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青海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研究

2024-04-12 08:16才項多杰
新西部 2024年3期
關鍵詞:河灘

作為青海省鄉村振興示范點,阿河灘村在資金投入、產業扶持、基建力度、整村規劃等多個方面享受著一定的政策傾向,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可以說是青海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縮影和典范。筆者通過駐村經驗結合實際,闡述阿河灘村在鄉村振興中的成果和亮點,并且指出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及短板,以期更好地推動全省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和各項工作的落地。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實施,鄉村振興已成為推動我國農村現代化進程的重要舉措。青海省作為中國西部的重要省份,其鄉村振興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3年,青海通過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等五個方面的努力,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農民生活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顯著提高。本文根據現有的數據資料和本地發展現狀,簡要闡述青海省鄉村振興工作的成果和亮點,并結合筆者駐村經驗與工作實際,以化隆縣甘都鎮阿河灘村為典型試點,以小見大,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023年青海省鄉村振興主要成效

(一)農業農村發展穩中向好、穩中有進

2023年青海農業農村呈現糧油全面增產、群眾穩定增收、改革深化增效“三增”和脫貧成果穩步鞏固、鄉村產業穩步壯大、綠色發展穩步轉型、鄉村建設穩步推進、科技服務穩步提升的“五穩”趨勢。年度糧食綜合單產每畝254.14公斤,同比增長7.8%;糧食總產達116.23萬噸,同比增長8.4%,增速均位居全國前列。

(二)產業振興取得新的進展

一是過去一年青海各地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產業集群,同時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有效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通過細化增收舉措,健全完善10種聯農帶農模式,提升產業輻射帶動效能。

二是利用光伏收益的20%實施以獎代補,對沖牛羊肉價格下跌影響。脫貧人口就業規模達到23.9萬人,人均月收入達2721元,實現了務工規模和務工收入“雙提升”。

三是抓牢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5.6%,增速高于全省農村居民人均收入7.6個百分點,“兩個高于”目標順利實現。

(三)脫貧攻堅有效鞏固成果顯著

一是2023年青海省鄉村振興局全面加強動態監測幫扶,新增防止返貧監測對象0.66萬戶2.2萬人,累計納入監測對象1.18萬戶4.1萬人,已消除風險0.4萬戶1.62萬人。積石山地震后,新納入災區監測對象1339戶6088人,守住了不發生因災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二是緊盯25個國家和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落實協作資金8.59億元,實施各類民生項目283個。

三是推進鄉村振興試點村建設,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5.1%,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行政村達到96.2%,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達到18.8%,較上年分別提高1.7、1.4、3.1個百分點。

(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品牌成就斐然

一是2023年青海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達1115個,有機草原監測面積突破1.5億畝,66種農畜產品入駐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展示體驗館。

二是新建國家級產業園1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個,農業產業強鎮3家,新認定10個省級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全省農民合作社超過1.7萬個、家庭農場超過2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621個。

三是持續打造推介“凈土青?!じ咴槠贰眳^域公用品牌,在16個大中城市及援青省市建立青海特色農畜產品專供基地、體驗店及窗口26家,建成“青海館”“茶馬互市”產業鏈數字化等線上交易平臺,全年輸出大宗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價值168.2億元。

四是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種業振興步伐,建成良種繁育基地30萬畝,推廣主導品種86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18%,引導盤活1067宗宅基地發展鄉村旅游和餐飲民宿等新業態產業,品牌效應明顯,成就斐然。

另外,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方面,著力打造文明實踐、基層文化、文化活動、精神文明等“四個陣地”,形成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廉辦的良好社會風氣。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全面開展農業面源污染行動、廁所革命行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村莊清潔行動等“四項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才培育方面,推行農村優秀人才助力、駐村工作隊助力、大中專畢業生助力、本土人才助力、返鄉創業人員助力等“五大助力”,為鄉村振興奠定了人才基礎。

阿河灘村鄉村振興示范村的主要亮點

(一)資源稟賦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還把“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來,阿河灘村緊緊抓住國家推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好機遇,特別是依托中國地質大學近十來年的科考調查和精耕細作成果,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挖掘出歷史、人文、地理以及地質結構等多種資源優勢,使阿河灘這一名不見經傳的古村落一夜名聲鵲起,并打造成全省第一個地質文化村、黃河沿線第一個地質文化村、全國少數民族聚居村中的第一個地質文化村。與此同時,2021年阿河灘村被確定為青海省鄉村振興示范點;2022 年8月12日被評為全國第二批三星級地質文化旅游村;2023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和AAA級旅游風景區。

