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視域下跨媒體藝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2024-04-16 07:21祝虹
大觀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文科教學改革

祝虹

摘 要:新文科建設的內涵不僅僅包括學科交叉、專業重組和綜合性學習,還包括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育德和育人的作用,增強文化軟實力,引導人的價值重塑,培養有自豪感、自主性和自信心的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等。在全國大力推進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跨媒體藝術這個新興專業在發展中機遇與挑戰并存?;谖覈挛目平ㄔO理念,提出在跨媒體藝術教學實踐中構建“主題—項目—虛擬”復合式的教學模型,以期實現專業優化、模式創新和教學提質的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文科;跨媒體藝術;教學改革

注:本文系湖北美術學院2023年度教學研究項目“新文科視域下跨媒體藝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Y202312)研究成果。

2018年,教育部提出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新文科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四新”建設也迅速成為熱點話題,這預示著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勢在必行。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大會強調要大力建設本科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全面發展工、醫、農、文“四新”學科,深化推進高等教育和教學改革。此次會議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四新”建設工程正式全面開啟,也由此推動全國高校掀起一場教學質量的改革。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公開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的建設從頂層設計上作出了全面部署。此次會議討論了新文科“新”在哪里、該怎樣建設等相關問題,強調我國的新文科建設要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文科教育發展道路,即以立足國情為基點,尊重文科教育特點和發展規律,堅持守正創新。至此,新文科也從提出步入正式實施和建設階段。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筆者將跨媒體藝術專業本科生的跨學科學習作為研究目標,積極探索跨媒體藝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將主題教學、項目教學以及虛擬教學深度融合,拓展跨媒體藝術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增強跨媒體藝術教學中各學科的聯動性與遞進性。

一、文科與新文科

(一)文科

廣義上文科也被稱為哲學社會科學或人文社會科學,是以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涵蓋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層面。人文學科(Humanities)源自拉丁文Humanitas,意為人性、教養。人文學科以人類文化遺產作為研究對象,其經典學科是文學、歷史學、哲學、藝術、人文地理學等,其雖然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能夠為自然科學提供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導向。德國哲學家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首次提出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分離,指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科學:自然科學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通過因果關系推演客觀規律,通過實驗和觀察等方法研究自然;而人文科學以精神世界為研究對象,通過自身思考領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通過主體體驗和解釋學的方法把握內在的精神思想。人文科學是以微觀領域人類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社會科學是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主要研究社會問題、社會發展以及社會規律。社會科學研究客觀人類社會而不是具體的個人及其主觀世界,側重于運用實證的方法研究較為宏觀的社會現象。

(二)新文科

新文科的理念相對于傳統文科被提出,最早源于2017年美國希拉姆學院對培養方案的全面修訂,指的是基于現有傳統文科的基礎進行學科中各專業課程的重組,形成文理交叉,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傳統文科課程,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從而培養其創新思維以及知識擴展能力。西方學術界對于新文科的教育理念主要強調學科交叉、專業重組和綜合性學習等方面。我國的新文科理念在全球新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飛速更新迭代的新時代背景下,由教育部提出,并且被提高到與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并重的地位,強調專業交叉與深度融合,從傳統文科的思維中進行突破,全方位推動協作共享與繼承創新?;谖覈膰楹桶l展現狀,新文科建設不僅僅包括推進學科交叉、專業重組和綜合性學習,還包括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育德和育人的作用,增強文化軟實力,引領人的價值重塑,培養有自豪感、自主性和自信心的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等。

二、跨媒體藝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一)主題教學的內涵切入與表達

跨媒體藝術的創作核心是以觀念為前驅和主導進行的一種藝術家對于社會生活的思考與總結。1980年,在關于“藝術和科學對人類進步的影響”的七次系列講座中,貢布里希(E. H. Gombrich)探討了科學與藝術的關系問題,提出現代語境下自然科學和藝術創作在某種程度上性質是相似的,即二者都具有實驗性??茖W實驗和藝術創作都具有明確的實驗目標和完整的實驗過程,最終實驗的結果都由市場進行檢驗??缑襟w藝術作為新的藝術形式,已然完全突破了傳統繪畫以及各種傳統藝術創作的范疇,實驗性是其鮮明特征。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各種媒介材料的融合,跨媒體藝術創作通過行為、圖像、文本、數據、聲音等媒介,將特定觀念主題的創作以行為表演、網絡藝術、動態影像、觀念攝影、實驗裝置以及交互藝術等形式呈現,融合了科技與多學科、多領域,充滿了交叉和變化的各種可能。

“主題(Theme)”是個外來詞語,源自德國,最早只是音樂術語,特指樂曲中的主題旋律,后來這一術語被引入藝術創作領域,指的是文學以及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在主題教學中,依據《當代藝術的主題:1980年以后的視覺藝術》一書中提出的七個主題,即身份、身體、時間、場所、語言、科學、精神性展開實踐教學,在當代全球化視野下通過對主題的探討,一方面熟悉和回顧自1980年以來的藝術發展與表現;另一方面從不同主題視角切入,對跨媒體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主題進行深入理解和思考。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對主題的選擇與分析,將材料媒介的綜合運用、多元化的表現手法以及多維度的形式要素在主題性創作過程中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體現出跨媒體藝術教學實踐綜合性的特質,以及表現方式與思維觀念的轉化與融合。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深入調研社會各層面現狀,在分析與解構、思考與批判的語境中進行相關主題的討論、分析、總結、個性化理解以及藝術形式的表達。要在綜合性的創作中將材料媒介和表現形式相融合,使主題教學的成果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綜合性與互動性特征。

