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項目貫穿、任務驅動”德技美共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

2024-04-18 12:23周怡燕
高教學刊 2024年38期
關鍵詞:課堂革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項目化

摘? 要:通過采用“項目貫穿、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以項目為載體貫穿課程,以任務為導向驅動學習,開展“課前啟化、課中內化,課后優化”的三段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整個教學過程按“導入項目一明確任務、研討項目一討論任務、項目實踐一完成任務、評價項目一反思任務”的思路開展“學、顧、引、析、踐、匯、評、用”八個環節的課堂教學流程,前后銜接、遞階推進,幫助學生完成知識、技能的主動建構,同時以美的教育開展課堂思政教學,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該課堂模式使課程教學與社會需求的精準對接,教學范式從“教學模式”向“學習模式”轉變,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美育教育有機融合,切實解決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與目標崗位需求脫節”“學生以被動接受為特征的傳統學習方式”“教學重技能輕素養”等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課堂革命;項目化;課程體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德技美共育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S2-0128-07

Abstract: The author adopts the teaching mode of "project penetration and task-driven", runs the course through the project as the carrier, and drives learning by task orientation, and carries out the three-stag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of "starting before class, internalizing during class and optimizing after class".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carries out the eight-link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of "study, care, introduce, analysis, practice, collection,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introduction of project-clear task, discussion project-discuss task, project practice-complete task,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task", which is back-to-back and hierarchical to help students complete the activ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lass with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greatly improved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interest. This classroom mode makes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social needs accurately match, and the teaching paradigm changes from "teaching mode" to "learning mode", promoting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which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sconnection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 and target post needs", "traditional learning mode characterized by passive acceptance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focuses on skills rather than literacy" in the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classroom revolution; project 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co-educ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skill and beauty

“課堂革命”是對課堂教學的全面變革,是對教學目標的優化,對教學內容的升級,對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及對教學過程的科學設計,是一項整體推進的系統工程。作者從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高職教育特色出發,進一步厘清了高職院校課程特色,經過八年網頁美術基礎課堂實施、檢驗與完善,最終形成了“一項+一書+一課”的課程教學體系。

一? 解決的問題

第一,構建對接職業崗位實際業務的項目化課程體系,解決了“教學內容與目標崗位需求脫節”。分析目標崗位群,形成能力需求集合,聯合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優秀畢業生)合作開發能與企業實際項目對接、具有實戰性的教學項目(優享校園網上商城),以教學項目為載體,按照項目設計開發的工作過程將教學項目拆分為九個子項目,將課程內容封裝到各個子項目中,并對課程內容進行篩選、序化以及重組,形成九個模塊化的知識技能,根據每個模塊知識之間內在邏輯關系和結構特點,將模塊化的知識技能分解為若干個有層次、遞進的子任務,每個子任務形成一個教學單元,并對這些單元進行要素和能力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融入“美育、德育”元素,組織配套的知識、技能,開發收集配套教學資源,最終構建能對接職業崗位實際業務的項目化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

第二,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解決了“學生以被動接受為特征的傳統學習方式”?;诮嬛髁x學習理論,根據知識之間內在邏輯關系和結構特點,以教學項目為載體,將課程模塊化的知識技能分解為若干個有層次、遞進的子任務,以項目貫穿、以任務驅動,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激發學生嘗試實踐,促進師生、生生多方互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發展的內驅力也得到了強化,學生最終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改變了教師“教”的方式,也改變了學生“學”的方式,推動了“學生學在教之前,教師教在學之后”的新型教學范式的形成。

第三,解決了“教學重技能輕素養”。信息技術類專業的高職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及掌握新技術的能力較強,但是制作出來的作品在風格和創意上缺乏美感,且對職業文化素養了解還不深刻,團隊集體榮譽感意識尚未得到鍛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仍需持續培養。以美的教育開展課堂思政教學,培養學生學會發現美、鑒賞美、追求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讓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更積極、更和諧的發展,使之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追求得到不斷增強,最終實現德技美共育。

