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企業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與探索

2024-04-22 06:25賀水平
管理學家 2024年7期
關鍵詞: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體系

賀水平

[摘 要]面對持續盈利能力壓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激發內生驅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煙草行業當下最為迫切的經營訴求。文章通過分析A公司資產管理現狀,按照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路徑,提出從資產管理的“三個關口”探索構建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的舉措,助力企業系統提升資產資源配置、運營及增值能力水平,以期為煙草企業的資產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資產管理;全生命周期;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07-0019-03

資產作為企業的核心資源,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經營基礎,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源泉。A公司屬于煙草行業中典型的卷煙工業企業,積極應對風險和挑戰,以加強資產精細化管理為抓手,創新資產管理工作方法,構建“配置科學、運行高效、風險可控、協同貫通”的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聚焦資產執行與突破主題,激發企業內生驅動力,切實發揮國有資產最大效益,助推企業管理能力提升和戰略執行能力有效落地。

一、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表現

A公司長期堅持裝備實力優先的發展原則,充分引進和消化國外先進設備與技術,歷經多次技改,固定資產占比較高、分布范圍較廣,資產的維修保養費用不斷增加,對生產成本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1 ]。A公司在資產管理方面缺乏明確的管理機構和系統的管理機制,資產管理目標不統一、資產管理信息分散,導致固定資產未能發揮出整體協同運營效益。

一是資產全過程統籌管理偏弱。由于公司資產管理采用基于職能的分級管理模式,各單位(部門)的工作目標、范圍和側重點不完全一致,資產管理的決策依據和方法亦不一致,各階段工作目標不完全協調。各階段管理者往往主要關注本階段的目標及問題,往往能夠達到局部優化和階段最優,但對資產全生命整體考慮不足,難以實現全局最優。

二是資產管理觀念有待轉變。資產的管理基本上仍處于傳統意義上的資產管理范疇,主要工作集中于資產的日常核算及業務流程的處理等方面,與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結合不緊密,對資產的價值屬性關注度較低,資產效益意識相對淡薄。

三是各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不互通。公司各個系統之間沒有直接的信息接口,無法實現信息的交互流通,不能有效記錄從投入、維修維保、使用、處置報廢的全生命周期流程,使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管理相互割裂,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信息都相對獨立,實物信息與價值信息不能實現有效集成,無法滿足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

二、加強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

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推進現代化企業建設的內在要求。全力推進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的構建,能夠在全面掌握資產總量、分布、結構現狀的前提下,科學配置資產結構,引導資源向事關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流動,實現資產規模、結構與公司戰略相匹配,與現代化企業建設要求相適應,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戰略支撐。

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推動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保障[ 2 ]。全力推進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的構建,能夠加快資產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資產配置和使用效率,全面提升資產運營效益和管理效能,激發資產活力和價值創造能力,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激發新活力。

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有力舉措。全力推進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的構建,能夠加強資產全生命周期的動態跟蹤和監管,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國有資產在運營效率、規范運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漏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管理要求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全面增強風險控制和預警功能,切實履行好國有資產監管職責,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三、構建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的舉措

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工作,涉及公司的規劃、計劃、項目管理、物資管理、生產及設備管理、財務管理等多個領域,管理要素涵蓋管理策略、業務流程、組織體系、績效評價、信息技術等諸多方面。因此,實施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須以系統的思維、全局的視角、發展的眼光全面思考和整體謀劃,緊緊圍繞“配置科學、運行高效、風險可控、協同貫通”的總目標,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切實把好資產入口關、使用關、出口關。

(一)基本原則

在現有資產管理相關制度和流程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當前與長遠、效益與效率的關系,實現資產管理與戰略規劃相匹配、資源配置與企業能力相結合。

圍繞企業重要生產經營資產,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薄弱環節,充分發揮各歸口管理部門專業能力,構建協同聯動機制,系統規劃資產管理路徑、方法、程序。

結合存量資產的狀態和質量,著力提高優質資產使用效益,努力盤活低效和閑置資產;科學研判新增資產配置需求,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配置效率,推動存量資產和增量資產的良性循環,形成“管好總量、用好存量、優化增量”的良好局面。

(二)構建舉措

1.構建資產配置協同體系,把好資產入口關

推動資產配置職能相關部門的橫向協同,充分發揮資產歸口管理部門的專業條線能力,以流程思維和全局觀念為基礎,系統梳理提高資產效益的關鍵價值活動指標,用好財務分析工具,加強資產投入產出分析,有效銜接戰略,科學制定資產配置規劃,協同開展資產配置評估論證,以指標及業務流程的完善和改進,實現從戰略、規劃、項目到實施的高效銜接,構建全價值鏈視角的資產配置協同體系。

以戰略為導向平衡資產配置規劃。緊扣“十四五”規劃和品牌重塑戰略需求,結合企業現有資產配置狀況和資源能力,協同做好重要資產配置規劃。在橫向協同上,緊緊圍繞戰略目標,綜合平衡各項資產配置需求,推動資產配置規劃與戰略相匹配、與資源相協調。在專業條線上,從專業角度評估未來折舊規模、產能適配規模、預期銷售實現、技術發展趨勢、原料結構和規模、宏觀政策導向、企業資金狀況等影響資產配置規劃的關鍵因素,為規劃的編制及調整提供價值輸入。

