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初中英語學科實踐路徑

2024-04-17 07:16李威峰
關鍵詞:教—學—評質量標準課程目標

李威峰

摘? ?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理念”中明確提出要注重“教—學—評”一體化設計。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先準確理解“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內涵,再將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與日常教學的課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建立聯接,以此作為實現該理念落地的學科實踐路徑。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標準;學科實踐路徑

教、學、評是實現外語能力培養的三大路徑[1],它們是融為一體來設計的。這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方案》”)中有明確的闡述:各課程標準要注重實現“教—學—評”一致性[2],“全面推進基于核心素養的考試評價,強化考試評價與課程標準、教學的一致性,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3]。因此,《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標》”)在“課程理念”中明確提出要注重“教—學—評”一體化設計[4],并在“評價建議”中指出,“義務教育英語學業水平考試要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建議和學業質量標準等命題”[5],“題目命制要體現課程的育人目標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進和引導教學全面落實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6]??梢?,通過“教—學—評”一體化設計來實現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標準在日常教學中的落地是踐行《義教課標》理念的重要一環,也是體現《課程方案》要求、《義教課標》理念的初中英語教學變革的重要一環。

《義教課標》經過將近兩年的實施,教師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標準及“教—學—評”一體化的內容已經有所了解和學習,但對“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具體內涵理解和如何在日常教學中通過“教—學—評”一體化設計來真正落實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標準的實踐路徑,認識還不夠到位,相關問題仍需進一步明確。

一、“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內涵理解

“教—學—評”一體化的實質是教、學、評三者之間在目的、內容和方式等方面保持一致性[7]。那么“‘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具體內涵應如何理解?

《義教課標》明確呈現了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的具體內容,并在“課程實施”的“教學建議”中指出要推動“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要求教師注重各教學要素相互關系的分析,設計目標、活動、評價相統一的教學,明確教什么、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評等方面的內涵和要求[8]。這里的教什么、為什么教、怎么教和怎么評首先是基于《義教課標》層面的表述進行理解的,對應的是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的具體表述,這些表述是綜合性的、概括性的。然而,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所面對的具體教學內容通常是聽的口語語篇和讀的書面語篇,其教什么、為什么教、怎么教和怎么評對應的通常是課時教學內容的選擇、課時教學目標的確定、課時教學活動的設計等,這些表述是單課時的、詳細化的。這兩者之間需要架構起理解的橋梁,即要將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標準的內容理解與課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聯接起來。

因此,“教—學—評”一體化設計不能僅停留在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這一“教—學—評”內容表述的理解上,而是要關注“一體化設計”,通過課時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的一體化來指向、具化、體現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的一體化。歸而言之,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學—評 ”一體化設計就是教師通過日常教學的課時教學目標的清晰設置、教學內容的選擇分析和教學活動的靈活設計,來一體化體現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所具體對應的若干具體表述,使得通過初中三年的教學能將課程目標(三級)、課程內容(三級)和學業質量標準(三級)的全部內容在日常課堂教學得到逐一落實。

二、“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初中英語學科實踐路徑

要想使“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理念真正走入英語日常課堂教學,真正轉化為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設計時的自覺行為,就需要結合初中英語學科學段特點,明晰其既具指導性、操作性又具自主性、發揮性的實踐路徑。下面,筆者結合教學案例對“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初中英語學科實踐路徑進行具體闡述。

