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民間文化資源建構園本課程的現狀與對策*
——以屏南縣4所幼兒園為例

2024-04-14 23:03福建省屏南縣實驗幼兒園陳曉蘋
幼兒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屏南縣民間文化四平

福建省屏南縣實驗幼兒園 陳曉蘋

民間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價值。福建省屏南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間文化資源非常豐富。近年來,屏南縣多所公辦幼兒園嘗試利用當地的民間文化建構園本課程。筆者對屏南縣內4所公辦幼兒園教齡3年以上的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了解、分析現階段幼兒園教師利用民間文化資源的情況,并提出利用民間文化資源建構園本課程的對策。

一、民間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中利用的現狀

為了了解民間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利用狀況,筆者設計了《屏南縣民間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中利用情況的調查問卷》。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教師的基本信息,包括教齡、職稱、學歷等。第二部分為民間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利用現狀,主要包括教師對于民間文化資源進入幼兒園課程的態度、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利用民間文化資源的情況以及教師利用民間文化資源的困難三個方面。問卷項目的設計參考了浙江師范大學王春燕教授關于民間文化調查問卷的設計,同時筆者也邀請骨干教師對問卷項目的適切性等進行評價,并做了一些調整。

本次問卷調查對象為屏南縣城內4所公辦幼兒園教師。筆者采用問卷星平臺發放問卷,共收回問卷111份,其中有效問卷111份,有效率為100%。接受調查的教師最低教齡3年,最高教齡30年;有高級教師,也有未定級的年輕教師。

經過筆者對調查結果的整理、歸納、分析,當前屏南縣幼兒園教師利用民間文化資源的現狀如下。

(一)多數教師對民間文化資源進入幼兒園課程持認同態度

教師對民間文化資源進入幼兒園課程的態度,影響了教師對民間文化資源進入幼兒園課程的具體實施程度。多數教師對民間文化資源進入幼兒園課程持積極的認同態度,這對推動民間文化資源進入幼兒園課程提供了堅實基礎。

在“您認為屏南民間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活動對幼兒的發展價值有哪些”的項目(多選)下,選擇“增強幼兒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的有108人(97.30%),選擇“促進幼兒身體動作的發展,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的有74人(66.67%),選擇“能促進幼兒潛能的開發”的有81人(72.97%),選擇“能促進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的有83人(74.77%)。

在“您認為幼兒園課程中是否應該增加民間文化的內容”項目下,90個教師(81.08%)選擇了“課程中應該要有更多的民間文化內容”。另外,在“您認為屏南民間文化資源在幼兒園的利用程度”項目下,81個教師(72.97%)選擇了“要廣泛利用”。

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教師普遍認為民間文化資源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是實現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與手段。從希望“要有更多的民間文化內容”“要廣泛利用”這些結果及其比例可以看出,近年來大部分教師認可利用民間文化資源來建構課程,并給予很高的期許。

(二)教師較少利用民間文化資源建構課程或開展活動

屏南縣的民間文化主要有民間文學(故事、兒歌)、民間音樂(歌曲、戲曲)、民間美術(繪畫、手工、雕塑)、民間體育游戲和綜合藝術(皮影、木偶、建筑),內容豐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教師較少利用民間文化資源建構課程或開展活動。

在“目前在您實施的課程中關于民間文化內容的比例大致如何”的項目下,102個教師(91.89%)選擇了“只有很小的比例”,只有6個教師(5.40%)選擇了“占了很大的分量”,剩余3個教師(2.70%)選擇了“沒有開展與民間文化相關的活動”。

在“您所在的幼兒園利用屏南民間文化資源的現狀”的項目下,86個教師(77.48%)選擇了“偶爾利用”,2個教師(1.80%)選擇了“不利用”。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教師雖然知道民間文化對幼兒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但在實際利用時卻存在態度上積極支持而實際行動中較少利用的情況。

(三)幼兒園缺乏可用的民間文化教學資源

在“您認為本園的民間文化活動材料是否充足”項目下,64個教師(57.66%)選擇了“材料不充足”,4個教師(3.60%)選擇了“極其缺乏”。教學資源是有效開展教學的前提條件,包括圖片、課件、案例以及教具、場地、基礎設施等。從實地調查情況看,屏南縣4所幼兒園的民間文化教學資源非常有限,可供教師選擇的材料極其缺乏,導致開展的相關活動形式單一,教學方式以說教、灌輸為主,幼兒不能直接動手操作、體驗。筆者從與教師的訪談中了解到,因為擔心幼兒年齡小、不能理解民間文化的內容,所以幼兒園在小班和中班基本上不開展民間文化活動,只在大班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過一兩個民間文化主題活動。

另外,筆者在和教師的訪談中了解到,雖然屏南縣的民間文化資源豐富且形態多樣,但教師選擇時有所偏向。知名度較高、為人所熟悉的民間文化資源,如美食、廊橋等,教師利用較多;而有些類別,如民間武術、戲劇等,教師就很少或根本沒有選擇。

