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那達慕體育文化的融合與發展路徑

2024-04-20 07:27楊少文
鹿城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那達慕體育文化融合發展

楊少文

摘 要:那達慕傳統體育文化基于蒙古高原的自然生態及生產方式的特征,經歷了萌芽于生存生產需要、依附宗教發展、戰爭強化地位、游藝娛樂分化到傳統體育形式確立的歷史過程。分析那達慕現代化發展的現實困境,堅守主體,融入時代,以健康中國戰略、全民健身事業發展、體育產業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為機遇,創新發展,打造新時代那達慕民族體育文化亮麗名片。

關鍵詞:新時代;那達慕;體育文化;融合發展

Changes and Integration of Nadams Sports Culture in the New Era

Yang Shaowen

(P.E.Department,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Baotou,Inner Mongolia 014035)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of Naadam,rooted in the natural ecology and modes of production of the Mongolian Plateau,has undergone a 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its origins in survival and production needs,development alongside religion,status enhancement through war,to differentiation into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and eventually,the establish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forms.This analysis of the modern development challenges of Naadam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its core essence while integrating contemporary trends.Opportunities presented by the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s,sports industry growth,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 leveraged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The aim is to create a vibrant and culturally rich representation of Naadam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New Era;Naadam;Sports Culture;Integrated Development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主線,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千年的民族文明奮進史,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了祖國廣袤的疆域,共同創造了美好的家園,[1]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命運共同體,同時也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蒙古族那達慕體育文化作為民族燦爛文化的一部分,既繼承了游牧民族生存發展的歷史文化特征,也創新發展了契合時代的大眾化、全球化的體育文化內涵,并融合發展為自己的體育文化自信。

一、歷史上那達慕體育文化的興起與發展

那達慕亦稱“那雅爾(Nair)”,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蒙古族三項競技為主要標志的那達慕大會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達慕在早期作為各種草原聚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自己獨立的主題,并吸收新的內容,如今成為一種影響廣泛的傳統體育民俗。[2]

(一)氏族部落社會時期“那達慕”文化形態的萌芽

氏族部落社會時期,原始狩獵和早期的游牧生活是草原民族最基本的實踐活動。長期面對惡劣的自然生存環境,體健力大的、會制造利用工具的個人成為在原始狩獵、馴化畜類等活動中的能力擔當者,被視為家庭或者部落的英雄,基于生理基礎上的自然分工逐漸形成。例如男人負責打獵、承擔牛群馬群的遠距離放牧和保護畜群等生產勞動;婦女從事擠奶、制備奶食品、制作皮毛制品等輔助性生產勞動。這樣的自然分工,進一步強化了男子在家庭生產和部落生產中的社會角色,從而促成了草原民族生產生活中以男子為主體的力量、技藝等“那達慕”文化形態的萌芽。隨著游牧生產的規?;?,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形成。由于經常居無定所,定期的部落聚會是草原民族社會互動的的主要形式,最為重要的聚會就是敖包祭祀。作為對自然的無限崇拜,草原民族把祭祀過程當做與神靈溝通的過程。為了取悅神靈,草原人民把引以為豪的摔跤、賽馬、射箭、擲布魯等生產生活技能,以競技的形式出現在祭祀大會,進而發展為大大小小的節慶聚會的重要內容,這都為以后“那達慕”節日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傳播的種子。

(二)封建領主制社會時期“那達慕”文化的興起與形式確立

隨著游牧生產規?;陌l展,對于牧場資源的爭奪,催生了部落聯盟的形成。這一時期在自然分工的基礎上,勞動技能專門化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剩余產品的出現導致了私有制的產生和社會貧富分化,激化了社會矛盾,從部落內部的資源爭奪發展到各部落爭奪牧場、財產、人口等生產資料的戰爭形態,部落之間頻繁的武力爭斗搶掠,促進了摔跤、騎馬、射箭等技能的專門化發展。到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各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國”,草原各部落由氏族部落社會階段過渡到封建領主制階段,大規模的征戰,把騎射、摔跤等技藝提高到空前的高度,這個歷史時期“那達慕”的眾多原始形態整合發展,最終將“摔跤、賽馬、射箭”確立為核心內容。除了依附宗教祭祀、節慶聚會的“那達慕”文化,也出現了應用于戰前軍事動員、部隊校閱以及慶祝勝利的“摔跤、賽馬、射箭”男子三項競技表演。