二? 問題解決策略

該典型案例提出了以“項目貫穿、任務驅動”,德技美共育的課程構建思路,以網頁美術基礎課程中子項目二“優享校園網上商城布局設計”中對應的模塊二“網頁布局設計”為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供具體實踐案例,以期為高職院校課堂改革提供借鑒。

(一)? 課程定位

網頁美術基礎課程是面向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軟件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之一,課程對接交互設計師/UI交互設計師、UI界面設計師、網頁設計師、UI設計師等職業目標崗位,其功能是培養網頁布局、配色、各功能模塊設計、交互設計、標注與切圖等網頁設計綜合能力,拓展網頁設計思維,同時提升認識美、理解美、欣賞美和創作美的綜合能力,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屬于“五育”課程體系。

網頁美術基礎課程是在學習了平面圖像處理課程之后,具備熟練運用PS工具完成圖形、圖像處理能力的基礎上,為后續HTML5與CSS3 響應式Web開發、Vue.js前端框架技術、微信小程序開發等Web前端開發類課程奠定“美學”基礎,見表1。

(二)? 教材選取

依據高等職業教學標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課程選取的主要教材、參考教材如圖2所示。

(三)? 整體設計

1? 教學內容分析

從網頁設計師等相關職業目標崗位需求出發,課程主講教師聯合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優秀畢業生)合作開發能與企業實際項目對接、具有實戰性的教學項目(優享校園網上商城),以課程教學項目為載體,按照項目設計開發的工作過程將教學項目拆分為九個子項目,對課程內容進行篩選、序化以及重組,將課程內容封裝到各個子項目中,形成九個模塊化的知識技能,本次課是課程教學子項目二“優享校園網上商城布局設計”中對應的模塊二“網頁布局設計”。

根據這個模塊知識之間內在邏輯關系和結構特點,將模塊化的知識技能分解為2個有層次、遞進的子任務,每個子任務形成一個教學單元,并對這2個單元進行要素和能力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融入“美育、德育”元素,使學生不僅掌握網頁布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同時引導學生發現美、鑒賞美、追求美和創造美,如圖3所示。

2? 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是高職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大一學生,他們熟悉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具備一定的線上自主學習能力,有團隊協作意識,項目綜合實踐能力及掌握新工具的能力較強,但設計的作品在風格和創意上仍需提高美感。經過前期課程的學習,他們已經了解了網頁設計的基本流程,掌握了網頁設計基本規范及原則,但職業精神仍需要培養。學情分析如圖4所示。

3? 教學目標

基于布魯姆目標分類法, 對接職業目標崗位業務模型,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分析,確定課程的知識、能力、素質三維目標,知識目標重理解,技能目標強應用、素養目標植精神。其中,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是教學重點,技能目標和素養目標是教學難點,如圖5所示。

4? 教學策略

1)教學模式?!耙皂椖控灤?、以任務驅動,德技美共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本次課程的知識模塊是“網頁布局設計”,屬于實操性比較強的模塊。以“優享校園網上商城布局設計”項目為載體,以“建立柵格化系統”“設計網頁布局”任務為導向,開展“課前線上自學與研討、線下課堂講授與展示,課后反饋提升”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

2)教學思路。①以項目貫穿、任務驅動。整個過程按“導入項目—明確任務、研討項目—討論任務、項目實踐—完成任務、評價項目—反思任務”的思路,遞階推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嘗試實踐,促進了“項目一任務”的雙向互動,“師生、生生、生項”(“項”指項目案例)的多重對話。使抽象的理念化的學科知識轉換為具體可感的情境化技能,促進了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如圖6所示。②以美的教育開展課堂思政教學。充分發揮美育對豐富德育、增進智育的重要作用,把美育、德育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助力學生德智美全面發展。

3)教學方法。依托網絡教學平臺,開發課程資源庫,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法以“項目化教學法、任務驅動”為主,學法以“自主學習、分組探究”為主,課前“自主學習、小組探究”、課中“項目貫穿、任務驅動”、課后“經驗總結、專業應用”三個階段聯動突出重點,如圖7所示。以教師示范講解建立概念,學生分組協助實踐,小組觀摩學習,教師總結點評四個環節突破教學難點,如圖8所示。

