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并舉”視域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及路徑探究

2024-04-19 04:48陳曦陳國華
大學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路徑探究價值意蘊五育并舉

陳曦 陳國華

[摘 要]加強勞動教育既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文章論述了“五育并舉”視域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分析了高職院校勞動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境,提出了加強勞動教育教學體系的頂層設計、開設“勞動+”融合課程,健全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構建多元主體評價模式,建設高質量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增加勞動教育相關培訓,實施“社企校家”勞動教育“四方聯動”模式教育路徑,為推進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育人成效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勞動教育;“五育并舉”;價值意蘊;現實困境;路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1-0138-04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促進人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功能,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因此,高職院校育人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不僅要引入德育教育,做好以知識、能力培養為主的專業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及審美品格,而且要在各類課程中自然融入勞動教育,實現“五位一體”教學目標。然而,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勞動教育中仍存在現實困境。因此,在“五育并舉”視域下剖析勞動教育的價值內涵,分析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現狀,歸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中存在的瓶頸,探究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一、“五育并舉”視域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

(一)勞動教育事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黨的教育方針是指引高校教育工作前進的指南。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提出,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勞動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實施勞動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提升勞動技能,進而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實施勞動教育既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目標相吻合,也與新時代黨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相符合。

(二)加強勞動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要全面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及大國工匠和能工巧匠,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打造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中理解和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念,自覺抵制不勞而獲、崇尚暴富、貪圖享樂等不良思想,明白通過勞動才能創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三)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要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2021年,我國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將“勞動教育”納入黨的教育方針,強調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定了勞動教育的法律地位。

二、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現實困境

(一)勞動教育缺乏頂層設計,未形成保障機制

調研發現,部分高職院校在勞動教育的頂層設計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勞動教育的實施組織和保障機制不夠完善。盡管諸多高職院校積極開展了勞動教育,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部分高校存在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的現象。在專業課、通識課教育教學過程中易忽視勞動教育,而在勞動教育中又缺乏與專業教學的緊密結合,甚至停留在傳達文件層面,缺少具體的實施方案。二是用于勞動課建設、教學和勞動實踐的專項經費不足,勞動教育的形式較為單一。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通過課堂教學、課堂實驗、見習實訓等多元化途徑,樹立勞動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的教學模式的構建還存在不足,缺乏將勞動教育融入常規課程、實踐課程及第二課堂等新的勞動教育教學模式。

(二)高職院校學生及其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

家庭中的勞動教育是家長向孩子傳遞的一種以勞動觀念、勞動習慣、生產技術知識和勞動技能為內容的教育活動。通過家長的介入,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艱苦奮斗的良好習慣。調研發現,相比孩子的勞動素養,部分家長更關注孩子的成績。更有部分家長表示只管把成績搞上去,別的什么都不用管,這讓勞動教育更無從談起。勞動教育相比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來說,受到公眾的關注較少,還需進一步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及其家長的勞動價值觀的引導。

(三)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情況不夠理想

當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師資薄弱是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制約因素。師資培育情況不夠理想,主要體現在:一是勞動教育相關培訓數量少、效果不佳。勞動教育培訓的覆蓋面較小,面向學校行政干部的多,而針對教師和輔導員的勞動教育培訓較少。有關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勞動教育教學能力的師資培訓和研討會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師對勞動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存在不足。二是勞動教育師資力量薄弱。調研反映大部分師資來源于校內,校外的師資力量不足。其中,勞動模范、大國工匠、企業專家等師資占比較少。同時,結合勞動教育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深度和廣度不夠。

(四)勞動教育評價體系與考核機制不夠健全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評價體系不夠完善,缺乏科學的考核機制。首先,評價主體以校內教師為主,評價過程缺少學生互評和家庭、社會等其他相關方的參與,導致勞動教育評價結果缺乏科學性與準確性。其次,評價方式有限,部分高職院校評價勞動教育成效的主要依據是大學生參加理論考試的成績。這種重知識輕能力,片面追求分數的評價制度,忽視了勞動教育過程中學生的課堂參與、作業完成和問題回答等因素,課堂教學評價缺乏完整性與科學性。最后,評價標準存在局限性,部分高職院校主要是以學生是否掌握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為評價標準,忽視對學生有關勞動的思想認識、情感態度及精神的培養。

三、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路徑探究

(一)加強勞動教育教學體系的頂層設計

通過調研社會和企業對學生勞動素質能力的需求,加強勞動教育教學體系的頂層設計。一是建立勞動教育的實施組織和保障機制。學校要成立勞動教育專門組織機構,負責籌措勞動教育實施的經費,了解各級勞動教育政策文件,制訂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明確監督考核勞動教育實施情況等任務。二是加強勞動教育與各類課程的融合,開設“勞動+”融合課程。修訂課程教學標準,除了勞動教育必修課程,還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將勞動教育元素融入課程教學內容,將勞動教育實踐與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相結合,不斷深化產教融合。三是鼓勵和支持教師申報勞動教育方面的課題,通過參與勞動教育科研與教改課題,促進課程改革創新。引導教師持續挖掘和梳理各類課程的勞動教育元素,建設勞動教育課程資源庫。四是與企業、社區共建勞動教育實訓基地,優化勞動教育教學環境,增設勞動教育教學場景,為勞動教育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支持。

