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革命故事,植紅色基因,育時代新人
——以六年級下冊“理想與志向”單元的教學為例

2024-04-19 08:07江蘇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實驗小學226000王敏峰
小學教學參考 2024年7期
關鍵詞:要素革命課文

江蘇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實驗小學(226000) 王敏峰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語文新課標”)在“課程性質”中指出,語文課程在“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同時,在“教學建議”中又強調,教師要“把立德樹人作為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認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在此基礎上,語文新課標中“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在每個學段“學習內容”的第一條中都設置了關于革命文化類文學作品的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策略。

“理想與志向”是統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閱讀主題,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是語文新課標中“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具體體現。在進行本單元教學時,教師要緊扣課標、教材提出的學習任務,結合具體的學情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閱讀與表達。這樣既能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也能將紅色基因植入學生的心田,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懷。

一、融通單元內容,明確教學要義

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是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革命文化專題教育的最后一個單元。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有三條,前兩條指向閱讀,最后一條指向表達。閱讀要素的描述主要從閱讀策略入手,提出了閱讀的要求,如第一條語文要素中提到的“關注外貌、神態、言行的描寫”屬于閱讀策略,而“體會人物品質”更多是指向閱讀要求;第二條中的“查閱相關資料”屬于閱讀策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則是對文本閱讀提出了要求。表達要素重點強調的是表達方式要靈活選擇。

為了將上述語文要素落實到位,統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精選了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還編排了綜合性學習活動“奮斗的歷程”。其中,《古詩三首》(《馬詩》《石灰吟》《竹石》)主要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學生在閱讀后,能夠感受到古代文人高潔的人生志向。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表達方法(適當滲透語文要素三)?!妒昵暗幕貞洝芬徽n可以從分析人物的外貌、言行和神態入手,讓學生體會李大釗視死如歸的精神品質(著重落實語文要素一)?!稙槿嗣穹铡肥且黄h論文,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來深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著重落實語文要素二)。略讀課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課可以著重引導學生進行學法遷移,讓他們在《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的學習基礎上,抓住董存瑞的外貌、神態和言行描寫,去感受革命英雄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犧牲精神(著重進行語文要素一的遷移運用)。

本單元安排的綜合性學習主題是“奮斗的歷程”,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卓絕地奮斗的歷程。這一活動分為三大板塊,其中第一大板塊是“開展閱讀分享會”,統編語文教材選編了《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長街送總理》等七篇極具代表性的詩文。學生閱讀這些作品,不僅能夠受到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精神的熏陶,還能讓教師進一步落實單元語文要素,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二、立足整體設計,助力讀寫交融

(一)基于資源整合,注重方法融合

語文新課標極為重視課程資源的有機整合??v覽該單元的教學資源,可以發現,雖然閱讀材料豐富多元,文中涉及的人物、特點及事件等也各不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其主題都是人們對理想和信念的追求,都指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理念。教師在進行教材解讀之前,要著眼于整個單元,科學合理地重組單元內容,使各板塊之間相互借力、相得益彰,如此,才能實現學習資源的有機整合,助推學習活動走向深處。除了對學習資源進行整合,教師還要關注學習方法的融合,要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更真切地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二)立足語文要素,搭建任務框架

教師如何在踐行語文要素的同時滲透革命文化,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傳承紅色基因呢?這需要教師先根據文本內容創設相應的主題情境,再根據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雙線要求,將課內外閱讀、綜合性學習以及創意表達相互融合,促進文道合一。本單元的主題情境可以設計為“追尋奮斗足跡,書寫人生理想”,在此主題情境下,教師可以進行學習板塊的架構(見表1)。

表1 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學習板塊架構

(三)強調循序漸進,提升讀寫品質

1.讀中悟氣節

托物言志的古詩詞和一些革命主題的詩詞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誦讀訓練,培養學生民族氣節的良好素材。但由于這些素材距離學生生活的年代較為久遠,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縮短學生與詩歌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多個維度引入學習資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圖片,還可以是影視劇,以此豐富學生對革命文化的認知,使學生從中汲取到更多的精神營養。

在“詩歌王國我穿梭”這一學習板塊中,教師安排了“品讀詩歌,品悟志向”的學習任務。在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古今聯動,把古詩詞的學習與革命詩詞的學習融合在一起。教師通過讓學生讀《古詩三首》,引導學生去探索“物象”與“志向”之間的關聯,探索詩人是如何托物言志,又是如何將自己的滿腔愛國之情、剛正不阿的民族氣節、潔身自好的人生觀表達出來的。在解讀古詩詞的基礎上,教師要再引導學生閱讀綜合性學習中的革命詩詞,通過誦讀等方式去體會革命者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感受改革者的深謀遠慮和過人膽識,從而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編撰小詩集”這一實踐環節中,教師先放手讓學生自主收集資料,并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中的誦讀、演讀、演唱等學習活動;最后帶領學生編輯詩集。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的審美素養、民族氣節、文化底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講中立精神

