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經濟萬億藍海

2024-04-16 04:06周匯
證券市場周刊 2024年13期
關鍵詞:低空空域航空

周匯

中國首個明確的全國性低空經濟發展藍圖問世,萬億藍海市場蓄勢待發。

3月27日,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民航局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下稱“《方案》”),提出五大領域20項重點任務,指示2027年和2030年兩個重要時間點,明確重點領域示范應用方向。

《方案》提出兩個階段的主要目標:2027年基本建立現代化通用航空基礎支撐體系,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基礎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實現商業應用;2030年基本建立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特征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新模式,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方案》重點提示五大領域重點任務,包括增強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產業供應鏈競爭力、深化重點領域示范應用、推動基礎支撐體系建設和構建高效融合產業生態,并鼓勵加強部門協同,強化央地聯動,充分發揮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作用,支持通用航空裝備推廣應用。

中金公司認為,《方案》對低空經濟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節點目標,堅定決心推動加快低空經濟布局,低空經濟市場蓄勢待發,有望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在五大領域重點任務的指引下,低空飛行器感知避障、自主飛行、高效儲能、數據安全等部分關鍵核心技術有望持續加快突破,航空應急救援、低空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的新業態有望加速形成。低空游覽、空中交通、無人物流發展加速,產業鏈相關企業有望受益。

事實上,自2010年以來,國家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并且還在不斷的演進完善中。隨著政策的持續扶持,低空應用在種類和規模上的不斷發展,將不斷提升低空經濟的體量,不斷實現和增加低空空域的價值。

中泰證券表示,目前國內經濟步入長期增長中樞下行的“新常態”,在此背景下國務院提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低空經濟有望成為實現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之一。低空經濟具有創新性、高質量、市場規模大的三大典型特征,其中,載人/無人飛行器融合了三電、飛控、人工智能等高端技術,具備極高技術壁壘。同時,其作為一種可以改變業態的重大技術突破,可以輻射至交通運輸、旅游、救援等多場景。到2030年,中國低空經濟的產業規模預期將達2萬億元。

政策拐點

“低空經濟”概念源自2009年通航產業的學術研討會,是以各種有人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具有產業鏈條長、輻射面廣、成長性和帶動性強等特點。

歐洲科學院院士、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楊金才對低空經濟有過形象論述,提出低空經濟是由85%的無人機與15%的通用航空在3000米以下空域中產生的極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綜合經濟形態,其產業生態包含制造、飛行、保障、綜合服務等產業。

除傳統的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外,近年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廣受全球關注,由于其具備綠色飛行、可垂直起降、噪聲小等特點,下游應用場景十分廣闊,有望成為低空場景的主要飛行器。

低空經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國家重視。復盤政策脈絡,可以清晰地看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過程就是低空空域開放和低空飛行規則逐步明晰的過程。

中國通用航空業正式起步于1995 年12 月全國民航通用航空工作會議,會上發布了《中共民航總局黨委關于發展通用航空若干問題的決定》。2003 年1 月的《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首次規范了通用航空飛行活動,對飛行空域、飛行計劃申請、飛行保障等進行規范,通航飛行活動必須提前申請、經批準后實施。

2010年8月,中央軍委、國務院聯合下發《關于深化低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確定低空空域改革的總體思路,成為中國通用航空及低空經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提出通過5-10年的全面建設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領域建立起科學的理論體系、法規標準體系、運行管理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2013年5月,工信部發布了《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3-2020年)》,對當時航空工業中長期的發展做出了總體部署和要求。

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開放低空,提出實現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簡化飛行審批(備案)程序,明確報批時限要求,方便通用航空器快捷機動飛行,解決“上天難”問題。隨后,全國各地逐步實行試點改革,國家空管委表示,此批試點地區放開后,試點地區面積占全國陸地空域面積的31.6%。

自2021年起,低空經濟相關政策進入深化改革階段。當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低空經濟納入到國家規劃中,此后國家又陸續發布了《“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規劃》《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等低空經濟相關產業支持政策。其中,《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進一步細化空域劃分,將空域劃分為A、B、C、D、E、G、W等7類,管理空域的方式與國際接軌。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年初,國務院及相關部委發布《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提出以快速增長的通用航空需求為牽引,積極穩妥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最大限度盤活低空空域資源,促進通用航空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其為2024年低空經濟的爆發式關注奠定基礎。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的首位。其中,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作為新增長引擎,列入要積極培育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這是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充分展示了國家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的決心。

