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徘徊在古今邊緣的歷史“拾荒者”

2024-04-20 10:07張尋
名作欣賞 2024年4期
關鍵詞:邊緣文學文本

在《歷史碎片與詩的行程》的總序中,陳平原提到了關于人文學的想象:“我想象中的人文學,必須是學問中有‘人——喜怒哀樂,感慨情懷,以及特定時刻的個人心境等……另外,學問中還要有‘文——起碼是努力超越世人所理解的‘學問與‘文章之間的巨大鴻溝?!弊鳛槲膶W批評家的黃子平契合了這一想象背后的人文學者的形象,在詩意般的文學評論話語中娓娓道來,追蹤著歷史的痕跡,訴說著日常的細節,探究著情感的記憶。

從“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宏觀框架的提出,到后來的對于“碎片”的關注,黃子平在其閱讀與寫作中展示碎片,展示迷津和渡口,展示嘗試與失敗,展示湮沒在交叉小徑上重重疊疊的腳印,以求呈現曾有的多種歷史可能性。在對被遮蔽的歷史的揭示過程中,黃子平認同的是“作為方法的文學”,認為在面對任何文本的時候,要把握文本的語言、修辭、意象以及對虛構的感受和分析。在對這“表面”形式的分析過程中,進入歷史的深處。同時,黃子平還借鑒了阿甘本《何謂同時代人》中對于人和時代關系的看法,即尼采的“不合時宜的人”的概念,指出同時代人與時代是一種非常復雜的關系,同時代人既屬于這個時代,又要不斷地背叛這個時代、批判這個時代,既依附于時代又同時代保持距離。

在對于“同時代人”的解讀中,可以看到在黃子平的文學批評研究理路中一個貫穿始終的身份——歷史的“拾荒者”。黃子平曾評價自己的位置是“老橋上的一塊橋板”,這“橋板”和歷史的“拾荒者”異曲同工,某種意義上都是他所說的“中間物”——地理“中間物”和歷史“中間物”。在歷史的時間之流和空間之感中,黃子平從高屋建瓴的宏觀觀察到深入文本的微觀細讀,“始終如一的歷史意識”未曾改變,“這種歷史意識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將他的研究與批評對象放到了一個既有縱向又有橫向的歷史坐標系中去衡量,二是將自己的批評活動與作用置于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下和過程中?!秉S子平以其獨特的歷史意識和對文本的感受,以歷史“拾荒者”的身份,參與到文學的“意思”的生成過程當中,既把文本置于歷史語境之中,形成一種古今參照的共舞場景,又把文本從歷史語境之中解放出來,呈現一種面向未來的開放結構。

徘徊古今的幽靈,回到歷史的深處

從當下回看歷史,從過去觀照現實,“去暴露現存文本中被遺忘、被遮掩、被涂飾的歷史多元復雜性”,現代性與古代性最深層的姻緣關系在一個瞬間被照亮了。

陳駿濤把黃子平歸入新美學—歷史批評的派別之中,認為黃子平是從美感形式與社會歷史內容的有機整體層面把握文本,并從結構主義和系統方法論兩條進路概括了黃子平早期的批評實踐。吳曉東則以游動和越界來概括黃子平文學批評的內在特征,認為其表現為以破譯文本秘密為中心的一種帶有鮮明解構性的政治批評和文化批評,以及以政治批評和文化批評為底蘊的形式批評,并以文本修辭學總結了黃子平的批評理論和方法。無論是早期結構—系統的實踐概括,還是后來解構—語言的細讀分析,黃子平始終以一種置身于歷史又超越歷史的批評姿態、以“重讀”的閱讀方式進入文本、社會與歷史。在把歷史和社會文本化的過程中,抓住了徘徊在“古今”之間的幽靈。在進行文學批評的時候,黃子平未刻意進行歷史的階段分期,而是站在一種超越歷史分期的立場上去探討文本之間的脈絡關系,在一種“互文性”的觀照中,把文本置于歷史語境之中,以重讀的形式進入古今的對話,回到歷史的深處。

