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人才識別只是第一步,培養是關鍵

2024-04-18 12:58王湘蓉
教育家 2024年12期
關鍵詞:師范生人才評價

王湘蓉

新技術將給教育帶來怎樣的改變?在人工智能快速演進的今天,社會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有著深邃的現實意義,對其前瞻性的預判和研究,將為我們認知世界發展趨勢、應對未來不確定性挑戰提供參考依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校長劉仲華認為,面對新技術沖擊,我們既要避免“技術中心主義”,也要防止跳入“人類中心主義”陷阱。他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核心要素,識別并培養好創新人才,需要更廣維度的變革傳統教育形態,以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挑戰。

《教育家》:立足人工智能時代前沿,在社會轉型的新歷史階段,我們對未來教育發展趨勢應作哪些預判,并做好哪些積極準備,迎接挑戰?

劉仲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推動人類社會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面對新興技術磅礴噴涌、社會轉型的新歷史階段,人工智能也將推動未來教育發生深刻變化。

一是教育“私人訂制”成效更實??鬃雍茉缇吞岢觥耙虿氖┙獭?,未來教育可以依托新技術,針對每位學生的學習風格、能力和興趣調整教學內容和難度,提供個性化學習計劃和資源,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二是推進教育資源普及普惠。新興技術能夠有效摒除空間之維和時間之限,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讓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不同地區的學生提供高質量課程資源,有效促進教育均衡。

三是推動教育評價變革。新興技術將促進一系列新的評價手段的產生,這也有利于教師更深層次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與理解程度,評價體系也將從“唯成績是瞻”轉向多元融合,不僅考量學生學習成績,還將深度評估他們的創新等綜合能力,提升教育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為培養復合型高素質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針對這些變化,教育領域應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提前布局。首先要提升師生的人工智能素養,學校要將新型技術領域的知識納入師范生課程體系,培養未來教師對智能技術的基本理解和應用能力;同時探索將新興技術引入課堂,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新興技術,提升他們將技術化為己用的能力。其次要注重基礎設施配套與數據保護,國家要持續完善硬件設施和網絡基礎建設,制定嚴格的數據管理政策,出臺相關的監管措施,保護學生和教師的個人信息。最后要改革人才培養體系,學校要通過教學情境立體化、虛實結合,探索虛擬現實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實踐場景應用,構建教育教學新形態,確保學生能夠掌握未來社會所需的技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支撐。

《教育家》: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教育邊界越來越模糊,您認為新技術將給教育帶來怎樣的改變,對人才培養模式是否會有顛覆性影響?

劉仲華:隨著教育與新興技術的不斷融合,教育邊界的模糊性逐日凸顯。過去,我們不會認為一款點讀機可以取代課堂教育,教育與輔助機器有明顯的區別。當下,教師面對一個響應速度更快、知識范圍更廣、個性化與針對性更強的新興教育時代,如何有效培養時代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將是一個重要課題。

前面我們提到了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面對新技術沖擊,我們既要避免“技術中心主義”,也要防止跳入“人類中心主義”陷阱。綜合來看,我認為新技術將給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帶來以下改變:

一是培養重心轉移。新科技革命將引發廣泛的社會分工調整,人才培養重心不再局限于知識技能,而是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意志力、責任感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并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二是師生關系轉型。師生關系將逐漸由傳統的權威服從轉變為獨立平等,以“師生”為主的二元主體關系將被“教師—學生—AI”新型多元主體的交互結構取而代之。每個教育教學活動參與者都可以是數字知識生產者,師生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并成為知識生產合作者。教師工作模式也將面臨嚴峻挑戰,教師角色出現分化,學情分析師、教學設計師、學習指導師、情感引導師等角色將受到社會關注。

三是學校形態重塑。技術革命正在重新定義學校。只要具備課程、測量、評估三個要素,開設了優質課程,有可以被準確測量的學習過程、學習單元,有對學習者和學習成果的統一標準評價,任何地方都可以稱為學校。智能化時代,標準統一、組織固化、運行機械的傳統學校結構將被打破,呈現出靈巧、開放、融合、演化、智慧、多元的形態。

《教育家》:為了應對未來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教育需要重點培養人才的哪些素養,如何培養?

劉仲華:培養未來人才,教育需重點培養這幾方面的素養能力:一是數字素養和科技運用能力??萍紝傩栽谖磥砩鐣粫粩啾辉鰪?,教育要培養學生具備數字素養和科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在熟悉數字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工具基礎上,靈活運用技術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二是學習和適應能力。未來的特點就在于無法預測的變化,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快速學習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培養他們善于獲取和整合信息,并引導他們綜合運用不同領域的知識解決問題。

三是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獲得創新思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包括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系統思維和協作能力等。只有掌握了創新思維、提升了實踐能力,才可能善于從問題中發現辦法,在危機中開拓新局。

為此,教育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變革:一是整合科技和數字化教育工具,將其納入課程中,幫助學生獲得數字素養和科技運用能力。二是引導學生進行真實世界問題的實踐和探究式學習,鼓勵學生思考并提出問題,培養他們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三是注重項目制學習和團隊合作,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四是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和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并培養他們學會學習的能力。

《教育家》:隨著Al 發展,未來教師的工作形態可能會發生深刻變化,湖南師大在教師培養方面有哪些實踐和思考?

