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我國心流體驗研究熱點及趨勢分析

2024-04-22 13:06張浩黎云飛范化冰馬金園舒雅
國際公關 2024年4期
關鍵詞:心流圖譜分析

張浩 黎云飛 范化冰 馬金園 舒雅

作者簡介: 張浩,男,漢族,山東青島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管理類;

黎云飛,男,漢族,重慶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管理類;

范化冰,男,漢族,四川宜賓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管理類;

馬金園,女,柯爾克孜族,新疆伊犁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管理類;

舒雅 (通訊作者),女,漢族,陜西安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旅游大數據、鄉村旅游。

摘要:近年來,心流體驗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心流指的是人們在做某項活動的時候的一種無意識的、全身心投入的狀態,這個狀態會帶來極大的愉悅感和滿足感。本項目利用CiteSpace軟件,對CNKI數據庫中2006年至2023年收錄的240篇有關心流體驗視角的期刊論文的發文量、發文作者、機構、關鍵詞共現等進行可視化分析。結果表明:心流體驗視角研究者人數眾多但合作網絡比較松散。

關鍵詞:心流體驗;可視化分析

20世紀,心理學研究飛速發展。心理學家奇克森特米哈伊在1975 年首次提出 “心流 (flow)”的概念,并系統地建構了系統理論?!靶牧鳌笔侵競€體對某一活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由此推動個體完全投入某項活動的一種情緒體驗或狀態。[1]近年來,有關心流體驗的研究逐年增加,但從文獻計量角度研究其發展動態的文獻極少。文獻計量分析是基于既有文獻事實,以定量的方式為掌握大量文獻研究動態提供客觀且完整的視角,已被廣泛運用于諸多研究領域。本文以中國知網收錄的2006—2023年心流體驗相關文獻數據作為研究基礎,使用CiteSpace這一可視化分析工具對相關文獻進行熱點主題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全面分析,以期為推動心流體驗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研究工具及數據來源

(一)研究工具

科學知識圖譜是一種將科學領域中的知識組織成圖譜的方法。它通過將各種科學概念、實體、關系和屬性進行關聯和鏈接,形成一個具有結構化和語義表示的知識網絡。[2]科學知識圖譜可以使人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科學知識,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提供信息檢索和推薦的功能,并支持科學研究、教育和創新。CiteSpace是具有共引理論分析與相關網絡算法等功能的可視化軟件,自2004年9月推出以來,CiteSpace得到國際科學計量學界相關研究機構和科學人員的廣泛使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使用CiteSpace軟件進行知識圖譜分析,探究心流體驗研究的發展軌跡、熱點問題和未來趨勢。CiteSpace軟件的多樣化和直觀性使其能夠將引文網絡圖譜展現出來,從而為研究者提供可視化分析的能力。本文運用CiteSpace6.2.R6版本中的關鍵詞共現、合作作者共現、合作機構共現以及時間線聚類圖等功能,繪制心流體驗研究的知識圖譜。

(二)數據來源及統計

本文使用中國知網 (CNKI) 關于 “心流體驗”與CiteSpace主題的文章作為數據來源。檢索時間從起始年到2023年,文獻來源類別選擇 “全部期刊”。共計240篇文章,使用Refwork格式將數據導出并保存。

二、研究分析

(一)發文量變化趨勢分析

根據對2006年到2023年的數據統計分析 (詳見圖1),可以得出心流體驗研究在過去數年間的發展趨勢??傮w而言,心流體驗研究的發文量逐漸增加,成為國內學術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具體分析顯示,從2006年到2012年,每年的發文量只有10篇左右。盡管數量相對較少,但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而從2013年到2023年的這11年間,每年的發文量上升到22篇左右,并且呈現波浪式的增長趨勢。在2022年,發文量達到峰值,這些數據表明,心流體驗研究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和重視,并且該領域的研究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2014年的發文量處于低谷,只有11篇,但這并不代表心流體驗研究的熱度在衰退。從2015年到2023年,發文量再次增長。

