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教材閱讀文本提升學生的多元寫作能力

2024-04-15 20:13高蓓蓓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4年2期
關鍵詞:孔乙己魯迅寫作能力

高蓓蓓

傳統的寫作教學往往是與閱讀分開的,這種將寫作與閱讀割裂開來的做法,不利于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文本,進行多元化的寫作,使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同時得到充分發展。

一、立足文本的題目,進多元化推測

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能給學生創設更多寫作機會,在讀寫結合的背景下,學生的寫作更為自主,作文的篇幅可長、可短,寫作的形式也不拘一格。語文教材所選的閱讀文本往往比較經典,大多數題目比較新穎,能吸引讀者。教師可對題目進行解讀,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寫作。

以統編教材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孔乙己》的教學為例,這是魯迅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說,也是深受學生喜歡的文本。教師先將“孔乙己”三個字寫在黑板上,然后告訴學生這是人名,如果他們遇到這樣的題目會怎樣寫。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他們討論的問題為:是寫一個人的優點,還是寫一個人的缺點?是以優點為主,還是以缺點為主?有學生認為“孔乙己”后面沒有加上“先生”“同志”“朋友”等字樣,前面也沒有加上“勤奮的”“敬業的”“可愛的”等形容詞,這說明在寫作的時候可以帶有一定的批判性,既要肯定他的優點,又要指出他的缺點。教師對孔乙己的身份與特點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做了一些補充,學生由此得知: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孔乙己會寫字、好喝酒,孔乙己生性懶惰等。然后,學生對照題目,根據教師補充的信息進行多元化寫作。

一學生這樣寫道:“每天天還沒亮的時候,孔乙己就起床了。你可千萬不要以為他是去勞動,或去讀書,他是去酒店門口等著開門。要知道他手上提著的酒壺早在昨天晚上睡覺前就干涸了,干得就像撒哈拉沙漠一樣。他等著開門,等著喝酒,等著享受這偷來的清閑??滓壹菏且粋€讀書人,他讀過一些書,但好像沒有喜歡的理想職業,而封妻蔭子又輪不到他;對在酒店打雜之類的活計,他又看不上。因此孔乙己還是比較清閑的,但清閑沒給他帶來多少好運。他喜歡喝酒,又喜歡偷東西,左鄰右舍真正喜歡他的人其實并不多。酒店幾乎是他的另外一個家,因為這里的老板不討厭他,他可能不偷酒店里的東西。沒過多久,酒店的門開了,孔乙己進去了。但是服務員卻并不喜歡他,說他懶惰,不洗衣服,身上有股難聞的味道??滓壹恨q解是酒的味道,是富人之氣?!?/p>

教師將學生所寫內容一一呈現出來,再讓他們與原作進行比較閱讀。學生既獲得了寫作能力的鍛煉,又對原文的主題與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因此,在閱讀教學時,教師不能直接講述文本內容,而要多設計一些讀寫結合的環節,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從寫作的角度思考閱讀文本。

二、立足文本的人物,進行多元化改寫

學生在閱讀教材文本的時候,往往對其中的人物很感興趣,他們喜歡用自己的方式進行重新演繹。教師可基于學生的這一喜好,不斷加以引導,進而讓學生進行多元化的改寫。

對于人物的描寫是多方面的,既有外貌的描寫,也有心理的描寫;既有動作的描寫,也有神情的描寫等。對于教材文本中的人物,作者的描寫往往是分散開的,只描寫了其中的一部分。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一部分的描寫,對未呈現出來的部分展開想象,進行創作。這種對人物的改寫,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也能提升他們分析文本人物思想與情感的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人物改寫時,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首先要任由他們自己選擇改寫的部分,其次要對他們的改寫多給予正面評價。

還以《孔乙己》為例,原作中魯迅先生對孔乙己的外貌描寫是非常傳神的,令人過目不忘,但先生對孔乙己外貌的描寫是分開的,主要是為了逐步突顯人物的性格。教師可先根據文本的描寫,將孔乙己的畫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在閱讀之前,根據自己的觀察,以及教師提供的信息,進行人物的外貌描寫。學生很想了解孔乙己這樣的人物,也愿意對這個人物進行個性化的描述。教師要求學生在描寫人物的時候要抓住人物的特點,不能面面俱到。通過這樣的寫作,教師能了解學生描寫人物的基本情況,也能了解他們對人物的初始印象。

