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幼兒園班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索

2024-04-18 14:05王晶晶
兒童繪本(閱讀與美育) 2024年5期
關鍵詞:班本樹葉葉子

王晶晶

導讀:在兒童被發現的當今時代,兒童被看作是有能力的學習者,他們主動與周圍世界建立聯系。作為支持者和引導者,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和評價理念,借助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將評價充分融于課程開發前、課程實施中、幼兒發展中,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發展水平出發,設計適宜于本班幼兒發展的班本課程。

一、問題提出

課程質量關乎著學前教育發展的質量,優質的幼兒園課程能夠更適宜、有效地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讓兒童獲得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關鍵經驗和能力。隨著園本課程的興起,兒童立場、兒童觀點、兒童發展需要等觀點逐漸深入每位幼教人的心中。然而,每個班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幼兒周圍的現實生活環境和所能接觸的課程資源各不相同。從這個意義上看,幼兒園教師不應該僅作為專家編制好的課程的忠實執行者,更應該是課程的設計者,設計出適宜于本班幼兒發展的班本化課程。

盡管許多教師已經認識到班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性,但在課程方案設計和實施中仍然存在諸多困惑與誤區,具體包括:沒有把班本課程建設看成是一個連續的、動態的、不斷實踐的過程,課程方案停留于靜態的計劃書寫上;不知道如何處理好生成活動與教師預設活動之間的關系;存在課程“拼盤化”現象,課程目標與內容之間缺乏內在邏輯聯系;幼兒學習與發展評價的難度過大,缺乏評價的意識和方法,忽視評價環節等。教師轉變單一的課程實施者的角色,積極參與班本課程建設,提高課程設計能力是有效提高幼兒園課程質量的關鍵。

二、教·學·評一體化對班本課程開發的現實意義

教·學·評一體化作為一種教學設計和組織的理念,最早可追溯于泰勒的課程編制原理,他要求課程教學首先要從清晰的課程目標出發,其次要提供實現這些目標的教育經驗,思考有效的組織方式,最后要保證評價的有效性。目標是課程編制的起點,也是課程評價的終點。20世紀80年代美國“基于標準的教育改革運動”要求基于標準進行教學設計與評估,20世紀90年代以英國為代表的世界各國興起“為了學習的評價”研究,倡導讓評價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在一次次的教育改革實踐中,以目標為中心的教學、學習、評價逐漸實現一體化,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敖淌裁础奔锤鶕W生的學習發展水平制定適宜的教學目標,“學什么”即根據教學目標組織恰當的教學經驗,“學得是否有效”即依據預期目標評價學生學習成果。雖然幼兒園沒有統一的標準化課程,但是評價課程是否有效的依據始終是課程能否促進幼兒發展,因此課程開發并非是盲目的、隨意的,而是基于根據幼兒園的法律法規、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原則,具有一定的內在邏輯和線索的。教學評一體化要求教師從目標出發,整體地考慮教學、學習、評價三者之間的關系,符合幼兒園班本課程開發的需求,對幼兒園班本課程開發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三、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幼兒園班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索

(一)評價幼兒興趣,預設課程目標

幼兒興趣是課程開發的起點?!队變簣@保育教育評估指南》在闡述教育過程的“師幼互動”這一指標時指出:“善于發現各種偶發的教育契機,能抓住活動中幼兒感興趣或有意義的問題和情境,支持兒童主動學習?!边@一指標要求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善于發現幼兒的興趣,捕捉教育契機,讓幼兒能夠在興趣的引發與驅動下主動學習。幼兒天生對世界充滿好奇和興趣,發現幼兒的興趣也許不難,但是在眾多容易轉移的興趣中捕捉到能夠支持幼兒進一步發展的、有價值的興趣,就需要教師對幼兒的興趣做出價值判斷,評價幼兒的興趣是否具有課程開發的價值、是否對幼兒成長具有普遍意義、是否能夠推動幼兒持續探索和主動學習。