(三)集權官僚制社會時期“那達慕”文化變異發展

清代,草原地區進人了國家行政體制中,清政府通過掌握土地所有權來強化對蒙古貴族的控制,通過集權官僚對蒙古各盟旗分而治之。由于內地人口的大量涌入和清朝后期的“移民實邊”政策,漠南蒙古地區已經成為農業區或者采取半農半牧的生產方式。在此之后的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對草原自然生態的破壞有過之而不及,持續的墾農政策,使蒙古族那達慕體育文化發生了變化。首先,宗教文化融入了藏傳佛教的因子;其次,蒙古部落的盟旗實行區域行政劃分,按區域舉辦的那達慕呈現出不同的區域特點;最后,這一時期“那達慕”這一專指名稱出現,蒙語譯音,意為“娛樂、游戲”,說明那達慕體育文化逐漸獨立化,不再完全依附于祭祀、節慶等傳統聚會。而且,那達慕由傳統的官方舉辦發展為官方、民間皆可舉辦。此外,那達慕進一步娛樂化發展,出現了以本盟旗為單位舉辦的多種功能的那達慕,一些官僚、地主選拔出屬于本盟旗、寺廟的著名搏克手、神箭手,[3]暗箱操作比賽結果,以此來炫耀個人權勢財力。那達慕在這一歷史階段的變異化發展,也是社會矛盾的的真實體現。

(四)社會主義新中國那達慕體育文化的復興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那達慕由官方主導,成為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開展勞動比賽、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改革開放后,蒙古族傳統那達慕形式開始全面復蘇,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民間那達慕聚會舉辦熱情空前高漲,舉辦主體多元化,內容、形式多樣化,基本的程序是先進行祭祀儀式,之后開始那達慕項目競技;二是官方舉辦的那達慕,內容以三項競技為主體,但摔跤、賽馬、射箭不再是男子的專利,同時融入了青少年參與度高的現代體育項目,以游戲競技為主體,兼有飲食、服飾、歌舞等內容,現代國家的升國旗、奏唱國歌儀式取代了宗教祭祀儀式。新中國城鎮及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影響了那達慕文化發展空間,三項競技為主體的蒙古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承也出現了問題,表現為蒙古族青少年群體更傾向于現代體育娛樂方式。但是國家非常重視民族體育文化傳承與保護,2006年5月20日,那達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新時代那達慕體育文化傳承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那達慕體育文化世俗化發展困境

現代體育大眾化的顯著特點就是世俗化發展。那達慕傳統體育依附宗教發展,受其影響深遠。新時代那達慕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面臨著世俗化發展的困境,主要表現為:一是傳承危機。那達慕體育文化形態在歷史上一直以生活經驗為基礎口耳相傳,傳播途徑單一,傳播空間相對封閉。在社會開放、文化多元的現代環境中成長生活的青少年一代,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缺乏全面的認同,而且濃厚的的宗教色彩、民俗儀式等使那達慕傳統體育無法通過學校教育的途徑有效傳遞,導致傳承方式出現斷裂窘境;二是創新不足。例如,博克比賽中運動員脖子上佩戴的江嘎是曾經取得成績的象征,博克運動身體接觸較多,佩戴江嘎多少會影響到比賽。那達慕體育文化形態在代際傳承基礎上,亟需融合、借鑒現代體育的普適性特征,進一步豐富創新那達慕體育文化內涵。

(二)那達慕體育文化公平性發展困境

現代體育公平性是第一原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人具有參與競爭的機會。那達慕的“男兒三藝”曾經只是男子的專利。新中國成立后,那達慕開始有了女子組的比賽,但是地方性民間那達慕鮮少有女子參加比賽;二是比賽條件對每個參賽者是相同的。例如,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那達慕長距離賽馬,為了在比賽中獲得先天優勢,參賽騎手呈現出“兒童化”的趨勢,最小的騎手只有5歲。沒有科學的級別、年齡段劃分,只能使那達慕體育競技缺失公允。