“重讀”是深入文本的內在理路,發現歷史敘述內部本身的張力和縫隙的閱讀方法?!爸刈x”始終是以“當下”作為對話對象的,每一次歷史錯動、劇烈變動的時候,可以通過激活歷史上的一批作品來回應當下的焦慮。唐小兵主編的《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中如是指出:“一旦閱讀不再是單純地解釋現象或滿足發生學似的敘述,也不再是歸納意義或總結特征,而是要揭示出歷史文本后面的運作機制和意義結構,我們便可以把這一重新編碼的過程稱作‘解讀。解讀的過程便是暴露出現在文本中被遺忘、被壓抑或被粉飾的異質、混亂、憧憬和暴力。因此解讀的出發點與歸宿必然是意識形態批判,也是拯救歷史復雜多元性、辨認其中烏托邦想象的努力。這里所說的‘歷史并不一定指涉時間意義上的過去,也可以而且往往包括被歷史限定了的現在,作意解讀與其說是在時間軸上建立可敘述的連續性,不如說是在空間意義上拓展、調整和聯結諸種闡釋的可能?!?/p>

在《歷史碎片以及中國詩的現代行程》中,黃子平以歷時性的線性時間梳理了新詩的發展過程,但重點不在于討論寫入文學史的新詩的形式,而是著重討論了“打油詩”這一被排斥、被壓抑的詩歌形式,展示了“重讀”過程中對于歷史的重新編碼,以正史中不知怎么辦才好、找不到安放的空間的打油詩證明了歷史中蠢蠢欲動的異質性?!墩Z言洪水中的壩與碑》則生動地體現了社會、歷史的文本化,把文本與社會、歷史的關系轉換為文本與文本之間的關系,關注破譯文本過程本身,揭示過往被壓抑的——歷史的暗處——那部分“真實”。通過回到文本歷史語境之中,由對“仁義”的解碼看到當時造神背后的權力話語,看到當代神話構建背后的權力機制的運作。當撈渣的墳墓完成了遷移,時間的歷時性企圖在碑的形象中凝固為永恒,“然而銘記便是一種書寫”,“它不僅被語言的洪流所播散,而且被時間的雨水所侵蝕。定局或定本不可能存在,重讀將一再進行”。黃子平在語言的洪流裹挾中,在古今雜亂無章的語言游戲的糾纏中,找尋著歷史敘述的真相?!锻翘煅臏S落人》則從《綠化樹》回過頭追溯到《春風沉醉的晚上》《青衫淚》《琵琶行》一直到《離騷》,討論“風塵女子”是怎樣成為知識人的“自我鏡像”。在“互文參照”的建立中,把“知識人與女子”的母題歷史鏈條貫穿起來,更鮮明地看到了徘徊在古今之間的幽靈,突破了斷代的藩籬,以一種共時性的比較文學視野呈現了歷時性的線性變化,把一種單線的平面結構化成了一種多元的立體結構。

黃子平的這種回到歷史又超越歷史的批評觀,使得他強調批評的創造性,能在頑強的“深入文本的內在理路”時,發現歷史敘述內部本身的張力和縫隙。在薩義德的“對位閱讀法”的啟發下,通過現在解讀過去,回溯性地和多調演奏性地閱讀,跟隨著魯迅的援引“野史”來質疑“正史”的步調,在“字里行間”中游走于古今的長廊,在文本的話語中發現歷史的縫隙,在歷史的縫隙中撿拾歷史的碎片,在歷史的碎片中看見歷史的真相。游走在文字之間,把當下的“意義”帶入閱讀過程,從而參與文本“意思”的生成過程,在徘徊古今的幽靈的帶領下,讓歷史以一種“重構”的真實進入現實。歷史中的文本和文本中的歷史,“像回聲般互相震顫著”,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生成與演進,既能夠帶來歷史的反思,也可以指向當下的生命體驗。

選取日常的細節,探尋深刻的片面

在《害怕寫作》《喜歡閱讀》等文集中,黃子平善于選取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細節,比如不同歷史時間的衣飾、不同地域的食物、不同場景的日常語言等。但他對于“日?!钡闹v述和細節的把握本質上未曾脫離其宏觀歷史視野,而是以其敏感的縱深的歷史感,把具體的文學現象放置于宏闊的歷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以雙向的立體思維把解構的碎片結構成多層次的整體,呈現出“既是破碎解構的,又是線性整全的”結構特征。也就是說黃子平致力于這種微觀研究的時候,并非孤立地面對文本,把文本看作一個封閉的存在,而是把不同條件和因素在某種共通的審美體驗之中合而為一,在不知不覺中溝通文學、歷史、生活與生命,達至一種“深刻的片面”。