據重慶市政府官網信息,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國已有26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發展低空經濟,助力低空經濟“飛起來”,“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或即將到來。

萬億市場

低空經濟廣泛體現于第一、二、三產業中,重點發展領域主要包括制造、飛行、保障和綜合服務四部分。

具體來看:低空制造產業主要是為低空飛行活動提供航空器等產品和服務,包括面向通航、警務、海關等領域所需各類航空器的研制與銷售等;低空飛行產業是低空經濟的核心產業,主要包含生產作業類、公共服務類、航空消費類等細化產業門類和服務鏈條;低空保障產業主要包括低空空域管控系統、通用機場、飛行營地、直升機起降點、飛行服務站、無人機飛行信息系統、無人機反制系統等建設與運行;綜合服務產業范圍較廣,是指支持和輔助低空經濟發展的各類地面服務性產業,主要包括航空會展、教育、文化傳媒、科教等產業。

圖1 中國低空經濟發展歷程:經歷規劃、推廣和深化三個階段,當前處于應用普及階段

數據來源:國務院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圖2 中國低空經濟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核心設備;中游為裝備制造及配套服務;下游為各種應用場景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民生證券研究院

目前,中國低空經濟產業鏈條已初具雛形。全國多地區已將低空經濟融入到無人物流、工農業生產制造、智慧載人交通、文旅類消費等各類場景中。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2022年低空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約為4000億元,同比增長29.03%。

eVTOL方面,2023年,中國民航局為億航智能發出了全球首張eVTOL型號合格證;億航智能、峰飛科技、時的科技、御風未來、零重力飛機、沃飛長空、小鵬匯天等多家頭部eVTOL企業完成了技術驗證與首飛測試。

無人機方面,2023年,全國17000多家無人機企業創造產值1520億元,同比增長27.5%;實名登記無人駕駛航空器達到了111.1萬架,增長15.9%;頒發無人機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執照18.2萬本。2023年無人機駕駛航空器飛行超過2000萬小時。

此次《方案》的出臺,更是標志著首個明確的全國性低空經濟發展藍圖問世,2027年、2030年將成為中國低空經濟階段性發展目標的檢驗時點。

根據《方案》,到2027年,中國通用航空裝備供給能力、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現代化通用航空基礎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務裝備體系基本完善,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實現商業應用。

在詮釋“2027目標”的基礎上,《方案》還明確列出了實現通用航空裝備產業完整體系初步建立和多領域商業應用的檢驗標準。

在創新能力方面,綠色化、智能化、新構型通用航空器研制創新要居世界先進水平,形成相應的科研體系、標準體系和安全驗證體系。

在示范應用成效方面,《方案》同時對目標定性定量,要求航空應急救援、物流配送實現規?;瘧?,城市空中交通實現商業運行,形成20個以上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應用示范,打造一批低空經濟應用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品牌產品。

在產業鏈水平提升的角度,《方案》明確,將打造10家以上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通用航空產業鏈龍頭企業,并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在2027年達成上述標準的基礎上,《方案》明確,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特征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撐和保障“短途運輸+電動垂直起降”客運網絡、“干—支—末”無人機配送網絡、滿足工農作業需求的低空生產作業網絡安全高效運行,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此外,《方案》還指出,就前述目標,將通過5大項,20小項的重點任務漸進式推進。其中5大項內容分別包括增強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深化重點領域示范應用,推動基礎支撐體系建設,以及構建高效融合產業生態。

根據中國政府網,截至2023年底,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00億元;到2030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萬億元。

其中,通用航空是低空經濟的主體產業,而eVTOL是通用航空發展的新趨勢,是新概念、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集合體,是未來城市空中交通市場的主流方案。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50年,eVTOL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9萬億美元,中國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2.1萬億美元。

必要條件

近年來,中國民航業規模穩坐世界第二,但與通航比重遠大于商業航空的美國相比,通航在中國航空業發展版圖中尚處薄弱部分?!蛾P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拉開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序幕,但在通航支持措施落地方面尚有不足之處。民生證券從“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層面對低空經濟發展進行分析,總結出三個制約因素:

