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用”范式下建黨精神融入高校育人體系的機理探析

2024-04-22 09:53李莉穆軍全
關鍵詞:育人體系

李莉 穆軍全

摘? ? 要:偉大建黨精神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價值支撐。高校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需要打通宏觀和微觀、應然和實然的通道,形成可行性路徑。從中國傳統“體用”理論視角分析,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政黨文化的“體”,具有建構信仰體系、形塑高尚人格、涵育家國情懷等功用。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育人體系需要做到“固體后用”“強體廣用”和“以用強體”。

關鍵詞:建黨精神;體用范式;育人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4-0027-04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講話中明確提出建黨精神的內涵:“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盵1]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屬性的根本表征,是凝聚全體黨員團結奮進的精神紐帶。建黨精神提出后,學界同仁從不同的視角研究偉大建黨精神的生成邏輯、精神實質、內在結構、弘揚路徑等[2-4]。這些研究闡釋對于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播傳承和落地落實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總體梳理當下關于建黨精神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其兩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其一,以宏大敘事的視角對偉大建黨精神重要意義的分析和闡釋較多,而對建黨精神內在結構的分析相對較弱,尤其是從學理的視角深入分析建黨精神結構機理的成果不多。其二,對建黨精神應然的層面分析較多,而對實然的落實機制研究不足,尤其是對建黨精神在培養時代新人過程中的作用機理分析不到位。這就有可能導致偉大建黨精神成為人人空喊的口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盵5]因此,高校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都需要打通宏觀和微觀、應然和實然的通道,形成可行性路徑。本文借鑒中國古代“體用”范疇,分析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結構,建構“明體達用”的育人路徑,為建黨精神融入培養時代新人的育人體系,發揮價值引領作用提供精細化的理論指導。

一、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政黨文化的“體”

“體用”是中國古代文化名家認識客觀世界、討論文化現象過程中常用的一對范疇,是一種具有方法論意義的學說體系,主要用于指引人們認識現實世界復雜事物的內部關系?!绑w用的萌芽在先秦,成熟于六朝,從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到宋明理學,乃至近代以來‘保種保教,國人均裁之以體用”[6]。中國傳統體用范式對于當今的文化建設依然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文化的“體”,為

人們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優勢,為黨和國家文化傳承、建設、發展指明了目標與方向。從“體用”范式視角審視偉大建黨精神,既能夠使我們在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定位偉大建黨精神,又能夠借鑒中國傳統文化中“體用”思維的方法論、認識論來更好地理解、認同,并為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入踐行和弘揚打下堅實基礎。

(一)偉大建黨精神是彰顯共產黨人思維品質的最高標準

中國古代哲學家關于體用范疇的最高層次認識在于把“體”理解為事物的本質和存在依據。如朱熹等人常講“體用一源,顯微無間”,這里的“體”就是指事物內在的“道”“理”等最高精神本體[7]。偉大建黨精神蘊含著共產黨人尋求最根本的東西終極意義的思維品質。偉大建黨精神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價值。建黨精神第一個層面就體現出其源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特色?!皥猿终胬?,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邏輯體系的起點和核心。堅持真理主要體現為我們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格物致知,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總結規律。理想信念是精神體系的核心。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作為價值的基本取向。百年來在應對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風險挑戰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及方法論始終成為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把握思維與存在、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實之間矛盾關系的法寶。

(二)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實踐經驗的升華

體用范疇產生和發展的根源在于社會實踐。人們在與天地萬物打交道的過程中, 逐步形成了關于事物有體有用的觀念?!绑w者,即形質也,用者,即形質之妙用也”(《周易探玄》)。從體用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視角能更好地理解偉大建黨精神中“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實質。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于艱苦卓絕的革命實踐。中國共產黨繼承了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作為終極的價值關懷。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各階層志士仁人以救亡圖存為使命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如張之洞在揚棄傳統“體用一源”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中體西用”說,維新派、革命黨人等分別從道與器、制度與思想等方面提出過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治國方略,然而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煥發新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知與行、體與用合一。中國共產黨人用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不斷變化的中國實際,又使馬克思主義獲得重大飛躍。這一次次的飛躍不僅展現出中國共產黨體用合一的精神品質,也逐步構筑了偉大的建黨精神。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干革命、搞建設和促改革的諸多風險挑戰中,“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逐步形成了“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硬核精神。

(三)偉大建黨精神是規范共產黨員思想和行為的“本體”

在體用分析范疇中,“體”是第一性的,“用”是派生性的,“體重用輕”?!绑w”是根本原則,“用”是具體方法[8]。理論或者“體”對“用”具有規范作用,“體”所具有的普遍性、規律性和理想性為人們提供發展著的價值觀念,從而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皩h忠誠,不負人民”就是這個“體”,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牢記宗旨意識,切實踐行為民初心,才能在“為什么人執政,靠什么人執政”的問題上始終端正政治立場,提高政治站位。首先,對黨忠誠要求黨員忠誠于黨的信仰,如此在行為上才能絕對服從組織的安排。其次,對黨忠誠要求黨員忠于黨組織。要真正落實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關鍵是要保證黨員對組織的忠誠。最后,對黨忠誠是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要求黨員干部自覺做到黨中央的號召堅決響應,黨中央的決定堅決執行,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不負人民要求黨員干部牢固樹立黨的人民觀。不管是建黨初期毛澤東同志要求黨員要像和尚念阿彌陀佛一樣念爭取群眾,還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不負人民都要求黨員干部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一切行為標準和出發點。

