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中的價值與滲透策略

2024-04-14 03:01武雪燕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傳統

武雪燕

摘 要:幼兒園自主游戲的開展能夠對幼兒的思維發展形成巨大的促進作用,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自主游戲,一方面可以提升兒童的思維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幼兒基于對傳統文化的感性認識,產生相應的模仿行為,最終讓幼兒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促進其人格的健全發育。不過,傳統文化與幼兒園自主游戲的結合,需要相關教師把握好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平衡關系。本文對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自主游戲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相關的融合策略。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 幼兒園 自主游戲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61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持續發展的根基,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來源。近些年來,我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高度重視,在各個教育階段均展開了大量基于傳承傳統文化的研究。幼兒園是教育工作中最為基礎的一環,這個階段的教育工作將直接影響到兒童未來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認知能力,正因如此,在幼兒園教育中充分地發揮傳統文化的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優秀傳統文化的概念和價值

(一)優秀傳統文化的概念

文化指的是人們在活動過程中創造的所有物質方面和思想方面產物的疊加,涵蓋了特定范圍內所有社會個體所共同遵守的倫理道德、藝術、信仰等方面產生的思想成果。但是,沒有任何文化是完美無缺的,其中都必然存在優秀的精華部分,也存在不利于社會發展的糟粕部分。優秀傳統文化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可以被理解為是對當前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教育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的精神成果。實際上,在我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對相關的優秀傳統文化也進行了梳理,并認為能夠體現和符合我國主流價值觀的傳統文化,均可歸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范疇之中,如愛國思想、人本思想、和諧思想、誠實守信等。傳統文化具有代代相傳的特征,相關文化一方面是對我國古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的反映,另一方面也能夠對當前的社會發展形成指導作用,從而促進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自主游戲中的價值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在當前幼兒園教育中合理應用對相關文化,能夠起到促進幼兒認知發展、培養民族認同感、奠定幼兒精神根基和實現對中華文化加以傳承的作用。具體闡述如下:

1.促進幼兒認知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在進行幼兒教育的時候,應當充分地關注和重視幼兒生活對個體發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并在尊重幼兒好奇心和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基礎上,為其創造適宜其成長與發展的環境。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之中留下了輝煌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之中包含著各類關于道德、人類精神的成果,天然就具有促進認知水平提升和培養高尚道德情操的作用?;诖?,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教師積極地把握幼兒的思維、學習特征,通過有選擇性地利用傳統文化來為其營造學習氛圍,讓幼兒在自然的狀態下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使其智力和品格實現發展。

2.培養民族認同感

對國家、對民族的認同教育雖然在任何一個階段之中均可以實施,但只有兒時接觸的事物、思想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人類個體精神世界的基礎,讓其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能夠具有堅定的信念和面對紛繁世界的勇氣。所以,在幼兒時期接受的民族認同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存在大量內容可以體現民族氣節和精神,如岳飛、文天祥等人物,將相關元素融入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之后,可以迸發出磅礴的正能量,讓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有效地感染幼兒的精神世界,產生對民族和國家的正確認知,指導幼兒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樹立起社會責任意識,增強對國家的感情。

3.奠定精神根基

如前所述,兒時的教育對個體的影響極為深遠,但是個體在未來面對社會的時候,除了愛國思想和民族熱情之外,還需要具備其他優秀的精神品質,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幼兒在這一階段打下基礎。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積極地利用中華民族留存下來的寶貴財富,可以讓幼兒的精神世界逐步豐富,并為其優秀品質的形成打下根基。

4.實現文化傳承

中華優秀文化中蘊含民間歌舞、民間游戲、手工游戲等寶貴教學資源,在幼兒教師讓相關個體感受、欣賞和體驗這些文化,既能夠讓幼兒的精神和品格得到成長,也能夠讓這些優秀文化得以代代相傳。優秀傳統文化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之下,受到來自外界的各種文化的沖擊。教師要實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讓幼兒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寶貴價值。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開展,則能夠讓這些價值得以體現,并達到傳承傳統文化的效果。

