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在《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中探索與實踐

2024-04-22 12:28吳立勛范慶林劉春利王研博
時代汽車 2024年6期
關鍵詞:探索課程思政實踐

吳立勛 范慶林 劉春利 王研博

摘 要:《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是機械工程專業的重要課程,傳統教學主要側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但缺乏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當今,融合課程思政成為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文章闡述了課程思政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創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四個方面,探討了《幾何量公差與測量》 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內容方面,融合課程思政能夠更好地突出課程重點,強調相關議題,加強學生對有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關鍵詞:課程思政 幾何量公差與測量 探索 實踐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越來越大,人類對于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高校教育中,課程思政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關注。課程思政的融合使得學生不僅僅能夠掌握教學內容的理論知識,還能夠增強自身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創新能力和政治素養等方面。本文以《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為例,探討課程思政在該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旨在為課程設計和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幾何量公差與測量》是機械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主要涉及幾何尺寸與公差的定義、測量方法、公差配合原理等內容。這門課程的傳統教學主要注重理論知識,忽略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年來,隨著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專業課程開始注重融合課程思政,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情操,幫助學生全面發展[1]。

1 課程思政在《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中教學的意義

1.1 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在《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中,通過引入政治教育,教師去引導學生認識到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學生對于工程圖形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引導學生重視工程圖形學對于機械加工意義的重要性,以及關注制造標準化的社會意義[2]。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政策法規等相關規定,使學生形成愛崗敬業、一絲不茍的意識。

1.2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該課程中,課程思政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通過在授課中提供通識素質的知識,鼓勵學生補充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強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在課堂中為學生創造商業發布場景,讓學生從宏觀視角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了解市場競爭和規律[3]。通過組織測量實踐,讓學生掌握測量技能的同時,還能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1.3 引導學生承擔社會責任

通過課程思政教育,可以指導學生明白自己的社會責任,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例如,引導學生了解實際生產后的應用范圍,學習如何合理利用資源,以及如何關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社會問題。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相關的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社會問題,了解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極踐行公民義務,促進社區的和諧發展。

1.4 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課程思政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比方說,引導學生針對畫圖、制圖中發現的實際問題進行探究并加以解決,幫助學生進行跨學科的鍛煉,形成具有創新性的技術思維能力。同時,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不斷提高實踐能力,為今后從事機械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 《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根據校內外和社會廣泛設計的調查問卷結果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筆者認為課程思政引入《幾何量公差與測量》專業課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2.1 教學內容的問題

2.1.1 概念講解過于抽象

學生普遍認為《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27.9%)或很抽象(3.8%),而教師們普遍認為自己能夠生動地講解幾何量公差與測量的概念,表現良好。在學生的認知階段,概念過于抽象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降低。幾何量公差與測量的概念,特別是對于本科生,需要更加詳細的講解和解釋。然而,在實踐操作中,教授理論內容時往往不夠生動,注重理論推導而忽略實際應用場景。這樣的學習方式容易讓學生在理解和應用上產生一定困難,如圖1所示。

2.1.2 內容設計過于繁瑣

有較多學生認為教學內容設置較為繁瑣(17.3%)或很繁瑣(1.9%),關于該課程的內容設計,教師們意見不一,有4個人認為過于繁瑣,4個人認為良好,4個人認為一般,沒有人認為差?!稁缀瘟抗钆c測量》涵蓋了大量的公差類型和測量方法,因此該課程教學中的內容安排需要嚴格控制。如果講課時過于冗長而繁瑣,很容易使學生感到厭煩。從實際應用來看,講課時應著重講解有關測量和公差的常用方法和其原理,詳盡描述如何將實際應用場景轉化為存在公差的標準規范。這樣的方法不僅能更好地向學生介紹有關技術知識,同時也能經營學生興趣,如圖2所示。

2.1.3 案例講解缺乏真實性

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公差和測量的案例講解不夠真實,會根據制造集成實嵌入的具體流程來進行教學。調查可知,但認為缺乏真實性的比例也不低(12.5%),教師們能夠在教學中重點講解有關測量和公差的常用方法和其原理,表現良好。而這樣的教法卻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公差和測量對現代制造業的實際意義,從而增加學習的難度,如圖3所示。