(一)進階性分解:具化課程目標于課時教學目標

這是聯接課程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明確課時教學目標清晰設置的實踐路徑?!读x教課標》圍繞核心素養,從發展語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識、提升思維品質和提高學習能力四個維度確立了課程總目標。但總目標的闡述覆蓋整個義務教育學段要求,語言極其簡練,內容極其概括,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很難找到直接對應的具體實踐點,因而需要特別聚焦總目標在各個學段具體化體現的學段目標。三級學段目標是學生在7~9年級學段(即初中年級)學習英語課程應達到的目標,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個維度組成,每個維度分三個方面的表現進行具體闡述:語言能力包括感知與積累、習得與建構、表達與交流,文化意識包括比較與判斷、調適與溝通、感悟與內化,思維品質包括觀察與辨析、歸納與推斷、批判與創新,學習能力包括樂學與善學、選擇與調整、合作與探究。三級學段目標雖然比較具體化地闡述了學生在完成初中英語課程學習后應達到的學業成就預設,明確了教師初中三年的教學目標的整體要求,但它并沒有對7~9年級逐個年級的目標表現進行闡述,而只是作了籠統的合并式闡述。因此,要想使得這些籠統的合并式闡述的目標在初中三年的課堂教學中真正得以落實,就需要對核心素養四個維度每個方面的表現闡述按七、八、九三個年級進行到位的進階性分解,將各個表現的闡述進一步具化到不同年級的課時教學目標中去。

以語言能力三級學段目標的“習得與建構”中的“能在聽、讀、看的過程中,圍繞語篇內容記錄重點信息,整體理解和簡要概括主要內容”[9]為例,對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能夠記錄重點信息、整體理解主要內容、簡要概括主要內容這三個難度明顯逐步遞增的目標要求,不太可能在某一個年級的幾個課時內得以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將這一句學段目標闡述依據自己學生的學習情況分解到七、八、九年級中,如在七年級的聽力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圍繞所聽語篇內容記錄重點信息的能力,在八年級的聽力教學中側重培養學生整體理解所聽語篇主要內容的能力,在九年級的聽力教學中聚集培養學生簡要概括所聽語篇主要內容的能力,并具化到相應年級的課時具體教學目標的描述中。再以思維品質三級學段目標的“歸納與推斷”中的“能提取、整理、概括稍長語篇的關鍵信息、主要內容、思想和觀點,判斷各種信息的異同和關聯”[10]為例,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和概括信息等思維品質是難度逐步遞增的目標要求,教師可以將其分解到七、八、九年級不同年段的教學中去,且同為“提取”這一思維表現要求,提取關鍵信息、提取主要內容、提取思想和觀點亦是難度逐步遞增的,教師可以將這三個“提取”的思維表現要求分解到一個年段上、下學期的教學中,并具化到相應課時具體教學目標的描述中。

以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簡稱“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Section B 2a~2e教學(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景苑中學楊妮茜執教,有修改,下同)為例,教師在研讀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情設置了如下課時教學目標:

在學完本課后,學生應能夠:

①通過預測和閱讀獲取與梳理關于感恩節的事實性信息,了解節日的習俗和文化(指向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等方面的培養);

②通過概括制作火雞的步驟和流程,設計火雞制作的創新性方式并加以描述,在新的情境中綜合運用語言(指向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培養);

③通過概括與分析感恩節信息,提升基于信息溝自主提問的能力(指向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培養);

④通過問題鏈,分析語篇寫作結構、語言和內容,形成闡述中國傳統節日以及美食制作流程的表達支架(指向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等方面的提升);

⑤通過小組合作,推斷和評價中西方傳統食物和節日之間的聯系,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指向學生文化意識、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培養)。

該課時教學目標的內容表述清晰明確地聯接了課程目標在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學段目標(三級)內容表述。如“預測、概括、描述、分析、推斷、運用”相關信息或語言等具化了語言能力方面的幾條學段目標;“了解節日的習俗和文化”“評價中西方傳統食物和節日之間的聯系”等具化了文化意識方面的幾條學段目標;“概括、分析、推斷、評價”信息或內容等具化了思維品質方面的幾條學段目標表現;“小組合作”“在新的情境中綜合運用語言”等具化了學習能力方面的幾個學段目標表現。要是教師在初中三年的日常教學中都能設置這樣的教學目標,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的英語課程學段目標就能很好地具化落地。