二、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中應用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合理篩選適用的傳統文化內容

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非常豐富,且形式多樣,每個年齡段的兒童對教育內容的需求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實際工作之中并非所有內容均能夠比較有效地滿足所有兒童的學習需求。有鑒于此,相關教師在工作之中就必須對當前的傳統文化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并從豐富的傳統文化之中,挑選出最適合開展教學工作的部分。

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構成來看,包括民間文學、傳統藝術、民間游戲、科技、節日和建筑等(詳見表1)。教師在進行自主游戲活動規劃設計的階段,需要根據幼兒的接受能力、參與積極性從眾多類型之中選出合適的內容。例如,小班幼兒對抽象知識內容的理解能力較弱,尚無法真正對古詩詞形成理解,語言功能發育尚未完全,對一些較為困難的童謠也無法演唱。這種情況下,教師適宜選擇“老鷹捉小雞”等傳統民間體育游戲,以增強幼兒參與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二)增強游戲的趣味性和操作性

在與幼兒游戲需求相契合的前提之下,教師需要深刻地了解自主游戲的內涵,即在幼兒自主自愿的情況下,以幼兒為主體展開的游戲行為。自主游戲是非功利性的,是從幼兒內在動機出發的,能夠帶來愉悅感和積極情緒體驗的活動。融合優秀傳統文化的幼兒園自主游戲,必然是在選擇時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讓幼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的游戲項目。在自主游戲活動中要達到增強游戲趣味性和操作性的目的,相關教師有必要從如下兩個方面入手:

1.明確教師與幼兒的定位

教師在幼兒教育中的定位是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進行游戲活動構建過程中,應當全面尊重幼兒在實際的能力發展水平、游戲經驗和學習效率方面的差異,讓所有幼兒都能夠在教育過程中有所收獲。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部分教師對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在發揮參與者作用的時候,教師擅自為幼兒代勞,導致本應幼兒參與的環節完全被教師所取代。例如,為了讓幼兒認識中國古代建筑,從而進行積木活動,教師對本應幼兒進行想象來完成的過程進行了參與,指導幼兒搭建教師自身想象的建筑形象。面對這一類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明確自身的參與過程僅僅局限于協助幼兒,自身的任務主要為引導幼兒的個性得到釋放。

2.明確傳統文化應用的目的和計劃

任何活動的成功開展,都依賴于完善的計劃,在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提前分析達到游戲目標需要投放哪些材料,各個小組、個體在游戲過程應當如何分配,教師自身需要在怎樣的情況下對幼兒的行為活動進行干預等。這些問題的提前明確和規劃,可以避免幼兒的游戲缺乏目的性,避免“既無法滲透傳統文化,又無法讓幼兒獲得樂趣”的問題。

三、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主游戲設計策略

(一)制定游戲的整體計劃

幼兒參與自主游戲的環境必須符合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游戲組織過程中,教師確定游戲目標后,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構建能夠讓幼兒獲得愉悅感的游戲類型,以及達到這一目的所需要構建怎樣的環境。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目標分為4個部分。以優秀傳統建筑文化的自主游戲為例,在該游戲之中,教師需要讓幼兒以利用積木自主搭建天安門為目標,游戲目標的4個部分劃分如下:

1.初期目標

這個層面的內容,是讓幼兒基本掌握城墻和整體組成結構,幼兒進行構建的方法必然是采取將游戲材料壘高的方式。要完成近期目標,需要滿足的條件是,幼兒對古代城墻建筑形成一定的了解,這一任務可以采取前期引導幼兒自主繪畫,畫出心中的天安門。在實際進行的時候,幼兒即可自發地將城墻、城樓等部分進行分解,并以此初步了解建筑的結構。教師可進行干預,尤其是幼兒在詢問天安門的情況時,教師可以為其提供針對性的講解,保證繪畫的效果較為理想。