(二)基本情況

阿河灘村位于化隆縣城東南側,距離甘都鎮政府2公里處,平均海拔1980米,距省會西寧約160公里,總面積1.825平方千米。阿河灘村南臨黃河,與循化縣查汗都斯鄉相隔河相望,北接臨平公路,西毗甘都鎮關巴村?,F有254戶共1167余人(常住人口為157戶589人),轄2個社,耕地面積688畝,屬純撒拉族聚居村,是中國(第三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如果用三個字全方位介紹地質文化村,便概括為“紅、黃、古”?!凹t”代表丹霞、“黃”代表黃河文明、“古”代表宋代的千年古城。八百多年的古樹和千年古村、七百多年古寺以及古老神泉等,被譽為阿河灘村“四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集漢、藏、伊斯蘭風格于一體阿河灘清真寺。另外還有瑰麗紛呈的傳統撒拉族“女兒繡”(青繡),獨具特色的化隆拉面及撒拉族美食;古樸原始的撒拉族“莊廓”及民俗文化;豐盛誘人的“撒拉宴”等。據考古發掘,阿河灘古城遺址中有烽火臺、大型碌碡、戰壕。古墓中也曾挖掘出彩陶、青銅器等文物,雖然部分已成殘垣,但依然保有痕跡。

一百八十萬年來,黃河在這里奔流不息,經歷多期氣候變化與構造抬升,在兩岸形成多級河流階地。這里有著蜿蜒曲折、引人駐足的黃河河曲;“色若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地貌;由黃河古礫石層溢流而出的山泉水;黃河河灘上有造型獨特、栩栩如生的“黃河石”;阿河灘地質文化村出土有兩千六百年前的卡約文化遺存,頗具歷史價值的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城遺址;根深葉茂、蒼勁有力的八百多歲空心古榆樹,等等。有很多亮點和地域名片,與周邊的村落相比,文化色彩突出,優勢明顯。

(三)主要名牌和優勢

1、阿河灘清真寺。照壁正對牌坊式寺門,木結構的牌坊高6米,風格獨特,氣勢輝宏。寺門上方橫書有“念、禮、齋、課、朝”五字,為伊斯蘭教五大功課。該寺特殊之處在于將漢、藏民族與伊斯蘭教特征、建筑、文化三合為一,門口的照壁、喚醒樓上的龍雕是漢族常有建筑,大殿頂端的寶瓶是藏文化元素,卻與清真寺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該寺始建于1323年,距今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其建筑風格保持了鮮明的古代漢藏宮殿或寺廟特點。1986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撒拉族“女兒繡”。由阿河灘村人創辦的化隆山河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青海省鄉村旅振興扶貧就業工坊和民族手工加工基地,主要傳承和發展撒拉族刺繡文化。撒拉族刺繡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所繡圖案光線明暗對比強烈、富有立體感。撒拉族的刺繡講求實用性,刺繡品種多為枕頭幫子、襪底、襪跟、繡花鞋、腰帶、針線包等。目前,山河文化公司生產撒拉族女兒繡系列產品包括香包、鞋墊、枕頭、床上用品、掛件、服飾等各類民族用品?;∩胶游幕糜伍_發有限公司占地面積3330平方米,擁有辦公室、員工宿舍、刺繡操作間、展廳等400平方米,現員工12人。公司以文旅融合為旅游產品開發思路,忠實秉承了撒拉族傳統理念,并利用撤拉族傳統刺繡工藝,結合現代材料開發出符合現代審美要求的新產品、新工藝。同時,培養了一大批技藝嫻熟的技術能手和撒拉族民間手藝人。

