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自明辨治月經病經驗采擷

2024-04-16 05:32商婷婷周俊兵任青玲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溫經湯陳氏婦人

商婷婷 ,周俊兵 ,任青玲

1.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2.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3.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陳自明(1190-1270年),字良甫,南宋醫學家,今江西撫州人。出身于中醫世家,兒時受家族熏陶,勤學博覽,精研中醫經籍;行醫天下,汲取諸家之精華,領悟各科要旨,在婦科方面建樹頗深,著有《婦人大全良方》,為后世婦科學的診療和發展奠定基礎。陳自明認為“凡醫婦人,先須調經”,強調調理月經是治療婦科疾病的前提和基礎,首創以調經門開篇的婦科疾病撰寫體系[1]。筆者通過研讀陳自明婦科著作,采擷其辨治月經病經驗,總結如下。

1 沖任損傷是月經病的基本病機

陳自明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諸病源候論》等經典著作的學術思想,認為沖任損傷是月經病的基本病機。關于女子的生殖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提出女子七至二七階段身體逐漸發育,天癸至,沖任二脈暢盛,故月經來潮。沖脈為血海,全身臟腑血液匯聚于此,使子宮滿盈;任脈為陰脈之海,妊養諸陰經,總調全身陰氣和精血。沖任調和,則月事以時下?!吨T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候》中同樣論述沖任二脈為經脈之海,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陰心經在其統帥之下主上為乳汁,主下則為月水。突出了沖任二脈對婦女的生理病理起著主導和約束作用[2]。陳自明博采眾長,結合臨證經驗,繼承并突出了沖任損傷是月經病的基本病機這一理論。陳氏認為,先天稟賦不足、痰飲、瘀血、金刃等可直接影響沖任,臟腑損傷、氣血失調可間接損傷沖任,沖任受損繼而發為月經病。這一思想可從《婦人大全良方·室女月水不通方論》中窺見一斑,其曰:“女子十四而天癸至,腎氣全盛,沖任流通,經血既盈,應時而下?!标U釋了女子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內,腎中精氣漸漸充盛,腎精所化之天癸成熟,沖任二脈逐漸通盛,因而月經初潮??梢?,陳氏認為沖任損傷是月經病的基本病機,治療時以調經為本。

2 重視調理氣血,用藥寒溫并用

2.1 重視調理氣血

陳自明十分重視氣血理論對婦產科疾病的指導作用,認為“然婦人以血為基本,氣血宣行,其神自清”(《婦人大全良方·產寶方》),體現了陳氏“女子以血為其主,調經重調氣血”的觀點[3]。氣血為人一身之根本,兩者相互為用。氣血調和與沖任通盛密切相關,婦女氣血和調,則五臟六腑安和,沖任通盛。由此可見,調理氣血亦是陳氏針對月經病沖任損傷這一基本病機的治療措施。陳氏首先提出“婦人以血為基本”的學術觀點,治療上尤其推崇四物湯。對陳氏調經方用藥統計發現,多用當歸、川芎、赤芍[4]。當歸養血,川芎行血,二藥皆溫;赤芍斂血,藥性偏寒。三味皆入血分。然氣為血之帥,氣行血亦行,在氣的協同下,血完成升降出入運動而周流全身?!秼D人大全良方·月水不調方論》中,陳氏選用紫石英圓[4]治療婦人月經不調,方中當歸、肉蓯蓉補血,人參補氣,體現了氣血并治的用藥特色。