一學生這樣寫道:“孔乙己有一張蒼白的面孔,看上去好似營養不良,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那些科考的書讀多了。他的兩只深陷的眼睛看起來像兩個黑洞,如同失去了生命一般,黯淡無光。我不知道他為什么會這樣,他眼睛里流露出來的不是不滿,也不是奮進,而是木然??滓壹荷眢w瘦弱,衣衫襤褸,衣角上殘留著許多年未洗去的污垢,我看到后不禁產生憐憫之情。我在想穿成這樣是因為家里窮、自己懶惰,還是因為社會對他不公??滓壹旱念^發稀疏,花白,雜亂,就像一堆未切過的霜草一般凌亂不堪。由于長時間的酗酒和挨餓,孔乙己的面容更加憔悴,我在想如果有風突然吹過來,他可能會被吹倒?!?/p>

教師還可讓學生就其中的一些片段進行改寫。原文中孔乙己用手捂著茴香豆與孩子戲耍的場面還是比較經典的。教師先讓學生閱讀這一部分,再讓他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將孔乙己讓孩子寫“茴”字的心理描述出來。學生認為孩子面對孔乙己的請求,內心應充滿疑惑和驚奇。畢竟孔乙己是一個酒鬼,雖然他并沒有表現出威脅或恐嚇的樣子,但孩子在內心深處對他應該還是警惕和戒備的。同時,孩子又是年幼的,他或許無法理解孔乙己舉止背后的深刻意蘊,只覺得孔乙己很奇怪。

有了這樣的分析,一學生寫道:“我沒想到一個喝酒的爺爺還有這么多的學問,竟然能知道‘茴字的幾種不同寫法。他這么有學問,怎么穿的衣服如此污穢不堪,會不會他的心理有什么問題,我得離他遠點?!蓖ㄟ^這樣的改寫,學生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也走進了寫作的殿堂。

在學生改寫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因為有寫作的體驗,他們更能理解魯迅的寫法以及先生所要表達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改寫與魯迅先生的敘述進行對比,進一步掌握一些寫作技能,提升寫作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獲取更多寫作素材和技巧,以大大提高寫作能力。

三、立足文本的細節,展開多元化的想象

教材中大多數文本的細節描寫非常精彩,但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往往忽視了這些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以進一步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等。

另外,作者在進行細節描寫的時候往往只寫了其中的某一個方面,比如只進行了環境描寫,但沒有就人物的心理進行描寫;或只刻畫人物的心理,但沒有描寫其面部表情。

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原先的細節進行再加工,以豐富文本的內容,進一步提升寫作能力。對于學生的寫作來說,細節描寫非常重要?;谖谋具M行細節描寫,能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想象能力。離開想象,學生很難寫好文章。

還以《孔乙己》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你到咸亨酒店,能否第一眼就認出孔乙己?為什么?”學生給出的回答是“當然能”,給出的理由是“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教師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關注具體的細節描寫,以把握人物的真實情感與命運。

接著,教師追問:“能不能就這個細節再加入一些內容?”有學生認為可加入一些動作細節,比如可以這樣寫:“孔乙己將裝滿酒的酒杯高高舉起來,就像舉起一座人生的獎杯。酒杯里的酒能映著他紅潤的臉龐。舉過了頭的酒杯被孔乙己輕輕放在嘴唇邊,他喝的仿佛不是酒,而是瓊漿玉液。當別人的酒瓶里已經沒有多少酒的時候,孔乙己露出鄙夷的神色:這也太囊中羞澀了吧!當一個穿短袖的男子喝著喝著,就趴到桌子底下的時候,孔乙己的笑聲更響了,在他看來,不勝酒力就是做了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p>

