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人物角色的美學思想在公共美育課程中的傳播

2024-04-22 10:35劉雪穎
三角洲 2024年9期
關鍵詞:柳夢梅杜麗娘湯顯祖

劉雪穎

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要深化高等學校美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文件中的內容可以看出,現階段對大學生實施美育教育已經到了極為重要的時期。然而,公共美育教學一直是傳統教育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通過對我國現階段高校美育教育的研究發現,國內高校對于美育教學還存在著課程不夠重視、師資配備不齊、課程體系不健全等諸多問題?!赌档ねぁ纷鳛橹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作品,其中包含的美學思想可以很好地實現在美育課堂中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但在實際教學中,高校大學生對于《牡丹亭》這類古典文學是非常陌生的,由于《牡丹亭》里面用的大量文字都是戲曲體裁,這又加大了學生理解的難度。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美育教學的傳播具有一定困難性。本文希望通過對《牡丹亭》中美學思想的詮釋,進行公共美育教學的探索,進一步推動中國古典美學思想在高等院校公共美育課程中的傳播。

《牡丹亭》中人物角色所體現的? ? ? ? ? ? ? ? 浪漫主義美學思想

一、《牡丹亭》的創作背景及內容

《牡丹亭》作者湯顯祖生活于明代中后期。他自幼聰明、才華卓越,但卻在科舉考試中屢屢失利。自此,湯顯祖對科舉制度的弊端與官場的丑陋面目有了清醒的認識,決定遠離官場,將畢生精力投入戲曲創作之中。湯顯祖從創作初期就開始嘗試以言情主題為核心進行戲曲作品創作。而后,其在宋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創作了《牡丹亭》。

《牡丹亭》主要講述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之間如夢如幻的愛情故事。杜麗娘出生于南宋初年,她是江西南安太守杜寶的獨生女兒。由于官宦的背景,杜麗娘的家庭極其崇尚封建禮教,從小便受到了嚴苛的教育。杜麗娘一日在花園中睡著,與一名年輕書生在夢中相愛,醒后終日尋夢不得,抑郁而終。后在柳夢梅、石道姑、胡判官、牡丹仙子的幫助下,還魂復生。而后,與柳夢梅歷經重重磨難,終成眷屬?!赌档ねぁ返墓适虑楣澲饕怀隽恕耙郧榭估怼钡乃枷?,表達了湯顯祖對于人間真情的贊頌和對封建教條的批判。自《牡丹亭》之后,湯顯祖便走上揭露腐敗政治、反對程朱理學、追求個性解放的創作之路。

二、《牡丹亭》中主要人物形象簡析

在《牡丹亭》的整部作品中,一共有五個主要人物,他們分別是杜麗娘、柳夢梅、春香、杜寶、陳最良,這五個人物分別代表了五種不同的思想觀念?!赌档ねぁ返恼麄€故事情節都是以杜麗娘為中心展開的,杜麗娘也是該劇中所描寫最成功的女性人物形象之一。湯顯祖對杜麗娘的性格設定是比較完整的,她既有大家閨秀溫柔、保守的一面,也有對待世俗堅韌反抗、癡情的一面。故事情節中,杜麗娘在婢女春香的引導下,走出閨房,感受到了春色滿園的美好,激起了她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但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其心事只能被迫壓抑。在“驚夢”和“尋夢”的段落中,杜麗娘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杜麗娘這個角色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表現了一個對愛情不倦追求、對封建禮教堅決反抗的女性形象。

劇中,男性主角是柳夢梅,他是一個富有才華的年輕人,對杜麗娘的感情始終如一,也是一個具有強烈反抗性格的人物。劇情中他在金殿上勇敢地揭露杜寶的虛偽,不畏艱難,與杜麗娘相得益彰。正是兩人忠貞不渝的情感,使得他們的愛情在劇中大放光彩。杜麗娘和柳夢梅感人肺腑的情感,是湯顯祖在《牡丹亭》中所要傳達的“唯情論”的核心。

