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審計文獻綜述

2024-04-18 11:03李長琨
經濟師 2024年1期
關鍵詞:危機管理

摘 要:突發公共事件事發突然、社會危害程度高,在審計全覆蓋的大背景下,通過對救災款物進行審計、及時公布審計報告,對于維護社會穩定有著積極的作用。文章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歸納總結,對比分析了國內外應急審計實務現狀,對目前我國應急審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此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危機管理 應急審計 實踐狀況 研究狀況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1-119-03

在國家治理制度中,審計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它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起到了很大的監督和驗證作用,對國家治理機制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全面的監督。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學術界對于突發公共事件背景下應急審計的研究呈爆發式增長。在對有關文獻進行整理和歸納的基礎上,對國內外突發公共事件審計現狀進行了比較,總結現階段研究成果,分析當前階段存在的矛盾困難,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突發公共事件背景下應急審計問題的建議思路,以期為應急審計的實施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國內外應急審計實務現狀

(一)國內突發公共事件審計實務現狀

完善重大突發公共事件防控機制,健全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公共衛生、應急響應、救災保障等領域。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突發事件”這一概念,并指出“在涉及到國家主權與安全的一系列國際突發事件中,我們能夠沉著應對?!痹邳h的二十大報告中,也提出要“增強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保障能力,強化國家區域應急力量的建設?!睂徲嬍菄夜芾碇贫戎械囊粋€重要環節,它的及時介入,對保證救援資金的合理使用,穩定民情,維護社會穩定都有很大的作用?,F有突發公共事件的審計實踐,主要集中在應急物資的使用、災后政策的跟蹤落實等方面。

審計署于2003年8月組織全國審計機關,對中央部門及30個?。ㄗ灾螀^、直轄市)籌集分配、管理使用防治SARS非典專項資金、社會捐贈款物的情況和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并將審計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2008年6月,審計機構開展了汶川地震災害救援資金的籌集、撥付、使用、管理等全過程跟蹤審計,確保了安全、完整、公平、合法、高效、規范、透明。通過對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的審計,有效地預防了抗震救災工作中發生的各種問題,達到了“確保不發生、少發生、最起碼不發生重大事故”的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審計機構第一時間成立了審計應急小組,發布了《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財政資金和捐贈款物審計監督工作的通知》,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部署。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進行非現場審計,及時掌握疫病防治經費的撥付和使用,利用大數據技術,助力單位復工復產。

(二)國外突發公共事件審計實務現狀

從1997到2014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審計公署進行了6次大型震災防災審計,均為震災防災工作的范例。2009年在甲型H1N1大流行中,美國審計機構對其進行了一次特別的追蹤審計,發現由于疫苗供給不足而造成的政府信用下降。英國審計署在2013年對國際開發部應對瘧疾傳染病的行動進行了一次專門的追蹤審計,其中提供了關于如何更好地使用投資基金,使執行過程更快更持久的指南。

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審計機構以提高全國公共危機反應能力為基本目的,重點關注聯邦政府機構的責任,對抗疫資金的分配、管理及使用等情況進行了持續的跟蹤審計,指出疾控中心由于特朗普政府行政干預,應急遲緩,浪費了寶貴時機。英國的審計機構對呼吸機、藥物、疫苗等醫療用品的生產、供應和采購、配送等方面的審計,特別是對一些重要的企業,尤其是對那些需要幫助他們恢復經濟的企業,給予支持,以保證這些醫療用品能夠有效的使用。意大利國家審計法院注意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醫療系統癱瘓,表明該國的公共健康制度在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技術水平和醫務人員水平上都有缺陷,并建議增加緊急醫療用品的儲備。從整體上來看,國外審計實務更注重事前預防、事中跟蹤和事后評估全過程的審計監督,同時也更加凸顯了審計內容的針對性和審計建議的可操作性。

(三)國內外突發公共事件審計實務現狀對比

通過對近幾年國內外開展突發公共事件審計事項的介入時機的統計,可以看出,我國已經開展的突發公共事件審計,主要是在事中和事后兩個階段,審計的內容也主要集中在財政資金、社會捐贈款物等方面,很少有開展預防性的事前審計。但是,在國外開展地震、洪災以及傳染病等突發公共事件的跟蹤審計的情況較為普遍,其介入時機涵蓋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各個環節,審計的內容也擴展到了國家戰略儲備、規劃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強調要從更廣闊的領域對突發公共事件展開全生命周期的審計監督。

二、國內外應急審計研究現狀

(一)當前應急審計存在的問題

1.缺乏復合型審計人才。由于參加處理突發公共事件的部門涉及到多個行業領域,因此,審計師除了要具備財務、會計、審計方面的專門知識,還要在很短的時間里掌握建筑方面的知識、衛生、環保和大數據信息技術等被審行業相關專業知識,才能滿足應急審計需要。且由于突發公共事件的復雜性和緊迫性,往往要求參與應急審計任務的人員具備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