以規劃為牽引協同開展項目評估論證。充分發揮資產配置規劃的戰略牽引作用,以“綜合平衡、整體最優”為原則,梳理優化業務流程,針對產能配置、大額資產購置、煙葉儲備、信息化投入等重點領域,綜合考慮企業資金狀況、稅利均衡增長等因素,探索建立分級分類管理、評價要素全面、協同融合的綜合評價標準模板。在投資項目方面,組織開展聯合評審,扎實做好項目立項的技術論證和經濟論證,優先安排對企業發展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影響的項目,提升資產配置的科學性。統籌生產經營需要與實施能力的關系,建立項目儲備庫,超前謀劃、收集、編排儲備項目,以立項必要性與可行性、產業發展定位與發展需求符合性、項目建設規模與資金匹配性、建設標準以及項目實施效果為重點,加強儲備庫項目可行性研究,有效保證儲備項目質量。在原料方面,聚焦公司品牌重塑戰略,以“供需平衡、結構匹配、優質均質、保障有力”為導向,持續強化統籌協調,不斷完善策劃與過程協同機制,著力提高原料資源配置效率和保障能力。

以信息系統為抓手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管理。以行業統一投資管理系統落地運行為契機,健全以數據為核心驅動要素的投資領域內控機制,實現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控到位。規范操作過程,加強審核把關,嚴格落實回退機制,確保數據完整準確[ 3 ]。加強跨部門協同與監督,推動相關業務系統互聯互通,激發數據要素活力、推進數據智慧運用,全面提升投資管理決策效能,推動投資管理數字化轉型。

2.構建資產運營監測評價體系,把好資產使用關

優化資產運營業務流程、明確職責分工,開展資產運營數據跟蹤監測與定期評價反饋,構建貫穿資產運營全價值鏈的資產運營監測評價體系。完善數據監測反饋機制,通過全價值鏈流程信息互通共享,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成本費用和資產運行狀態信息的準確采集、及時預警與評價反饋,為資產管理決策提供價值輸入,推動實現“資產數據化、數據業務化”,促進業務改善和管理提升,持續提高資產運營效率。

加強數據治理,實現“資產數據化”。強化資產數據“第一責任人”意識,根據資產屬性進行分級分類歸口管理,切實將數據治理職責落實到部門、落實到崗位。建立健全涵蓋資產運營管理全過程的數據治理規則,有效集成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真實反映資產的數量、價值、分布、結構、使用及維護情況等信息,切實做到數據精準采集、信息互通共享。

推動資產管理改革實現“數據業務化”。推動資產管理數據的有效應用,將資產運營監測預警機制與企業內控體系有機結合,通過監測分析資產狀態相關指標,保障資產運營安全穩定,提升資產運行效率效益。通過長期監測全流程指標,不斷積累基礎數據庫,應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挖掘提煉數據指標間的內在聯動規律,提出業務改進建議,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數據業務化”。

建立資產分級分類評價和反饋機制。從資產全生命周期視角,評價影響企業中長期生產力布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資產。建立資產分級分類評價和反饋機制,開展資產運營效率與效益評價,反饋資產配置能力和運營能力。將評價分析結果作為資產管理改進的重要參考依據,對后評價反饋識別的已經處于長期閑置狀態或運行情況不佳的資產,提示相關資產管理部門積極主動盤活,持續跟蹤盤活資產運營狀態[ 4 ]。

3.構建資產處置監督工作體系,把好資產出口關

以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目標,完善資產管理監督工作體系,加強資產處置前置性審查和資產處置程序規范管理,促進資產監管跨部門橫向協同與專業條線相結合,增強資產處置監督工作合力,形成職責明確、協調暢通、防治一體的監督體系。

健全資產處置前置性審查機制。聚焦資產現狀、政策依據、潛在風險,對資產處置事項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前置審查。對服役年限長仍具使用價值的設備資產,應通過維修維護延長使用壽命。對因技術等原因需要更新、仍具有使用價值的資產,及時轉變用途、修舊利舊,可調劑到有相應投資需求的部門或單位,實現投資需求和資產處置高效協同。

規范資產處置程序,實現閉環管理。完善資產處置管理制度,提高決策審批效能,強化資產處置預案跟蹤執行,實現資產處置閉環管理。加強對重大資產處置事項的政策研究,防范政策風險和資產流失風險。健全“自主審批、誰審批誰負責”的資產損失管理模式,強化各單位主體責任意識。規范資產損失管理行為,嚴格資產損失鑒定程序,認真分析損失原因,界定損失責任,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要追責。

建立資產處置監督工作體系。建立涵蓋審計、紀檢監察、財務等部門的資產合力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各監督主體的國有資產監管職能,加強對涉及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重大事項、重點環節的監管,加強對重要資產管理活動的事前事中審核把關,事后專項檢查,實現各部門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形成國有資產監督合力,切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完整。

四、結語

A公司立足企業發展戰略,秉持長期主義,針對公司目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深化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對資產規劃、購置、使用、處置等環節實施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一方面,能激發資產活力,提高資產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加大成本管控力度,確保資產管理風險防范更加有力有效,實現國有資產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是企業加強精益化管理運行的迫切要求,助推品牌重塑戰略,持續提升由內而外的系統能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有力保障。同時,A公司深化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實踐舉措,可以為煙草企業的資產管理提供探索借鑒。

參考文獻:

[1]徐鑫,余露.不動產全生命周期一資一檔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H國有企業為例[J].國際商務財會,2023(19):50-53+58.

[2]北京首鋼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企構建“大監督”體系實踐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3(21):74-79.

[3]謝俊凝.Z煙草工業公司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D].廣西大學,2019.

[4]秦忠安.電網企業財務管理在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電業,2014(09):36-38.

猜你喜歡
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體系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二維碼標識管理系統在教育裝備管理中的應用
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研究
綠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的研究與落實方法
論基于內部控制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
淺析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績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研究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及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方法探討
范式轉換視角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價管理研究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