“視野叢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與傳統文人的書齋生涯不同,與現代的教育的規訓不同,他們的經歷有著類似的‘身份——當過工人、農民或軍人,每個人都和土地息息相關,和底層社會息息相關。那么,是不是有這樣一個‘時間表:沿著軸線,穿越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從九十年代一路走過來,直至今日——當然也可以反向檢查一步步的印跡,追溯到青少年和童年,再從路的盡頭轉身——構成他們的‘寫作的真正的含義?!秉S子平也提到過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之上,既然每一個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理論預設、情感偏向和價值立場,亮明自己的“偏見”就是一種誠實的態度。他想嘗試打破一本正經的學術論文和隨意閑談的“知性散文”之間的界限。在《文本及其不滿》的輯一散文之什中,黃子平以“七十年代日常語言學”這樣一個學術化的題目為我們呈現了日?;钠呤甏?。黃子平認為,閱讀和批評是對自我的一次清理和重建,而方法跟個人的經歷、體驗、看問題的角度或者某種敏感都有關系,它不像工具箱里的工具,可以從里面掏出來,把它傳遞給別人。而是應該把個人經驗和真實經歷以一種真誠的姿態融入文學批評的書寫當中。無論是在《更衣對照亦惘然》這類對文本的細讀還是在《跑吧,兔子》這類序中,黃子平會把自己的興趣、生活和情感寄寓其間,在真實的生活感受和生命體驗的基礎之上,達到一種情感的共鳴,從而達至“真味”乃至“至味”。

日常首先表現在對于生活中細節的關注?!陡聦φ找嚆弧分性谏虾J芯娜粘I顖鼍暗闹T多意象背后,敏銳地感受著熟悉的事物,借助“他者”的眼光,經由陌生化的震撼,達到“靠得住的愛”。?而《故鄉的食物》中,無論是汪曾祺筆下的“魚生”還是梁實秋的“豆汁兒”,抑或是周作人故鄉的“莧菜?!?,都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平凡的小菜或小吃。但就是在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食物中寄寓著鄉愁,“思鄉兼且思古,文人的個體生命記憶就納入一種先在的‘社會記憶之中,并由此得到文化積淀的支撐”。無論是周末的地瓜粥還是榕樹下的排骨湯,每一道菜就像是一首詩,既“給了世界一百個熱愛生活的理由”,也讓人體會到味覺背后的文化意蘊和精神象征。

對日常的關注也表現為對文本的表面即外在形式的關注。在對黃子平的評價中,普遍認為黃子平對形式的極度重視成為其文學批評的一大特色,黃子平在對體裁、語言等文學形式的論述中的精彩表達和獨特見解,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鮮的進入文本的路徑。在一場訪談中,黃子平直接指出他特別喜歡“作為方法的文學”,即面對任何文本,要是放棄了對它的語言、修辭、意象和虛構的感受和分析,就感到非??上?。表面即深度,讀出任何文本的語言、修辭、意象和虛構,就是把它讀成了某種“文學”?!镀鸫怖?!起床起床!》這樣一個標題就帶我們進入了一種日常語言的情境之中,進入了方言之中,由地方性的日常語匯、語音和語法進入話語的權力當中。但是在對形式關注的同時,也是對文本內容的關注、對主題的探尋,去發現“深刻的片面”,打破定型的觀念?!捌鸫病钡谋澈?,是以日常語言呈現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指令;《五七一工程紀要》生動地呈現了那個年代的另類敘述,多重版本的眾聲喧嘩,公開的情書的一語雙關……

通過日常的細節,借由語言的表達,黃子平構建起了一個想象但不乏真實的文學世界,觸摸著歷史,傾聽著時間?!陡聦φ找嚆弧分袑垚哿嶙髌分幸嘛椀年P注,就是通過文本的一個細節意象在探究衣飾的文化意義,而語言在這其中扮演了媒介的角色。通過對形式的分析,對日常普通的存在物的把握,黃子平帶我們進入了一個文化意義生產的過程之中,在衣飾的描述中以“他者”的目光規定衣飾符號價值,引入“他者”的敘事視角。他者眼光的進入,結合著巴赫金的“邊界理論”,讓我們以一種他者的目光審視當時的中國,以一種去意識形態化的觀察視點回看當時的中國。日常既表現為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日常也指向了文本的外在表現——語言、修辭、意象和虛構的感受。從日常走入文本,從個人的審美感受的片面性呈現出某種思想的深刻性,黃子平以其清淺、明晰的語言清楚地表述他的見解,在對生活的體驗和理解的基礎上重視細節,從細節中讀出思想,讀出政治,讀出生命。在日常的細節中探尋著深刻的片面。