羅柔(2022)認為我國審計人員知識結構較為單一,涉及領域較窄,工作經驗也多為財務審計,參加應急審計任務時可能無法向被審單位提出專業、合理的審計意見和整改建議,甚至可能受到質疑,增加審計風險。并且我國當前還不具備培養多領域跨學科的復合型審計人才的培養能力。黎娜(2022)認為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審計內容不應僅限于合規性審計,還應包括醫療項目管理的有效性。由于審計隊伍中缺乏復合型審計人才,往往會導致審計意見不準確,增加審計風險。葉陳云等(2021)認為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往往會對參與應急審計師造成很大的心理沖擊,進而影響了審計師的工作效率。而目前大部分的審計師都缺少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審計的能力。

2.缺乏完善的法規預案。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審計不同于常規審計,常規的審計規范性文件往往無法適應突發事件應急審計的特殊需求,國內的相關審計法規或審計準則也沒有針對突發事件應急審計做詳細補充。

朱智鴻(2020)認為,就審計法律規范而言,對緊急情況下的審計監管尚屬空白,缺乏現有的可供借鑒的基礎和規則。羅柔(2022)認為雖然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應急管理治理體系,但是針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審計機制還未建立。趙盈盈(2022)認為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審計部門在突發事件中缺少相關的規范性指引,在常規審計中形成的比較系統完善的各種程序、框架、準則、風控體系及成熟的審計模式,無法適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審計的要求。

3.缺乏適當的審計方法。由于突發公共事件的特殊性,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災區,傳統的事后、現場審計為主的模式,需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創新調整,應急審計程序不能墨守成規地按照常規審計相關規范實施。當前應急審計處于探索階段,聯網審計方式和非現場審計方式是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還存在著諸多矛盾困難。

葉陳云等(2021)認為大部分審計人員僅僅使用計算機來存儲審核信息,而沒有使用計算機來挖掘和分析審核數據信息。能夠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智能技術運用到審計中的人還很少。劉卓聰等(2021)認為制約聯網審計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員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財政資金支持無法保障、相關技術保障較弱。黎娜(2022)認為當前我國審計大數據平臺的構建還處于起步階段,對大數據審計工作沒有針對性的規劃,相關的法律法規、工作規范也不健全。與此同時,大數據審計中存在的數據內容不完備、更新滯后等問題,也成為大數據審計發展的瓶頸。

(二)應急審計的對策建議

1.培養應急審計人才,強化能力素質。針對參加重大突發事件應急審計人員缺乏被審行業相關專業知識的客觀情況,羅柔(2022)認為在審計人員招錄時就要注重跨領域復合型人才的招錄,同時注重培養其應急審計思維,使其具備靈活的審計能力。孟志華(2020)認為招聘應聘臨時審計師時,應當綜合考慮人才質量和不同專業背景。黎娜(2022)認為審計機構應該制定措施引導審計人員跨專業學習法律和大數據信息技術等知識技能。王建平(2022)認為要構建應急審計人才庫,將審計人員的現狀搞清楚,并將其建好??梢晕肇敃徲媽I以外的其他專家,按專業特長和所屬地區劃分,形成垂直管理模式,以便在有需求時,能夠快速響應工作要求。

針對參與應急審計任務的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這一特點,李翼恒等(2012)提出,可以通過模擬演練的方式,強化審計師的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審計師對環境的適應性。

除此之外,審計機構還應該注意各類專業人員的合理搭配,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興趣愛好,由其選擇兩到三門其他專業進行學習。審計機構應做好引導,避免出現同一專業學習的人較多,其他專業無人去學的情況發生。審計機構應該采用平戰結合的思想,組建一支應急審計分隊,這個分隊的審計人員在平時會進行正常的審計工作,如果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該立刻進入應急狀態,快速轉變自己的角色。

2.建立應急審計預案,完善制度機制。許多專家學者對完善突發事件的審計計劃談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王建平(2022)提出,在確保審計質量的基礎上,應急審計計劃可以對審計過程進行適當的簡化。吳超(2011)提出的審計計劃應該包含審計的指導思想與原則,審計的目標,審計的力量配置與組織,審計的范圍與重點內容,審計的方法,審計的時機,審計的程序,審計的質量與要求,審計可能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王中信(2009)提出,國家應急審計計劃應當被納入到國家的整體應急計劃之中,應急審計計劃應當包含以下內容:健全的組織領導體系,健全的組織結構,高效的運行機制,審計工作方式,風險控制體系,獨立的應急審計結果評估體系。

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下,應急審計預案中要充分預想可能會發生的特殊情況,要給予審計人員充分的自主權。在制定了應急審計計劃之后,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補充和完善。應該從法律上保證公共危機中的審計工作行使監督的權利,被審單位不得以處理突發事件為由拒絕接受審計。

