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延伸護理模式對腦卒中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管風險事件的影響

2024-04-15 01:07王銀秋王靜李寶梅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4年6期
關鍵詞:條目依從性維度

王銀秋 王靜 李寶梅

南京中醫藥大學連云港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連云港 222000

腦卒中是由于腦血管突發破裂或堵塞等引起的急性腦損傷,典型表現為頭暈頭痛、偏癱、麻木等癥狀〔1〕。通過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可緩解麻木、頭痛、頭暈等癥狀,但大部分患者治療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或學習,還會增加其家庭照護壓力,導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負擔,影響疾病管理依從性及康復鍛煉的積極性,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2-4〕。對此,臨床護理需尋找一種有效的干預方式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提高疾病管理水平。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Ajzen等提出的一種行為心理學理論,其認為個體行為受態度、主觀規范及知覺行為控制等的影響,通過干預個體態度、動機等可塑造個體行為,郝芹的研究證實其用于艾滋病的延伸護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提高病情恢復效果〔5-7〕。本研究旨在探討該理論在腦卒中患者延伸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京中醫藥大學連云港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腦病科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12例納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審號:2022-倫理審查(KY)-35]。納入標準:①經血管成像、血管造影等檢查確診為腦卒中〔8〕,且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為5~20分〔9〕;②本次為疾病首發;③無認知障礙,且能交流者;④病發前無四肢活動障礙;⑤患者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身體其他嚴重疾病如惡性腫瘤、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血液系等系統性疾病等者;②合并精神類疾病者;③存在視聽障礙者;④依從性差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男31例,女25例;年齡51~69歲,平均(60.11±2.93)歲;NIHSS評分12~16分,平均(14.11±0.62)分;高中以上34例、高中及以下22例;合并高血壓49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合并高血脂31例;有吸煙史17例。觀察組男29例,女27例;年齡48~68歲,平均(58.07±3.27)歲;NIHSS評分11~19分,平均(14.09±1.62)分;高中以上29例、高中及以下27例;合并高血壓44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高血脂31例;有吸煙史1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①健康宣教:護士為患者詳細講解腦卒中病因、治療等相關知識,并耐心地為患者答疑解惑,并告知戒煙限酒等注意事項。②飲食指導:囑患者及家屬飲食需堅持低鹽、低脂、清淡、易消化原則。③心理護理:觀察患者情緒狀態,引導患者傾訴,耐心傾聽患者疑慮擔憂,通過講解疾病知識或案例疏導患者焦慮等不良情緒。④康復鍛煉指導:指導患者進行環繞洗臉(健側手帶動偏癱手做模仿洗臉動作,3組/d,10次/組)、半橋運動(雙下肢屈髖屈膝,偏癱側腿蹺于健腿上,不屏氣的情況下盡量將臀部抬離床面,保持10 s/次,5次/d)、行走練習(患者直立并手扶欄桿,家屬或護士站在患者側后方一手置于偏癱側腿膝部、一手置于偏癱側骨盆部協助患者向前邁步,15~30 min/次,1次/d)等康復鍛煉。⑤常規出院指導:囑患者出院后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如適當運動,規律作息(忌熬夜),戒煙限酒,飲食注意低鹽、低脂且易消化;日常注意進行血壓監測,如有癲癇或意識障礙等發生及時到院復診;按期復查。

1.2.2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延伸護理。①建立干預小組,由護士長1名、護士6名、主治醫生1名組成。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為護士系統性培訓并考核腦卒中護理相關知識,并帶領小組成員查閱相關文獻及資料共同討論制定自我疾病管理方案(包括飲食規范、健康行為規范、自我病情監測、并發癥經濟處理方法及心理護理);主治醫生負責制定康復鍛煉方案;護士負責護理干預。②具體措施:見表1。兩組均于出院后3個月返院復查,復查時再次評估。

1.3 觀察指標

1.3.1應對方式〔10〕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采用醫學應對問卷(MCMQ)-中文版評價,共面對、回避、屈服3個維度,條目1、2、5、10、12、15、16、19為面對維度,條目3、7、8、9、11、14、17為回避維度,條目4、6、13、18、20為屈服維度,每個條目1~4分,分值越高提示該應對方式應用比例越高。