這個單元中的人物形象個個都是鮮活而豐滿的,如忠于革命、沉著冷靜的李大釗,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張思德,舍身炸暗堡的英雄董存瑞,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毛主席,受萬民擁戴的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如何讓這些英雄人物走進學生的心里,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樣呢?這需要教師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或品讀文字,或角色代換,或體會情感,或講述故事,以此激發學生的崇敬之情,將革命精神內化于心,使他們感受到自己背負的責任和使命,生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例如,針對《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中“父親被捕前”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這樣教學。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7 自然段,哪些句子深深打動了你?請用橫線畫出來。

生1:那年春天……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

師:邊讀邊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生2:我仿佛看到了父親忙碌的身影,他每天都早出晚歸、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

師:大家能用朗讀的方式來表現父親的忙碌和忘我工作的狀態嗎?先自己讀一讀,再讀給老師和同學聽。

(學生朗讀略)

師:父親為什么要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還把一些書籍和文件都燒了呢?

生3:父親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黨組織遭到破壞。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課文第6 自然段提到“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師:再來讀一讀寫父親早出晚歸的句子,說一說你讀出了什么?

生5:我感受到了局勢的緊張,感受到了李大釗不顧個人安危的大無畏精神。

師:是啊,這就是作者的父親,一個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英雄。在這部分內容中,還有觸動你心弦的句子嗎?

生6:第7 自然段中的“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我哪能離開呢?’”。

師:離開意味著什么?不離開又意味著什么?

生7:離開意味著生命的安全,不離開意味著危險,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師:在生與死之間,父親選擇了什么?這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李大釗?

生8: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意志堅定,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李大釗。

師:這個句子也可以用陳述句來表達,陳述句和反問句的意思是一樣的。作者為什么采用反問句來表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自己試著把這兩種句式都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生9:反問句比陳述句更能體現父親意志的堅定,這樣讀起來更有層次感。

在分析、品讀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講一講李大釗的故事。學生在講述中就會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聲情并茂地演繹故事的精神內核,從而實現革命精神的內化和紅色基因的根植。

3.寫中助內化

本單元是統編語文教材中閱讀內容最豐富的一個單元,也是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審美素養以及表達素養的最佳載體之一。要讓學生的血脈中流淌著革命文化,充溢著愛國情懷,教師的教學就要沖破閱讀與講述的樊籠,鏈接學生的生活,鏈接當下的現實社會,并眺望民族發展的未來,讓學生提筆成文,寫下心中的所思所想。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教師設計了“書寫心愿,勾畫未來”的學習任務,目的是引導學生思考:“革命先烈們為了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身為新時代少年的我們又該做些什么呢?”這樣的問題能夠讓學生反思生活、審視自己、暢想未來,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在書寫心愿之前,教師要想辦法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引導他們不拘形式地進行書寫,可以是創作詩歌,可以是撰寫讀后感,可以是記敘故事,還可以是給革命先輩們寫信等。在學生書寫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引導他們進行互批互閱,在修改中完善自己的習作,提升自我。

三、完善科學評價,促進素養提升

在評價環節中,教師應樹立“評價即學習”的理念,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

(一)將紅色基因植入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中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評價要兼顧文學性與表達性。例如,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評價,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在閱讀中參與討論時的表現,還要評價學生即興寫下的感悟、體會等;在“誦讀小麥霸”的評價中,要求學生誦讀的內容健康、積極向上,語言表達正確、流暢,誦讀時的精神飽滿;在講述故事的評價指標設置中,教師要將紅色基因植入其中,引導學生對照指標清晰、深刻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在書寫心愿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習作內容與所選擇的表達方式是否高度匹配,運用的語言文字是否具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與意義。

(二)將革命文化融入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中

除了評價方式多樣化,教師還要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如果僅靠教師一人評價,教師的時間和精力都會嚴重透支,而且也會有不夠客觀公正的嫌疑。因此,不管是閱讀評價還是表達評價,教師都要鼓勵學生、家長、其他科任教師積極參與評價。這樣進行評價,不僅客觀公正,而且能夠引發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讓他們樂于思考,敢于發表個人的看法。如此,學生才能深化對單元主題的認知,積累更多革命先輩的故事,重溫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和高尚的民族氣節。這樣,紅色基因就會悄然植入學生的心田,與他們血脈相融。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學情,整體策劃教學內容,在落實語文要素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要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育人資源,把“立德樹人”“培育新時代少年”的目標落到實處。

猜你喜歡
要素革命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背課文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也談做人的要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