(二)綜合性理解:落實課程內容于課時教學內容

這是聯接課程內容與課時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內容準確分析的實踐路徑。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六個要素構成英語課程內容,是核心素養發展的內容基礎,需要在依托教材的日常教學中落實。課程內容這六個要素是相互關聯的,但《義教課標》除了“語言技能”三級內容分別按七、八、九年級詳細地闡述了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之外,課程內容其余五個要素與課程目標一樣采用的是籠統的合并式闡述,這對教師如何在日常教學中依托教材、用好教學內容來扎實全面地落實課程內容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筆者認為,教師需要在綜合理解課程內容六個要素內容和準確分析教材教學內容之間搭建起暢通的橋梁。

首先,教師應在深入理解“主題內容要求(三級)”的三大主題范疇、十個主題群、二十九個子主題內容具體指向的基礎上,分析7~9年級教材的教學文本,明確其語篇類型,提煉其內容主題,并將內容主題對應到二十九個子主題內容的具體指向上,以使課時教學內容都是落實某個子主題內容的具體指向。如此,通過初中三年的課時教學內容便可明確二十九個子主題內容是否得到全部落實。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通過對教學語篇what、why、how三個維度的分析,與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三級)內容要求中合適的具體指向聯接。以語言知識中“語篇知識”三級內容要求中的“1.理解記敘文語篇的主要寫作目的、結構特征、基本語言特點和信息組織方式,并用以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經歷”[11]為例,一個記敘文語篇的學習是無法將主要寫作目的、結構特征、基本語言特點和信息組織方式等四個知識要求全部覆蓋或達成的,因此可以將這四個知識要求分解到七、八、九年級不同階段的記敘文語篇中去落實。再以文化知識三級內容要求中的“5.中外主要節日的名稱、慶典習俗、典型活動、歷史淵源”[12]為例,它同樣可以分解落實到七、八、九年級不同階段的記敘文或說明文語篇中去落實,從語篇分析中明確落實該文化知識內容的各個要點在某個語篇中的體現點。

其次,教師應明晰語篇所能承載的語言技能(三級對應年級)內容要求中的條目指向,并尋找到學習該語篇所能聯接的學習策略(三級)內容要求中合適的具體條目指向。以語言技能(三級——9年級)“理解性技能”內容要求中的“4.分析和梳理常見書面語篇的基本結構特征和內容的主次關系”[13],學習策略(三級)“認知策略”內容要求中的“5.在學習中善于利用信息結構圖等理解主題”[14]為例,教師在分析課時教學內容時可判斷是否能在該課時教學語篇的學習中聯接到這兩條內容要求,并用好語篇以推動和落實這兩條內容要求。

仍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Section B 2a~2e的教學為例,教師對語篇內容的分析如下:

【What】從主題和主要內容分析,語篇主題是北美的感恩節,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范疇中“歷史、社會與文化”主題群中的“世界主要國家的文化習俗與文化景觀、節假日與慶?;顒印弊又黝}內容。語篇屬于介紹類說明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從when、 where、 why、 how和what等幾方面概述北美的感恩節;第二部分借助圖文結合的方式介紹感恩節火雞的制作過程和方法。

【Why】從寫作意圖和文本價值分析,語篇通過介紹北美感恩節的傳統文化和美食,引導學生關聯中國傳統節日和美食,旨在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使學生能夠理解和辨析不同文化,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How】從文體結構特征與語言特點分析,作者運用5W1H寫作手法介紹感恩節的習俗,為學生表達輸出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提供支架,并在介紹火雞的制作過程中,注重制作步驟詞語的使用,以及運用相關動詞和短語清晰表達制作過程的操作指令,利于學生提升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準確性。

從上述語篇內容分析看,教師有效地聯接了課程內容六個要素(三級)的相關內容:子主題內容、語篇類型分析明確;“注重制作步驟詞語的使用,以及運用相關動詞和短語清晰表達制作過程的操作指令”“5W1H寫作手法”等指向落實語言知識相關內容;“北美感恩節的傳統文化和美食”“關聯中國傳統節日和美食”等指向落實文化知識相關內容;“借助圖文結合的方式介紹”“為學生表達輸出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提供支架”“運用相關動詞和短語清晰表達制作過程的操作指令”等指向落實語言技能(三級——8年級)相關內容;“借助圖文結合的方式”“5W1H寫作手法”等相關表述一定程度上指向落實學習策略(三級)中認知策略的第5、8條。