一是戰略地位提升,但政策面仍需持續改革。低空經濟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被列為戰略新產業之一,但全國政協委員王桂林也指出發展問題:如,試點省份牽頭部門不一,省際融合發展難度大;法律法規建設滯后,發展環境有待提升;基礎建設標準不統一,難以滿足建設需求;資金扶持力度不夠,企業融資難。

二是技術雖有突破,但成熟度仍需不斷深化。在低空經濟的構成中,中國的無人機技術發展較快,這得益于產業長期的積累與發展,但技術成熟度還需要不斷深化迭代。eVTOL等新興技術成熟度更需要繼續加強,可能需要在適航標準等多種維度上,提升安全裕度,確保飛行安全。

三是產品雖已落地,但商業化仍任重而道遠。發展低空經濟,市場是根本,空域是關鍵,政策是保障。如果說政策、技術等“硬實力”是低空產業發展的起點,那么商業模式等“軟實力”將決定產業發展的高度,也是產業參與者在深度理解市場需求之后需要反復“錘煉”的問題。

綜合上述三個制約因素,民生證券認為中國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需要具備以下四個必要條件:

一是完善的頂層規劃。法律法規:行業相關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細化,從而營造更加健康的發展生態;統計方法:行業統計方法當前較多依靠如通用航空器、無人機、通航機場等數據,但相關產業發展落地程度尚未完全清晰,因此反映低空經濟產業的統計指標需要進一步明確;流程管理:相關流程管理制度應進一步完善,提升審批的質量和效率。

二是革新的空域管理。打破制約:當前低空空域的飛行活動仍有較多制約因素,空域資源開放不足,區域發展不均衡,開放程度仍需加大,并優化申請審核流程;分級管理:實施空域資源分類分級管理,根據限制等級和服務類型進行細化;融合發展:解決利益分歧,求同存異,打造低空空域通用活動發展與特種需求相互協調的發展局面。

三是領先的技術能力。底層能力:低空經濟由85%的無人機和15%的通用航空構成,中國無人機產業發展已相對成熟,但通航產業仍有國際比較差距,制造所需的主控芯片、精密元器件等國產化能力有待提升;核心技術:飛控、避障、故障診斷、載重、降噪等技術仍需突破;網絡構建:低空網絡構建方式仍需突破,如無人機等大多依靠與地面站的單點通信方式,限制了靈活性和自主性,未來可以更多向衛星通信等多點互聯方式邁進;持續創新:千軍競發,產業加速崛起。

四是合適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當前多數低空經濟相關企業缺少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穩定的盈利模式,仍處于早期探索階段;需求場景:低空經濟需求面向生產作業類、公共服務類、航空消費類等細化產業門類和服務鏈條,當前滲透率較低且許多領域有待開發,重點要突破可以解決/優化生產生活問題的方向;協同效應:低空生態體系有待建立,現在需求拓展多為單點式、區域式,產業鏈協同效應尚未體現。

民生證券認為,作為“戰略增長引擎”的低空經濟產業,其未來大規模的發展要符合國家的需要、人民的利益和歷史的趨勢。產業參與者也需要深度挖掘并理解客戶需求,在合適的應用場景中安全地使用產品。產業方興未艾,當前只是起點,逐漸提高的大眾接受度將會是決定產業最終發展高度的核心因素。

地方布局

低空經濟對地區經濟帶動效應好,是地區打造新增長極的優質選擇。2021-2024年,全國大量地市推出了發展低空經濟的執行層面政策及細則,確定發展目標、明細發展規劃。其中,深圳市成為國內低空經濟發展高地,低空經濟產業政策較為完善。

近年來深圳市市委、市政府積極創新低空經濟發展機制,率先啟動了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并出臺全國首部低空經濟地方法規。2022年底,深圳市出臺的《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2023年初,低空經濟寫入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深圳市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戰略布局;2023年12月出臺的《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為低空經濟的具體落地提供方案;2024年初出臺的《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進一步規范和明確了發展低空經濟各項措施。

華泰證券認為,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低空經濟騰飛的基礎。政策的持續完善,為相關企業參與低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并有效提升了企業發展低空經濟的積極性。