第三位跟女主角關聯十分緊密的角色是春香,她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丫鬟。春香與杜麗娘的性格千差萬別,她不受封建家庭的約束,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其實,春香就是杜麗娘內心的另外一面,鬧學的主角是她,但這背后卻是杜麗娘心中的想法?!赌档ねぁ吠ㄟ^刻畫這樣一個天真爛漫的女性角色,讓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情節顯得更為自然和順理成章。

另外,還有兩個封建思想的代表人物。一個是杜寶,他是典型的封建制度下家長的代表,是嚴格的封建禮教的遵守者。他認為女兒的私情玷污家中的門第,為了維護封建禮教制度,他斷送了女兒的幸?;橐?。另一個是陳最良,他是一個完全遵守封建禮教的知識分子,自私、庸俗、迂腐的私塾先生。劇情中陳最良在解讀《詩經》中《關雎》時,將男女之情一概不論,反而字里行間不離古代的三綱五常。正是有這兩個栩栩如生的反面人物形象刻畫,使劇中的人物情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與碰撞,表現了作者對民主精神的向往。

如何將《牡丹亭》的美學思想? ? ? ? ? ? ? ? ? ?在高校公共美育課程中傳播

前文對《牡丹亭》的故事內容和五位主要角色的形象進行了分析,闡釋了其所包含的浪漫主義美學思想。那么作為高校教師,如何通過公共美育課程進行美學思想的傳遞,以及如何將《牡丹亭》的美學思想創新性地在課堂上進行講授呢?筆者將從美學的角度出發,結合美育課堂教學模式,分別從語言、情感以及意蘊等三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語言層面

語言層面是《牡丹亭》文學的核心所在?!赌档ねぁ芬还灿形迨宄?,其富有詩意的語言對后世文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赌档ねぁ返恼Z言是戲曲文學體裁的一種,戲曲又是舞臺語言的一種。戲曲語言要有強烈的性格化,它既要有舞臺表演的動作性,又需要使語言富有詩意,文字能夠和音樂協同,除此之外,還要有哲理性的閃光點以及鮮明獨特的風格色彩。在《牡丹亭》整部作品中,湯顯祖運用了華麗的語言修辭學,例如疊韻詞:“剛打的秋千畫圖,閑榻著鴛鴦繡譜?!保ā居柵?、[前腔]);雙聲(音韻學名詞,指兩個字的聲母相同),如鶯燕、亭臺、忐忑等;詞語的修辭包含了實詞襯字、虛詞襯字等;語句的修辭,如整句、散句、排比、設問等。其中的語言不僅修辭豐富,還刻畫了豐富的人物內心和精神世界,能夠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但是對于古文句式的理解和內容的解讀,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高校的公共美育課程針對的是全校不同專業的學生,他們對文學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差異性。因此,在公共美育課程中,不能灌輸式地將《牡丹亭》中的美學特征進行授講,而是需要有一個過渡,先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其產生興趣。在教學的初步階段,先讓學生以情境導入的形式引入《牡丹亭》原文。例如,在《牡丹亭》戲曲音樂的背景下,請學生以朗誦的形式,感受語言文字中的音律之美。在學生對作品有了語言和音樂上的感性認知之后,教師再以淺顯的文字語言對《牡丹亭》的文學部分進行課堂講授。同時,針對《牡丹亭》原文中包含的文學修辭手法,要引導學生加強印象。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牡丹亭》中文學表現手法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線上搶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大腦思維,也可以用文學修辭連連看等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鼓勵學生欣賞《牡丹亭》原始劇本以及劇本解析,使學生能夠更深層地去理解傳統文化,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進行美育思想的傳播,學生才能深入地感悟到這一作品的內在美。

二、情感層面

藝術作品中的情感層面,是整個藝術作品中最能打動讀者的地方,同時,情感層面的理解與語言層面是分不開的?!赌档ねぁ分凶钅荏w現其特點的,就是杜麗娘和柳夢梅之間的情感?!赌档ねぁ返墓适虑楣?,也正是因為在情感層面贏得了觀眾的共鳴,才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美學影響。因此,教師在美育課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對該作品所包含情感的體驗感和接受度。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分別從舞臺美術、服裝服飾、角色唱腔、人物性格、劇情發展等方面,使學生們全方位地感受其中所包含的傳統美學思想,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使課程內容更加深入地走進學生的心里,就應當讓學生感受傳統戲曲美學中的情感價值。