4)教學過程?;诶韺嵰惑w化、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方式,將課前啟化、課中內化、課后優化三個階段的教學過程設計為學、顧、引、析、踐、匯、評、用八個環節,緊密貼近網頁設計工作全流程,如圖9所示。

學(自主探究):學生學在教之前,教師教在學之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依托精品在線開放課、網絡教學平臺,教師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設置適量的學習任務,激勵學生去自主學習、主動思考,主動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從而自主完成課前知識建構,為課程任務分解和實施做好知識儲備,教師時刻關注學生完成任務的進展情況,并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根據學生任務完成,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強化薄弱內容。

顧(回顧總結):問答式教學促進知識內化,及時完善與鞏固學生線上學習成果。師生問答互動,回顧上一次課內容,鞏固自學薄弱知識點;總結課前小測試,及時表揚測試優秀學生;點評課前任務,肯定各小組學習成果,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引(任務引入):導入項目,明確任務,以美育人,潤物無聲。創設美的項目情境,使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展示優秀網頁設計案例,引導學生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學生進行美的享受的同時,對新課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樂趣,從而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積極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激發學生創造美的能力,順勢導入本次課的項目目標,明確本次課任務。

析(任務分析):以項目貫穿、任務驅動將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突出重點。在“有用、夠用、能用”的原則基礎上,教師示范操作并詳細講解完成本次課項目的全部過程,從多感官上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并及時對項目中的知識重難點進行歸納總結,幫助、促進學生知識建構。

踐(任務實踐):以團隊協作的形式完成項目實踐,幫助學生提前熟悉企業環境和工作流程,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真實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小組協作完成項目實踐,學生在小組協作的學習過程中思路清晰,思維活躍,同時在觀點、思路的碰撞下產生新的火花及思維閃光點,對于問題能夠做更深入的探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提升團隊相互協作的能力。教師課堂巡查、協助指導,特別對有問題或困難的小組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同時也了解了各組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匯(任務匯報):營造美的氛圍,交流展現學生個性美,突破教學難點。每組學生完成項目之后,在課堂上組織成果展示和共享,展示成果的小組明晰本組項目的優勢和尚存在的不足,其他小組也可以在交流共享的過程中得到知識的擴展,課堂氛圍活躍。在這個過程中,營造了美的氛圍,學生充分展現了個性美,同時也鍛煉了研究探索、合作互動的能力。教師也在各組匯報中深入了解各組學生對本次課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評(任務點評):反思總結,深化理念、提升技能。教師課尾對項目點評,有針對性地梳理和總結本次課的教學重難點。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借鑒、激勵質疑、倡導創新。通過研討和實踐反思,在師生、生生互動交流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柵格化系統對網頁布局的關鍵作用,強化細致、嚴謹的工匠意識,樹立設計要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美的情操,促進知識積累、技能訓練、德美共育,最后,引入下一節課的教學任務。

用(實踐提升):探索和體驗更為廣闊的知識空間。教師發布課后項目實訓作業、課后學習資源,學生完成課后實訓作業,在平臺與教師、同學、企業工程師交流學習,從中發現新的思想、新的觀點、得到新的啟示。啟動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生成平時成績,記入成績檔案。

這種以項目貫穿、任務驅動,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和協作性,課堂教學時空得以擴展、教學資源得以豐富、教學互動得以增加。通過課堂全流程閉環管理,教師很好地把握了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對于學生的培養提供了立體化全方位的支撐,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5)教學評價。評價促進教學改進及學生發展,教學評價分別由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組成,形成過程性評價,并結合期末項目綜合實踐形成總結性評價。整個過程由平臺評分、組間互評、組內互評、企業評價等多元化評價組成,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進行全面評價。

評定標準:總結性評價成績(100%)=過程性評價成績×50%+期末項目綜合實踐成績×50%。

過程性評價采取從課前、課中到課后的整個教學過程的評價,并結合教學課堂表現評價,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相結合。評價權重方案如圖10所示。