3、古榆山莊農家院?;】h古榆山莊農家院始建于2019年4月18日,農家院位于化隆縣甘都鎮阿河灘村,離縣城27公里,是一家集餐飲,住宿,商務會議,旅游接待為一體的綜合型農家院,占地約10畝,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主體由實木配以木雕與磚混結構搭建而成,氣勢磅礴,宏偉壯麗。農家院北鄰202省道,南臨黃河,西臨公伯峽景點,東臨循化縣,地理位置優越,院內及停車場均可停車,非常方便。餐廳設有宴會廳及各類包廂35間,可同時容納300多人就餐,飯菜以具有撒拉飲食文化的“撒拉宴”為主,配以粵菜,川菜等各類菜系,讓游客體驗到撒拉之鄉的優美風景和風味獨特的美食。

4、地質文化長廊?;∪菏?960年北京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在化隆縣開展區域地質調查時,以地名命名的巖石地層單位,代表了南祁連最古老的變質巖系,得到全國地層委員會的確認并沿用至今。同位素測年結果表明“化隆群”形成于距今約十億年的元古代,因其與祁連山造山帶的形成密切相關,在地質學上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是國家級重要地質遺跡?;∪涸诨∨璧貣|南部拉木峽一帶出露面積較大,由于歷經了多期巖漿事件和構造運動,巖石的變形和變質都很強烈。早期形成的沉積巖和火成巖變質成大理巖、片巖、片麻巖、混合巖等,變質巖中片麻狀構造、眼球狀構造、多米諾骨牌構造及流變褶皺等極為發育?;】h境內168公里的黃河河床中,大部分礫石來自化隆群中的各種變質巖。游客參觀完阿河灘地質文化村展覽館后,沿木棧道步行至黃河邊,可以親身觀賞萬年地質演變的痕跡,感受濤濤黃河的清秀之美。

5、化隆縣古色古香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民宿)。2015年11月06日,該公司在青海省化隆縣甘都鎮阿河灘村注冊成立,經營面積為800平方米,公司現從業人員20人,其中脫貧戶5人(能穩定帶動困難群眾就近就業)。目前公司有民宿7座、農家樂16間、面積800平方米,主要經營餐飲及住宿行業。因經營狀況效益良好,帶動社會效益明顯,聯農帶農富農機制健全,符合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戰略需求。

6、阿河灘村花海?;êN挥诎⒑訛┐迥厦?,靠近黃河。這塊風景怡人、百花爭妍的花海始建于2017年,占地面積48畝,現已開發種植花卉30余畝?;êS珊芏嗝芗幕ú莼驑淠緲嫵?,主要以玫瑰花為主,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多樣性、可以對接養生、游樂、露營、餐飲、會務、培訓等眾多服務功能。

7、阿河灘古城堡。阿河灘古城堡便是千年歷史的遺存。古城堡遺址俯瞰形如鉆石,巍然屹立于黃河北岸。經碳十四測年法科學測定,城堡為公元1021年左右的北宋時期青唐吐蕃所建。彼時,朝代交替,時局動蕩,青唐吐蕃與西夏、北宋紛爭不斷。又因阿河灘位于廓州、湟州交界處,是拉木峽南部入口和進軍北上的戰略要地,青唐吐蕃唃廝啰政權在此以黃河為天塹,修筑屯兵駐扎之所,作瞭望傳信、抵御外敵之用。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千年歲月里,留下了這一座飽經滄桑的烽火古城,為后人記載了這一段煙波浩蕩的黃河史歌。

阿河灘村工作成果、項目實施情況及做法

(一)工作成果

阿河灘村于2021年被確定為青海省鄉村振興示范點;2021年中央電視臺、青海衛視報道宣傳阿河灘地質文化村;2022年8月12日被評為全國第二批三星級地質文化村;2022年10月18-19日央視《美麗家園》欄目全景式介紹阿河灘地質文化村建設成果;2023年8月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和AAA級旅游風景區;2023年8月22日在阿河灘村舉辦了中國地質學會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第37屆年會分會;2023年8月在阿河灘村舉辦了海東網紅旅游推介會。

(二)近十年來項目實施情況

2013年實施了廁所革命;2017年投資300萬元實施了阿河灘撒拉民俗旅游發展項目;2018年投資40萬元實施了阿河灘村村集體經濟項目;2019年投資60萬元實施了阿河灘村村集體經濟項目;2021年投資650萬元實施了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項目。