3.創新應急審計方法,提高審計質量。當前大多數學者都提出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等方面創新應急審計方法。王建平(2022)認為應該要對有關的審計數據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并準確地確定擴展范圍和審計事項,以充實的審計大數據為支持,加速5G和區塊鏈等技術在審計領域的應用。羅柔(2022)認為要加快打造數字化智能平臺,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由現場審計轉為非現場審計,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唐衍軍等(2021)提出,應該通過對分布式賬本、智能合約、時間戳等一系列區塊鏈的核心技術的優化,來提高審計證據的獲取、信息的傳遞和審計監督的效率,為有效地進行突發公共事件的審計提供技術的賦能,以達到實時收集審計證據、自主執行審計流程、及時出具審計報告、高效使用審計結果的目的。

我國在應用大數據技術審計這條路上任重道遠,數據安全和數據標準化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在互聯網之后,區塊鏈技術是下一代顛覆性核心技術,目前還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與實踐的結合還不緊密,但這也給應急審計研究指明了今后研究的方向,給未來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三、研究述評與展望

當前,我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審計仍然以資金物資合規審計為主,而國外的應急審計的內容比較豐富,包括國家戰略儲備、規劃和人才隊伍建設等各方面。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專家學者開始逐步關注突發公共事件背景下的應急審計,結合我國應急審計實際情況,指出了我國當前應急審計發展還存在的矛盾困難,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建議。

許多專家學者對審計預案的建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根據國家歷次突發事件中審計查出的線索及審計自身暴露出的問題去完善應急審計預案。早日通過立法等手段將應急審計納入到國家應急體系中去。要加快對審計人才的培養,尤其是要讓大部分審計人員掌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審計技術,并讓這部分人員在常規審計任務中得到鍛煉,才能在應急審計任務中熟練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區塊鏈作為新興技術,還值得我們去深入學習和研究,并應用到審計中去。

參考文獻:

[1] 王建平,吳凡,趙旭東,等.國家審計在突發公共事件中的作用研究[J].審計研究,2022(03):40-46+57.

[2] 劉卓聰,葉陳剛,王湘漪.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審計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聯網審計為例[J].國際商務財會,2021(18):66-70+94.

[3] 羅柔.突發公共事件國家審計的研究[J].財務管理研究,2022(10):85-89.

[4] 劉洪潔,江振春,周維培.美國審計署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審計研究[J].審計研究,2022(05):56-62.

[5] 朱智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社會捐贈款物國家應急審計探究[J].陜西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0(03):63-69.

[6] 黎娜.免疫系統論視域下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國家審計的作用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22,37(06):53-58.

[7] 趙盈盈.基于疫情背景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審計模式探析[J].西部財會,2022(03):69-72.

[8] 唐衍軍,黃益,蔣煦涵.區塊鏈技術賦能突發公共事件審計研究[J].會計之友,2021(17):150-155.

[9] 王祥,郝玉貴,徐榮華.國家審計在突發事件防控中的作用與實現途徑[J].財會月刊,2021(14):88-93.

[10] 葉陳云,葉陳剛.重大災情背景下社會慈善資金審計規制的現狀、成因及對策[J].財會月刊,2021(06):94-98.

[11] 鄭小榮,董新.疫情防控政策跟蹤審計研究[J].財會月刊,2020(22):98-104.

[12] 郭強華,閆維艷.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跟蹤審計的中國經驗與提升路徑[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60(05):52-59+236.

[13] 孟志華.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審計的思考[J].財會月刊,2020(09):89-92.

[14] 朱智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審計探究——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J].財會月刊,2020(07):92-96.

[15] 錢愷.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應急救助活動審計模式研究[J].財會通訊,2013(22):75-77.

[16] 任正夫.應急救援專項審計工作的幾點思考[J].水利水電技術,2013,44(03):66-67.

[17] 李翼恒,張婉怡.突發事件應急資金審計研究[J].會計之友,2012(25):94-95.

[18] 吳超,寧志明,陳然.應急保障經費物資審計探析[J].財會通訊,2011(22):100-101.

[19] 殷文玲,劉新梅.突發重大自然災害應急審計研究[J].財會通訊,2011(13):88-89.

[20] 王中信.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全過程跟蹤審計方式探討[J].審計研究,2009(06):3-7+12.

[21] 周小林.應急財政資金的審計監督[J].財政監督,2010(07):37-39.

(作者單位:陸軍勤務學院 重慶 401331)

[作者簡介:李長琨,陸軍勤務學院財務審計系非全日制研究生。](責編:賈偉)

猜你喜歡
危機管理
對制約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的探討
建立應急管理總體框架與三級機制的研究
論提高政府危機管理能力
網絡輿論危機下的高校形象塑造
試析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建設
危機管理視角下我國出版經紀人的發展前景
淺析我國民族企業品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的途徑
基于危機管理理論的邊疆危機預防與應對策略研究
數字環境下圖書館危機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