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實踐

2024-04-21 14:17史明岑
中國民族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美育教學實踐

【摘 要】書是文明的使者,傳播的載體,從文字的誕生開始書籍就承擔著傳播文化、觀念、知識、信仰的功能。當今數字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對印刷出版行業的巨大變革,紙質書的興衰歷程也讓人唏噓不已。本文以《書籍裝幀設計》課程為例,對課程進行重構并設定美育目標。以案例的形式就課程中“中國傳統設計意識之象征之美”“中國傳統設計浪漫之意象之美”“中國傳統設計思維之大象之美”“中國傳統書籍設計之傳承之美”四方面內容,闡述中國傳統設計美學意蘊,旨在探究美育與設計類課程結合的意義;結合“美學再創造”這一理念,將美學資源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點,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文字、語言、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與書籍發展的緊密聯系。

【關鍵詞】美育;書籍裝幀設計;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1—222—03

一、課程整合與美育目標

(一)整合思路

美育融入《書籍裝幀設計》課程的整合思路,應該建立在將“傳統美學”這一抽象的知識點進行轉譯、轉化為具象、直觀的畫面,并用設計學的語言進行分析、闡述、評價,進而讓學生能夠認知、理解這一抽象、主觀的概念。

(二)美育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融入中國傳統美學觀念,感受中國傳統書籍中的版面美、形式美、材料美、結構美、工藝美等多維度美學元素,習得美的感悟;了解在古代哲學觀影響下的中國傳統設計思維與設計意識之美;并能將美的形式運用于現代書籍的紙本設計制作以及數字化書籍的設計中,達到對中國傳統美學及優秀文化的傳承。

2.具體目標

根據東西方版面美學差異性表現,感悟中國傳統美學的兼容并蓄的特點,形成對中國傳統設計思維、意識的美學認知,建立正確的設計觀和價值觀。具體體現為(表1)。

二、教學實施

教師的價值在于對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美學概念進行具體的舉例、轉譯和內涵升華,已達到美育的目的。課中從唐代“經摺裝”“旋風裝”到明代“包背裝”“蝴蝶裝”等不同裝幀形式,鑒賞其對版面設計的要求。這些教學內容看似是概念性的,但實際包含了諸多的傳統設計精髓。

(一)中國傳統設計意識之“象征之美”

本案例的授課內容為“東西方古代書籍的版面設計”,教學目標為:掌握東西方傳統版面設計細節、體會東西方設計意識的區別、感悟中國傳統設計美學的“象征之美”。

課程中學生需要思考:東西方設計師的設計意識。過程中討論到很多知名的設計大師無一例外都會有國外學習的背景;很多學生對于中國傳統設計意識知之甚少。課中筆者同時展示了中國明代的版面形式、西方版面形式,兩者對比和學生探討。

首先討論分析得出東西方傳統版面都有明確的版芯。在西方,留白的區域并沒有說道,僅用了“版芯”這一個詞概括;而中國人給整個版面都取了名字(圖1),“天頭”在整個版芯之上,做書眉、眉批及眉注之用;“地腳”是版芯最下方到紙邊的距離?!疤祛^”“地腳”在古代屬龍,龍是中國傳統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司長行云布雨。在中國傳統的設計意識里,“天頭”“地腳”主宰了整個版面的規范。莊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真正的藝術是自然的創造。這種象征性體現出中國傳統設計者的心物交融的移情態度。

其次版芯邊框有單線、雙線。探究得知古人對于這些元素的命名極具象征性,單線是“文線”,雙線是“文武線”;類似的命名還有“書眉”“書耳”“象鼻”“版口”等。因此,在書籍設計中,中國人的傳統設計意識是非常明顯的,僅是版面布局中每一區域都有具體名稱并規范了其中作用,這與西方的設計意識完全不同,具有極其明顯的象征性。并且這些象征性正是心物交融的移情態度,這成為中國文人的主要審美方式,情景合一的移情手法成為中國藝術創作的主要法則,象征性成了中國美學和中國藝術的主要審美范疇,學生需要從案例中感悟到中國傳統設計意識的“象征性情懷”[1]。

(二)中國傳統的設計浪漫之“意象之美”

本案例的授課內容為“東西方古代書籍的結構設計”,教學目標為:掌握東西方傳統書籍結構設計細節、感悟中國傳統設計美學的“意象之美”、感受浪漫主義的文人情懷。

課程中學生需要思考:東西方設計中的浪漫主義色彩。大多數學生會想到法國人的浪漫、或是在西方電影中出現的浪漫橋段,對中國傳統的浪漫情懷感觸不深。因而在課程中需要展現出中國傳統的人文性與浪漫性。

縱觀西方從中世紀開始到現代的書籍結構基本沒有突破裝幀形式的變化。從凱爾特人手抄書代表《都羅之書》到威廉·莫里斯的《喬叟詩集》,再到包豪斯時期書籍版面中對于骨骼的運用,西方設計師更多講究書籍設計中比例與尺度、邏輯與計算,這是一種理性的設計概念;而中國古典裝幀形式由卷軸、經折、包背、蝴蝶、龍鱗等不同的演變,每一時期都在探索形式、技術、內容與書籍結構融合的藝術效果,這對于闡述中國傳統設計浪漫極為重要。從對書籍結構的名稱中,也能感受到有別于西方的傳統浪漫情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偏向于詩性文化,中國古人擅長的更具有詩性思維,多比興、聯想,是哲學和藝術的,這在書籍裝幀的結構上,也體現出了憑借主觀的想象而達到了自我精神的愉悅[2]。教師的解讀不僅向學生傳授書籍結構特點,更多是將中國古代造物之美與浪漫主義情懷向學生娓娓道來。

