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傳統文化,優化初中生物教學

2024-04-14 03:01王飛
關鍵詞:生物傳統文化

摘 要: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初中生物教師應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這一策略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生物知識的動力,也強化了學生對生物知識以及傳統文化的認識與了解,進而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此外,教師將生物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可以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支點,促使他們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在初中生物課程的素質改革教育中,教師應該切實開展實踐研究,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重視具體的教研工作。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制定針對傳統資源挖掘與開發的策略,以促進傳統文化與初中生物課程的融合,真正為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傳統文化 初中生物 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45

生物是一門人文自然科學。教師將我國現代前沿科學技術與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是現代教學研究的一種重要趨勢。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將傳統文化與生物教學相融合,能夠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學生們能夠深刻體會并認同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和力量。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對傳統文化的融合策略進行分析,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初中生物教育與傳統文化結合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的生物知識了解不足

初中生在學習生物知識時,對于諺語中涉及的內容較為了解,但對于古代詩詞中涉及的生物知識卻很陌生。諺語一般是人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所以諺語更加口語化,學生相對較易理解。不過,古代的詩詞則有所不同,詩詞包含固定的韻律,是作者表達情感的載體,相對較深奧,需要一定的文學素養才能理解。古詩詞年代久遠,學生理解起來常感困難。古詩中所蘊含的生物知識也令學生難以理解,因為這些知識需要基本的生物基礎才能分辨。所以,初中生對于各種傳統文化元素中的生物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與此同時,現代社會十分復雜,學生很容易受到網絡游戲的影響,不再愿意關注和積累傳統文化中的生物知識。

(二)對中學課本中的傳統文化元素關注度不足

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學生也更容易接受此類知識。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并沒有充分重視課本中的傳統文化,因此無法有效地將傳統文化應用于生物課堂中。與此同時,教師對于課本中的傳統文化知識關注不夠,未能將其運用到教學中,導致學生無法通過課本獲取傳統文化知識。因此,生物教學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結合不夠密切,這使得學生對于生物知識和傳統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一定的抵觸心理。另外,初中學生對于生物常識的積累也相對不足,這直接導致他們無法完全理解書本中所介紹的各種生物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會逐漸對教科書中添加的文化知識的探究興趣大大降低,也會影響他們對中學生物知識的高效學習。

(三)教師和學生缺乏應用傳統文化的信心

在初中生物課堂中,運用傳統文化開展教學這一方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傳統文化可以對初中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可能給學生增加學習的負擔。在此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對于傳統文化與生物知識的融合研究較少,學生主動學習意識難以提高,導致學生的傳統文化思維以及融合探究興趣較低。

(四)教師在生物課堂中對傳統文化的應用不足

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學中很少融入傳統文化,教師對課本中的傳統文化關注不足。初中生物教師對于將傳統文化元素應用于生物教學的意愿不強,認為傳統文化與生物學的聯系不大,因此忽視了其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因為生物教師較為重視對生物專業知識的教學,對于傳統文化知識的儲備不夠,導致他們在教學中無法充分探究傳統文化與生物知識相融合的方式。

二、初中生物課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價值

(一)豐富課程資源,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生物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理念導致教師對生物教學的研究以及生物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研究較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意識難以提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度關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以及知識運用與融合能力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成績雖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提高,但學生的人文素養難以得到同步提高。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將傳統文化與生物教學進行融合,能夠豐富生物課程內容,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了解,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也得到了強化。

(二)凸顯文化內涵,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只能學習固定的學科知識,這僅僅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成績,但沒有接觸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在初中生物課程中,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傳統文化的內容,這導致現階段的大部分學生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知之甚少,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素質教育改革實踐中,教師可以實現傳統文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通過突出特定的文化,將其與相應的生物知識相結合,教師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體會文化的內涵,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這樣,他們才能夠成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與繼承者,并在強大的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初中生物課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教研方向

(一)將中華民族精神融入課堂教學

教師可以收集一些與中華民族精神相關的相關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巧妙利用這個優勢來開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塑造理想信念非常有益。我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植物品種繁多,同時還有稀有的藏羚羊、熊貓、水杉、銀杉等物種。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寶貴且豐富的資源來進行中華民族的精神教育。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使他們了解到我國獨特而寶貴的資源,從而增強他們對自身生活環境的關注,并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眾所周知,袁隆平先生是我國雜交水稻的奠基人,為稻米產量的提高做出了卓越貢獻,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華民族精神具備豐富的教育潛力,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發掘這些資源,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激發他們為國家增光的責任感,促使他們不斷發展成為擁有知識、技能和愛國精神的卓越人才。此外,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以李時珍為例,他耗費了近30年的時間才完成了《本草綱目》這一部著名的中醫學巨著。而水稻之父袁隆平則每天都在泥濘中往返穿行,忍受著炎熱的陽光,花費了10多年的時間解決了雜交稻的問題。從古至今,許多研究生物的學者憑借卓越的智慧和勤奮的精神,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學生也應通過學習這種自力更生的精神,實現自己的全面成長。

