃益平、黃卓(2018)[12]認為,數字金融泛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公司利用數字技術實現融資、支付、投資和其他新型金融業務模式。數字金融與傳統金融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可以縮小金融機構與目標市場的距離,提高金融業務員的靈活性和便利性,又延伸了長尾服務組[13]。學術界和產業界都認為傳統金融的固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被數字化所抵消,金融和技術的融合可以刺激經濟增長。

3? ? ?數字金融對節能減排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經濟活動的數字化已成為重要的綠色元素[14]。數字金融具有包容性、普惠性的特點,符合環保理念[15],可以增加金融的影響力和受眾,從而促進資金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提高資源向綠色產業轉移的能力。隨著數字金融這一新型金融業態的發展,部分學者也對數字金融環境治理效應進行了探索。

3.1? ?基于生產角度

Wang等人(2021)[14]認為緩解霧霾污染對綠色經濟具有現實意義,而數字金融的發展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數字金融發展與霧霾污染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Lee和Wang(2022)[16]以2011—2017年全國277個城市的面板數據為例,采用空間杜賓模型論證了數字普惠金融對碳強度的影響。結果表明,數字普惠金融可以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和推廣綠色技術直接降低碳強度,并且數字普惠金融對碳強度的影響具有空間效應,溢出邊界范圍為350公里到400公里之間。而許釗、高煜等(2021)[17]則認為數字金融的污染減排效應存在雙門限效應。在達到低數字金融水平之前,數字金融顯著降低了環境污染;在低數字金融水平和高數字金融水平之間,數字金融都對環境污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達到高數字金融水平后,數字金融對環境污染卻呈現抑制作用。而且從空間溢出效應來看,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數字金融都有在經濟相鄰城市間形成“以鄰為壑”污染減排模式的潛在風險,

這一點與Wang等人(2021)[14]的研究觀點是一致的。

3.2? ?基于消費角度

Wang等人(2021)[14]、許釗和高煜等(2021)[17]等的研究揭示了數字金融通過城市層面的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對污染治理的促進作用。然而,這些研究多集中在以生產為基礎的排放上,沒有考慮以消費為基礎的二氧化碳排放。他們也沒有弄清楚數字金融和基于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之間的傳導機制。以螞蟻信用支付為代表的在線信貸服務在興起,實現了金融需求與供給的匹配,打破了地理障礙,緩解流動資金的限制,促進消費以及碳排放的增加[18]。此外,快速發展的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使人們能夠進行小額投資,提高盈利能力,促進家庭財富積累,從而增加家庭消費和碳排放[15]。另一方面,數字金融的數字化特性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時間成本,增加了支付的便利性,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購物成本。通過加快電子貨幣對傳統貨幣的替代,數字金融通常會觸發沖動消費,從而促進家庭消費和碳排放。Qin等人(2022)[19]通過研究發現,數字金融可以通過刺激消費規模來提高家庭碳排放,即規模效應。此外,數字金融可以通過促進綠色消費模式來降低家庭碳排放,這是一種結構效應。從整體上看,規模效應大于結構效應。

4? ? ?數字金融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

Li等人(2021)[15]認為,快速的經濟和工業變革顯著加劇了碳排放,而綠色項目的投資從長遠來看可以減少碳排放。綠色技術創新不僅可以依靠創新效應創造經濟價值,還可以通過提高產量、降低能耗來提高環境價值[20]。它能夠幫助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而綠色制造體系是實現綠色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綠色技術創新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的活動,需要大量的外部融資支持。長期穩定的資本投入是企業進行綠色創新活動的前提條件。然而,現有的技術溢出效應、投資回報期長、投資價值難以量化等問題,導致信息不對稱,大多數進行綠色技術創新的企業都面臨融資困難[21],一個更發達的金融體系可以緩解企業面臨的外部融資約束,發達金融制度有助于引導資本的合理流動,促進企業的創新活動。相應地,數字金融發展可以提高企業的綠色技術創新,具體途徑有以下幾種。