低空經濟具有長鏈條,廣輻射特點。目前深圳已擁有成熟完備的無人機產業鏈,覆蓋生產制造、技術研發等諸多環節,聚集了大疆、豐翼科技等一批行業頭部企業,產業鏈完備度世界領先。除了無人機外,深圳快速發展的低空產業還涵蓋了低空制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綜合服務以及包括旅游業、物流業、巡檢業等在內的各種低空應用場景。對人口就業,科技創新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圖3 中國民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縱橫股份招股說明書,Frost & Sullivant,民生證券研究院

圖4 中國民用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縱橫股份招股說明書,Frost & Sullivant,民生證券研究院

2023年3月27日,深圳市政府官方公眾號發表了《天空之城》文章,對近年來深圳市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和梳理。文章中提到,民航局明確支持深圳市建設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區,同意開展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研究試點,構建低空規章標準體系等。

根據上述文章,2023年深圳低空經濟年產值已超過900億元,同比增長20%,新開通無人機航線77條,新建無人機起降點73個,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量60萬架次。目前深圳正著力構建城市智能空中交通技術體系和運行體系,積極支持通用航空企業開展載人空中交通商業化運營,重點發展以eVTOL、直升機等多類型航空器為主的城市低空交通新業態。

除了深圳之外,成都市的低空經濟產業也在蓬勃發展,應用場景正在不斷拓展,農業生產、城市空中交通、城市管理、跨城交通等領域都處在培育和發展之中。

2024年3月28日,成都市政府官方公眾號發表了《布局“天空之城”,成都低空經濟如何“起飛”?》文章,對近年來成都市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和梳理。近年來成都市在低空經濟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不僅大型無人機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良好的空域政策還使得成都成為了國內多地的飛行試驗場,進一步強化了成都地區的無人飛行器產業集群的地位。

根據成都市政府公眾號文章,成都市無人機產業協會副會長劉洋表示,低空經濟正從以“傳統通航+無人機”為主的1.0階段向“未來城市空中交通(UAM)+產業融合應用”的2.0階段過渡。未來,將演變至以eVTOL先進飛行器研制為核心載體,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多智能體決策智能、數字孿生、時空計算、衛星互聯網等先進數字技術為支撐,以城市未來交通(UAM)為核心應用場景,貫穿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多產業鏈融合發展的3.0階段。而以eVTOL先進飛行器制造為核心的低空經濟,將會成為比肩汽車產業的萬億規模產業。

華泰證券認為,由于低空經濟的產業鏈相對較長,地區的產業集群對低空經濟相關企業的發展較為關鍵,同時開放有序的空域政策則是飛行器研制生產和適航取證的基礎保障。

產業集群方面,據成都市政府公眾號文章,截至2022年,成都已聚集工業無人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100余家,近年來,成都工業無人機產業規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大型無人機位居全國第一,工業無人機產業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前三。低空經濟制造業作為發展低空經濟的基礎,覆蓋了上游關鍵原材料、核心部件以及中游無人機、旋翼機、飛行汽車等低空產品多個關鍵環節的研發制造。成都市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工業基礎帶來了低空經濟制造業的持續聚集,此外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的雙重產業優勢下,無人機產業加速聚集,目前成都已經初步具備低空經濟生態圈、產業鏈的發展基礎。

成都高新區在2023年初發布了《成都高新區發展工業無人機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力爭2025年工業無人機產業規模達100億元。

空域政策方面,四川是全國首個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省份,成都擁有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等多個政策功能重疊優勢。經過多年探索,成都低空空域開放已經取得重要突破,2023年成都淮州機場向外飛行通道已達6條、低空空域面積已達1652平方公里,并構建了17個無人機專用空域,實現了有人機與無人機同場飛行。2023年以來,省外多家通航/無人機企業前往成都淮州機場和彭州基地進行產品驗證試飛。

無人機市場

無人機是低空經濟支柱產業,低空飛行的主要載體即是無人機。目前中國無人機政策日益完善,產業鏈條日益完備,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條件。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民用無人機產業總規模為94億美元,其中,中國為75.8億美元,占全球80%份額,遙遙領先于第二、三位的美國與歐洲。大疆無人機在全球無人機產業規模中占比超過40%,位居世界第一,約合260億元人民幣。據民航局統計,至2021年中國無人機運營企業近1.27萬家,實名登記無人機83.2萬架,民航局無人機空管信息服務系統2021年累計接收到無人機實時飛行約3.86億架次,飛行約1668.9萬小時。