2.近期目標

近期目標是幼兒在完成對積木搭建過程的規劃之后,教師需要分析的問題,即如何保證幼兒可以順利完成游戲過程。就天安門的搭建而言,過程中需要積木、紙盒等材料,教師需提前對材料進行收集和準備。以某幼兒園為例,在開展這一自主游戲的時候,所準備的材料為紙盒,這種材料搬運簡單,體積較大,能夠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天安門的雄壯巍峨。在材料之外,教師還必須考慮到部分幼兒的自主動手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可以安排一名動手能力較強的幼兒提前進行演示。

3.材料的投放

基于搭建天安門的游戲活動,教師在選定的區域之中,進行積木、紙盒和各類輔助材料的投放。

4.教師參與

當游戲開始后,教師需要發揮參與者的作用,如幼兒普遍對傳統建筑的斗拱、反翹等建筑特征較為陌生,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出一些建議,如:“是不是可以嘗試用一些彎曲的物體進行替代?”“將紙板裁剪成反曲形狀并用在天安門上可不可以?”以建議引導的方式讓幼兒自行思考方案。在完成搭建之后,教師再度詢問幼兒是否已經搭建完成,是否需要進行顏色的涂抹等。

(二)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的反思

對游戲的反思主要由教師承擔,在該過程中,教師需總結游戲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所收獲的經驗,為后續的自主游戲活動提供參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中,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矛盾,傳統文化的傳承并非因循守舊,而是讓兒童以發展為目的,選擇與其實際情況和需求最為契合的方式,通過傳統文化來豐富游戲活動的內涵。由于游戲目標所具有的多樣性特征,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將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誤差,從而影響游戲的開展進程,分析和總結解決問題的路徑,是反思的主要目的。

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的自主游戲活動,需要物質基礎、制度基礎、心理基礎三項基礎,物質基礎是教師在游戲活動開始之前,對場地、材料的準備充分程度。以天安門搭建的游戲為例,該游戲可以在室內或室外展開,教師應當保證幼兒在場地內的活動安全,場地要平整。材料則以紙箱和積木為主,這些材料是否有所冗余?因為不同幼兒的搭建思路有所差異,若不存在一定的材料冗余,則可能導致幼兒的搭建思路無法得到落實。制度基礎則主要為游戲規則、游戲時間等,教師在反思的時候應當對幼兒的游戲時間是否充足,是否存在規則漏洞等問題進行思考。最后,心理基礎則是教師在游戲過程中,是否平等地對待所有個體,保證對幼兒的指導均能夠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綜上所述,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進程中形成的瑰寶,不僅對當前的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意義,還能夠對中華民族的未來發展有所啟示。正因如此,當前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愈發重視。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與中華傳統文化之間的有效融合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價值觀,同時也能夠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而要保證兩者的有效融合,教師必須合理選擇傳統文化類型,制定周密的游戲開展計劃,最終讓游戲的效果得到體現。

參考文獻:

[1] 羅筱敏《蒙臺梭利環境教育思想下幼兒園自主游戲環境的創設》,《教育觀察》2023年第21期。

[2] 楊林玥《幼兒園自主游戲的現狀及策略研究——以河南省L市為例》,《教育觀察》2023年第6期。

[3] 吳津《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亞太教育》2023年第4期。

[4] 雷霞《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支持性環境創設研究》,《甘肅教育研究》2023年第1期。

[5] 儲昭興、朱海雪《幼兒自主游戲中的經驗提升:意蘊、困境與啟示》,《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2年第11期。

[6] 黃智明《幼兒園游戲評價策略分析——以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為例》,《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2年第21期。

[7] 張曉曉《課程游戲化與游戲課程化——陳鶴琴幼兒游戲觀探新》,《鹿城學刊》2022年第3期。

[8] 程紹蓮、魏菱《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實踐探析》,《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22年第4期。

猜你喜歡
幼兒園游戲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我愛幼兒園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歡樂的幼兒園
老傳統當傳承
愛“上”幼兒園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