2.2 教學方法的問題

2.2.1 缺乏互動與反饋

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增加其手工操作和技能訓練,表現良好。而學生對教師的互動與反饋存在一定的不滿意,認為一般(50%)或缺乏互動與反饋(29.8%)的占比較高。在傳統的講授教學中,教師通常是以直接傳輸的模式向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導致學生缺少參與感和探究意識,難以提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同時,教師無法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和困難,也無法及時給予幫助和反饋,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如圖4所示。

2.2.2 學生思維慣性待提高

教師們對于學生的思維慣性掌握尺度不夠,難以理解和掌握公差與測量的概念存在不同看法,但是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過程中存在思維慣性的問題,具體情況如圖5所示。

根據圖表顯示,認為較為存在(35.6%)或是存在(11.5%)的占比較高。由于公差與測量是一門工程技術類課程,涉及到一些難點與重點,比如公差的概念、四要素、形位公差、偏差分析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充分理解、掌握和運用。然而,由于學生思維慣性強,對于某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論,學生難以從課堂上集中思考和理解,導致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夠。

2.2.3 缺乏具體實踐環節

整體實踐的手工操作和技能訓練,表現良好,但是學生對課程的實踐環節評價不一,認為一般(43.3%)或有一定實踐(15.4%)的占比較高,但認為完全缺乏實踐環節的比例也不低(6.7%)。傳統的講授教學很難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環節,使學生缺少實踐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時存在較大的理論與實踐差距,如圖6所示。

3 落實課程思政協同后的實踐教學改革途徑

根據分析問卷中存在的問題,對《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教學內容及方法提出了如下改進措施:

3.1 豐富教學內容

3.1.1 加入哲學和人文養成素養的教學內容

通過教學案例,將課本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將學生置身于實際工業生產場景中思考,加強其實際應用能力。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生產環節,例如在講解外圓這一章節時,讓學生代入到實際機械生產的環境,配合環境講解外圓是如何進行加工,并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解決問題。此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反思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探討該生產環境的道德和人文問題。

3.1.2 在實驗實踐中,激發動手能力和創新性

實驗操作是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帶領學生進行實操,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完善自己,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和創新意識,教師要強調學生的社會責任和安全教育,帶領學生完成實驗操作,并強調安全注意事項。教師需要現場輔導和引導學生正確掌握技能,在給出實驗結果時,及時為學生解答疑問,讓學生明確實驗的意義。

3.1.3 借助新技術手段,加強互動性和參與性

現代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課程落實課程思政和實踐教學改革提出了許多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在課程中加入現場直播、課程錄播等數字技術,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關原理,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思政因素,并從中得到更多啟示。這種新的教學方式也為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3.2 改變教學方法

3.2.1 課程目標的明確化

在《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設計中,需要明確課程教學的目標。確立清晰的目標有助于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對課程的整體分布要做到清晰,以達到更高的教學質量。因此,在課程設計之前,教師需要考慮到如何將思政元素導入,并根據課程目標設計教學策略。

3.2.2 實踐教學的重視

為了檢驗真理的真實性,只有通過實踐才可以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實際運用,提高實際操作的技能。在《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實踐課程的設置,提供多種操作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體驗,實現課程思政與學科知識的融合。

3.2.3 采用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

“問題驅動的教學”強調把學生主動參與課程中的問題解決能力提升作為核心目標。在《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例教學、課堂練習等方式,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際案例,主動提高自己動手能力,探討并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應具備的能力需求。

4 結語

本文介紹了《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在融合課程思政改革中的探索和實踐,旨在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等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相關案例、名師課堂示范和學生合作討論等教學方法,探討了課程思政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針對《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實踐教學改革途徑,首先,可以加強課程內部質量控制,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增強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與此同時,應采取針對性措施,進一步完善教學體系,加強課程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教育教學質量。未來,課程思政在教育改革中仍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促進學校課程教學的全面發展。

基金項目: 河北師范大學第11批精品課程項目課題。

參考文獻:

[1]陳祥芬.《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11,(21):116-117.

[2]郭成,王小真.關于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思政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09):85-87.

[3]呂紅建.課程思政在《幾何量公差與測量》課程中的應用[J].江蘇高教研究,2018(06):97-98.

猜你喜歡
探索課程思政實踐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