由此也可見出在進行形式和內容分析的時候,黃子平處理文本與理論之間的關系采用的不是以理論框架去填充文本內容,而是讓理論自然地適應文本,是以文本為核心去運用相關理論。在《批評的位置》中明確了“文本之外無物”的立場,化身地理“中間物”,于“邊緣”之處“反推未來”。

保持邊緣的位置,立足雙重的視角

從薩義德關于“格格不入”的論述中得到啟發,黃子平發現了身處“邊緣”的價值,認識到邊緣不是與中心僵硬對立的固定位置,而是時時處在轉化和移位之中。

“邊緣”作為一種閱讀和批評策略成為黃子平進入文本的路徑?!斑@種讀法不太相信‘正文的信誓旦旦,比較注重讀前言后語,讀‘字里行間,讀腳注,讀標點符號和語氣詞,總之,我把它叫作是一種文本的‘游擊運動。邊緣不是一個固定的位置,邊緣是一種好奇,只想知道如此讀之能否有所發現。當下的文學嚷嚷著自身的‘邊緣化,其實在我看來,還‘中心得很吶,正需邊緣讀之,來讀出當代文學在‘后文學時代的非邊緣?!焙樽诱\曾對黃子平的“邊緣”進行過深刻的闡發:“從閱讀、寫作的范圍內,‘邊緣在他那里,就是抵抗一般化、規格化的闡釋和表述。就是逃離包圍著我們,有時且密不透風的陳詞濫調。就是必要時冒犯、拆解政治、社會生活的‘標準語和支撐它的思維方式。就是‘讀縫隙,‘讀字里行間。就是尋找某種‘癥候性的語詞、隱喻、敘述方式,開啟有可能到達文本的‘魂的通道。就是在看起來平整、光滑的表層發現裂縫,發現‘焊接痕跡,發現有意無意遮蔽的矛盾。當然,也就是發現被遺漏、省略的‘空白?!秉S子平在“邊緣”的位置上,將自己以“灰闌”而定位,從“不滿”出發進入文本之中,發現“弱者”的聲音。

在《語言洪水中的壩與碑》中,黃子平指出《小鮑莊》中的“還是引子”擴大了“引子”與“正文”之間的裂痕,把“引子”擠到了一個更加邊緣的位置,但也正因此而獲得了自身的增殖,所產生的空白為生產性閱讀創造了更多的可能。還有對撈渣形象的分析,黃子平站在了所謂的文本邊緣,從一個不一樣的視角看到了撈渣的英雄形象在被建構(擬神話)的過程中走向了模糊、抽象和神秘。再者如對魯迅的論述,黃子平以“結巴”對魯迅文體進行了概括,尤其是文言虛詞的運用。這種句式聯系著魯迅的“多疑”或“多重否定”的思維方式。重重疊疊的條件句和轉折語,是復雜思維最好的呈現。而之所以以這樣一種“結巴”方式進入文學創作,是因為舊的語言系統坍塌而新的語言系統尚未建立起來,任何一個詞都可能發生傾斜和震顫。這種“結巴”語言的習得何以不是通過一種“邊緣”的解讀而使得我們進入了歷史的中心呢?“屹立在話語結構的邊緣,暴露‘大說們的‘選擇性遺忘,抵抗著對災難的健忘癥和歷史的失語癥,通過更具個人性和感性的‘小歷史敘述,把人們跟那個‘更深厚寬廣的歷史,重新連結起來?!?/p>