接下來,就需要讓學生深入劇情中,去感受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這就需要學生全面地去欣賞《牡丹亭》的具體情節。例如,分析其舞臺布景特點、戲曲表演的虛擬性和程式化。同時,還要欣賞與其相關的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如以《牡丹亭》為主題的刺繡、以《牡丹亭》人物形象為元素的現代設計、《牡丹亭》的現代電影等。在課堂上,教師通過采用多媒體展示一部分作品內容,引導學生大膽討論。課后采用線上視頻問答的方式進行學習,對課堂內容做到有效的補充。另外,結合《牡丹亭》的人物特點和故事情節,讓學生自由創作相關聯的藝術作品。再結合課外實踐活動,將課堂的所學搬到現實生活中,帶領學生前往當地戲曲文化館、劇院等地進行觀賞。這樣,不僅堅持理論與實踐協同的方式,同時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也能更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傳統戲曲中的文化情感。

三、意蘊層面

使藝術作品具有意蘊,是藝術作品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意蘊層面是藝術家本人通過作品傳遞給欣賞者的一種思想和韻味,一般很難用語言和邏輯去描述。湯顯祖通過《牡丹亭》所傳遞出來的意蘊層面,是基于柳夢梅和杜麗娘之間感人深切的生死愛情故事。這種在封建社會的枷鎖下,依然能超越世俗眼光、打破重重障礙的浪漫宣言,到現在都會使人為之動容。藝術意蘊其實是授課過程中最難表達的部分,但也是一部優秀藝術作品最精華的部分。那么,在傳遞藝術意蘊的方法上,我們可以有效結合課堂情境化,通過讓學生進行《牡丹亭》主要角色的扮演,使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感受作品的藝術意蘊。首先需要讓學生先收集角色的形象資料,通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全面理解角色的塑造。在了解每個角色所處的生活環境、角色地位以及人物情感后,選擇《牡丹亭》經典的選段進行簡單的情境表演。同時,在角色的扮演上,應使同學根據自身的形象特點、性格特點,結合劇情中的主要人物風格進行角色選擇,而不是隨意分配。只有這樣,才可以在表演時既能較為貼合整個故事情節,也能讓學生深入劇情和角色中去感受和理解其中所蘊含的美學思想。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增添學習的樂趣、深化學生對于藝術作品的理解,還能使傳統美學進行情境化的教學,對于深入理解中華傳統文化有非常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牡丹亭》中的美學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是高校進行美育教育極佳的素材。通過對《牡丹亭》的分析和解讀,能夠使學生深刻領悟湯顯祖所傳達的以“情”為核心的美學精神。雖然,現代大學生對于中華傳統美學的理解有所欠缺,但在公共美育課堂中,以《牡丹亭》作為美學教育的內容進行傳播,這樣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對于美育教學的興趣。同時,這也是本人對未來公共美育教學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簡介:

劉雪穎,女,碩士,助教,籍貫湖北武漢,研究方向:藝術學。本文系2021年度武漢華夏理工學院通識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基于我校人才培養特色的‘與美相隨美育體系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1TS12)成果、武漢華夏理工學院2022年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課程思政視域下應用型高校美育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2206)成果。作者單位:武漢華夏理工學院。

猜你喜歡
柳夢梅杜麗娘湯顯祖
《牡丹亭》夢境對杜麗娘人物形象的塑造與解讀
《牡丹亭》之柳夢梅人物分析
“一生愛好是天然”
《驚夢》的情與愛
對近年來湯顯祖佚作搜集整理的總結與思考
湯顯祖墓園發掘的紛擾
湯顯祖家族墓初考
不一樣的《柳夢梅》
湯顯祖與明代理學家交游考略
花開一朵,至情綻放——從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看杜麗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