第一,數字金融的發展拓寬了資本來源和融資渠道,減少了企業“融資難”問題。在傳統的金融制度上,

資金的供給來源主要是大型商業銀行、證券機構、基金公司等。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閑散資金未得到收集和有效利用,在市場上被忽略。數字金融依賴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采用科技手段采集和加工海量數據,構建多個服務場景,匯聚海量數據,有效吸收金融市場長尾客戶的大量“閑散資金”,豐富金融市場的資金來源。數字金融信息傳播的瞬時性、信息獲取的共享性、低成本的優勢,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欠發達地區不再受到限制[22]。這緩解了偏遠地區和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能力受限的問題[23],此外,數字金融增加的服務場景為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化[13]。因此,數字金融的發展可以顯著擴大公司的融資選擇并為企業綠色技術研究和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第二,數字金融可以有效地減少信息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從而減輕了金融資源“匹配難”的頑疾。傳統金融體系中間接融資金融機構普遍都有高昂的搜索成本和監督成本問題,企業的信息自我驗證成本也很高。數字金融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為客戶繪制“信用畫像”,減少了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24],促進了資金的有效配置,使資源從低邊際效益部門逐步流向高邊際效益部門。

第三,數字金融改變了原有的消費需求結構,迫使企業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數字金融為城市居民使用微信、支付寶等平臺進行支付交易提供了便利,改變了原有的消費需求結構,滿足了日益增長的消費欲望[25]。這種需求結構的變化對企業產生了新的生產壓力,加快了企業對傳統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從而迫使企業加快創新[26]。

5? ? ?數字金融對公眾環保意識的影響

數字金融可以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鼓勵其向低碳消費轉型。例如,支付寶中的螞蟻森林鼓勵螞蟻用戶通過關注環保來優化綠色消費,減少碳排放。首先,螞蟻森林直接在智能手機上向人們展示了個性化的碳減排數據。其次,螞蟻森林將人們的虛擬身份和地位與他們為避免碳排放而獲得的“綠色能源”聯系起來,并為其減排行為提供獎勵[27]。在此過程中,螞蟻用戶能夠參與并見證他們向綠色消費行為轉變的成果,從而減少碳排放。例如,對于那些選擇步行或騎自行車通勤而不是自駕的人來說,減少的碳排放量將被記錄為節約的能源。同樣,支付寶中的芝麻積分也激勵人們采用環保產品和服務。信用評分高的用戶可以獲得現金返還、線上和線下購物的折扣。通過信用分數和獎勵激勵螞蟻用戶提高環保意識,并刺激他們消費低碳密集型產品[28]。

6? ? ?數字金融影響綠色發展的機制與路徑

Zhuang等人(2022)[29]運用中介模型分析數字金融影響綠色發展的機制與路徑,發現能源結構、產業升級、技術進步是數字金融影響綠色發展的三條路徑。Wang等(2022)[30]認為數字金融顯著改善了中國的能源環境績效,綠色技術創新是數字金融影響能源環境的傳導途徑。此外,他們還發現,在信貸和資本市場更不成熟的地區,數字金融對能源環境績效的刺激作用更大。金融監管可以強化數字金融的促進作用。賀茂斌和楊曉維(2021)[31]認為數字金融憑借數字化的支付手段,能夠在降低支付成本的同時減少交易過程中的碳排放。許釗等(2021)認為數字金融可以通過創業創新效應、產業升級效應間接減少環境污染。范慶倩和封思賢(2022)[32]以羅默內生經濟增長模型為基礎,分析了數字金融影響碳排放的經濟學原理和作用機制。分析結果表明,數字金融的發展將通過影響居民消費理念和行為、企業生產活動方式與創新效率等方面影響碳排放。鄧榮榮和張翱祥(2021)[6]認為數字金融發展通過經濟增長效應、產業結構效應和技術創新效應降低了碳排放強度,通過經濟增長效應和技術創新效應提升了碳排放效率。

7? ? ?簡要述評

通過以上對國內外文獻的梳理,我們不難發現:①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蓬勃發展的數字金融作為驅動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和變革作用已成為國內外學者的共識,但對于數字金融發展與環境治理關系問題仍存在爭議。②有關數字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作用機理研究,大部分是從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升級等基于企業生產轉型的角度展開實證研究。而從投資、消費乃至個體行為角度,分析數字金融對綠色經濟發展的影響,目前還鮮有文獻涉及。③現有數字金融與綠色經濟發展關系研究,主要是對數字金融發展對環境治理的效果進行測度,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二者的作用機制,但未進一步深入研究測度結果和作用機制的經濟價值,并且測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認為學術界應該對數字金融與綠色經濟發展內在邏輯關系進行理論探討的擴展,將消費升級、企業投資調整及個體低碳行為等因素納入數字金融對綠色經濟發展影響機制的實證研究范圍,并進一步探索數字金融賦能綠色經濟的創新路徑,提出完善數字金融綠色發展體系的對策,為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獻計獻策。

主要參考文獻

[1]ARTUR T,CHOUSA J P,VADLAMANNATI K C. Does highe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ad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Evidence from BRIC countries[J]. Energy Policy,2009,37(1):246-253.

