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企業為什么要轉型?

2024-04-12 19:29施煒
銷售與市場·管理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民營企業企業

民營企業為什么要轉型?這與重要的環境變量發生變化有關。

未來影響民營企業成長的變量

從國內角度來看,工業化、城市化進入中期以及中后期,整個經濟增長方式從規模型增長轉向質量型增長。人口的增速在減緩,人口老齡化加劇,這對中國經濟發展會產生長期影響。同時,隨著現代化的推進,社會結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各種需求集合、各種顧客細分、各種消費場景都會增加;新一代的生產者和消費者—“90后”“00后”成為社會的主流。另外,營商環境也會進一步改善,高鐵、通信等基礎設施還會進一步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功能也會擴展。

從國際形勢來看,在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現在出現了一些逆全球化的現象。國際上的地緣沖突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以人工智能為標志的新工業革命和新一輪技術長波,包括經濟長波,可能已經開啟了,這是大的環境變化。

中國民營企業成長的基本經驗

有些經驗對企業未來發展是有益的,我們未來還要有所傳承;有些經驗對企業未來發展未必合適,我們需要加以揚棄和改變。

1.營銷驅動。即面向規模巨大、快速增長的國內市場的營銷驅動。許多民營企業在起步時,沒有多少技術基礎,往往是通過營銷創新、營銷變革、營銷組織來實現第一曲線的成長。

2.國際產業轉移機遇。一些民營企業抓住了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之后的機遇,切入了全球的產業鏈。一方面為全球的消費者提供一些附加值相對較低的消費品,另一方面為一些國際品牌以及企業的價值鏈提供配套的中間產品,以及提供OEM(原始設備制造商)、ODM(原始設計制造商)等服務。

3.比較優勢。所有國際、國內市場上取得成功的企業,實際上都是利用了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尤其是人力資源成本優勢,形成了產品的性價比競爭力。在中國制造業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國產品大部分是以低價面目出現的。

4.后發優勢。由于我們是趕超型的經濟,大部分企業是在比較低的起點上起步的。前面有標桿,我們可以學習、借鑒、模仿,總的來說學習成本較低。

5.頑強的生命力。中國的市場經濟本身是一個動態變化和發展的過程,有很多新事物、新問題出現,這是我們過去從來沒有面對過的,所以整體環境顯現出一些混沌、不確定、不規范的特征。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民營企業的成長,必然會受到一些周期性、非周期性因素的影響,但是其中一大批企業適應了這種環境,頑強地成長起來了。

6.政商關系。中國經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作用。處理好政商關系是中國民營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

7.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中國民營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些企業形成了相對獨特的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包括大家經常對標的華為。它的管理是中西合璧的,有自己的特色。還有一些民營企業,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顯得獨樹一幟。

8.民營企業家。我們不得不說,就民營企業的成長而言,是企業家創造了歷史。中國民營企業家大都是創業英雄,對于中國經濟增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未來中國經濟的優勢

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未來經濟的走向,我想沒有必要過于悲觀。當然,像過去那樣總體需求迅猛擴張、市場規??焖贁U大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了。

我們要看清楚未來中國經濟的優勢。

1.內需規模。我們有海量的內需規模,中國人口還沒有達到峰值。即使人口的增長率下降,但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或者說在我們可預見的時間內,中國的人口總數還是很龐大的。

2.產業基礎。中國幾十年來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產業基礎,產業門類是全世界最齊全的,而且目前有許多產業已經離開了在勞動密集、技術低下的“山腳下”徘徊的階段,已經走到“山腰”了,有些企業已經登上“山峰之巔”,成為全球產業的領袖了。

3.消費升級。消費者結構將會發生變化,同時,消費升級現象也會持續發生。在市場總量性機會趨于減少的情況下,市場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

4.工程師紅利。未來低端勞動力紅利的確會逐步減少,但是中國仍有優質的工程師紅利。

5.城市化加速。目前城市化到了中期,還沒有進入最后階段,城市化進程有可能加速。即使像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樣的城市,總體輪廓已經很龐大了,但在局部精雕細刻、功能改善上,還有大量的文章可做。一些地級市以及縣城,還會進一步聚集人口。未來生活在農村的人會越來越少,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村衰落,這為農業的集約化、科技化發展創造了條件。

