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視域下英語演講主題德育內涵研究

2024-04-18 05:32談谷雨張婕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4年9期
關鍵詞:演講者立德立德樹人

談谷雨 張婕

[摘? ? ? ? ? ?要]? “立德樹人”的基本內涵“中國優秀文化,世界優秀文化,時代精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英語演講主題內容建構提供了價值觀引領,實現德育與專業學習的融合。以《演講的藝術》中的演講案例為語料,結合“立德樹人”基本內涵,探究演講主題的德育意義,挖掘案例中的“隱性”德育元素,平衡德育主題類別,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化自信,促進英語演講教學的本土化發展。

[關? ? 鍵? ?詞]? “立德樹人”;英語演講主題;德育內涵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4)09-0021-04

英語作為跨文化交際的橋梁,承擔著不同文化群體間信息傳播和情感傳遞的重任,“英語教學,跨越于綜合素養課(大學英語)和專業課(英語專業),融入德育的優勢得天獨厚,是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1],英語思政教學研究也引起了許多教研工作者的重視[2,3]。作為英語學習的高階課程,英語演講的交際性、思辨性和文化性都是融入德育內涵的切入點。

然而,語言類課程在落實課程思政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內容多關注語言操練任務,很難將德育主題合理安排進教學計劃中,在語言評價體系中也是多重視語音、語調及語法,語言形式比重大于語言內容,鑒于雙語互譯的準確性和適切性,學生普遍反映很難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現有的英語演講教材多基于原版引進書籍,其中的演講案例雖融入了部分價值觀元素,比如強調“獻血”“保護動物”等道德層面的品質,也部分提及了中國的時代大事件,但時代性和前沿性略顯不足,難以跟上中國現代社會發展。另外,關于中國優秀文化的演講案例比重較輕,教學本土化需進一步加強?!盎谟⒄Z課程思政本質就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是一種實踐活動”[4],因此以教材中的演講案例為研究對象,探究主題的德育元素,為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提供啟發也是本文的研究意義所在。

一、“立德樹人”內涵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就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要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修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內容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由此來看,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實現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結合高校英語教學目標和特點,其基本內涵包括“中國優秀文化,世界優秀文化,時代精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6]。而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更加凸顯了“立德樹人”內涵對于外語教學德育目標構建的指導意義,課程思政的實質與“傳道授業解惑”“立德樹人”一脈相承[7]。

二、英語演講主題的德育性

英語表達能力是英語演講的基礎,演講者的語言不僅要準確,還要得體,避免出現偏頗、歧視及不符合社會道德準則的信息,因此演講者的說話藝術與自身的價值體系和文化素養緊密相關。近年來,國內英語演講賽事更是多從德育目標出發,話題緊扣中國文化和社會時事,引導青少年對國際、國內局勢思考,鼓勵他們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全面的中國。以2020年“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為例,大學組主題是“Protecting the Blue Planet”,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探討如何守護這個唯一的家園;高中組主題則聚焦紅色基因,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歲華誕之際,以“CPC,I have something to say to you”為題鼓勵青少年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發展,對黨表達真情實感。2021年開始,“外研社·國才杯”演講主題開始凸顯“理解當代中國”的意義,“Red Star over China”鼓勵青少年了解黨的歷史和發展,對黨表達真情實感;2022和2023年定題分別是“Chinas wisdom for the world”和“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要求演講者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發展博古通今,既熟知發展之路,又關注發展成就。這對于演講者的知識面、語言能力以及思維品質都是全面且高階的考驗。

由此看出,英語演講主題影響了很多青少年學生的心理成長和價值觀塑造,無論是演講者本人還是聽眾,在參賽和觀賽的過程中都能體驗到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了解本族文化的優秀傳承,感受仁愛之心和家國情懷,同時學會尊重他者文化,拓寬國際視野。