吳曉東在《游動與越界》一文中指出黃子平“從‘游動與‘越界的意義上闡發批評的位置”,“從‘現實經驗的歷史積累以及‘個人身份的復雜構成兩方面劃定批評的位置”。就在“現實歷史”和“個人經驗”的共同作用下,黃子平進出文本與歷史之間,從而發現了那縫隙或者褶皺的存在。在這樣一種“邊緣”的位置,使黃子平的文學批評獲得了雙重視角:既展示微觀的“碎片”,也呈現宏觀的歷史。從個人性的“小歷史”中看到細節與裂縫,從民族性的“大歷史”中走入真相與中心。就如同黃子平在《歷史碎片以及中國詩的現代行程》中提出,文學史敘述仍然是“勝利者的敘述”,而“碎片”才是現代歷史的真理與真相。而我們在建構的“真相”背后關心的不是它講了什么,而是未講什么。在對魯迅《野草》中《立論》一文的分析中,黃子平從“真理、謊言與扯淡”的角度,從“放屁”與“撒謊”的荒誕言論中,從“孺子受教圖”中看到了隱藏于其中的民族的“噩夢”,這“噩夢”就如同狂人在仁義禮智信中看到了“吃人”二字一般?!柏瑝簟笔遣荒苤v進去的歷史,確是我們需要窺見的真相。

所謂“邊緣”還和“深刻的片面”有關。黃子平以一種打破總體性評價、突破面面俱到的評價方式的姿態或方法,選擇一種邊緣位置的“片面”“不成熟”的批評方法進行為文的創作,認為“只有那些片面的、不成熟的觀點,代表了生機勃勃的推動歷史的深刻理論”。打破虛假的全面性的圍墻,轉而走向一系列不完整的環節,去呈現真實的片面和片面的真實,因為只有真實才有力,而“邊緣”就是黃子平進入這真實的路徑和策略。

因為在邊緣的位置,黃子平在歷史碎片的微觀觀察和歷史整體的宏觀觀察的雙重視角下,進入了一種開放的“未完成狀態”。

維持即出的狀態,形塑開放的結構

從目前所出的論文集而言,從《沉思的老樹的精靈》《文學的意思》《“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幸存者的文學》《革命·歷史·小說》《漫說文化》《邊緣閱讀》《灰闌中的敘述》《害怕寫作》《歷史碎片與詩的行程》到《喜歡閱讀》《文本及其不滿》,其中涵括了序言、論文、演講、訪談等各種形式的文本,但從數量上來看可以看出黃子平寫作落筆之審慎的態度,換言之乃是始終維持著一種“即出”的狀態。根據訪談中的話語,可以知道黃子平是堅持閱讀的,在閱讀中享受著樂趣,體驗著人類的感情和思想。但寫作不同于閱讀,寫作當中內蘊著權力關系,產生著一種害怕與敬畏的感覺??墒窃凇逗ε聦懽鳌分悬S子平指出不要害怕你的害怕,因為害怕會帶來軟弱與堅強、孤獨與武斷、空虛與充實,也會帶來清醒與謙遜。所以,在害怕與克服害怕的過程中,形成了黃子平的“邊緣”式文學批評。同時他在《我與批評》中的自述中認為,批評是自我意識的產物,不應該以文學理論去束縛或規范文學批評,使得文學批評走向一條量化的道路。而應該在批評中表現自我,以一種游戲的心態進行創造。而這其中的體驗就如同“散步”一般,應該是一種從容不迫的境界。黃子平就保持這樣的一種“即出”的狀態,以散步的姿態漫游于文學建構的文本世界之中。

“開放結構”則是指無論是在學術文還是文藝文中,黃子平都以一種粗線條的方式書寫,或者如他自己所說的“出現空白”。這種粗線條的書寫和其對細節的關注并不矛盾,反而形成了黃子平文學批評的一種開放姿態。對于細節的把握使黃子平得以于歷史的碎片中看到縫隙的存在,在文本的縫隙中看到過去、現在乃至未來重重疊疊的腳??;而粗線條的書寫,則形塑了文學批評文本的一種開放結構,留下了可討論的空間,留下了所謂的空白點,保持了一種“不確定性”,使得文本的“意思”處于一種生成的過程中,而讀者則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文本“意思”的生成當中。比如在對《新文學大系》的導言和選本的評述中,對文學史的斷裂和連續的反思,對文本之于文學史的重構和再生產的思考,對導言的線性敘事和作品順序安排之間的化學反應所呈現的文學史的“正?!毙问降恼撌?,最終引向了“一系列文學史難題:諸如文學史的斷裂與連續、文學的地緣政治、文學知識生產的平衡與不平衡、文學史的文獻學與系譜學,以及文化政策與作品價值之間的辯證等”,一種開放的結構,留待進一步討論。就如同卡爾維諾所說的“開放的圖書館”,重新尋找與發現積淀于古老的歷史中的人生體驗,在剎那間溝通永恒。

