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信息科技項目式學習

2024-04-14 18:19張佳
中小學數字化教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小飛代碼思維能力

張佳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读x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將以往習慣使用的“信息技術”改為“信息科技”。課程名稱的改變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學思維的重大變革[1]。隨著課標逐步落地,以“創新”為基因的義務教育信息科技學科堅持目標、問題、創新導向,明確要求“跨學科”教學占總課時不少于10%[2]。推進“跨學科”探索,項目式學習無疑是教師的優先選擇之一。但是,當前推行基于課標的義務教育信息科技項目式學習存在五大難題。一是與生活結合不夠。教師在設計項目時局限于書本知識與虛擬場景,缺乏與真實生活場景的結合,導致學習內容脫離實際。二是與實踐結合不夠。教學中,常常因為時間及設計問題無法形成解決問題的閉環,忽視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導致學生應用能力薄弱。三是學生效能感不強。在沒有系統支持的情況下,教師極易忽視個別學生,造成其學習價值感與個人成就感偏低。四是缺乏對多維評價的關注。教師在落實課標過程中,還存在評價體系滯后且單一,太過偏重于冰冷的“0”與“1”,忽視學生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等問題。五是缺乏對信息責任的關注。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教師往往缺乏對學生信息倫理的教育,對學生引導不夠,容易產生運用技術侵犯隱私、違反法律等問題[3]。這些難題的存在不僅制約了學生全面發展,而且影響信息科技人才隊伍培養質量,與國家信息化戰略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為破解這些難題,筆者以“智能天氣播報員”項目式學習為例,梳理創新思維能力的六大子思維,設計課中“過程學習單”、課后“思維評估單”及教學流程,將“學”與“教”同學生創新思維相對應,并展示在智能學習環境支持下,教學流程與創新思維螺旋上升的過程,使多學科知識有效轉化為學生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注重真實,設置項目基點

(一)思維創新,明確主題

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以自己的思維方式獨立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筆者以第二學段(三至四年級)數據編碼探秘“用數據講故事——智能天氣播報員”為主題設計教學活動?!坝脭祿v故事”,即處理數據,讓數據更加生動,更易于服務生活。筆者將本課與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 四年級 下冊》第8單元“統計”相關內容有機結合,以練習22“記錄本地一周的氣溫,再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為教學基點,結合應用“小飛機器人”的邏輯計算與聲紋識別技術,引導學生“用數據講天氣的故事”。

(二)問題閉環,確立目標

在“智能天氣播報員”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學生以“創新性地閉環解決問題”為總目標,創造性遷移運用聲紋識別等技術。在總目標下設立三個子目標:教師情境創設,引導學生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人工智能意識;用實踐任務驅動學生學習,提升學生運用“小飛機器人”計算及語音代碼塊的能力,啟發其實踐創新思維;基于語音代碼塊與天氣預報內容設計的綜合應用,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三)層層梳理,找準痛點

教學重點:一是“小飛機器人”計算代碼的應用;二是“小飛機器人”語音代碼的應用,特別是對喚醒與休眠功能、講解功能和聽到語音命令詞并回答的功能進行測試與評價;三是天氣預報內容的設計與表達。

教學難點:一是根據情境,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小飛機器人”計算、語音等代碼解決實際問題;二是利用學習單,引導學生設計“小飛機器人”表達內容,使其具有結構性、邏輯性。

(四)智能支持,創設環境

除了使用教學課件、學習單之外,筆者在本課教學中還使用了“小飛5號機器人”和平板電腦?!靶★w5號機器人”是一款可編程機器人,它的頭部與底部都配有可交互傳感器(如圖1),支持類似于摸頭的擬人交互。同時,此機器人還集成多種人工智能相關傳感器。教師、學生使用安卓系統的平板電腦登錄App通過無線網絡控制可編程機器人,可實現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和人機對話功能?!靶★w機器人”還提供可編程接口,方便學生調用和實驗。

二、力求多元,實施多維評價

按照教學評一體化的思想,筆者開課伊始展示過程學習單與作品評估單,將“智能天氣播報員”項目成效評估前置,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即明晰脈絡,進行系統思考。

(一)課上“過程學習單”支撐思維過程顯現

項目式學習強調“過程性”評價,以課堂流程與思維顯現為主。筆者將思維細化為目標思維、計劃思維、算法思維、批判思維、評價思維和多維思維六項,設計“過程學習單”及題目,總分100分,題型以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連線題為主,實現學生學習過程呈現多元化、思維發展可視化。

(二)課后“思維評估單”助力學生階段自為

筆者實施“終結性”評價,除了考量“創新思維”外,還包括“項目流程”及“小飛機器人”。筆者根據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描述問題的形式設計評估題目(見表1),隨評估單開展自評與組評,呈現學生學習表現。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增強合作意識,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在小組項目式學習中找到價值感和成就感[4]。

三、聚焦進階,促進能力發展

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以自己的思維方式獨立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結合國內外學者對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分解為目標思維、計劃思維、算法思維、批判思維、評價思維和多維思維在項目式學習中的具體達成。在“智能天氣播報員”項目式學習活動的教學中,筆者將教學環節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對應:確定問題對應目標思維;規劃方案對應計劃思維;嘗試實踐對應算法思維;修改優化對應批判思維;展示交流對應評價思維;擴展延伸對應多維思維(如圖2)。