三、英語演講主題分析

《演講的藝術》(英文版)是高校英語演講教學的經典教材,2004年獲得威廉·霍姆斯·麥加典書籍獎、教材與藝術作家協會頒發的杰出教材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結合中國文化和中國大學生的特點,策劃并出版《演講的藝術》(中國版),“既保留了原版書籍中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演講理論精髓,又融入了中國文化主題以及中國演講者的范例”[8]?;凇叭魏卧捳Z都有價值取向,都表達或隱含一定的價值準則,因此都可以從思政的角度去考察”[9],教材中的演講主題都傳遞了特定的德育信息,以下將予以統計分類,并從“立德樹人”視角進行分析,提出優化和增補演講案例的建議,旨在推動本土化的英語演講思政教學。

(一)演講主題的分類與統計

《演講的藝術》包括44篇英語演講案例,依據內容信息和德育意義,涵蓋個人成長、人際關系、地域文化和社會發展等議題,結合“立德樹人”內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世界優秀文化,時代精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統計如表1所示。

表1 演講主題分類與統計

從表1可以看出,教材中演講主題的德育意義分布并不均衡,從“立德樹人”視角來看,關于“時代精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共有32篇,占比73%,其中探討社會發展的主題最多,人際關系的主題最少;在地域文化方面,雖然較之“世界優秀文化”主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占比多一倍,但也只有8篇,占比總數18%。在一項針對40人的英語專業自然班關于英語演講思政主題的課程問卷中,16位學生希望探討“中國文化”,有20位學生對“家庭、朋友等人際關系”感興趣。雖然統計樣本較少,但也由此可以發現教材提供的學習案例與學生學習需求尚有差距,有進一步完善和補充的空間。

(二)演講主題的德育元素分析

基于“立德樹人”內涵,主題的德育元素挖掘與分析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其中“時代精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因包含內容廣泛,細分為“個人成長”“人際關系”和“社會發展”。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有演講案例聚焦中國文化表征,如長城、茶文化、針灸、頤和園重建、新北京等,向聽眾展現不同的中國元素。然而,此類主題篇數較少,話題覆蓋面略局限,以中國大事件和典型文化表征物為主,多為信息類演講,交際目的旨在介紹、描述和敘事,文化傳導性和情感融入性不強。這與教材來源和編撰初衷有關,重視演講知識傳授和英語語言技能,雖然中國版教材融入了中國元素,增加了中國文化主題演講案例,但其內容豐富性和思辨性還有待提升,才能進一步加強英語在傳播中國文化和發展理念方面的橋梁作用。

2.世界優秀文化

文化汲取也要放眼世界,如著名的地理遺址、遷徙歷史及多元文化表征是講述世界優秀文化的主線,而文化對比和分析既呈現了文化碰撞,又倡導文化交融。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收集優質的演講語篇,但需謹慎其價值導向和話語意義,旨在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發展與他者文化進行比較的批判性思維,同時學會尊重其他文明,既不在世界文化思潮中迷失自己,又保持兼容并包的文化自信。

3.個人成長議題

演講主題多聚焦人物成長經歷和性格特征,凸顯出“樂觀、堅強、不畏艱難勇于追求夢想”的個性品質。比如“Brooklyn Roads”,講述一個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貧民區的男生如何對抗命運一路苦讀,通過自己不懈努力進入威斯康辛大學的真實故事;“My Crazy Aunt Sue”和“Confronting Myself”鼓勵每個人積極尋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以不同方式成為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個體。除了人物故事,競技賽事通常是演講主題的另一個視角,“Olympic Spirit”和“Special Olympics”都講述了運動員不顧傷病堅持完成比賽的故事。

這類議題通常以個體敘事開展,但也可能附著巨大的社會文化背景。芭芭拉·布什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演講“Choice and Change”,講述自己作為女性在成長過程中做的各種決定和改變,鼓勵女性滿足自我需求,呼吁社會各方面實現男女平等。然而學生在查閱背景資料時發現這場演講也引發了觀眾群體對“女權主義”的不同解讀。教師借此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任何演講行為都是具有交際目的的”,該目的不僅反映演講者的生態哲學觀,還順應聽眾群體特點,因此學習者要辯證地解讀演講背后的歷史文化因素,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