例如,班本課程《有趣的葉子》課程開發起點是一次戶外活動中幼兒關于“一場樹葉雨”的關注。戶外活動時,一陣風吹過,樹上很多葉子隨風飄落下來。欣欣說:“哇,快看??!下樹葉雨啦!下樹葉雨啦!”桐桐說:“樹葉才不會下雨呢!這是風把樹葉吹下來了?!痹娪暾f:“這些被風吹下來的葉子好像蝴蝶在轉圈圈?!比饺秸f:“剛才有樹葉落下來砸到我臉,還有點疼呢?!笨∮钫f:“為什么有的葉子被風吹下來,有的葉子還在樹上長著呢?”桐桐說:“因為這些樹葉枯萎了呀,枯萎的樹葉會變成黃棕色,然后落下來?!焙栖帍牡厣蠐炱饋硪黄淙~說:“看,這個葉子是愛心形狀的,我要送給我媽媽?!毙佬勒f:“不如我們來撿很多很多愛心的葉子帶回教室,送給好朋友吧!”桐桐說:“這里還有像扇子一樣的大葉子,我要撿大葉子?!彪S后,幾個幼兒都在地上撿起了葉子。教師發現了幼兒對樹葉飄落的過程感興趣,關注到樹葉飄落的狀態、樹葉的大小和形狀、樹葉為什么掉落。從更多幼兒撿樹葉的現象中,教師可以初步判斷幼兒的興趣更多集中于對樹葉的關注方面。因此,在對幼兒的興趣做出評價之后,教師可以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的目標指引預設班本課程《有趣的葉子》的課程目標:

1.能通過簡單的調查,用圖畫和符號收集、記錄有關樹葉的發現和問題。

2.能在觀察、發現、探索等形式中感知樹葉的不同特征,并能根據外形特征進行分類。

3.了解樹葉的生長過程,發現樹葉隨季節發生的變化。

4.能嘗試用各種材料進行以樹葉為主要材料的游戲活動,體驗利用自然物進行創造的樂趣。

5.嘗試用連貫完整的語言,分享與樹葉的故事。

(二)評價教學實施全過程,把握課程發展方向

1.確定教學目標

確定教學目標是評價教學效果的前提和依據。幼兒園課程由一系列活動組成,活動目標與課程目標之間存在邏輯性,通過對課程目標的分解,我們可以得到每一具體教學活動的目標。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活動目標設置要考慮到認知、能力、情感三個維度,并且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便進行活動評價,分析目標達成度。教學目標的設置既要關注如何讓評價具體化,又要關注幼兒能學到什么、如何學習更有效。從課程目標、幼兒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幼兒的學習方式三個方面出發,可以生發出“尋找葉子”這一活動?;顒幽繕?:主動尋找和發現葉子,觀察和比較不同種類的葉子,發現其異同。目標2:嘗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記錄和分享各自的發現。目標3:對探究葉子的活動產生興趣。

教師可以用繪本《葉子先生》導入,啟發幼兒到大自然中尋找葉子,利用表征記錄支持幼兒主動探索和探索發現。由繪本故事到實際操作、表征記錄,符合幼兒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和用符號表征的能力?!皩ふ胰~子”活動實施形式為兩人一組的小組活動,實施過程具有開放性、探索性的特點,支持幼兒利用表征記錄的方式將小組合作尋找到的葉子都畫在紙上。這些表征信息既呈現了幼兒在感知、操作、體驗中獲得的多樣化學習經驗,也是教師判斷目標是否達成、促進幼兒進一步學習的活動設計依據。

2.收集評價信息

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教學活動實施過程與評價信息收集過程往往是同步進行的。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與幼兒展開對話,在對話中仔細傾聽幼兒的發現,歸納分析信息,形成活動評價結果。收到幼兒表征記錄后,教師要以提問的方式組織對話過程,引導幼兒有層次地、完整地分享自己的發現。問題1:你在哪里發現了這些葉子,你認識這些葉子嗎?問題2:這些葉子有哪些顏色呢?問題3:你發現了這些葉子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問題4:你有沒有找到兩片一樣的葉子呢?問題5:關于葉子,你還有哪些問題想要了解?由于幼兒的回答零散繁多,這里僅呈現歸納與分析過程。記錄幼兒的回答,結合表征,對幼兒的學習經驗進行整理后,教師了解到幼兒能夠觀察和發現不同種類葉子的異同,不同小組幼兒對葉子的認知經驗存在差異。少部分幼兒能夠準確說出葉子的具體名稱,能認出廣玉蘭葉、銀杏葉、楓葉、柳葉。大部分幼兒對葉子的不同點認知集中于顏色、大小、形狀方面,少部分幼兒關注到葉子的氣味、表面有無絨毛或破損、是否可食用方面。對于葉子的相同點方面幼兒能夠說出葉子都有桿桿,表面有很多線,不能說出葉柄和葉脈。幼兒對葉子為什么變黃/變紅、葉子為什么會落下來、有的樹上葉子為什么不落、那是什么葉子等問題感興趣。

