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歇性冷漠”是一種自我保護

2024-04-17 12:38呂娜周洋
大眾健康 2024年4期
關鍵詞:心理學家冷漠共情

呂娜 周洋

你有過這樣的情況嗎?自己平時情緒狀態不錯,但總有段時間,疲于社交,不愿理睬別人——微信里好友發來的消息一條接一條,就是不想回復;家人興高采烈地分享著高興的事情,自己聽了卻無法共情,似乎變得很冷漠。于是你內心開始不安,懷疑自己是不是變得很無情,又或者出現了情緒問題:難道患上了抑郁癥?

其實,這種“間歇性冷漠”的內心感受,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它的特征表現為平時能夠充分表達情感,待人接物熱情,但會間歇性地出現不愿意交流情感、不關心周圍的環境、冷漠待人的情況。這種心理現象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

心理學家發現,在應對挑戰性環境帶來的壓力時,我們會不斷消耗自己的情緒資源,從而產生情緒倦怠,照顧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共情疲勞,即站在他人的角度體會情緒時,身體和心理都感到深深的疲憊和無力,已經無法對他人表現出關懷和共情,似乎變得冷漠和麻木。

情緒“充電”與自我保護

不同的心理學家從各自的角度解釋了“間歇性冷漠”產生的原因。

首先,情緒資源是有限而寶貴的。美國心理學家斯蒂芬·霍布福爾提出了資源保存理論,認為情緒是一種與外界互動、價值極高且有限的資源,人們會積極地保護和構建這種寶貴的資源。就如同人工作一段時間后需要休息、汽車沒油了需要加油一樣,情緒資源如果被消耗,也需要及時補充。而補充情緒資源的方法之一,就是“間歇性冷漠”。它能夠幫助一個人暫時跳出面臨的困難情境,營造讓自己感覺舒適的社交環境。

其次,“間歇性冷漠”屬于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精神分析學說提出,個體在面對挫折、沖突等緊張情境時,內心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想要掙脫困境、擺脫煩惱,以恢復心理平衡,這就是心理防御機制?!伴g歇性冷漠”就是自我在情緒資源不足、內心承受不住時,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讓情緒和心靈休息一段時間,躲避周遭環境的影響,從而讓自己不陷入情緒耗竭的境地。

調節情緒,先建立邊界感

“間歇性冷漠”可能會對個人情緒和人際交往造成一些消極影響,比如獨處時會感到情緒低落、身心疲憊、孤獨和迷茫,而身邊的人也容易產生擔憂或誤解。但換個角度看,“間歇性冷漠”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間歇性冷漠”可以被看作一種情緒調節技術。在面對壓力、焦慮或過度情緒化時,短暫的冷漠可以提供一個必要的心理距離,使人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并不是說應該避免或忽視情緒,而是在情緒強烈時采取的一種策略,以防止情緒過載或失控。通過間歇性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人們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和頭腦冷靜。

“間歇性冷漠”也是建立人際邊界的有效嘗試?!伴g歇性冷漠”并非對他人的持續冷淡或忽視,而是一種有意識的情感撤退,目的是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和獨立性。在面對他人的過度介入時,“間歇性冷漠”能夠幫助我們維護清晰的個人邊界,從而更好地維護心理健康。

偶爾冷漠不同于抑郁癥

“間歇性冷漠”帶給他人的感受通常是負面的。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表現出“間歇性冷漠”,你會覺得他反應冷淡,對人和周圍的環境漠不關心,缺乏同理心,這似乎和抑郁癥患者給人的感受相差無幾。但在主觀感受上,“間歇性冷漠”和抑郁癥有很大的不同。

“間歇性冷漠”是一種暫時的情緒波動,人此時的狀態就像是要縮回到保護殼中,只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保持社交距離,以恢復情緒資源。

抑郁癥是一種持續性的情緒障礙,通常會持續數周、數月甚至數年,患者會經歷持久的悲傷、絕望、失去興趣和快感等負面情緒。

如果說抑郁癥的表現是“被動冷漠”,具有障礙性和無助感,那么“間歇性冷漠”更傾向于“主動冷漠”,具有發展性和掌控感。

此外,“間歇性冷漠”通常由外部環境或特定事件引起,是一過性的,隨著環境或事件的變化而變化。而抑郁癥患者的情緒反應與外部環境或特定事件無關,是由內部因素驅動的。抑郁癥對個體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的影響顯著,相比之下,“間歇性冷漠”可能不會對個體的工作和社交產生較大影響。

如果長時間陷入情緒耗竭的狀態中,沒有感受到“間歇性冷漠”帶來的好處,并且對很多事都提不起興趣或是興趣下降,甚至伴有反應慢、思維遲緩、記憶力下降等疑似抑郁癥的表現,建議及時前往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評估與診斷。

猜你喜歡
心理學家冷漠共情
過度冷漠是種病
發現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突然之間
東霞
共識 共進 共情 共學:讓“溝通之花”綻放
誰更難過
縣域教師培訓管理中如何實現共情
幼兒共情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長大不是變得冷漠,而是變得溫暖
人生什么最重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