(一)確定問題

教學活動:某天,一群特殊的客人來到學校參觀,他們當中有一位盲人。他們來到學校的計算機實驗室,想讓機器人“小飛”向他們介紹一下最近一周的天氣情況??腿讼Mc“小飛”互動,讓“小飛”顯示或者說出最近一周的平均氣溫、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

設計意圖:設計真實情境,引導學生明確問題。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開端,幫助學生明確“為什么”,后面的所有環節都緊緊圍繞這個“為什么”展開。教師引導學生確立目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目標思維,從而激發其觀察與思考。

(二)規劃方案

教學活動:“明確目標后,到底怎么做才能達成目標呢?”這時筆者利用流程圖,幫助學生厘清“做什么”。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自行繪制目標分解圖,分組討論尋找最優解。隨后,學生梳理出達成目標的路徑,并把它寫在學習單上。規劃路徑如下:第一步,找尋最近一周的天氣數據表,對變量進行存儲與計算;第二步,明確“小飛”的觸發任務,即由學生點擊控制,用語音喚醒;第三步,編寫代碼實現兩種觸發下,從數據處理到語音表達的過程;第四步,優化表述內容,體現人文關懷,提升表現力。

設計意圖:逐層分解問題,引導學生梳理流程。學生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學會運用計劃思維將場景目標細分為具體的操作步驟,繪制流程圖,為接下來“怎么做”提供思路。

(三)嘗試實踐

教學活動:本環節分為嘗試與實踐。在嘗試部分,根據規劃方案的四個步驟,筆者為學生演示“變量”“運算”“AI技能”“起始”板塊的代碼基本功能,并組織學生討論“每一步需要哪些代碼做支撐”。學生兩人一組進行觀察與討論后,在學習單上將代碼板塊粘貼到步驟位置。然后,筆者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幫助學生再次將計劃與實踐通過代碼鏈接起來。在實踐部分,筆者將代碼演示視頻作為微課發送到平臺上,供學生個性化學習時參考使用。學生根據個人節奏與掌握情況,兩人一組進行編程實戰(如圖3)。在學生編程過程中,筆者觀察各組情況,收集共性問題,并適時指導。

設計意圖:嘗試應用,鼓勵學生反復試錯。在這一環節,教師并不是將代碼直接教授給學生,而是帶領學生思考計劃與實施的關系、每步與哪些代碼相關、如何實現等問題,喚醒學生自我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運用算法思維從問題出發,從功能切入,從代碼中找方法,逐漸靠近目標。

(四)修改優化

教學活動:針對上一環節收集的共性問題,筆者選擇典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并提出建議。接下來,聚焦最后一步——“優化表述內容,體現人文關懷和提升表現力”,即進行語音喚醒休眠和“小飛”語言表達的優化。筆者帶領學生深入分析客人情況,針對性設計表達環節,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優化代碼活動。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可選擇不同的聲音、語句、表達方式,以及設置喚醒及休眠內容來個性化地達成目標。

設計意圖:優化目標并引導學生個性化達成。在此過程中,學生根據對優化呈現效果的需要,對“小飛”語音喚醒休眠和語言表達的技術進行學習。在優化中,筆者鼓勵學生個性化表達,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而是運用批判思維喚醒學生對內容與形式進行辯證思考,讓學生在設計中學會分辨、分析與選擇,進而創造性提出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五)展示交流

教學活動:首先,筆者引導學生分享展示各自小組的作品,明確展示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小組設計的“智能天氣播報員”。然后,筆者展示并介紹評價量表,引導學生使用評價量表。最后,學生分組展示,提出“自贊”與“他贊”并填寫評價量表。

設計意圖:分組展示交流,進行正向評價。本環節鍛煉學生分享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正向的自評與互評,培養學生多角色的評價思維能力,以評價促進學生提升作品的整體觀感并豐富優化策略。

(六)擴展延伸

教學活動:筆者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用更智能的方式實現“天氣播報員”智能播報,并組織學生討論、分享。接著,播放視頻: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天氣預測問題的最新方式與成效。其后,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更智能的“天氣播報員”。

設計意圖:出示延伸材料,擴展學生思維邊界。課標對七至九年級信息科技跨學科主題課程提出了以“在線數字氣象站”為主題的教學建議。本環節,筆者將“課堂之終”作為“思維之始”,運用多維思維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空間多維、方式多維與形式多維等,從而喚醒學生對改造與創新世界的無限期待。

在“智能天氣播報員”項目式學習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確定問題、規劃方案、嘗試實踐、修改優化、展示交流、擴展延伸六個環節的推進,螺旋地將目標思維、計劃思維、算法思維、批判思維、評價思維、多維思維顯性化,為創新思維能力整體提升拓展空間。課后,被學生賦予天氣預報功能的“小飛”走進了學校人工智能教室。每當師生及嘉賓與“小飛”互動關于天氣的命題時,智能活潑的“小飛”都會給其帶來驚喜。這些將深化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價值與個人勞動的意義的認識,為其下一步探索與創新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 任友群,黃榮懷,熊璋.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關于《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對話[J].課程·教材·教法,2022(12):21-3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 張彬,桑國元.項目式學習中的驅動性問題:學科差異與質量提升[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23(5):8-15.

[4] 王愛勝.引導學生自塑數字素養,構建在線學習新形態:對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實施的思考與建議[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2(8):19-22.

猜你喜歡
小飛代碼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創世代碼
創世代碼
創世代碼
創世代碼
“小飛”的杰作:地月合影
嫦娥五號小飛成功
令小偷無語的失主
追捕行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