6.入世的儒家文化。從文化傳統來說,儒家文化注重名利、注重世俗生活,倡導積極入世的態度,有建功立業的理想情懷。在全球范圍內,儒家文化下的勞動者是最勤奮的,也最具有創造財富的動機。

7.增長極的聚集功能。國內已經出現了若干個增長極,包括大灣區等。大概在2008年,我就推測過,未來包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廣州、深圳,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在內,可能會形成一個全球經濟增長極—華人的“南海經濟圈”,即以華人文化為主導的經濟圈。另外,“長三角”北邊已經擴展到傳統蘇北的一些地方,比如鹽城、淮安,南邊已經擴展到浙江的大部分地區,西邊已經擴展到合肥,形成了一個大的“長三角”。增長極往往有更強的聚集資源、高密度發展的功能。

未來的市場機會

1.銀發經濟?!般y發經濟”這個詞,我是從日本戰略專家大前研一的書上看到的。隨著人口老齡化,銀發經濟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而且中國有個優勢,馬上進入銀發階段的基本是“50后”“60后”?!?0后”的一部分、“60后”的大部分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他們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銀發經濟包括養老、醫療、康復、文化旅游等產業。

2.技能型的人力資源開發。中國未來技能型工人與知識型白領的工資差距會縮小。傳統文化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使大家都內卷到讀書的路上去了。但是現在大家發現去讀一個普通的大學及專業,就業并不是很容易。隨著經濟的發展,不同類別的技能型、操作類的工作需求會增加。技能型的人力資源開發,是一個比較大的產業機會?,F在這一塊做得不太好,未來會有所改進和發展。

3.技術進步和進口替代。說實話,目前我們在很多領域的技術上是不領先的,但正走在追趕的道路上。在技術進步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對進口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裝備等進行替代。所以,進口替代對創新型、科技型企業來說,是一個長遠的賽道。

4.市場扁平和需求彌散。很多企業在管理市場的時候,把市場分成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三級市場、四級市場,甚至五級市場、六級市場,已經劃分到村一級了。這說明市場是立體的,城市市場和鄉村市場差異較大。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市場將會逐漸變平,也就是大中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差異會變小。這樣的話一些需求就會彌散,需求的范圍會擴散至次級市場。

5.都市化生活及文化服務。近幾年,連鎖餐飲發展很快,這說明都市化生活已經滲透到方方面面。例如,很多年輕人不怎么做飯,外部食堂、連鎖餐廳等業態就會發展起來。與此相類似,一些具有都市特色的文化教育類項目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6.新的細分市場。新人群、新場景不斷出現。代際、潮流、技術、都市化等是催生新需求的主要因素。

7.全球市場。以前中國民營企業的國際化,基本上是在產業鏈的中游為大品牌做加工。但現在中國勞動力已經不那么便宜了,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勞動力更便宜的國家去了,這種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全球產業鏈重組的大背景下,中國民營企業走向海外,在全球布局價值鏈,真正在國際市場上銷售中國品牌的產品,這是巨大的歷史性機會。以前中國制造在本土,未來中國制造在全球,面向世界提供產品。這種波瀾壯闊的場景已經出現了。

中國民營企業自身的窘境

中國民營企業的轉型壓力,更大程度上來自自身的窘境。我把中國民營企業的問題概括為“三窘”。

1.“事”窘。做的事比較“窘”。很多民營企業都處在產業鏈比較低的層次,低層次主要是指低附加值,處在微笑曲線的不利位置上,而且交易條件也有可能惡化,沒有話語權和定價權,容易在應收賬款上出現問題??偟膩碚f,缺少技術能力和競爭壁壘,沒有有效的要素和手段保護自己。當市場處于擴張期時,還能夠獲取一定收益;一旦到了市場的收縮期,到了存量競爭時代,就頂不住了。