(三)中國傳統設計思維之“大象之美”

本案例的授課內容為“書籍創意設計”,教學目標為:掌握數字化書籍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意性表達形式、研究并深刻體會東方哲學思考和文化積沉下的認知觀對傳統設計思維的影響、感受中國傳統的“大象之美”。

多位學者在對比中西方設計思維時,更加推崇的理念是:“西方設計思維更具立體性、東方設計思維更具扁平性?!崩缥鞣浇ㄖ嗟氖窍蚋咛幇l展和建造——巴黎圣母院等無一例外;東方的建筑形式更多的是橫向發展、平鋪建造,例如紫禁城與甘熙故居。再如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西方的藝術思維確實更顯飽滿、立體。筆者并不質疑這樣的論述,但東方設計思維中的立體性其實更具美感和藝術感,如營造法式中模件化的構造思維,漢字的構建與書寫,亦或如傳統書籍裝幀設計中的立體思維,不僅體現在了形式上,更多是一種“大象之美”,這正是體現了“詩性文化”這一特點——通過最精簡的結構達到最具美感的造型。

在對比了東西方傳統書籍版面后,學生立刻能夠發現西方更重于裝飾,而東方更重于書籍結構的變化。老子云:“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边@雖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一種美學觀念:推崇自然之美,越好的形象越飄渺宏遠、越是大氣度的往往越包容萬物。但中國傳統書籍設計中既沒有歐洲中世紀手抄書中繁瑣的裝飾,也沒有復雜的色彩,將極簡、舒適、自然、平和、虛靜的設計思維體現的淋漓盡致。這種“大象之美”承載著中國人的審美追求和哲學思想。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學生想借助數字化作出書籍的傳統韻味,從“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一設計思維的角度去考慮具體形式,會更貼合中國傳統的美學特點。

(四)中國傳統書籍設計之“傳承之美”

本案例的授課內容為“書籍整體設計與制作”,教學目標為:掌握書籍的整體策劃方向,制定具體的設計提案、能夠正確、規范的進行印前設置與印刷;能夠將美的形式運用于現代書籍的紙本與數字化設計,習得美的感悟,了解中國傳統設計思維與設計意識之美,真正認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達到對傳統美學的傳承。

通過前三模塊的學習,學生習得中國傳統書籍美的形式與表達;第四模塊將學習成果可視化呈現,達成美育總目標。以“生生不息”作為書籍整體設計的總命題,結合傳統書籍設計,通過形式、結構、材質、文字內容等方面傳遞美學意蘊,探索其與文字、文化、科技等等發展的關系。這是考驗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對內容的提煉、對形式的把握、對文字的處理、對色彩的運用、對材質的選擇等。

書籍是載體,裝幀是形式,設計師是將內容通過載體來進行傳播,脫離了內容,書的形式終歸會成為單一的藝術品,而并不能成為文字、語言、文學、藝術的傳播工具。學生根據啟發對于這本書體提出諸多想法,如提到“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呈現可結合龍麟裝來進行表達。首先,節氣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它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氨倍菲咝?、循環旋轉”,先民在斗轉星移之間探索生命的周而復始。其次,載體選擇龍麟裝,可追溯到公元前殷商時代,其制作技術已失傳,實物也僅存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刊謬補缺切韻》一件。龍麟裝是經摺裝的演變,因經摺裝容易摺斷,于是用一張整紙對折,一半粘在書的最前頁,另一半從書的右邊包到背面粘在書的末頁,這樣不僅不會散開扯斷,且可從頭翻到尾,或由后回翻到前,循環往復。這樣的書籍結構正好契合了二十四節氣中周而復始的輪替,將書的結構與內容完美的融合。

除此之外,學生的設計的書籍內容包含了非遺手工技藝,如:蘇州雙面繡、南京云錦;非遺戲劇文化如蘇州的昆曲、南京白局等,探索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借由書籍裝幀的美感進行創新的活態傳承,在傳承中探索文化“生生不息”的內涵。

三、課程案例的反思

美育的融入讓課程發生了質的變化,首先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態度中。這與前期課程中將中國傳統書籍的美學內涵具體剖析息息相關,讓學生直觀深刻的感受到傳統書籍的價值與美感。其次在于學生更多關注了設計表達中“將美學融入書籍裝幀設計”,而更少在意項目難度、所花費的時間等。同時,學生更加主動的進行探究、合作,對于設計的反復性也少有抱怨。這說明在美育引導中,學生發自內心的認同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價值和內涵,更多的關注了對這一份文化和美學的延續,這正是美育的目的。

最后,是設計教育中的同質化問題。在最終反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從感受文化美到研究文化美,能夠借助傳統設計意識和思維從提案設計到深入調整,每一個步驟都緊扣設計細節,在美感上的反復推敲,避免同質化問題的出現。

美育,不僅是讓學生感受美的畫面,更多需要教師能夠傳遞出在傳統的人文精神中,美學背后的意蘊、以及美學構建起的精神價值。當其內化為學生的修養,這才能讓學生真正的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傳播美,能在設計作品中將美進行表達。

參考文獻:

[1]郭齊勇.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2]陳華文.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之維——評《中國人眼中的美》[J].書屋,2023(5).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財經分院第五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非遺文化融入高職設計類專業課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ZYB641)。

作者簡介:史明岑(1987—),女,漢族,江蘇南京人,設計藝術學碩士研究生,講師,南京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美育教學實踐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基于三維軟件和云班課APP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美育教師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