2.2 寒溫并用,偏重于溫

針對月經病的病因,陳自明提出“勞傷風冷,為病最多”的觀點。若遇風冷,人體正氣虛則風冷乘之,邪氣與血搏結,或寒或熱,寒則使血液凝結,熱則迫血妄行或煎熬血液。然血性得溫則宣流,得寒則澀閉,故治療月經病時,寒凝經脈者需用溫藥以溫經通脈,因熱客經脈者,亦需要酌情配伍溫藥以助血行。如陳氏溫經湯,主治經道不暢,繞臍寒疝痛徹,其脈沉緊者。方中桂心辛溫,能夠補火助陽、溫通經脈、散寒止痛;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川芎辛香行散、溫通血脈,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氣通滯,為“血中氣藥”;桂心、當歸、川芎三藥配伍共奏溫經散寒、活血調經作用;人參甘溫補氣,助桂心通陽散寒;佐以莪術、牡丹皮、牛膝增強活血化瘀之功;白芍、甘草緩急止痛。全方主以溫經散寒調經,兼以活血益氣通陽。值得注意的是,陳氏溫經湯與《金匱要略》所記載的溫經湯兩方的共同病機是寒凝血瘀[5]。金匱溫經湯中另有阿膠、生姜、半夏、麥冬,長于養血補虛,兼益胃生津;陳氏溫經湯根據金匱溫經湯加減化裁,加入莪術、牛膝,長于活血祛瘀止痛[6]。

3 辨證精詳,治法明晰

3.1 辨熱治以清經

3.1.1 客熱

外感熱邪,謂之客熱。外感熱邪,熱客于下,擾動沖任、胞宮,迫血下行,可導致月經先期、月經過多、崩漏等月經病。一般表現為月經先期,量多,色紅,質稠,或伴有心煩、面紅口干、舌質紅、苔黃、脈數等全身癥狀。治療常選用柴胡散[7]。對于寒熱往來者,常用知母、黃芩、石膏,清熱效果更佳。

3.1.2 郁熱

肝藏血,主升降疏泄,素體抑郁,或情志內傷,肝氣郁結,氣郁化火,郁熱內生。郁熱擾動沖任,迫血妄行,可導致月經先期、崩漏等。常見月經先期,量或多或少,黯紅有塊,質稠,或伴有少腹脹痛、胸悶脅脹、乳房脹痛、煩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紅、苔薄黃、脈弦數等癥。臨證常選用柴胡、黃芩配伍牡丹皮、梔子等藥疏肝解郁、清熱涼血,取丹梔逍遙散之意。

3.1.3 勞熱

因氣虛或陰虛而發熱者,謂之勞熱,亦稱為虛熱。脾腎氣虛,氣虛衛外不固,外邪入侵而發熱。氣虛沖任不固,經血失去統攝,可導致月經先期或后期、月經過多或過少、經期延長、閉經等。一般表現為月經先期或后期,量或多或少,色淡紅,質清稀,或伴有低熱、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舌質紅、苔薄白、脈細弱等全身癥狀。臨證常選用黃芪散,主要藥物包括人參、黃芪、茯苓、甘草、當歸、赤芍、柴胡、黃芩。素體陰虛,或熱病耗傷陰液,或失血傷陰,或多產房勞耗傷精血,或過用溫燥藥物,以致陰液虧虛,虛熱內傷,熱伏沖任,血海不寧,可導致月經先期、經期延長、崩漏等月經病。一般表現為月經先期或經期延長,量或多或少,色紅,質稠,或伴有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口干、舌紅苔少、脈細數等全身癥狀。臨證常選用銀柴胡、黃芩、地骨皮、生地黃、麥冬等清熱養陰藥。

綜上所述,客熱、郁熱及勞熱中的氣虛發熱者常用柴胡-黃芩,勞熱之陰虛發熱者多用銀柴胡-黃芩。

3.2 辨寒治以溫經

“血性得溫則宣流,得寒則澀閉”(《諸病源候論》),風冷之邪入侵傷及經血,侵犯沖任、胞宮,寒邪凝滯,致胞宮血脈不通,則月水不通暢。陳氏在辨證時,主辨實寒和虛寒,認為外感風寒或內傷生冷,血為寒凝,多為實寒。常見月經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塊,甚則閉經,伴有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畏寒肢冷、舌黯苔白、脈沉緊等全身癥狀。虛寒多責之于素體陽虛,陽虛或氣血不足皆可生內寒。常見月經后期,量少,色黯淡,質清稀,伴有小腹隱痛、喜暖喜按、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胖苔白、脈沉遲或細弱等全身癥狀。寒凝沖任而導致月經不調者,無論實寒與虛寒,陳氏用藥時并無明顯差別,臨證時多選用肉桂、桂枝、炮姜、艾葉等溫經散寒調經。代表方為溫經湯。