同樣地,教師找出這樣的細節:“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教師問學生這樣的描寫有什么作用。學生這樣回答:“魯迅先生生動傳神地描繪出孔乙己想清白做人卻又做不成、遭受眾人取笑的場景?!?/p>

教師再追問:“能不能再補充一些細節?”學生這樣寫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這臉比平常喝酒的時候還紅??滓壹盒睦锖苁腔艁y,心想這點小事怎么就全被抖摟出來呢。他想自己好歹讀了好多書,對付這些沒有學問的人應該綽綽有余。于是孔乙己定了定神,假裝鎮定地說:‘讀書人不會偷人東西的,我只是拿回來看了一下,看好之后還會送回去的。但孔乙己還是擔心自己的謊言被戳穿,因此他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他又開始拽文,讓人不知所云。在旁人看來,這些可能比甲骨文還難懂,但孔乙己內心的忐忑也被人看穿了?!?/p>

顯然,教師給學生提供了更全面分析文本的機會,能讓他們從多方面理解作者的用意。同時,這樣的寫作又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容易挖掘他們寫作的潛力?;陂喿x文本的寫作,更注重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寫作能力,能夠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寫作機會。而學生對這樣的寫作更容易充滿自信,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因此,教師要基于學生的認知與寫作能力,多給他們提供一些進行細節描寫的機會。

四、立足文本的結尾,進行多元化的續寫

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多引導學生思考,不能僅僅讓他們記住一些文學常識、生字詞、寫作方面的特點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基于文本內容、結構、思想等,展開多方面的思考,讓他們在思考中加深對閱讀文本的理解。

當然,在引導學生思考時,教師也可讓他們從寫作的維度進行探究,比如教師可提出這樣的問題:“順著結尾的情節往下發展,可能會發生什么事呢?”這其實就是引導學生進行續寫。續寫就是沿著原文的思路,將文中沒有出現卻可能發生的事件寫出來。續寫是重要的寫作形式,能充分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

還以《孔乙己》的教學為例,教師先讓學生將文本結尾的一句話劃下來,讓他們談談自己對這個結尾的理解。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主,盡可能讓他們參與到各個環節中。只有讓他們深入思考,積極參與,他們在寫作時才會產生更深刻的認識,進而寫出個性化的作品。

學生認為“大約”這個詞表明孔乙己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并不重要。學生認為魯迅先生用“的確死了”表示推測的可靠,因為魯迅先生在文中是這樣表述的:“到現在終于沒有見?!?/p>

學生進而思考:魯迅先生以這一含蓄的語句作結尾,其用意是什么呢?大多數學生認為,這能讓讀者不斷思考、想象孔乙己的悲慘結局,因而這樣的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小說的結尾進行續寫。

就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開始認為可以寫孔乙己之死及人們的反應,也可以寫孔乙己沒死及其生活處境等。但在討論中,他們發現還有一種寫法,就是避開孔乙己的生死狀況,描寫他身邊人的一些行為舉止。

一學生這樣寫道:“隔了一段時間,我像往常一樣來咸亨酒店上班。遠遠地看見一群人圍在酒店門口,我暗自思忖:‘發生了什么事?我下意識地想:‘很久沒見到孔乙己了,莫非他又來酒店了?我得加快腳步,他還欠店里一筆錢呢。我到了門口,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原來是一群人在看一個尋人啟事。不用多問,要找的人就是孔乙己,找他的是其家人,看來還有人關心他。啟事上寫道:孔乙己喜歡喝酒,當你遇到他的時候,可能會聞到他身上的酒味。離開家的時候,他的腿腳已很不靈便,身上與臉上都有傷疤。他喜歡穿一件長衫,但長衫比較臟,他的頭發、胡子都是亂蓬蓬的?!?/p>

通過這樣的續寫,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原文內容,同時他們的創造能力、分析能力又得到了發展和提升。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創設續寫的機會,以更好地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猜你喜歡
孔乙己魯迅寫作能力
《孔乙己》“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魯迅,好可愛一爹
挖掘創造潛能,提高寫作能力
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寫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理論思考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魯迅《自嘲》句
她曾經來到魯迅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