二、民間文化資源難以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的民間文化知識欠缺,不能滿足幼兒的需要

利用民間文化資源的前提是教師要儲備盡可能多的民間文化知識。在與教師的溝通中,筆者發現多數教師對民間文化的了解停留在表面,比如對古民居的了解,只知道土墻、黑瓦、翹角等,而對古民居的發展歷史、建筑風格及文化元素不太了解。作為資源利用主體的教師,自身民間文化素養的缺乏,會導致他們在資源面前無從著手、力不從心。在“您認為民間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困難有哪些”的項目下,105個教師(94.59%)選擇了“自身并不是很了解當地民間文化”。

(二)教師的資源意識薄弱,課程資源利用能力偏低

資源意識是指對資源性質、種類等的知識性認知,以及對資源的合理、高效、綜合利用的情感要求。它決定了教師如何看待課程資源的教育價值及其開發向度。有的教師資源意識薄弱,認為資源利用是專家或者園長的事情,自己只要負責教參考書的內容就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的教師雖然關注資源,但建構課程的能力低,主要從自身的經驗出發,缺乏幼兒的視角,不能考慮幼兒的需求。

民間文化本身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與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息息相關。能夠流傳至今的民間文化,大多具有成人化和理性化的傾向,與幼兒的生活距離較遠。例如,四平戲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屏南縣重要的民間文化資源。在成人的世界里,四平戲因其唱腔、表演和劇目具有很濃郁的鄉村氣息,受到民眾的喜歡。某教師把四平戲引入幼兒園,希望幼兒也能感受四平戲的獨特魅力。但是,該教師沒有考慮到四平戲用的是方言,很多幼兒根本聽不懂,而且四平戲的唱腔方式也較復雜,幼兒難以理解和體驗。因此,當該教師組織幼兒觀看四平戲時,臺上唱得熱熱鬧鬧,臺下也是一片“熱鬧”。幼兒發出了“他們唱些什么呢?怎么都聽不懂?”“為什么一個‘啊’字要唱半天?”等疑問。

三、利用民間文化資源建構幼兒園課程的策略

(一)豐富教師的民間文化知識

豐富教師的民間文化知識,主要可以從看、聽、寫幾個方面進行。

看,一是實地調研。教師只有親自去感知,才能獲得感性認識,如在參觀古民居活動中,了解古民居不僅有土墻、黑瓦的古樸美,還有飛檐的古韻美等。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會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二是多看書刊。教師要多閱讀民間文化的書刊,查看資料,擴展眼界和學問。教師只有深入了解民間文化資源的價值,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民間文化,進而有效利用民間文化。

聽,即利用各種機會參加民間文化課程的培訓,聽民間老藝人、專家講解民間文化。

寫,即撰寫心得,將外在的、零散的、淺表的感知邏輯化、體系化,進而內化。

(二)以幼兒的學習特點為基礎,篩選、利用民間文化資源

民間文化資源的篩選與利用,要以幼兒的學習特點為基礎。教師所選擇的民間文化資源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篩選并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民間文化資源應是幼兒可以感知的、能夠動手操作的。生活性、趣味性及多元整合性是篩選民間文化資源的原則。如在利用“四平戲”的文化資源中,有的教師改變策略,從調查問卷入手,了解幼兒對四平戲的興趣點和經驗,開展了“有趣的四平戲”“四平戲的角色”“別樣的樂器”“制作四平戲的道具、戲服”等活動。幼兒不會說方言,那就用普通話唱。幼兒特別關注的是戲劇中的人物頭飾、戲服和各種兵器,教師就滿足幼兒的需要,在表演區里投放了各類材料,引導幼兒欣賞、裝飾和制作。

(三)建立園本民間文化資源庫,支持教師再改造和調整

建立園本民間文化資源庫,就要對民間文化進行分析和分類,將零散的內容系統化。園本民間文化資源庫,只是給教師教學提供參考。教師在利用園本民間文化資源庫時,還需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特點和需求進行改造和調整,以提高課程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多數教師對利用民間文化資源建構課程或開展活動持積極的認同態度,但由于教師欠缺民間文化知識、課程開發意識與能力不足,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較少利用民間文化資源。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各種方式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提高課程建構能力,進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民間文化資源,促進幼兒的發展。

猜你喜歡
屏南縣民間文化四平
“一帶一路”背景下沿線的民間文化檔案保護
“搖擺不定”等十三則
乳源再獲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屏南仙山市級自然保護區植被類型及種子植物區系研究
屏南縣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屏南縣低海拔地區綠竹施肥對比試驗
屏南縣扶貧小額信貸的創新與啟示
吉林民間文化作家采風活動掠影
賈平凹民間文化意識與中國新時期文學創作
對四平保衛戰的沉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