4.人際關系議題

此類題材演講只有2篇,占比較少,基本聚焦親友關系。比如“Pot,Soil & Water”演講者將自己比作“植物”,家庭比作“花盆”,朋友比作“土壤”,后兩者給予演講者支持、關愛和鼓勵,助其成長為一個自信樂觀和積極向上的人,像花朵一樣綻放,比喻修辭的妙用映射出人生真正的富足在于關愛和感恩,這部分主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和友善”相契合;“Expressing Love in Public”則是演講者就“大學生在公眾場合表達愛意”發表自己的看法,投射出年輕人的戀愛觀?!坝H情和愛情”是大學生亟需的情感教育重要內容,通過演講實踐展開對此類話題的討論能輔助高等教育創建“立德樹人”的軟環境,形成積極、友善的班級文化及校園文化,在保障個體精神的自由與維護優良的校風、學風之間保持平衡。

5.社會發展議題

此類演講主題涵蓋面較廣,包括經濟、教育、衛生、環保、公益和科技等社會發展問題。根據學情分析,大學生對社會問題和時事新聞有濃厚的興趣,此類演講活動能引發他們進行深度探究和批判性思考。演講“Quality of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Suicide”和“Teenagers Work in Fashion”從不同的教育視角出發,探究學生身心成長問題,這與當下教育部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內容相契合;“A Scene to Remember”選自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以非洲廣闊的森林環境和動物生存為例,號召聽眾竭力保護美好的自然環境,借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是“愛”的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除了“顯性”具有宏觀意義的說服類演講,教材中還收錄了科普話題,從微觀的人們日常生活行為入手,如演講“Yoga:Uniting Mind & Body”介紹瑜伽的作用和練習方式,提倡健康生活的理念;“Antibacterial Chemicals”則借用大量的科學數據和專家引言,指出適度的菌群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無害甚至有益。此類演講的內容信息和話語風格似乎鮮有情感立場和價值取向,挖掘其中的“隱性”思政元素顯得尤為關鍵,且主題背景的專業性對人文學科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外語表述和理解更增強了挑戰性。

四、教學啟發

(一)增強演講主題的德育元素多樣性

在教材44篇演講案例中,德育主題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時代精神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多聚焦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問題,涉及中國及世界優秀文化較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目前的大學英語教育中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中缺乏對用英語表達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這樣會導致我們在跨文化交際中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喪失自己的文化身份[10]。因此,借助網絡英語演講資源,如比賽、名人演講和TED演講等,補充關于人際關系和地域文化的演講案例,引導學生在中國社會主義文化視域下思考個體成長和人際交往問題。同時,英文書籍和語篇材料也是必要的語言輸入途徑,尤其是中國民族文化主題的雙語材料,如21世紀英文報和China Daily等國際新聞平臺既能提供準確、恰當的語言敘事和表述范例,又能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和語料。

縱觀教材及教輔材料中的演講主題,有益性話語或中性話語占據主體,但如同人從小生活在無菌環境里是不利于健康成長的,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允許有益性話語輸入是不足以發揮教育功能的。因此,借鑒國內外英語演講失范的案例,比如如何觸犯了平等、道義和人性等價值理念的話語內容及語言表征也是有必要的,這些破壞性話語(destructive discourse),從Stibbe的語言生態哲學觀視角來看,所傳遞的世界觀和意識形態是可以從批判性角度來辨析的。由此看來,思政教學并不僅限于從正面進行“德育”,還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辨能力。