[2]SHERAZ M,DEYI X,AHMED J,et al. Moderating the effect of globalization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energy consumption,human capital,and carbon emissions:Evidence from G20 countri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1,28:35126-35144.

[3]杜家廷.金融資產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與污染排放控

制[J].經濟地理,2014,34(11):112-119.

[4]鄭萬騰,趙紅巖,趙夢嬋.數字金融發展有利于環境污染治理嗎?——兼議地方資源競爭的調節作用[J].產業經濟研究,2022(1):1-13.

[5]SORRELL S,DIMITROPOULOS J,SOMMERVILLE M.Empirical estimates of the direct rebound effect:A review[J].Energy policy,2009,37(4):1356-1371.

[6]鄧榮榮,張翱祥.中國城市數字金融發展對碳排放績效的影響及機理[J].資源科學,2021,43(11):2316-2330.

[7]宋凱藝,卞元超.金融開放是否加劇了霧霾污染[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41(3):45-59.

[8]BERGLOF E,BOLTON P. The great divide and beyond:Financial architecture in transition[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2,16(1):77-100.

[9]CHARFEDDINE L,KHEDURI K B.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UAE:Cointegration with structural break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6,

55:1322-1335.

[10]朱歡.金融發展會加劇環境污染嗎?基于Hansen門檻模型的檢驗[J].預測,2018,37(3):56-61.

[11]胡宗義,李毅.金融發展對環境污染的雙重效應與門檻特征

[J].中國軟科學,2019(7):68-80.

[12]黃益平,黃卓. 中國的數字金融發展:現在與未來[J]. 經濟學季刊,2018,17(4):1489-1502.

[13]GOMBER P,KOCH J A,SIERING M. Digital finance and FinTech: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2017,87(5):537-580.

[14]WANG Y,LI C,KHAN M A,et al. Firm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nvironment and R&D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Internet penetration[J]. PLoS One,2021,16(3):e0247549.

[15]LI L,WU W,ZHANG M. Linkage analysis between finan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ctors in China:An approach to evaluating green fin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21,18(15):2634.

[16]LEE C C,WANG F. How does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ffect carbon intensity?[J].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22,75

(9):174-190.

[17]許釗,高煜,霍治方.數字金融的污染減排效應[J].財經科學,2021(4):28-39.

[18]LEVCHENKO A.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consumption vola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IMF Staff Papers,2005,

52(3):237-259.

[19]QIN X,WU H,LI R. Digital finance and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22,76:101872.

[20]RENNINGS K.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and profitability:How does it pay to be gree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German innovation surve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75(1):106-117.

[21]GHISETTI C,MANCINELLI S,MAZZANTI M. Financial barriers an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Evidence from EU manufacturing firms[J]. Climate Policy,2017,75(1):131-147.

[22]SAIDI K,TOUMI H,ZAIDI S. Impac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on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Empirical evidence from 67 countries[J].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7,8:789-803.

[23]HALDAR A,SETHI N.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Exploring the roles of renewable energy,innovation,trade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22,153:111754.

[24]DEMERTZIS M,MERLER S,WOLFF G B. Capital markets union and the fintech opportunity[J]. Journal of Financial Regulation,2018,4(1):157-165.

[25]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測度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指數編制與空間特征[J].經濟學季刊,2020,19(4):1401-1418.

[26]SARKODIE S A. Failure to control economic sectoral inefficiencies through policy stringency disrupt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

772:145603.

[27]ZHANG N,ZHOU M. The inequality of city-level energy efficiency for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0,255:109843.

[28]MI Z,ZHENG J,MENG J et al. Carbon emissions of cities from a consumption-based perspective[J]. Applied Energy, 2019,235(1):509-518.

[29]ZHUANG R,MI K,ZHI M,et al. Digital finance and green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mechanisms,and empirical eviden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2,19(24):16940.

[30]WANG K L,ZHU R R,CHENG Y H. Doe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finance contribute to haze pollution control? Evidence from China[J]. Energies,2022,15(7):2660.

[31]賀茂斌,楊曉維.數字普惠金融、碳排放與全要素生產率

[J].金融論壇,2021,26(2):18-25.

[32]范慶倩,封思賢.數字金融影響碳排放的作用機理及效

果[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2,32(11):70-82.

猜你喜歡
數字金融綠色經濟碳排放
普惠金融視角下縣域數字金融發展研究
區塊鏈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影響
中國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的現狀與建議
綠色經濟發展問題探析
日本發展綠色經濟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脫鉤關系研究
重慶市碳排放現狀及低碳發展路徑分析
碳排放、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