(三)那達慕體育文化理性化發展困境

人類社會文化歷史演進和變遷的過程,就是人類社會生活理性化發展的過程。體育作為人類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同樣經歷了理性化發展過程。那達慕體育文化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動中體現出理性化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競技形式粗放。沒有成體系的競賽規則、賽事規章制度,表現為不同地區那達慕的內容、比賽方法有差異,靈活性太大。例如,蒙古摔跤比賽,沒有現代體育搏擊類項目限制場地、鼓勵進攻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所以在摔跤比賽中,一局比賽短則數秒,也有可能半個小時都無法結束。二是對參賽條件、項目設備、項目分類缺乏統一規定標準。參賽者無法理性控制運動技術訓練、制定比賽策略、達成競賽目標。像那達慕摔跤的跤服、傳統弓等制作工藝復雜,價格昂貴,布魯制作更具個性化特征,這些非標準化的器材,在地方競技娛樂無可厚非,但大眾化、全球化地推廣、競技則因種種局限而難以實現。

三、新時代那達慕體育文化發展機遇與路徑

(一)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為全民健身事業搭建互動平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以人民為中心,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需要從全生命歷程、全健康服務、全人群保障等角度規劃健康服務,不僅要依靠醫療衛生進行被動的健康恢復,更要依靠體育健身進行主動的健康提升。[5]那達慕文化是北方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典型代表,擁有歷史悠久、民族性強、人民參與廣泛等特點,深受各族人民喜愛,無疑是人民對體育需求滿足的重要平臺。新時代,蒙古族傳統體育應在改革與創新中注重教育傳承的重要性規則,進一步理性化發展,更好地傳承和推廣。融合時代精神,豐富內容,與時俱進。融入全民健身項目,提高參與面,把那達慕大會打造成各民族、各地區的全民健身節,以賽促練,全面提升。

(二)豐富體育產業布局,為區域經濟發展匹配強有力引擎

新時代“體育強國”目標的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都離不開體育產業的支撐。內蒙古地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體育產業可以充分利用江河湖海、山地、沙漠、草原、冰雪等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豐富產業布局,不斷開發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發展類型多樣、結構合理的那達慕文化特色體育小鎮;開發建設少數民族地區傳統體育項目產業基地;創新那達慕傳統體育項目世俗化、理性化發展,進校園,進俱樂部,進訓練營地,全面布局體育產業集群,承載全民健身娛樂、旅游休閑、專業駐訓、體育培訓等不同人群、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同時帶動相關產業聯動效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三)立足“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對外文化交流亮麗名片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關聯?!耙粠б宦贰笔谴龠M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中國夢”托起的“世界夢”。內蒙古地區是傳統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內邊境口岸眾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是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文以化人,文以載道,體育文化承載著全人類共同的情感,是連接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和紐帶。鄂爾多斯首屆國際那達慕大會于2010年8月在內蒙古舉辦,這是那達慕文化近千年歷史上規格最高、規模最大、項目最豐富、影響力最廣泛的一次國際性盛會,至今已舉辦五屆?!皠撔?、融合、發展”時代精神的注入,使其成為不同語種、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和平交流溝通的平臺。參賽各國發揮“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共筑世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夢想之路。

參考文獻:

[1]李慧茹.守望相助共筑中國夢[J].內蒙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2017(9):22-23.

[2]王輝.那達慕源流及其文化精神[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

[3]鋒暉.衛拉特蒙古射箭運動及其傳承保護[J].西部蒙古論壇.2014(3):64-70.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EB/O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7-10-27)[2024-2-1].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7/c414395-29613458.html.

[5]丁正軍,戰炤磊.新時代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動因與對策思路[J].學術論壇.2018(6):93-99.

(責任編輯 郭曉勇)

猜你喜歡
那達慕體育文化融合發展
那達慕詩會
內蒙古錫林郭勒那達慕大會 草原夏日
試析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
高校學生體育比賽與校園體育文化內涵建設研究
影響成都市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因素分析及措施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