(三)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項目及建設內容

1、鄉村旅游產業升級改造項目。共投資265萬元,其中包括建設古榆山莊防漏處理640平方米,封閉81平方米;旅游景點圍墻建設540米;旅游景點文化長廊40萬元;場地硬化800平方米;古泉改造計劃投資34.3萬元,新建水渠300米等;青繡產業升級改造投資35萬元,新建體驗館100平方米,修建涼亭4平方米,購置繡花打版軟件(八大景)10萬元,飛越繡機7萬元;花海升級改造40萬元,新建木藝圍欄523米。

2、道路建設及拓寬項目。共投資100萬元,主要包括道路瀝青鋪設約4200平方米;6戶農民征地拆遷費27萬元。

3、墻面改造項目。投資105萬元,包括墻面抹灰、膩子、涂料項目,面積約17500平方米。

4、排水、污水管網及小型污水處理站項目。投資180萬元,其中實施管網1000米;小型污水處理站300平方米,包括污水處理設備設施。

(四)主要做法

村集體經濟方面:2018年將40萬元扶持資金用于發展本村鄉村休閑旅游項目,修建木棧道,服務創收;2019年利用60萬元資金在群科新區新世紀廣場購買商鋪;在2021年5月底整合村旅游接待中心,共收益10.6萬元,2022年度收益10.6萬元。

扶貧車間方面:為解決村內剩余勞動力無法外出務工的困境,阿河灘村充分利用撤拉族傳統刺繡工藝優勢,修建了撒拉族女兒繡扶貧車間?,F已招聘本村繡娘12名,其中包括脫貧戶4名、展示廳4間。主要生產撒拉族女兒繡香包、鞋墊、枕頭、床上用品、掛件、服飾等各類民族用品。

文化振興方面:2021年9月24日,化隆縣地學旅游開發成果新聞發布會在甘都鎮阿河灘村舉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旅游地學團隊聯合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青海省化隆縣文旅局在青海省打造了第一個地質文化村。2021年中央電視臺、青海衛視報道宣傳阿河灘地質文化村。2022年8月12日被評為全國第二批三星級地質文化村。

目前面臨的問題及短板

(一)產業發展滯后

從面上看阿河灘村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不同產業之間仍存在發展不平衡、缺乏競爭力、自身造血功能弱等問題。據古榆山莊農家院老板韓阿力介紹,農家院自開業以來一直虧損,第一年由于環保督察,只開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就關門大吉,第二年起又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開業,第三年有所起色,卻因客流量少、營業成本高、旅游周期短等因素,無法實現致富引領的愿望,連年虧損,甚至連承包費都難以繳齊。2023年政府在農家院中開展了農產品博覽會、知名網紅海東行、鄉村旅游推介會、中國地質學年會分會等“鄉村振興——文旅先行”為號召的一系列活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但總體上卻收效甚微。包括主打撒拉族“女兒繡”的化隆山河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化隆縣甘紅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馬麗婭生態養雞廠等產業,雖然投資成本較大,但基本上都靠項目扶持才能生存,導致特色農業、鄉村旅游業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二)同質化問題嚴重

阿河灘村除了古榆山莊、古色古香農家院之外,幾年前還有撒拉家宴、春滿園農家院等兩三處家庭經營式的農家樂和庭院經濟,卻因同村競爭激烈、方式單一等問題未能持續營業下去。村中近兩年來陸續開辦的種養殖產業,基本上都兩萎不齊,十有八九倒閉,同質化問題比較嚴重。致使政府扶持脫貧戶和監測戶的3萬元封頂到戶產業無人主動申請,加之受民族與宗教因素之限,不允許大興土木開發鄉村旅游娛樂項目,導致很多項目無法落地。因此,即使在旅游旺季也只有零零星星的散客前來打卡消費,難以形成規模,甚至晚上留不住客人。雖然理念上要提倡“地質為基、文化為魂、融合為要、惠民為本”,但阿河灘村沒有做好山水文章,充分利用好豐富的地質資源、文化資源以及缺乏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路和符合本村實際的長遠規劃,還未實現惠農、興農、富農的強村目標。