三? 實施效果

課堂活躍度、學業挑戰度、課堂滿意度顯著提升。通過本案例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應用到校內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云計算技術應用、軟件技術等5個專業1 450余名學生,形成人人樂學、積極向上的氛圍,課堂活躍度、學業挑戰度顯著提升,學生的滿意度從86%提升到98.5%,課堂教學質量也隨之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競爭力,就業滿意度、專業對口率和初次就業薪酬高于同類專業,獲國家、省級技能大賽名次顯著提升,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30多項。

教、研相長。教與研既相互支撐與聯動,又相互促進與提升。課程主講老師2019年獲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高職組教學設計賽項省級一等獎,2018年獲廣東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高職組)教學設計類省級二等獎。主持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1項校級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1門校級金課、1門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

四? 創新與示范

“項目貫穿、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體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教學并重”“理實一體”的教學理念。在“導入項目—明確任務、研討項目—討論任務、項目實踐—完成任務、評價項目一反思任務”的教學流程中,促進了“項目—任務”的雙向互動,“師生、生生、生項”(“項”指項目案例)的多重對話,使抽象的理念化的學科知識轉換為具體可感的情境化技能,促進了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是一種能夠凸顯學科特色的教學模式。

構建了“一項+一書+一課”的課程教學體系。主講教師自該課程立項為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的基礎上,經過八年的教學實踐,聯合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合作開發出1項能與企業實際項目對接、具有實戰性的教學項目,出版1部課程配套教材,建設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構建了融“德、美、技”共育的全流程閉環課程教學體系。

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學相長,創新了師生共進的長效機制。教與學呈螺旋上升態勢。吸納優秀畢業生加入企業導師隊伍,與教師合作開發課程教學項目,創建了“學生-優秀學生-校企導師”可持續的師生共進長效機制,以老帶新,滾動式培養學生,既保持了教師知識的更新速度與技術發展同步,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在信息技術類專業教學中實施美育。以美的教育開展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學會發現美、鑒賞美、追求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讓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更積極、更和諧的發展,使之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追求得到不斷增強,同時也解決了信息技術類學生制作出來的作品在風格和創意上缺乏美感的現象。

參考文獻:

[1] 陳紅梅.卓越教師培養視角下“案例驅動-任務導向”型教學模式在學科教學論課程中的應用[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1(4):59-62,112.

[2] 程鑌.菜單式項目化教學[J].高教學刊,2017(3):77-79.

[3] 蔣依佳.項目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2021(18):37-40.

[4] 李莉,李巍.淺談項目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6):156-157.

[5] 葉春華.任務驅動教學樣式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23(6):34-36.

[6] 龔一鳴.課程思政的知與行[J].中國大學教學,2021(5):77-84.

[7] 李金萍.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研究[J].甘肅教育,2023(13):15-19.

[8] 賀玲,肖蕾,羅剛,等.案例驅動教學法在Python教學中的應用[J].微型電腦應用,2021,37(1):134-136.

[9] 安康,王李冬,張慧熙.案例驅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設計與優化[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22,44(1):42-47.

[10] 王敏,趙海波,田野,等.雙案例驅動教學法在軟件技術專業群中的應用實踐[J].湖北開放大學學報,2023,43(3):38-43.

基金項目: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項目“基于慕課大數據構建信息技術類高職高?!毒W頁設計》課程混合式教學診改平臺”(2019GKQNCX048);廣東省職業院校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教改項目“基于知識圖譜應用技術探索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診改模式”(GDZG-2022-02);粵職繼續教育與職業培訓委2022年度教學改革項目“后疫情時代背景下探索知識圖譜在高校繼續教育線上教學模式中的應用”(無編號);廣東省繼續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優質繼教網絡課程階段性成果(無編號)

作者簡介:周怡燕(1985-),女,漢族,廣東廣州人,碩士,副教授,專業負責人。研究方向為Web前端開發、信息化教學、大數據分析。

猜你喜歡
課堂革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項目化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職護理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
利用MOOC優勢重塑教學 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新模式
從細微處做實小語“課堂革命”
淺析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課程中推行“課堂革命”
MOOC教學試點學院探究
淺談APP學習軟件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家居空間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國際比較研究
淺談項目化教學對中職學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響
基于市場營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