1.3.2自我感受負擔〔11〕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采用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中文版評價,共經濟、身體、情感3方面內容,共計10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總分值≥20分提示存在自我感受負擔,分值越高提示感受負擔越重。

1.3.3康復鍛煉依從性〔12〕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采用康復鍛煉依從性量表(Questionnaire of Exercise Adherence,EAQ)評估,量表包含鍛煉、監測及主動尋求建議3個維度,共計14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得分越高提示依從性越高。

1.3.4自我管理能力〔13〕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采用王碩等漢化的腦卒中自我管理能力量表(the Southampton Stroke Self-Management Questionnaire,SSSMQ)評價,量表包含交流、指導感知、自我管理決策、感知自信、健康管理能力等6個維度,共23個條目,每個條目1~6分,得分越高提示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1.3.5血管風險事件 隨訪半年,觀察兩組出院后腦卒中復發、心肌梗死、肺栓塞等血管風險事件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應對方式比較

干預前,兩組MCM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面對維度得分均升高、回避和屈服維度得分均降低,且觀察組面對得分高于對照組,回避和屈服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MCMQ問卷得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自我感受負擔比較

干預前,兩組SPB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PBS各維度得分均降低,且觀察組SPBS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SPBS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康復鍛煉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干預前,兩組EAQ、SSSMQ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兩組EAQ、SSSMQ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EAQ、SSSMQ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EAQ、SSSMQ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血管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半年內,觀察組的血管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半年內血管風險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腦卒中具有患病率高、致殘、致死率高的特點,循證醫學表明,康復鍛煉、疾病管理是降低致殘率的有效方法,也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意義〔14-17〕。付玉雪等〔18〕的研究表明,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腦卒中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提高其生活質量;于洋等〔19〕的研究表明,給予系統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腦卒中合并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認知能力及運動能力?;谟媱澬袨槔碚摰难由熳o理即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制定干預方案。本研究中在出院前1 w開始進行健康宣教及指導,幫助患者確立行為意圖及態度,出院前3 d通過面對面講解及護患討論會幫助患者建立主觀規范、引導患者進行知覺行為控制,出院后通過回訪及打卡的方式督促患者進行疾病管理,即從意圖、態度、知覺控制等方面干預以改變患者的行為。

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應對方式優于對照組,且SPBS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對照組,這表明采用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延伸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應對方式,減輕其自我感受負擔??紤]原因為: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延伸護理要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系統性健康教育,通過視頻案例、圖片等形式詳細給患者講解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糾正錯誤認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角色心理適應度,降低疑慮、擔憂及無力感,改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改善其心理應對方式,減輕其自我負擔感?;谟媱澬袨槔碚摰难由熳o理通過健康講座、訪談式健康宣教可幫助患者認識到疾病管理的重要性,幫助患者建立態度,調動主觀能動性,減少回避、屈服心理,促使患者積極面對,減輕家屬照顧壓力,減輕患者自我負擔感。同時,家屬陪同患者接受系統性的疾病知識及疾病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提高家屬照護能力,進而家屬會有意識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給予患者精神支持,降低患者心理壓力。

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EAQ、SSSMQ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半年內血管風險事件發生率較對照組低,這表示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延伸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管風險事件發生率?;谟媱澬袨槔碚摰难由熳o理重視健康教育,首先通過健康講座及面對面訪談方式幫助患者建立正確認知及良好的行為信念,可使得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管理相關知識,也可使患者、家屬均能認識到不良行為習慣的危害性,進而顯著提高患者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同時還可提高家庭支持度,便于患者在院外的疾病管理中,家屬或照護者發揮監督作用,進一步優化患者遵醫行為及疾病管理水平。較高的自我管理水平可減少不良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如加強心理護理,可減少A型性格患者情緒波動過大的情況發生,避免情緒急躁、波動過大等因素導致血壓急劇升高,降低急性梗死等血管風險事件發生風險;加強飲食管理,如避免進食高脂食物等行為可避免血脂升高,降低血管栓塞風險。

綜上所述,基于行為計劃理論的延伸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應用價值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應對方式,減輕自我感受負擔,提高康復鍛煉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減少血管風險事件的發生。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條目依從性維度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詞詮》互見條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品管圈在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改善中的作用
光的維度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研究進展
什么是手衛生依從性
人生三維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