(二)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知識

初中生物教材目前主要涉及的傳統元素是古詩詞,只有很少的俗語和小故事。而古代科技、醫藥學、美術繪畫和先秦古籍則幾乎沒有涉及。教師在開展相關的教學時,應該注重整體規劃,適當地融入傳統元素。這樣的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可以直接作為“思考”和“討論”的重要章節,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其系統地融入單元同步思考練習中,從而增強學生對問題解答的整體理解和印象,也可以將有時效性的內容安排在課后作為補充閱讀,從而增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深入理解。這樣的安排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強化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例如,在《山海經》的第一節中已描述了鳳凰和畢方鳥的外貌特征,教師可以考慮將其添加到課后閱讀訓練部分,作為鞏固這兩節學習內容的補充資料。另外,在《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課后練習中,教師可以運用寓言故事“庖丁解?!?,以幫助學生理解和區分這兩者。

(三)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

人們都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敝匾暫驼鋹凵恢笔俏覈鴤鹘y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有些學生因為缺乏生命安全教育而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將生命安全教育貫穿其中,使學生對生命產生更深的認識和關注。為此,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開展這方面的教育,讓學生真正理解、感受生命的重要性,并珍視生命,學會友善平等地對待他人和周圍的一切。

1.重視生命教育

生物教材中包含大量關于繁殖和發育的知識,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盡力讓學生感受生活中關于生命的內容,感受鳥兒生長發育、花兒生長的整個過程。這樣,學生才能更加珍惜有限的生命,關心他人。以人類的生殖和發育為例。教材指出,每當正常男性射精時,可以一次性釋放上億個精子。然而,當精子達到女性輸卵管時,只有幾千個精子能夠存活下來。此外,只有最健壯成熟的精子才能成功與正常卵子結合。教師可以通過這個內容教導學生,讓他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特殊、重要的存在,應學會尊重和欣賞他人。當面臨困難和挑戰時,學生需要有足夠的自信。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概念,教育者可以詳細介紹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過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2.教授身心健康和安全知識

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和知識的特性,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身心健康觀,并將其貫徹到現實生活中。以《青春期》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知識,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青春期的問題和特點,在了解自己的同時,懂得欣賞、尊敬他人,從而健康、安全地學習和生活。

(四)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人文情懷

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古詩中含有深厚的人文情懷。教師將其運用在初中生物課堂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地引入詩詞名句的素材,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樣。日常生活的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更充分地理解所學知識。同時,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從歷史人文角度進行獨立思考,并合理運用人文情感,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效果。

當教師教學“兩棲動物的繁殖與生長發育”時,可以引導學生接觸相關詩歌作品,例如:“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苯處煂⒐旁娢囊虢虒W中,提出與詩文相關的問題,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開展邏輯思維活動。這種引入方式有助于學生利用社會經驗進行思考和回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師在教學“飛禽生殖與發育”時,可以靈活地結合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名句,讓學生在學習白居易描寫的春天景色時真實地感受到鳥的形象,引導學生思考小鳥的“爭樹啄泥行為”。這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這一課題進行深入探索和實踐研究。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人文情懷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奧秘,加深學生對日常生活知識的理解。

(五)增加教師與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皩W問淵博”不僅體現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上,還體現在對其他課程的掌握上。豐富的課后延伸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措施。教師在學校就可以組織開展國學大講堂,學??梢匝埾嚓P的專家,賞析古詩詞,詳細地介紹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科學技術,解讀家喻戶曉的經典詩詞和醒世箴言。專業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聽課,提升教師在專業教學方面的能力和經驗,加強教師對傳統教育課程的理解。教師將傳統知識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能夠促使學生提升文學素養和學習積極性。

教學活動是教師有目的進行教學規律探尋和總結的一項活動,具有探究性、創造性和驗證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根據教材中每節生物課的教學內容,探討如何將傳統學科元素與實踐相融合。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表現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并結合當代初中生物課堂的新教學理念,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比如,在進行現代食用菌教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詳細準確地模擬古代釀酒的相關技術;又如,在教學血液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古代的醫術。教師通過認真研究課堂教研活動的形式,就能夠在課堂上游刃有余。

總而言之,在中學生物課的教學中,教師將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研究熱情,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這樣的做法能提高學生的研究欲望,并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生物知識奠定基礎。然而,教師將傳統文化融入初中生物教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首先,教師要深入學習和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掌握傳統文化中的生物學知識;其次,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將傳統文化中的生物學知識和技能以情景模擬、實驗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再次,教師要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最后,教師要開展課題研究,探討如何將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生物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與生物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使學生深刻體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愛國意識,提升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馬英元《傳統文化融入初中生物教學應用的研究》,《吉林教育》2023年第28期。

[2] 楊瑞《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3年第8期。

[3] 梁偉銘《傳統文化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中學教學參考》2017年第11期。

[4] 陽銀華《中國傳統文化與初中生物教學》,《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年第2期。

[5] 林明基《解析初中生物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的應用》,《文理導航》2020年第7期。

(王飛,1990年生,女,漢族,貴州納雍人,碩士研究生,中學一級,初中生物教師)

猜你喜歡
生物傳統文化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上上生物
年味里的“虎文化”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第12話 完美生物
老傳統當傳承
誰遠誰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