二、明體達用:偉大建黨精神的育人功用

在中國傳統的體用范疇中,“體”表示形體、實體、結構,“用”表示在某種結構基礎上的功能和功用?!爸痪湍枪翘幈闶求w。如水之或流,或止,或激成波浪,是用;即這水骨可流,可止,可激成波浪處,便是體。如這身是體;目視,耳聽,手足運動處,便是用”(《朱子語類》卷六)。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品質的根本體現,其本身是“體用合一”,有“體”有“用”。當下,高校深入學習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主要是因為偉大建黨精神本身具有鑄魂育人的顯著功用。

(一)信仰體系建構功用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逐步建立對于自然、個人、社會、國家的認知,建構自己的信仰體系的重要階段。偉大建黨精神中的“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為大學生價值觀養成提供了方向引領。其中,“真理”指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理想”是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仡欀袊伯a黨百年奮斗史,革命先輩們篳路藍縷、勇毅破局,哪怕遭遇血與火的考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守矢志不渝。正是這份堅守,先輩們得以透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摸清并掌握了社會發展規律,找到推動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大學生通過多形式多渠道接受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成果教育,不斷增強對國家民族的認同,進而構建起對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系列成果的信仰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理想,方向確定,愿景清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同樣激發大學生為黨和國家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斗。在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式現代化理想的激勵引領下,新時代大學生必將彌合理想與現實的張力,凝心聚力,團結奮進。

(二)高尚人格形塑功用

從體用范疇的視角來看,“體”是內在本質,“用”是外在表現。共產黨人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建構主體,共產黨人的高尚人格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本質,建黨精神是共產黨人高尚人格的高度凝練和外在表現。中國共產黨百年的奮斗歷程中英雄輩出,英模典范和先進事跡展現出共產黨人應有的高尚人格、偉大人格,共同構筑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成為偉大建黨精神的源泉。以建黨精神塑造高尚人格,共產黨人高尚人格的形成又可以鞏固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這是精神育人“體用合一”的內在邏輯。內蘊于偉大建黨精神的真理力量是促進當代大學生高尚人格形成的源動力。在建黨精神引領下,高校與時俱進地結合不同的教育對象,選用不同的教育內容和途徑,最終能達到鑄魂育人的目標。

(三)家國情懷涵育功用

家國情懷是指個體基于長期的生活積淀對自己的家庭、國家形成的認同、愛戴、忠誠、盡責等情感的總和,是一種生命自覺與家教傳承。中國古代儒家經典所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滿江紅》)等都是古人家國情懷的表達。當代大學生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榜樣,涵育家國情懷既是一個“體”的問題,又是一個“用”的問題?!绑w”主要是偉大建黨精神為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根本的價值指向,“用”則是具體到家國情懷涵育為大

學生日常良好行為的養成提供可用的標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其使命就與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緊密相連,體現出深厚的家國情懷。建黨精神中所提出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忠誠于組織、忠誠于人民是共產黨員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本色。當代大學生在這樣的精神涵養下,自然就能把自己的學業生涯規劃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以初心不改、篤志不移的決心去攀登科學的巔峰,既能實現“小我”人生目標,又能最終實現為黨為國為人民建功立業的崇高價值目標。

三、固體后用,以用強體:偉大建黨精神育人的具體路徑

如何保證當代大學生在系統學習和掌握世界一流學科知識的同時更進一步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確立四個自信,這是當下高等教育中“體”與“用”的關系問題[9]。將建黨精神深度融入高校立德樹人進程,既能確保高?!半p一流”建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又能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最終達到固體后用,以用強體的效果。

(一)固體后用,加強高校育人組織平臺建設

組織是“形”,精神是“魂”,“形”以“魂”為體,“魂”以“形”為用。高?;鶎狱h組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高校發展的重要平臺,要完成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須用偉大建黨精神對大學生中分散的、多樣的亞文化價值觀進行整合,并將之凝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青春力量。

一方面,夯實高校黨委宣傳偉大建黨精神的領導責任制。在高校,要明確高校黨委的主體責任、高校黨委書記的領導責任、高校領導班子成員的直接責任,把落實偉大建黨精神和高校黨組織自身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使偉大建黨精神貫穿其中。要教育、動員和組織高校黨委領導、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在學習貫徹偉大建黨精神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另一方面,建構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班級為梯度的建黨精神宣傳學習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班級的組織傳播作用,緊密圍繞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主題,通過形式多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宣講方式將偉大建黨精神的豐富內涵、時代價值和科學思維植入當代大學生的內心。同時,要發揮好學生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黨建帶團建”,黨、團、班共同發展,筑牢偉大建黨精神在高校的組織基礎。