同時這樣一種開放的結構,也與其“邊緣”的策略相輔相成。通過對詞語和思想的突圍,打開文學可討論的空間。在對小說的賞析上,他看到了小說的無限空間,《汪曾祺林斤瀾論小說》中提到“尋找一種穿透‘現代性碎片化的表面的方式,去把握‘人生的總體”,是作家創作的目標。在宏觀與微觀的張力中實現某種平衡,從而打開小說可書寫的空間。而讀者則通過玩味作者的語言進入小說,在多元化的語言當中覺悟著心靈的自由,探尋著多種可能性。而《同是天涯淪落人》則以抽樣的方式為我們呈現了文學的敘事模式是存在的,在一個看似結論性的話語背后仍然是一種開放的留白,讓后來者在這種反復出現的同一歷史內容向同一審美形式的積淀的過程中繼續閱讀著未來,因為“倘從進化的角度看文學的敘事模式……仿佛是歷史內容自身的展開,由內向外地旋轉著,呈示出無數新鮮的點、線、面”,而這新鮮的點、線、面就以留白的形式呈現出敞開的姿態。

黃子平像拾荒者一樣掇拾歷史的碎片,不是為了裝配它們,而是為了展示它們。不是為了“補正史之遺”,不是為了擴大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研究版圖,也不是為中國現當代文學重新命名與定義,更不是為作家和作品在文學史上大規模平反,而是要在燃燒的迷津中巡訪交叉小徑一探湮滅的蹤跡,揭示即使在形式最不“現代”的文學寫作中的現代經驗。因為,“不是總體投射于碎片,而是碎片為總體保存了道路”。通過這樣一種碎片化的拾掇,維持著文與史的“即出”狀態,呈現曾有的多種歷史可能性,保持著永恒生成狀態的未完成性,形塑了一種批評文本的開放結構。

小結

從宏觀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學史敘述框架的構建,到九十年代、新世紀的對于文本形式和文本細節的關注,從所謂中心走向邊緣,就如同《文本及其不滿》的封面上站在水邊不知是駐足還是前行的黃子平,作為那壩上行走的旅者,在重讀文本和回望過去的過程中,以批評家的姿態,反思批評的位置。在《關于〈沉思的老樹的精靈〉》中,黃子平說:“批評首先是一種閱讀,讀靈魂,讀人生,讀歷史,讀社會,是一種伴隨著焦慮和困惑的‘沉思?!彼浴靶掖嬲摺钡男木?,置身在“悲涼”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堅守著自己對于文學審美價值的追求,以真摯的情感進入文本,以審慎的態度寫下評論?!俺了嫉睦蠘洹被蛟S就是黃子平的寫照,而“文本的不滿”則是黃子平的姿態。

黃子平曾引用過一段本雅明對于歷史的形容:“歷史天使可以描繪成這個樣子。他回頭看著過去,在我們看來是一連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只是一整場災難。這場災難不斷把新的廢墟堆到舊的廢墟上,然后把這一切拋在他的腳下。天使本想留下來,喚醒死者,把碎片彌合起來。但一陣大風從天堂吹來;大風猛烈地吹到他的翅膀上,他再也無法把它們合攏起來。大風勢不可擋,推送他飛向他背朝著的未來,而他所面對著的那堵斷壁殘垣則拔地而起,挺立參天。這大風是我們稱之為進步的力量?!?/p>

黃子平或許就在跟隨歷史天使視野的過程中,從現在回望過去,從過去走向未來,在開放結構的建構中或者說在被遮蔽的封閉結構的解構中,拾掇著歷史的碎片,踩著重疊的腳印,揭開被遮蔽的歷史多元復雜性。同時在文學史和文學批評的糾纏之中,黃子平以批評來為“文學史”擴容,也讓文學史來為“批評”增強現實感和深度。黃子平曾經在講座上回憶起某一次因為停電而促成的燭光下的講座,或許就是這份來自文學根底的浪漫,讓我們在黃子平的文章中看到了“邊緣”的風景,也讓我們后來者仍能追求“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的本真。

作者: 張尋,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

編輯:張玲玲 sdzll0803@163.com

猜你喜歡
邊緣文學文本
我們需要文學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一張圖看懂邊緣計算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如何快速走進文本
我與文學三十年
文學
在邊緣尋找自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