(二)挖掘演講主題的“隱性”德育元素

眾所周知,在以演講目的為標準區分演講類型時,勸說類演講和紀念性演講等形式較易融入價值引導和品德教育,這是“顯性”思政元素在發揮作用。然而,“隱性”思政,即蘊含于說明性和信息類演講中的價值元素更有助于推動“潤物細無聲”的育人進程。比如,了解環境發展問題和科學發展成就能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尊重;演講“Online Safety”警示聽眾注意網絡安全,保護個人隱私信息,提供識別策略,教師可以補充關于互聯網社交的語篇素材,就“網絡暴力”“信息傳播”“網絡娛樂”等展開演講和辯論活動,加強網絡育人,引入“誠信、博愛、友善和共情”等人文素養核心。正如楊金才在其研究中指出“外語教師不能簡單地從國外‘拿來或‘移植,而是需要有一個思想意識的過濾過程”[11],如何從英語演講中性話語信息中挖掘“隱性”德育元素,指導學生提煉有學習意義的內容和思想,是英語演講教師提升思政育人能力的關鍵所在。

(三)發揮演講主題的思政育人作用

當代大學生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思政教育也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學生通過學習強國、當代中國、中國日報等網絡平臺查閱資料,開展線上自主(補充)學習,整合超星學習通、雨課堂、金智學習云等智慧教學優勢”[12],利用線上資源搜集演講話題材料。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增強了語言教學的情境性,豐富學生思想交流途徑,激發探究性學習及合作學習。

演講主題的思政元素不僅僅用于理解和分析,還用于協助學生進行演講復制和創造。課程思政的代表性論說之一就是“實踐活動說”[13],即思政理念應用于教育活動和語言實踐。以紀念性演講為例,德育目標是鼓舞聽眾,激起聽眾對演講者所贊揚的人、機構或境界的欣賞和敬仰,因此具體到歌頌一個人物,演講者僅僅介紹其生平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深入這個人物的精神本質,旨在引發聽眾對其深深的敬意。因此,在教育目標的創造階段,學生以“A Famous Figure”或“My Favorite Public Figure”等為題開展演講活動,通過查閱信息和組織內容了解更多的他人優秀品質和值得學習的人生經歷,從而樹立正確的偶像觀和價值觀。

五、結束語

英語演講無論其演講目的和類型為何種,都可以從德育視角分析其主題的價值導向。這就需要教師立足教材,同時考慮案例教學的時代性和本土化,適時補充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演講主題,增加中國民族文化議題的比重,鼓勵學生在演講的舞臺上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聚焦演講主題意義,提煉語篇中有德育意義的短語、句式以及修辭等,挖掘“隱性”思政元素,推理演講者想傳遞的思想意識和精神意義,實現語言教學的價值引領。另外,教師要重視借助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將德育目標落實在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課堂教學中,實現課程思政與教育實踐的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陳雪貞.最優化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實現[J].中國大學教學,2019(10):45-48.

[2]張喜華.大學英語與中國文化思政融合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11):62-64.

[3]秦顥馨,劉志宇.課程思政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領價值取向的應用[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5):60-64.

[4]肖瓊,黃國文.關于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考[J].中國外語,2020(5):10-14.

[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劉正光,轉變理念、重構內容,落實外語課程思政[J].外國語,2020,43(5):21-29.

[7]文秋芳.大學外語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實施框架[J].中國外語,2021(18):47-52.

[8]Lucas,StephenE.TheArtofPubicSpeaki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9]黃國文.思政視角下的英語教材分析[J].中國外語,2020(17):21-29.

[10]武繼紅.EFL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的語言態度研究[J].外語教學,2014(2):55-58.

[11]楊金才.外語教育“課程思政”之我見[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20(4):48-51.

[12]王春.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內涵式發展實施路徑:以《新視野大學英語3》為例[J].景德鎮學院學報2020,35(4):22-26.

[13]唐德海,李梟鷹,郭新偉.“課程思政”三問:本質、界域和實踐[J].現代教育管理,2020(10):52-5.

編輯 馬燕萍

猜你喜歡
演講者立德立德樹人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探索
華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遠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碩人才培養路徑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會計時的話筒
會計時的話筒
“嚴以修身”先立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