2.“人”窘。由于工作需要,我經常會到企業去看一看,做一些調研。大部分企業都在向我表達同樣的訴求,就是缺少人才:缺少創新型人才,缺少高科技人才,缺少高級管理人才。有些企業可能有一些人才,星星點點,創始團隊或者創始人—老板本人,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專家,但是沒有成建制的人才梯隊。隨著老一代人逐漸退出職場,這些企業的未來發展就會受到較為嚴重的制約。

很多企業在專業職能、管理體系方面基礎比較薄弱,因為過去的成長基本上是老板個人驅動,創新管理、工藝管理、品質管理、營銷管理等都比較缺乏,知識型職能如人力、財務、IT等方面就更加薄弱了。

目前有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企業不是很多,包括一些已經有了相當規模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也沒有形成體系。這樣的話企業就容易出現低績效循環:由于業績不太好,報酬就比較低,沒有競爭力,吸引不了太多人才,整體就不可能變得有能力,低能力就是低績效。我觀察過,有的企業可能一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里都沒有打破這樣的循環。

3.“我”窘?!拔摇敝饕侵敢恍┟駹I企業的創始人。

一是領導力天花板。民營企業出現了領導力天花板,以前老板憑勇氣、憑直覺、憑對市場的敏銳觀察,就可以把企業帶動起來,現在靠團隊,靠組織,靠戰略導向下的系統化、結構化的領導行為去獲取勝利,就顯得能力不足。

二是接班人難題。第一代創始人的歲數比較大了,精力等各方面都開始衰退了,在接班人問題上遭遇難題。民營企業能夠解決接班人問題的比較少。首先要有后代,其次后代愿意來接這個班,最后后代還要有管理企業的能力。

三是權、利上的糾結。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了,但老板還是一個小業主、小老板的心態,不能有效地授權、分權,不能實現共享,有些舍不得、放不下。

四是到處學習,于事無補。很多企業家也知道自己的一些問題,到處學習,報了各種班,但于事無補,因為學習的方式、學習的方向上都有一些問題。

我把這些現象概括成“三無”,說得有一些刻薄,大家有則改之,不必非要對號入座。

一是無心。使命缺失,心愿不足。企業成長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創業之初,可能是憑新鮮、憑興趣,靠著財富驅動—很多企業創始人有過貧困陰影,率領一群人在市場上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最終成就事業。但現在財富自由了,再往前走,一定要有使命驅動。

二是無量?!傲俊敝感貞?,無量就是沒有胸懷。我把無量分為三類:分享無量—利益分配上胸懷不夠;分權無量—不想把權力分出去,沒有胸懷;包容無量—文化比較封閉,適應性、包容性不夠,外來人根本待不了。很多民營企業老板下了很大的決心,招來一批又一批外部的職業經理人、技術人員,但是這些人來了走、走了來,一直在折騰。人才、技術沒有很好地沉淀下來,而且中間的波折嚴重妨礙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三是無力?!傲Α笔侵割I導力。三種領導力—戰略洞察力、價值觀能力、知識型員工管理力缺失比較多。

投機主義的陰影

在此,我要提醒大家:保持對投機主義的警惕,強調長期價值主義。

投機主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喜歡多元化、撲風口。不能說沒有風口,但是風口會越來越少。

2.希望走捷徑,畢其功于一役。有些老板為什么到處學習?還是希望走捷徑。加上受一些傳統文化的影響,把人的“心”的能量放大到極致。把“心”擴展到認知還好一點,如果“心”只是在意念層面,就很難解決問題。走捷徑的另一個主要表現就是缺乏耐心,對過程、細節以及持續迭代不感興趣。

3.感性化。缺乏科學的、細致的思考,憑感覺決策。感性化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多變,沒有定力。

4.不能夠駕馭復雜的變量和模型。由于認知上沒有深刻的思考,就不能夠駕馭復雜的變量。同時,由于科學思維不足,對解決問題的復雜模型也很難理解。以前能做成的事情,現在感覺好難,做不成了。

5.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習慣于以往的經驗,反正要做,我就是這么一個套路。幾十年形成的慣性擺脫起來非常難,比如習慣于做加法,不能做減法,不能夠歸“空”。

(作者:施煒,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領銜專家、華夏基石大師塾首席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猜你喜歡
民營企業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民營企業組建關工委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