隨著空域、航線規劃進一步落實,現有農林牧漁、測繪、應急等主要應用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城市物流、載貨、載人等新型應用場景也將拓寬。無人機產業鏈將是低空經濟發展核心受益環節。

飛行管理方面,《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已于2024年1月1日起實施,為及時銜接,《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管理規則》于2024年1月3日起公布實施。前者針對無人機生產制造、飛行管理、人員資質等共提出了10個“無須”,充分體現了從“管制”到“管理”的重大思路轉變。后者按照面向運行場景、基于運行風險、分級分類管理的原則,將民用無人航空器劃分為開放類、特定類和審定類,根據重量和載人數量,將中、大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類型劃分為正常類、運輸類和限用類,鼓勵并有序推進典型的運行環境和情景下的試點和示范運行,為無人機行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發展路線方面,民航局空管辦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發展路線圖V1.0》(下稱“《路線圖》”)征求意見稿,提出2025年、2030年、2035年三個階段的發展目標,促進形成先載貨后載客、先通用后運輸、先隔離后融合的發展路徑。

應用場景方面,低空場景主要分為三類:物流、載貨、載人。參考征求意見稿,應用領域應由先載貨后載人方向發展,航空器能力由低距離低速、中短距離快速、中長距離快速方向發展。目前,以無人機為載體的低空場景也在多個城市落地,比如,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統計,2023年,深圳新開通無人機航線77條,累計開通航線156條,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量超60萬架次。

目前,順豐、美團、東部通航等多家企業已經開展低空飛行試點實驗,推廣無人機末端配送業務。美團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美團無人機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8個商圈運營22條航線,累計完成訂單超21萬單;配送時長方面,無人機2022年平均配送時長約12分鐘,較傳統配送模式提效近150%。

市場空間方面,2022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達1196億元,同比增長37.63%。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規模將增至1650億元,2024年將達1765億元。

另據其他業內機構預計,到2030年,低空經濟產業有望成為一個2萬億元規模的新興產業,其中無人機和航空器市場規模占比約70%。華西證券認為,未來的10年航空級的無人機是資本大規模進入、科研大規?;顒?、市場推廣和應用的階段,在10年之后將呈現規模性爆發。

民用無人機分為工業級和消費級兩大方向。根據縱橫股份招股說明書預計,到2025年中國消費級無人機理論市場需求規模有望接近600億元;民生證券預計,到2025年中國工業級無人機理論市場需求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

eVTOL熱潮

自2016年10月Uber公司發布城市空中交通白皮書,提出未來城市空中交通(UAM)的概念,進而引出對于eVTOL航空器的需求,由此引發世界范圍內對于eVTOL 的研制熱潮。由于其具備綠色飛行、可垂直起降、噪聲小等特點,下游應用場景十分廣闊,有望成為低空場景的主要飛行器。

相比直升機,eVTOL具備垂直起降的優點,并在飛行速度、航程和航時等方面有所突破;相比常規的固定翼飛機,eVTOL可以實現定點起降和懸停,不依賴于跑道,使其具備便捷性。并且由于eVTOL采用新能源動力和降噪技術,其可以減少城市內的交通擁堵、噪聲干擾以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符合碳中和、碳達峰的航空交通未來趨勢。

除了上述優勢外,eVTOL還具備經濟性優勢。根據《億航智能城市空中交通白皮書》,全自動eVTOL的人員、維護、能源成本顯著低于低端飛行器,并逐漸逼近部分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運營成本。

eVTOL綜合成本較直升機等其他飛行器顯著下降。以羅賓遜22直升機為例,除購機成本外,其他成本包含機場建設成本、飛行員成本、燃油成本、維修費用。燃油飛行器的發動機維護成本較高,在數次發動機維護后往往需要強制更換。eVTOL由于使用電機驅動,維養的周期較長且費用較低。

eVTOL經濟性隨BOM成本下降后有望再上一層樓。eVTOL推進系統和能源系統的成本占比合計達到制造成本的65%,預計隨著規模效應,電池、電控系統等部件具備較大降價空間,整體制造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中泰證券認為,eVTOL有望助力中國民航業在低空制造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各國積極布局低空領域,歐洲早在2019年發布了《小型VTOL飛機的特殊條件》一整套專用技術規范;美國則是致力于建立無人機管理系統(UTM),獨立于FAA的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統。相比之下,歐美各國的政策布局和制度建設略提前于國內。

