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視角下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作業設計的若干思考

2024-04-14 02:43晁瑞蘭
關鍵詞:生活化作業內容

晁瑞蘭

摘 要:在強調文化自信、民族復興的今天,教師將傳統文化有機融入教學活動當中,不但能夠豐富學科教學內容,并且能夠使學生在深入感知文化魅力的同時,健全自身的人格,塑造自身的“三觀”,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顯著的正向價值。與此同時,隨著生活教育理念的提出,課程生活化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和特征。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要立足傳統文化視角,以生活化理念為引領展開設計,在革新傳統作業設計模式的同時,讓學生重拾對作業的興趣,提高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谏鲜鰞热?,本文主要圍繞傳統文化視角下小學數學生活化作業的創新設計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作業設計 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22

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中華上下五千年所積淀的深厚文化底蘊,在強調文化自信的今天愈發閃爍著動人的光芒。教師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將小學數學教學和傳統文化進行融合,能夠彰顯數學學科的育人導向功能,對于育人目標的達成具有顯著的正向價值。只有高質量、高水平的作業才能夠確保作業的落實和實施。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科目,數學作業是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的重要手段。作業設計的成效不僅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學生的能力發展情況。尤其是在“雙減”背景下,有效的數學作業設計就顯得更為重要,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課堂所學內容,也能夠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助力學生能力素養的深化發展。

但是,當前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當中仍然存在著部分問題,包括作業設計碎片化、作業設計靜態化以及作業設計單一化等問題,不僅作業設計內容和形式重復性較高,并且和現實生活、傳統文化內容缺乏聯系。與此同時,在傳統的作業布置當中,很多教師由于深受應試教育思想理念的影響,總是通過布置大量的題目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后負擔,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這樣的情況不僅不利于“雙減”政策的落地,并且也無法發揮作業的價值和作用。

因此,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負提質,小學數學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當中要從傳統的書面作業當中掙脫出來,從原本的成績提升朝著能力培養方面轉變,以此促進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同時,教師要將傳統文化有機融入其中,設計生活化的作業內容,讓知識學習不僅僅停留在書本當中,而是能夠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在彰顯作業價值的同時,有效為學生的成長賦能。

一、傳統文化視角下小學數學生活化作業設計的價值

1.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推進的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學科教學同生活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實際生活對于學生學習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育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繼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促進數學教學提質增效。

2.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弘揚

在強調文化自信、民族復興的今天,教師將傳統文化有機融入教育教學活動當中,既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的應有之義。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師不僅僅要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更加需要發揮自身的學科育人功能,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點滴小事上,通過生活化作業的設計,教師能夠立足生活實際,找到傳統文化與數學學科相契合的點,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傳統文化因素,引領學生在作業完成當中,提升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實現對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

3.有利于綜合能力的提升

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和頒布,基礎教育要落實減負、提質的要求。因此,在進行家庭作業布置的時候,教師需要設計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時形式也更為多元化的作業,在契合學生認知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參與作業完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作業的完成和探究當中。通過傳統文化視角下生活化作業的設計,學生能夠有效掙脫應試教育以及書面作業的束縛,讓教學目標從原本的成績提升朝著能力培養轉變,促使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從生活作業當中找尋數學文化、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系,從而在實踐當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二、基于傳統文化的小學數學生活化作業設計原則

一是要考慮典型性原則。在傳統的題海戰術下,教師往往會布置大量的作業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而忽視作業選取的典型性,這不僅會徒增學生作業完成的負擔,還會讓學生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因此,以生活教育理念為引領的生活化作業設計,需要從典型性原則出發,摒棄題海戰術,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挖掘教材當中有關于傳統文化的內容,在此基礎上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題目,精選作業習題,盡量減少重復性作業,避免機械化、無意義的練習內容,在有效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提升作業的質量。

二是要考慮層次性原則。對于不同的學生而言,其學習能力也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作業的過程當中,能夠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具有差異化、層次性的作業內容,確保班級當中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作業完成當中,讓學困生“吃到”,讓中等生“吃好”,讓優等生“吃飽”。值得一提是,在生活化層次性作業設計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想要完成的內容。

三是要考慮發展性原則。傳統文化視角下,小學數學生活化作業的設計要始終圍繞著學生能力素養的發展來展開設計。在這樣的情況下,作業的設計就不能夠僅僅局限在書本當中,而是要延伸到課外內容,有機融入傳統文化等內容,在進一步豐富作業內容的過程中,增添作業的趣味性,最為關鍵的是,傳統文化等內容在作業設計當中的融入,可以進一步拓展作業設計的深度,引領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實現更為全面的發展。

三、傳統文化視角下小學數學生活化作業設計策略

1.挖掘文化元素,增強作業趣味

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為了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學生參與作業完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作業設計的過程當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深入挖掘其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在增添作業趣味性的同時,讓學生在知識學習當中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教學《年、月、日》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在學生掌握年、月、日這些時間單位之后,筆者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設計了“認識年月日”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在課下結合本單元所學的內容,以及年月日和傳統節日的知識,完成關于我國傳統文化視角下“年月日”的小報。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紛紛發揮自己的美術能力,一筆一畫、認認真真編排了自己的小報。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清楚展現了自己對于年月日的認識,比如,有的學生作業作品當中展示了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年”分為“平年”和“閏年”,“月”又分為“大月”“小月”和“特殊月”。通過上述作業內容,教師不僅增添了作業完成的趣味性,也能夠讓學生靜心思考,學會在生活中探索、發現數學的奧秘,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將數學傳統文化有機滲透到年、月、日知識的學習中,能夠引領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的影響,產生文化共鳴,實現社會文化和數學文化之間的互動。