3.評價活動效果

通過整理與分析,教師能夠對活動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分析目標是否達成,把握幼兒的現有經驗水平和思維方式,為后續設計最近發展區的活動和教學策略提供依據。從活動實施結果來看,幼兒能夠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主動尋找葉子,用圖畫表征和語言講述的方式記錄、分享自己關于葉子的發現,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索葉子的異同點,從形狀、大小、顏色上和名稱上對葉子做出區分,發現葉子都有桿桿和線,并能提出關于葉子的感興趣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感興趣的問題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活動,如葉子的身體、葉子標本、葉子與陽光、落葉樹與常綠樹、一片葉子落下來、葉子拓印、落葉跳舞、我和葉子玩游戲、好喝的茶、蔬菜有營養等。真正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是評價幼兒的興趣和學習需要,對活動效果的分析與評價,同時也是對幼兒現階段發展水平和學習方式的分析和評價,能夠幫助教師設計出更有利于促進幼兒連續發展的活動。在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在不斷收集著評價信息,促進教學和學習一體化效果的提升。

(三)利用游戲故事評價,促進教學和學習

為了判斷課程是否有效,教師還需要對幼兒的發展做出評價,并將評價結果最終應用于促進教學和幼兒學習方面。幼兒的學習方式不同于成人,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相對薄弱,這就決定了不能采用統一的標準化測驗方法評價幼兒。對幼兒發展做出評價,需要教師靈活運用非正式評價方式,在自然情境中觀察和記錄幼兒的行為,依據《指南》和課程目標進行解釋和反饋。游戲能夠給幼兒帶來愉悅感和放松感,讓幼兒展示出真實的自然狀態。教師通過照片和視頻的方式記錄下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為評價幼兒發展提供了依據。游戲故事評價是教師通過觀察和分析幼兒游戲過程中的行為表現,進而評價幼兒發展的一種實質性評價方法。它的主要操作流程有六步:確定游戲主題—自由游戲—教師觀察—幼兒記錄—師幼交流—后續解析。在評價課程《有趣的葉子》中,我們借助這一方法對幼兒發展進行評價,推動幼兒在游戲中繼續學習,優化教學進程。

游戲開始前,教師提供了樹葉、樹枝、松果、圓木片、小木樁等材料,讓幼兒自由結伴,確定游戲主題后自由進行游戲,教師在游戲中記錄幼兒的行為表現。游戲中,教師觀察到欣欣和小魚兩個幼兒拿了一些木片、松果、樹葉等材料。在拼搭交流中,教師了解到兩名幼兒想要給松鼠做一個家,還要準備很多松果作為過冬的食物。他們首先將最大的圓木片放在最底層,在四周又放了四個小木樁,又在木樁上放上一層圓木片,按照這樣的結構做了兩層。其次,在木片周圍擺放了一圈樹葉,中間放了一顆大松果。最后,在第一層和第二層圓木片上放上一些小松果,還用樹葉前后連接起來做了一條彎曲的樹葉小路。這樣一個小松鼠的家就完成了,幼兒拍手歡呼并邀請同伴參觀小松鼠的家。教師將幼兒的游戲過程拍照記錄下來,游戲結束后,請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他們的游戲過程。

教師在游戲講評環節開展充分的師幼交流,出示游戲照片,利用“你今天玩了什么游戲?和誰一起玩的?為什么要用這個材料?游戲分享時你的心情怎么樣?你在游戲時遇到了什么問題?其他小朋友對他們的游戲有什么想法?”等問題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游戲過程,了解幼兒真實的游戲想法,鼓勵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同時也讓其他幼兒參與到游戲評價中,實現幼兒之間的互評,真正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講述游戲的過程,也是鍛煉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達的過程,促進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與課程目標相一致。師幼共同提煉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在下一次游戲中嘗試,有利于促進幼兒的深度思考,支持幼兒的持續探索和學習。

游戲分享結束后,結合幼兒表征記錄,教師繼續對幼兒的游戲進行解讀和分析,以此判斷幼兒的發展水平,思考后續教學支持手段。從幼兒的游戲觀察中可以發現,兩名幼兒的游戲主題明確,并且能夠根據主題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拼搭,拼搭過程中兩人分工合作,始終投入專注地游戲,注重作品的美觀程度和實用性,游戲時心情愉悅,體驗到使用自然物進行創造的樂趣;分享時講述清晰,對作品有較高的自我評價。當幼兒提出想要做更大的松鼠家時,教師需要思考下次游戲的場地和材料支持,為支持幼兒深入游戲做好物質準備。

四、結語

借助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教師可以實現教學、學習、評價的協調平衡,以專業、全面的課程助力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發展。

猜你喜歡
班本樹葉葉子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班本課程的實施
淺談幼兒園班本課程的組織與實施
淺談幼兒園班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樹葉的不同稱呼
葉子
最后一片葉子(節選)
一片樹葉
熟悉的米,奇妙的稻——課程敘事:我們的班本課程“稻”
一見傾心的優雅——葉子
Word Fu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