3.3 辨瘀治以通經

感受外邪,邪與血搏結成瘀,或素體抑郁,肝氣郁結,氣滯血瘀,瘀阻沖任,可導致月經量多或量少、經期延長、崩漏、痛經等月經病。一般表現為月經色紫黯,有血塊,腹痛拒按,塊下痛減,腹部癥塊或乳房腫塊,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陳氏臨證湯劑常用當歸、川芎、赤芍、牛膝、澤蘭等活血化瘀藥,丸劑常用水蛭、虻蟲加味。陳氏通經經驗方如牛膝散、姜黃散、紅花當歸散、地黃通經丸、澤蘭湯等。臨證時,痛經者常配伍元胡、姜黃、香附行氣止痛,氣行則血行;癥積者合用湯劑和丸藥以緩消癥塊;出血者常配伍五靈脂、蒲黃、花蕊石化瘀止血,以止血而不留瘀。

3.4 辨虛治以固經

氣血虧虛,肝虛失養,腎虛不固,均可導致沖任失養,月經不調。氣虛者,常見月經先期,月經量多,甚至崩漏,色淡質稀,伴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苔薄、脈細弱等癥。臨證常用人參、黃芪、白術等。另外,陳氏喜用升麻、柴胡補氣升提。血虛者,一般表現為月經量少,月經后期,甚至閉經,伴有頭暈眼花、心悸、肢麻等癥。陳氏多用女貞子、雞血藤、墨旱蓮、阿膠等。肝主藏血、主疏泄,若素體抑郁,肝氣郁滯,氣機運行受阻,影響肝藏血功能的正常運轉,血氣枯竭于內,亦可導致月經不通。肝虛者,常見肝血虛,用藥同上。腎虛者,常見經期不定,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伴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全身癥狀。臨證時偏于腎陰虛者選用六味地黃丸,偏于腎陽虛者選用八味腎氣丸。肝藏血,腎藏精,肝腎精血同源,腎虛可導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腎虛,故陳氏在臨證時常選用平補肝腎藥,如菟絲子、續斷、淫羊藿、巴戟天、覆盆子、仙茅等。

另外,陳氏認為,腎中陰精不足,經水枯竭,無以滋養,則月水不通。在《婦人大全良方·養生必用論經病》中批評有些醫者見到月經不通,則用虻蟲、水蛭等破血逐瘀,見到熱象則用系列寒藥的做法。主張在治療時調補沖任,補腎益氣養血。組方時常配伍續斷、肉蓯蓉、菟絲子等補腎健脾填精藥,以期從根源上解決婦人精血虧虛或氣血耗傷所致月水不通[8]。

4 結語

陳氏認為,沖任損傷是月經病的基本病機,治療首重調理沖任、氣血,用藥寒溫并用,偏重于溫。臨證根據月經的期量色質及全身癥狀分清寒、熱、瘀、虛,做到辨證精詳,治法明晰,體現為寒者溫經、熱者清經、瘀者通經、虛者固經。在辨熱時,又將熱按癥狀歸納為客熱、郁熱、勞熱,分而治之。其調經辨證經驗至今仍對臨床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溫經湯陳氏婦人
習練陳氏太極拳有效緩解焦慮癥和抑郁癥
溫經湯加味對EM腎虛血瘀證大鼠局部微環境MMP-9、TNF-α、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影響及其意義
溫經湯治療原發性痛經的網絡藥理學作用機制
溫經湯在相關疾病中的應用概況
民國《姜山陳氏新祠宗譜》述介
陳氏定瓷入選十大文化產業優質產品品牌
活血調經 還數“溫經”
犬 人
陳氏驗方回乳靈回乳體會
多種方法解“婦人洗碗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