(三)對應性分析:細化學業質量標準于課時教學活動

這是聯接學業質量標準與課時教學活動、明確課時教學活動靈活設計的實踐路徑。英語學業質量標準以學生在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養及其學段目標為基礎,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從學習結果的角度描述學業成就的典型表現[15]。學生經過初中三年的學習能達到三級學業質量標準所整體刻畫的學業成就具體表現特征,是師生共同的目標,是初中英語學業成就的評價標準。但這些學業成就的典型表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初中三年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逐步地、漸進地得到體現。三級(7~9年級)學業質量標準總共只有17條描述,且每條學業質量描述都是概括且簡練的,教師需要對其逐一進行細化分析,才能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落實到具體活動中。分析三級(7~9年級)學業質量標準的17條描述可以發現,它們分別對應體現了聽、說、讀、看、寫等五種語言技能的學業成就表現(如表1所示)。

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16]。學生在獲得五種語言技能、發展語言能力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同時獲得文化意識的培育、思維品質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在對應五種語言技能分析17條學業質量標準描述后,可以將其落實到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以3-1的描述“能聽懂相關主題的語篇,借助關鍵詞句、圖片等復述語篇內容”[17]為例,教師務必在七、八、九年級的聽說整合課中,有規劃地設計由低到高的要求,設計通過聽獲取不同難度的關鍵信息或借助圖片聽懂語篇,以及借助所獲取的關鍵信息或所提供的圖片清晰準確地復述語篇等教學活動。再以3-6的描述“能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借助表格、思維導圖等工具梳理書面語篇的主要信息,理解大意”[18]為例,教師務必在七、八、九年級的不同類型語篇的閱讀教學中,設計一些讓學生借助多種形式的表格或思維導圖進行主要信息的梳理活動,以幫助學生理解語篇大意。

仍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Section B 2a~2e的教學為例,教師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包含有如下兩個活動:

【Activity 8】Raise questions.

Raise questions about other information they want to know about Thanksgiving and search for relevant information.

【Activity 9】Summarize and introduce a traditional festival.

· Use the table to summarize 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turkey dinner. (注:該活動設計中的表格如表2所示)

· Use the table to introduce a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and the process of making its special food to the exchange students from the UK. (注:該活動設計中的表格如表3所示)

對應分析上述兩個教學活動可以發現:Activity 8 對應支撐了三級學業質量標準3-7中的“在閱讀稍長的語篇材料時,能理解主要內容,推斷隱含信息,表達個人看法,提出合理疑問”[19]的學業質量標準描述內容;Activity 9 對應支撐了三級學業質量標準3-6中的“能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借助表格、思維導圖等工具梳理書面語篇的主要信息,理解大意”[20]和3-11中的“能用所學英語,通過口語或書面語篇簡單介紹中外主要文化現象,語義基本連貫”[21]的學業質量標準描述內容。

要真正將“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理念落實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理解“教—學—評”一體化的內容,更要理解“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內涵,這樣才能明晰其落地于教學實踐真正可操作的路徑。本文從“對應聯接”視角,提供將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與日常教學的課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建立聯接的三條路徑,以供教師參考。

參考文獻:

[1]潘鳴威,徐雯,馮豫,等.從考試命題邁向科學測評:新時代英語語言測評素養提升提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1.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15.

[4][5][6][8][9][10][11][12][13][14][15][17][18][19][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59,61,51,7,10,22,24,30,33,42,45,45,45,45,46.

[7]程曉堂,謝詩語.英語“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3(10):1-8.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5.

猜你喜歡
教—學—評質量標準課程目標
國內外高中化學課程目標比較與啟示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
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學—評”一致性實踐分析
課堂觀察助力高中地理課“教—學—評”的一致性
功勞木質量標準的改進
石見穿質量標準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質量標準的改進
“教—學—評”一致性課堂怎樣設計課時評價
歷史課程目標及其分類的探索
音樂課堂中“教—學—評”一致性的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