(二)健全勞動教育評價體系

進一步健全勞動教育評價體系。一是構建多元主體評價模式。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單一評價模式,打造學生、家長、企業與教師為一體的多元評價主體,使他們共同參與到勞動教育教學中來。二是豐富評價方式,評價方式貫穿線上與線下。線上平臺主要記錄學生預習、搶答互動等學習過程,線下側重實操訓練過程??荚u指標涵蓋勞動教育過程中學生課堂參與、作業完成、問題作答等內容,以此增強勞動教育過程管理的科學性和評價的準確性,使線上線下教學都能激發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熱情。三是完善評價標準,重視對學生有關勞動的思想認識、個人品德的培養,提升學生對勞動教育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四是制定勞動教育實施效果評估方法。一方面,要評價教師是否在課堂中按照勞動教育的組織要求實施教學,鼓勵教師設置適當的勞動教育考核要求,組織學院開展教學評價。另一方面,要評價教師勞動教育實施效果。通過問卷調查,針對勞動教育實施方式、內容和勞動教育目標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獲得學生對勞動教育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持續改進意見。

(三)建設高質量勞動教育教師隊伍

高職院校應當重視高質量勞動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方面,通過常態化培訓提升師資隊伍的勞動育人能力。一是把勞動教育納入全體教師的培訓內容,實行全員培訓和專項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二是通過集體備課、教學展示、專題研討等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三是通過技術應用、專題培訓、資源開發和建設,提升教師的數字化勞動教育水平。四是通過到企業掛職鍛煉、參加工廠勞動等,增強教師的勞動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建設專兼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人才資源,聘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等優秀社會人士作為學校外聘教師,邀請他們講述勞模故事、創新故事,展示精湛技藝,講述工匠的傳承與發展,切實增強勞動教育的感染力,讓學生加深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認識和理解,提升育人成效。

(四)實施“社企校家”勞動教育“四方聯動”模式

勞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協同參與。通過聯合社區、企業、學校和家庭共同開展勞動教育教學,實施“社企校家”勞動教育“四方聯動”模式(見圖1)?!吧缙笮<摇惫蚕韮瀯葙Y源,共同制定勞動教育課程標準,修訂納入勞動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 共同對勞動教育結果進行評估,形成校內校外、課內課外勞動教育無縫銜接的良好氛圍。在此模式下,家庭要發揮勞動教育的基礎作用。家長應將正確的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勞動價值觀傳遞給學生,營造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把勞動意識和技能的養成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要切實承擔勞動教育主體責任,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同配合、師生充分參與的工作格局,開設多樣化的勞動教育課程,營造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校園文化氛圍。發揮企業和社區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企業和社區各方面資源,為勞動教育提供必要保障。例如,高職院??陕摵掀髽I、社區共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在真實工作項目上進行教學,增強學生的勞動體驗感。同時,還可邀請企業和社區工作人員共同研發勞動課程,編寫勞動實踐指導手冊,參與勞動教學,切實彌補學校勞動師資配備不足、課程資源匱乏等問題。依托“四方聯動”模式實施協同育人,有助于培養出符合企業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

四、結語

加強勞動教育既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高職院校應當深刻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多途徑提升勞動教育的育人質量。通過加強勞動教育教學體系的頂層設計、開設“勞動+”融合課程,健全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構建多元主體評價模式,建設高質量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增加勞動教育相關培訓,實施“社企校家”勞動教育“四方聯動”模式,引導高職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素養,從而持續推進勞動教育育人成效,實現“五育并舉”下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張爍.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2020-03-20)[2023-06-15].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03/t202003?

26_435127.html.

[3] 牛萬強.新時代高職院校三位一體特色勞動教育模式實施路徑研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3(8):126-129.

[4] 楊妍茜.論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體化路徑設計[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6(3):149-154.

[5] 田聰聰.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探索[J].科技風,2023(27):29-31.

[6] 勞家仁.新時代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的內涵、現實困惑及實踐理路[J].教育與職業,2022(8):55-58.

[責任編輯:蘇祎穎]

猜你喜歡
路徑探究價值意蘊五育并舉
建設教育強國的鴻篇巨制
“五育并舉”育新人:開啟首都教育新時代
走向“五育并舉”的現代學校管理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師德建設的路徑探究
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現狀以及路徑探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項目專業化發展路徑探究
蔡元培五育并舉對當今高校人才培養的啟發
讀懂名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