劉仲華:一直以來,湖南師范大學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視教師教育為立校之本,深耕湖南,輻射全國,積極探索教師教育培養體系綜合化改革。

一是持續推動評價機制改革,探索新型的師范生能力評價機制。我們制定了新型教師教育評價指標,探索教師教育改革的新路徑和新模式。學校今年計劃在師范生專業能力發展中心新建多間AI教學分析教室,引入校內教育信息化與智能化交叉研究團隊,聯合教育學、計算機等學科的研究力量與相關管理部門共同探索構建基于人工智能視覺識別的教師能力評價體系,過程與結果并重,充分挖掘教學過程數據,逐步用客觀的過程數據替代主觀的期末評教,倒逼課堂教學質量提升。

二是推進師范生培養方案的改革創新,將數字素養納入師范生技能訓練。我們構建了面向全體師范生的數字素養通識類課程模塊,加強師范生教育課程中智能化元素,構建數字素養培育的評價標準。并加強新型教學模式推廣和培訓,鼓勵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成為日常上課的“新常態”,讓學生由知識傳遞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能力成長的主動探索者,特別是讓師范生在大學四年間能夠提前適應未來的教學形態。學校教師教育學院定期組織教師教學思享會,并建立了跨政府、企業、高校、中小學的溝通平臺,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三是深化課程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優質課程資源。今天的新興技術也許就是明天的常規做法,對于拓展師范生眼界、強化適應能力有顯著效果。湖南師范大學此前已經建立了多間VR教室,師生在使用中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都在主動思考如何利用這項技術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學校今年還計劃建設一間全息教室,目前已經動工,未來也將作為一堂必修課納入師范生的培養環節中;另外基于元宇宙的教學也在學校的規劃目標中。

《教育家》:當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大學如何突破“創新”難題?

劉仲華:可以說,誰抓住了創新這一“牛鼻子”,誰就能下好社會發展的“先手棋”,就能爭得主動、贏得優勢。面對新形勢,今年開年之際,湖南省委發布了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的通知,指出要“堅持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進一步引領湖南發展動能之變、結構之變,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作為新理念、新文化、新潮流集聚的思想重地,高??梢詮膸熧Y建設、人才培養、評價機制等維度不斷破解制約創新的思想桎梏與制度藩籬,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

一是培育拔尖創新人才。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核心要素,要通過教育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作為人才培養重鎮,高校要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機制。當前我國拔尖創新人才篩選方式較為單一,測評指標略顯粗放,涵蓋內容不夠全面。因此,要從學生學習興趣與基礎能力著手,引入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全方位、系統性考查學生行為模式與綜合素質,不斷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創新多元選拔機制。要改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人才識別只是第一步,培養才是關鍵。要建立長周期貫通的培養模式,實行本碩博一體化培養,綜合考慮學生稟賦特長,實行階段式、個性化培養。同時,支持拔尖人才早進實驗室、課題組、科研團隊,鼓勵學生自主開展科研創新工作,增強學生基礎研究能力,打造一支高質量科研創新主力軍。要強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資源供給,建設一批“金?!薄敖鹫n”“金教材”,加大基礎學科政策傾斜力度,重點支持基礎學科建設;提升課堂中前沿創新知識所占比例,針對性改善課程體系,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積極對接社會前沿,更新教材內容,提升教材建設質量,整體性增強人才培養質效。

二是建設一流師資隊伍。高校要加大教師引育力度,搭建引才平臺,建立海內外人才工作站,根據學校自身實力與學科發展狀況,引進一批成果豐碩的高端人才和具有強大創新潛能、能獨立推進某個學術方向的青年人才;分類、分層、分步驟建立不同人才培育體系,實施人才托舉計劃,不斷破解人才成長過程中面臨的難題。要發揮教師團隊效度,引導高校教師在教學及科研等方面從“單打獨斗”轉向“集體作戰”,以重點、特色學科建設為支撐,以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為目標,優化整合教師隊伍資源,推進交叉研究團隊建設,發揮團隊效應和當量效應。要注重評價維度,用好教師評價“指揮棒”,堅決克服“五唯”頑瘴痼疾。同時,打通教學與科研之間的評價壁壘,完善教學名師與科研人才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努力做到人盡其才。

三是提升科技創新能級。高校作為開展科學研究的主力軍,要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研。同時,加快高校內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以大科學裝置集聚科研動能,推動各科研單位內部資源整合與大型科研設備共享,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要增強人文社科創新能力,人文社科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高校要為建設好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平臺提供資源傾斜,并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引導教師圍繞社會重點、熱點問題,開展相關研究,提供咨政服務,不斷提升人文社科的社會服務力度。要深化科研創新機制改革,加強頂層設計,探索實施“創新型學院”“科研特區”等組織模式,鼓勵以輕量化的組織建制開展科研攻關。健全以創新質量和創新貢獻為核心的科研分類評價機制,將社會服務貢獻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評價范疇,讓科研創新真正助力國家戰略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

猜你喜歡
師范生人才評價
人才云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進一步完善免費師范生政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