筆者認為,在跨媒體藝術教學中,主題教學的關鍵在于通過主題內涵的深化,將觀念主題的形式進行轉換,引導學生細致觀察社會,深入體驗生活,掌握觀念主題表達的方法。

(二)項目教學的團隊協作與探究

“項目(Project)”一詞最早源自美國的“曼哈頓計劃”,指的是有著明確目標的一系列復雜、獨特并且有著相互關聯性的活動,這些活動受到資源、時間和預算的限制,必須依據相關規范完成。項目教學也稱為項目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釋義為基于項目的學習。在項目教學實踐中,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協作方式促進學生團隊精神、探究能力和協作能力的培養,從多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跨媒體藝術的項目教學中,首先要明確項目的核心知識,把分散、單一、中心化的知識點進行整合與重組,突破傳統的教學知識點框架結構,使學生從客觀事物的關聯性出發進行整體學習,培養學生的整體性思維。項目核心知識的構建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自上而下的構建主要從教師出發,即項目指導教師從項目整體出發,把握好跨媒體藝術具體項目的相關要求以及核心概念,再將核心概念相關的多層面知識點調動出來,進行多學科的整合并落實到項目指導之中;自下而上的構建則是從學生主體出發,即項目成員從項目指導教師布置的自主學習任務入手,從相關文獻和具體實踐要求中向上尋找符合項目理念和要求的高層次概念。其次,驅動型問題的設計與提出是項目教學的關鍵環節,關系到項目成果的最終呈現。在項目教學中,驅動性問題要依據學生學情進行設計,不僅需要在難度方面符合學生能力水平,而且需要具有適當的挑戰性。教師要在項目實踐的各個階段要求學生依據驅動性問題進行創作與實踐,在引導學生解決驅動性問題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目標。再次,“做中學”要求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思考,在社會生活中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反饋自己的觀念,用跨媒體藝術形式進行表達??缑襟w藝術與社會、人類、自然、科技以及生活方方面面都有著密切關聯,在項目教學中可以將社會性實踐、審美性實踐、技術性實踐、探究性實踐和調控性實踐相融合,引導學生在項目實踐中充分觀察、思考、聯想、感受,以推進項目的實施,培養學生像科學家一樣進行思考,像藝術家一樣進行創作。最后,指向核心理念的藝術作品是項目教學的成果展現形式。最終成果不僅要明確體現項目核心理念、項目實踐過程以及創作流程的完整記錄,而且要展現出該項目成果的特點,對個人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分工和成果進行呈現。

對于項目教學的評價應為項目的全程評價,包括項目學習、項目實踐以及項目成果三個方面的整體評價,與此同時還要開展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以及成果反饋評價等多元化的評價活動。

(三)虛擬教學的科技融合與創新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又譯為虛擬實境、靈境技術等。虛擬現實依托計算機數字技術和傳感技術,模擬出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模擬體驗,顯示出現實世界的鏡像或人為創設的虛擬環境,使體驗者感覺身臨其境。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最早提出虛擬世界這一概念,其在《感受與形式》中提到,虛幻世界是各種造型藝術的基本幻想。

跨媒體藝術虛擬教學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通過科技手段輔助觀念的表達,將新型媒介與藝術的結合融入藝術創作的本體。虛擬教學涉及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例如廣角立體顯示技術、聲音技術、感覺技術、語音技術、網絡傳輸、交互技術以及實時三維計算機圖形技術等,是融合了技術、人和藝術的教學實踐。在跨媒體藝術教學中結合虛擬現實技術,構建出虛擬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利用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接收信息,在真實與虛擬之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技術學習和綜合運用拓展學生的思維,從真實到超越真實,通過虛擬技術跨越視角、距離、時間、空間、速度等現實中的物理障礙,獲得新的感官體驗。

跨媒體藝術本身就是一門融合了科技與藝術、跨越多學科的新藝術門類,在本專業的教學實踐中結合虛擬教學,一方面緊跟時代和技術發展的腳步,另一方面也極大拓展了教學的空間。虛擬技術媒介在教學中的應用把教學空間從現實特定的物理空間延伸到虛擬的數字空間,教師可以運用仿真、移植、模擬以及借用等多種新型教學手段進行虛擬教學與實踐,并在此過程中實現學生虛擬化、教師虛擬化、教學資源虛擬化的教學優化重組,最大限度拓寬教學視野。

三、結語

在全國大力推進新文科建設的視域下,跨媒體藝術這個新興專業在發展中機遇與挑戰并存。筆者認為,跨媒體藝術教學實踐不是簡單的“做加法”,即僅僅完成技術、人與藝術的疊加,也不是邏輯層面上的“硬拆合”,即在新文科建設中將學科邊界簡單粗暴地打破,而是要重構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論,創造運用新手段、開辟新路徑、實施新模式、堅持價值引領、學科兼容的新教學模型。據此,筆者提出在跨媒體藝術教學實踐中構建一個融合主題教學、項目教學、虛擬教學的復合式教學模型,以期實現專業優化、模式創新和教學提質的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EB/OL].(2018-09-17)[2023-12-1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8-12/31/content_54435

41.htm.

[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召開“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大會的通知[EB/OL].(2019-04-18)[2023-1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23_3792

38.html.

[3]新文科建設工作會在山東大學召開[EB/OL].(2020-11-03)[2023-12-1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4]羅伯森,邁克丹尼爾.當代藝術的主題:1980年以后的視覺藝術[M].匡驍,譯.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

[5]朗格.感受與形式[M].高艷萍,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

湖北美術學院

猜你喜歡
新文科教學改革
“新文科”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路徑探析
“新文科”內涵探析及建設思考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
新文科建設的理路與設計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的新形勢與新進路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