2.融入傳統文化,深化作業價值

在生活教育理念引領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選擇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作業內容,引領學生在自主探究當中,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在活化學生思維的同時,夯實學生數學素養提升的基礎。教師將傳統文化有機融入數學作業設計當中,不僅能夠豐富和充盈作業設計的內容,更為關鍵的是能夠幫助學生在作業的完成當中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促進自身的成長。

比如,在教學“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這部分內容之后,學生其實已經能夠掌握了怎么對“數”的大小進行比較。但是,為了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在生活當中,并且更為深入理解在生活當中如何比較事物的大小,筆者在作業設計的過程當中,聯系課堂所學內容,設計了“生活當中比較大小”的探究型作業,讓學生在課下去閱讀“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結合孔融讓梨的故事感知生活當中事物的“大小”,并且在下次課堂當中談談自己如何比較事物的大小。通過上述作業,課堂教學的內容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延伸,更為關鍵的是,教師在作業設計中引入傳統文化故事“孔融讓梨”,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能夠學習到孔融身上謙卑有禮、尊老愛幼的良好品質,這才是作業設計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再如,教學“圓的認識”這部分內容之后,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圓的認知,掌握圓的特征,真正在實踐當中實現學以致用,筆者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能夠聯系生活當中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讓學生用圓規、直尺,精心繪制月餅的圖案。學生在作業當中完成了一份份別出心裁的月餅創意圖案,不僅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了關于圓的知識,更寄托了同學們對生活的美好祝福,感受到“圓”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美好寓意,在增加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熱愛之情的同時,真正實現了生活和數學的有機融合。

3.融入傳統勞動文化,拓展作業深度

數學作為一門源于勞動實踐的學科,是學生勞動精神、實踐能力培養的有效載體。勞動文化是傳統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優化小學生作業設計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勞動文化有機融入其中。因此,在小學生活化作業的設計當中,教師要積極融入勞動文化的內容,將數學知識與勞動教育資源有機融合在一起,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同時,引領學生參與勞動,探究勞動當中的學問,感悟勞動的智慧,助力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在教學完“比”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在設計生活化作業的過程當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求學生對日常家里做米飯時“水和米的比例”展開探究。在完成這個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自主完成或者組成小組共同完成。在作業完成的過程當中,學生紛紛展開了嘗試:有的學生在作業當中嘗試將水和米的比例進行改變,蒸出了軟硬程度不同的米飯;也有的學生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家庭成員的飲食習慣,制作了“米飯提制作示卡”;還有的學生根據自己在探究過程的感悟,提出要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的建議。通過上述作業的設計,教師不僅使得學生對于“比”的認識有了更為深入的認知,在激發和調動學生作業完成興趣的同時,彰顯作業效能的,讓作業完成不再是學生的負擔。更為關鍵的是,學生能夠在實踐參與當中親身感知勞動的不易,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勞動能力、形成勞動精神,從而引領學生在傳統勞動文化的浸潤下實現發展和進步。

4.文化引領實踐,促進能力提升

在作業設計的過程當中,為了更好地落實減負、提質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創新作業形式,在豐富作業趣味的同時,促進學生在作業當中實現能力的發展和素養的提升。因此,在教學“對稱、平移與旋轉”之后,為了讓學生發現生活當中的數學美,筆者以傳統文化當中的剪紙作為作業設計的切入點,讓學生去尋找生活當中的對稱圖形,并且將自己選擇的圖形完成剪紙作業,帶到班級當中進行展示。通過該作業的設計,教師不僅增強了作業設計的趣味性和實踐性,更為關鍵的是學生要想完成剪紙作業,就需要進一步學習傳統文化當中的剪紙文化內容,在學習和實踐當中豐富自身的數學知識,深化對于所學內容的認知,通過動手實踐感悟生活當中的數學之美,從而提高自身的創新實踐能力,促進自身的綜合素養發展;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在其中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之美,了解更多的數學文化,在激發學生文化自信心的同時,厚植愛國情懷,實現對于自身思想和觀念上的正確引領,從而成長為更加優秀的自己。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持續不斷深化推進和“雙減”政策有效落實的背景下,教師對于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注重作業設計含金量的提升,更加需要實現減負提質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在作業設計當中,要立足傳統文化發展視角,促進作業設計內容的革新和優化,將作業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在讓教學過程更接地氣的同時,也能夠讓數學作業設計也更加富有趣味性,在調動學生作業完成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夯實學生的基礎,讓學生能夠在輕松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有效減輕自身的學習負擔,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董鴻武《基于單元教學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以浙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單元作業設計為例》,《數學教學通訊》2022年第11期。

[2] 楊俏文《“雙減”背景下優化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研究——以因式分解為例》,《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2022年第10期。

[3] 蔣小娟、彭正、衛衛《“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思與行——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用字母表示數〉單元作業設計》,《安徽教育科研》2023年第19期。

[4] 黃石英《“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分析——以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為例》,《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 教育》2022年第11期。

[5] 陳明霞《“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以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圖形的平移”為例》,《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年第5期。

[6] 盛開喜《借雙減之力,提教學之質——探究如何在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世紀之星—小學版》2022年第5期。

猜你喜歡
生活化作業內容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快來寫作業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作業
主要內容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