(三)資金投入不足

鄉村振興是一個均衡發展的整體推進過程,不能光靠自己的單打獨斗,也不允許一家獨大,要與周邊的村社聯動發展才有很好的出路,否則便自廢武功、固步自封。阿河灘村自身不具備招商引資的吸引力,文融合發展只能靠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和規劃有序的科學引領才得以實施,其中包括對甘都鎮街區的穿衣戴帽等基礎設施建設,沿黃河周邊生態環境保護與兩個社區、二十九個行政村的村落文化建設、公伯峽景區旅游設施建設、甘都鎮伊斯蘭教文化、清真飲食文化與藏傳佛教文化建設、甘都的人文歷史建設和資源稟賦、農民生產生活及產業增收建設等都要通盤考慮,通過投資融資將阿河灘為首的村級旅游相互串聯起來,做到資源互補共享,全方位推進,并且與毗鄰的循化縣形成縣、鄉、村級文旅產業鏈。然而,截止目前,資金籌措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仍需要需要進一步完善投融資機制。

(四)人才流失問題嚴重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許多優秀的農村人才流向城市,導致農村人才流失問題嚴重。以阿河灘村為例,村中80%以上青壯年勞動力,都到廣州、山東青島、上海等地謀生,大多數開拉面館,有的在外地打零工或在省會西寧做點小生意,也有身在外地的阿河灘村致富能手,年收入都在五六十萬至百萬元以上,但都不愿意回鄉創業??傊?,除了特殊困難人群之外,普通家庭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開拉面館和勞務付出,并且在家庭收入的比例中占有很大的份額。除此之外,農村教育資源的短缺和醫療條件的不完善,很多年輕人為了下一代的發展,都想到城市去買房謀生,即使在老家蓋了新房,一年四季也很少回家一趟,導致在老家只有老弱病殘的留守老人和照看孩子的婦女。以上種種因素,嚴重制約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因此,激活農村,規劃產業布局,吸引人才,設法留住青年一代至關重要。

(五)駐村干部職能發揮受限

駐村干部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黨和政府聯系農村、推動發展的橋梁和紐帶,肩負著宣傳黨的政策、建強村級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高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的重要歷史使命。上級派來的駐村干部大多數文化素質較高、作風正派,是原單位的骨干和精兵強將,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處理各種復雜問題的豐富經驗。然而,在駐村期間卻整天疲于填報、例會學習、整理村級材料、申報脫貧戶監測戶等種種勞神費力的工作中,成為大包大攬、名不副實的村委文秘工作者和資料管理員。很多駐村干部將大把的時間花費在非本職的瑣事上,與中央的初心使命和預期差距較大。甚至在現實中難以發揮駐村干部的工作職能,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引領基層治理、提升村兩委干部整體服務能力、建強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方面沒有起到實質作用,反而費力又不討好、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縱容村干部養成甩手掌柜的罪魁禍首。因此,要激發駐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充分調動他們的專業能力和技術優勢,以駐村干部優勢賦能更多的民族企業轉型升級,使其做大做強,將好鋼用在刀刃上才是關鍵。

以上不足和短板不僅僅是阿河灘一個村的個性問題。阿河灘村作為化隆縣重點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點,在資金投入、產業扶持、基建力度、整村規劃等多個方面享受著一定的政策傾向,但其中所呈現的問題也是全省遇到的共性問題,可以說是青海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縮影和典型案例。2023和2024年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之年,青海應一如既往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以更加扎實有力的工作舉措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參考文獻

[1]謝海森、青海:《鄉村振興呈現新氣象實現新突破》,載《中國改革報》,2023-11-20(003)。

[2]郭靚:《青海持續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載《青海日報》,2023-11-24。

[3]王臻:《青海從六個方面推動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實現新突破》,載《青海日報》,2023-11-16。

[4]周偉亮、吳佳寶:《鄉村振興戰略下青海農牧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研究——基于青海3個合作社的調查分析》,載《現代農業》,2023(04)。

[5]王禮寧:《鄉村振興視角下青海東部農村產業發展研究——基于青海省L區腦山四村的調查》,載《青海社會科學》,2023(03)。

[6]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報告》,載《青海黨的生活》,2023(6)。

作者簡介

才項多杰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藏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人文歷史、文獻翻譯

猜你喜歡
河灘
故鄉的河灘
一個人的蒼茫[組詩]
天鵝和仙鶴的爭論
一只羊
濰河灘的夜晚(組詩)
河灘上
陽河灘的女人
武功河灘會
家住河灘(組章)
家住河灘(組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