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備考中如何做好選題和變式訓練

2024-04-21 12:20姚建軍
教學考試(高考政治) 2024年1期
關鍵詞:主觀題歸類考試題

姚建軍

(廣東省廣州市第一中學)

選題要體現高考命題的方向,今后高考命題的基本方向是:無價值,不入題;無思維,不命題;無情境,不成題。立意、情境和思維的有機統一要通過試題傳導到教學和高考備考中去。當前各種各樣的習題集和復習資料真可謂“鋪天蓋地”,老師雖然也經過比較后選取了其中的一套或幾套,但老師如果將整套的試題下發給學生做,在此之前又沒有做好選題和變式訓練的工作,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的效果。這不僅影響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政治學科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而且會使學生的負擔加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為教師必須選題要精、變式訓練要活。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做好選題和變式訓練呢。筆者欲在此文中從選題的和變式訓練應堅持的原則方面談一些膚淺的認識。

一、選題的原則

(一)高度的模仿性

高考備考中選什么樣的題,首先要研究高考題。老師要做到;研究新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報告,做到心中有準繩;精組卷,做到心中有題;生為本,做到心中有人;細講評,做到心中有分;常集備,做到科組有凝聚力!

筆者研究發現近幾年全國卷Ⅰ(乙卷)和廣東卷的文化主觀題試題的顯著特點有:設問風格幾乎每年不同,有像經濟一樣的單一或復雜的關系型設問,有像哲學一樣的限定型設問,有形似開放型實是限定型設問,有形似限定型實是開放型、評析型設問等。參考答案簡明扼要,評分細則內有乾坤,答案是材料邏輯、設問邏輯和專業術語的現場生成,替代答案多為教材原理,答案要點之間的層次性、關聯性、邏輯性強,對學生分析能力要求較高。難不在試題本身,而是在學生不適應、不能快速識別多變的設問風格。

因此,筆者在高考備考《哲學與文化》時,發現三月份前,大多數主觀題的選題都以近幾年全國卷Ⅰ(乙卷)和廣東卷文化主觀題試題風格特點為標桿,同時借鑒全國卷Ⅱ、Ⅲ(甲卷)和海南、北京、山東等卷,對各地典型高考試題進行深度分析,吃透吃準高考試題。到四五月份時再精選各地典型模擬試題,目的就是讓學生真正懂得高考題。

例如我校在《哲學與文化》第三單元知識專題復習時,筆者精選主觀題設問如下:

考文化作用(限定性關系型設問)

(1)扶貧先扶“精氣神”是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的重要經驗,運用文化對經濟作用的知識說明這一經驗的合理性。

考文化作用(開放性設問)

(2)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知識,分析這種“同頻共振”文化現象產生的原因。

(二)鮮明的階段性

高三主觀題選題要針對不同階段而有所側重,因為靈活所以主動,這也是教師下題海,學生可以上岸的原因所在。一輪側重單個考點過關的試題的選用;二輪側重重要考點和中觀性試題的選用;4 月份可以適當選一些偏冷考點的試題,查漏補缺;5 月份側重常規題和有高度的高考仿真試題的選用,分析和利用各種資源,摸清高考命題方向和風格,把握準三模和臨模的方向,讓學生做完試題后更有自信和準頭上考場。

例如筆者第一輪聯系觀復習主觀題選題:

(1)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分析當地政府對該論壇轉變態度的原因。

(2)運用系統優化的觀點分析該區的做法。

以上主觀題選題筆者主要考慮考點的覆蓋面,側重中微觀考點試題的選用,充分體現高三第一輪復習的階段性特點和要求。

(三)靈敏的前瞻性

每年高考政治試題的風格多少會有些變化。變的原因可能有:一是試題創新的要求,二是命題人員變動帶來的,三是針對上一年高考試題不足的地方進行補漏,四是教材變化帶來的。因此,老師在選題時就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提前預判當年高考試題中有可能會出現的變化,并在平時的選題中體現出來,不要讓學生在高考考場上碰到新題型因平時沒有訓練過而手足無措。平時做不到當年高考原題,但要讓學生在平時做有當年高考原味的題,有時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四)優化的結構性

高考備考推進中始終要面對兩個常見問題,做題速度和命中率的問題、進度和遺忘的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教學應對有:學生課前做例題和復習教材→課上示范講解:情境(條件)+設問(切入點)+解題過程(涉及的基礎知識和推理過程展示)+錯因歸類(基礎+能力)+解題方法歸納+課堂變式訓練→課上知識歸納和結構建構→課后鞏固練習和考試。教學應對主要有兩點:一是教學流程結構的優化;二是試題結構優化,如堂上例題、堂上變式題、課后作業題、周末試題、月考試題等。這些不同類型的試題要解決的問題的側重不同,所以要進行結構性的優化。優化如下:

二、變式訓練的原則

(一)歸類原則——窮盡一類考點設問

歸類就是以某個考點為核心把與它有關聯的知識歸集在一起進行解答,是中學政治學科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例如在高三政治主觀題題型訓練時,就可以歸類成圖表題、評析題、開放性題、限定性題進行變式訓練。如在矛盾觀復習時,可以歸類如下設問進行變式訓練:

(1)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識評析這一觀點;

(2)請你選取其中一種看法,運用矛盾的相關知識分析其合理性;

(3)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什么,并運用該原理,分析示范區承接戰略性新興產業轉移做法的正確性;

(4)結合材料,從矛盾特殊性原理出發,指出“分類指導”這一做法必須堅持的方法論原則,并進一步闡述貫徹這一原則的具體要求。

歸類進行變式訓練可以把一個考點相關聯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針對性地訓練,達到窮盡一類考點設問的效果,這樣學生就不會出現遺漏考點中的冷門設問,達到全面備考的要求。

(二)組合原則——窮盡一個考點的多種組合的可能性設問

現在高考命題往往有多考點組合設問的形式,一個考點可以和多個考點進行多樣化的整合,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做變式訓練時,也要進行組合訓練。例如在進行《政治與法治》中關于黨的知識考點復習時,可設置如下組合變式設問: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的關系角度;運用黨和公民的知識角度;從黨與民族的有關知識角度;從黨與法的關系角度;從黨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等。這樣進行組合變式訓練,達到窮盡一個考點的多種組合的可能性設問,可以培養學生靈活應對跨考點跨單元知識組合考查的能力。

猜你喜歡
主觀題歸類考試題
淺談“立體幾何主觀題”的復習備考
淺談高中政治“認識類”主觀題答題技巧
極坐標方程主觀題考點分析
酯縮合在高考試題中的應用
酯縮合在高考試題中的應用
電表“對”與“錯”歸類巧掌握
高考政治主觀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
一道集訓隊選拔考試題的推廣
例談幾道2018年高考試題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