(二)強體廣用,扎牢偉大建黨精神育人的教學內容體系

課程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立德樹人的主渠道。偉大建黨精神只有體系化融入高校課程內容,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建黨精神內涵的入腦入心,確保在培養時代新人過程中發揮建黨精神的價值引領、人格形塑、家國情懷涵育等功能。

一方面,在思政課教學體系中融入偉大建黨精神。在現有的五門本科必修思政課中都融入偉大建黨精神的關聯知識點。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開篇,可將“擔當復興大任 成就時代新人”與偉大建黨精神結合起來講。以中國共產黨人百年來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艱辛探索過程為范例,更有利于培養當代青年大學生“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精神品質,更有利于實現課程育人目標。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引導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融入建黨精神的“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建黨精神內容的同時,充分認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爸袊F代史綱要”課程內容與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合點最多。教師可以將中國共產黨百年來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與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征程中形成的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內容與偉大建黨精神融合,運用個別與一般相比較、相融合的方法深度貫徹建黨精神內容。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融入偉大建黨精神需要以“不忘初心、擔當使命”為主線,講清楚偉大建黨精神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體系創新進程中的價值指引作用?!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要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建黨精神在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特點講清楚,讓建黨精神與時俱進地指導實踐。

另一方面,在專業課課程思政改革過程中貫穿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為課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明確、提綱挈領的思政元素范本。在專業課課程思政改革中融入偉大建黨精神有利于加深和拓展建黨精神的價值引領功用。具體融入路徑大體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將中國共產黨誕生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為推進自然科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等科學研究與新中國教育事業發展所作出的偉大決策、巨大貢獻等事跡融入專業教學。其二,以各個學科奠基、發展中涌現出的優秀黨員科學家的先進事跡為載體,把共產黨員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精神與專業教學知識點的傳授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科模范的精神品質成為激勵當代大學生獻身國家發展的內在動力。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抓手的課程思政改革有利于激活當代大學生深耕專業學習和研究,以創新性研究成果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以用強體,活化偉大建黨精神育人的形式

中國傳統“體用”思想的方法論啟示人們“體”是根本原則,“用”是具體方法。高校貫徹落實偉大建黨精神同樣有“體”有“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高校貫徹落實偉大建黨精神首先要遵循的“體”,具體學習貫徹方式方法的選用則是“用”,最終達到“以用強體”的目的。堅持理論與實踐、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創新學習偉大建黨精神的方式方法,為當代大學生提供富有時代感、鮮活感和厚重感的學習形式,有利于此項活動的開展。

偉大建黨精神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的宣傳需要適應新時代青年的價值體驗,注重以下兩方面的創新。

一方面,適應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習慣,打造沉浸式建黨精神體驗平臺。深入挖掘偉大精神形成與發展中的革命先烈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借助年輕人喜歡的數智融媒,充分利用學生社區活動場所、體育場館、實驗室、圖書館、校史館、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等載體和平臺,推出與偉大建黨精神相關的文藝作品、紅色故事,唱響紅色好聲音。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打造以建黨精神為主題的紀念長廊、革命先烈雕塑等,構筑建黨精神資源群落,為學生沉浸式體驗建黨精神提供重要載體。

另一方面,變被動聽講為主動宣講,激發大學生的宣講參與熱情。要結合新時代大學生所慣用的話語體系、專業優勢和興趣愛好等來開展偉大建黨精神的宣講落實工作。建立“大學生講師團”,以朋輩引領為形式,用大學生身邊的故事給大學生宣講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內涵和影響。舉辦主題讀書會、辯論賽,組織觀看相關題材舞臺劇、微電影、話劇等活動,將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容融入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潛移默化地讓大學生感受偉大建黨精神的價值指引作用。

總之,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的特色,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在高校貫徹偉大建黨精神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借鑒中國傳統的“體用”分析范疇能更好地幫助人們認識偉大建黨精神及其貫徹過程中的“體”與“用”、本質與功用、原則與路徑之間的關系。高校在“體用”范式指導下開展偉大建黨精神的學習貫徹活動更有利于解決高等教育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等根本問題。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

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

[2]? 張士海.偉大建黨精神:生成邏輯、內涵意蘊與弘揚路

徑[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2).

[3]? 吳潛濤,沈茹毅.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質及其時代弘揚[J].

政治學研究,2022(3).

[4]? 馬報,王建華.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生成邏輯、結

構維度及實現路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22(1).

[5]?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

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

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

26(1).

[6]? 夏靜.體用的思想譜系與方法意義[J].甘肅社會科學,

2018(4).

[7]? 方克立.論中國哲學中的體用范疇[J].中國社會科學,1984(5).

[8]?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辭典(修訂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

版社,2014:31.

[9]? 穆軍全,李莉.“體用”范式下高校課程思政改革的理論

省思[J].中國農業教育,2020(3).

猜你喜歡
育人體系
關于構建職業教育育人體系問題的思考
新時代高校中外合作辦學育人實踐路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四大育人主體、六大育人體系和八大工作方法
書院制模式下通識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探索
探索提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途徑
構建思政課“第二課堂”多渠道育人體系的探索與思考
構建社團育人體系 提升高中生領導力
深化實習育人體系培育產業后備人才
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四全”育人體系
構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育人體系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