中國具備發展eVTOL產業鏈的硬件優勢。eVTOL所使用的三電系統與新能源汽車類似,但技術水平要求更高。eVTOL作為一種小型化、低成本的飛行器,成本控制是飛行器設計、制造、運營所考量的核心因素。中國擁有全球領先的鋰電產業鏈,硬件優勢極為突出。

中泰證券認為,eVTOL作為一種小型化、低成本的飛行器,其商用化有望大大加速國內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

2023年10月13日,億航智能EH216-S獲得全球首張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型號合格證(TC),并于12月份獲得標準適航證(AC),預計近期將獲得生產合格證(PC)。隨著億航智能取得全球首證,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企業有望加速取證并將飛行器投入商用,各類新型的商業應用有望進入爆發期。

2024年2月27日,全球首次跨海域eVTOL公開演示飛行。由峰飛航空制造的“盛世龍”飛行器從深圳蛇口跨海飛行至珠海九州港碼頭,將原本地面2.5-3小時車程縮短至20-30分鐘。2024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小鵬旗下飛行汽車公司小鵬匯天展示了分體式飛行汽車;2024年3月其X3-F飛行體TC認證被民航中南局受理。

海外頭部公司多集中于歐美。目前行業頭部公司主要包括德國Lilium Aviation、美國Joby Aviation、美國Archer Aviation、英國Vertical Aerospace等。

海外同步發力,多款機型有望逐步進入適航階段。2024年3月8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發布了對Joby的JAS4-1五座傾轉翼的適航正式文件,也是FAA發布的第一個eVTOL適航專用條件。根據多家海外頭部公司媒體渠道,多款eVTOL產品有望在未來3年獲得適航取證,并交付客戶使用。

低空全球大發展背景下,eVTOL需求有望高速增長。根據Lilium的預測,2035年全球需要42000架eVTOL,其中35%來自北美地區,30%來自歐洲和中東地區,25%來自中國地區。

從價值鏈拆解來看,eVTOL產品價值量重心主要在推進系統,結構制造次之。參考Lilium產品的各部件制造成本占比來看,升力推進系統及電池占比約40%-50%,包括發動機及相關配套傳動裝置、電池等;機體結構制造與內飾占比約20%-30%,包含機身、機翼等結構件制造與飛行器內飾產品等;機載系統占比約25%-35%,包含航電系統、飛控系統等;其他產品占比約在10%。

作為一種新型的中短途空中交通工具,eVTOL提供了一種頗具未來感的空中出行方式。eVTOL目前已經在城內/城際交通、旅游觀光、物流運輸、醫療急救、消防應急等多個場景進行了探索使用,未來伴隨著人工智能、電池技術、通訊導航等技術發展,eVTOL智能化程度有望更高。

根據低空經濟觀察網的描述,或許在不久的將來,eVTOL將沿循從載物到載人、從郊區到城市、從特需到日常、從公共服務到商業化運營的發展方向,深入融合到人類生產生活各領域,創建智能高效、安全可靠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空中智能交通生態體系。

中泰證券表示,城市空中交通有望成為主要應用場景之一,eVTOL有望廣泛用于短途旅行和區域旅行。

根據第三方機構Marketsand Markets的預測,eVTOL全球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12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234億美元,2023-203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52%。

猜你喜歡
低空空域航空
我國全空域防空體系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閃電航空”來啦
“閃電航空”來啦
低空自由飛行短期沖突探測算法
基于貝葉斯估計的短時空域扇區交通流量預測
無題(2)
淺談我國低空空域運行管理現狀及發展
基于能量空域調控的射頻加熱花生醬均勻性研究
低空無人機在測繪中的應用分析
某陸航旅復雜地形低空突襲訓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