圖1 發文量的變化趨勢

(二)關鍵詞共現及聚類分析

關鍵詞共現分析是一種文本分析方法,用于確定在給定的文本中,不同關鍵詞之間的關聯程度。它通過識別文本中同時出現的關鍵詞,并計算它們之間的關聯強度。[3]通過關鍵詞共現分析,我們將240篇心流體驗文獻轉化為一個可視化圖像 (詳見圖2)。圖中共有262個節點,其中連線數量為485條,網絡密度為0.0149。從圖2可以看出,在心流體驗研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兩個關鍵詞是 “心流體驗”和 “心流理論”,分別出現了145次和40次,其次是 “心流”“在線學習”“涉入度”等關鍵詞?;谶@些結果,我們對關鍵詞進行了聚類分析,得到了11個聚類標簽,包括 “心流體驗”“心流理論”“心流模式”等,這些標簽代表了心流體驗研究的熱點主題。

圖2 關鍵詞共現及聚類知識圖譜

三、研究趨勢分析

關鍵詞時序圖譜可以反映相關文獻研究主題隨時間變化的內在聯系。[4]在關鍵詞共現分析基礎上,生成了關鍵詞時間聚類圖譜 (詳見圖3)。

圖3 關鍵詞時序知識圖譜

從時間聚類圖譜中可以看出,有關心流體驗的研究在不同時期的研究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可將我國心流體驗研究的演變劃分為四個階段,以更好地分析我國心流體驗研究的發展。

(一)基礎發展時期(2013年)

早期研究前沿的聚類時間為2013年。在基礎發展時期,心流體驗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 “心流理論”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與 “原生廣告”“教學設計”“交互設計”“用戶體驗”“購買意愿”等產生了一定的關聯。這一階段在前期的奠基和發展基礎上,開始探索較多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并將心流體驗的應用范圍擴展到更多領域。這為心流體驗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這個階段,我國的心流體驗研究剛剛開始,主要集中在對心流概念的理論探索和理論框架的建立上。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心流體驗的本質和特點,以及它對個體的影響和作用機制。

(二)繼續發展時期(2014—2015年)

此階段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 “用戶黏性”“在線學習”等方面。在這段時間內,心流體驗的實證研究逐漸增多。心理學和相關領域的學者開始使用更多的實證方法,如實驗設計、觀察研究和實時體驗采集,以獲得更準確的數據和更深入的理解。隨著移動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迅速發展,研究者開始探索利用科技手段來誘導和增強心流體驗。例如,心流體驗游戲的設計和開發成為研究的焦點,研究人員探索使用虛擬現實設備和智能手機應用來創造心流體驗的環境。[5]

這個階段的重點轉向了測量和評估心流體驗的工具和方法的開發。隨著對心流體驗的深入研究,心流體驗的研究逐漸從理論探討轉向實證研究,并涉及更多領域的應用和跨學科合作,以便更準確地捕捉和描述心流體驗的特征和表現形式。這期間的研究成果為后續的心流體驗研究奠定了基礎。

(三)繁榮時期(2016—2021年)

此階段以 “學習體驗”“感知價值”等為研究重點。自2016年起,研究人員進一步深入探索心流體驗的特征和機制。他們使用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腦電圖 (EEG) 和心理生理測量等,研究心流體驗的神經基礎和心理過程,以及與其他認知、情緒和行為現象的關系。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研究者探索如何利用虛擬現實 (VR)、增強現實 (AR) 等新技術來誘發和增強心流體驗。這些技術創造了更加沉浸式的體驗環境,提供更多的參與感和流暢度。這些因素促進了心流體驗研究在理論、實證研究和實踐應用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在這個階段,我國的心流體驗研究進入了一個繁榮期,心流體驗研究越發成熟,涵蓋更廣泛的領域和應用場景,為理解心流體驗的機制、提高心流體驗的測量和促進心流體驗的培養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研究者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 (如腦成像和生理信號采集) 來研究心流體驗的神經機制和生理基礎。此外,他們還開始關注心流體驗在不同領域 (如教育、運動、藝術等) 中的應用,并提出相應的心流培養和促進方法。

(四)新時期(2022年以后)

該階段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 “文化消費”“鄉村振興”“設計策略”“交互體驗”等方面。隨著我國相關政策的繼續推進,心流體驗的研究融入不同領域,包括教育、職場、藝術、體育等。研究者繼續探索和證實心流體驗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價值,以及如何針對特定領域的需求進行心流體驗的培養和促進。同時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新的科技手段將繼續應用于心流體驗的研究和實踐中。例如,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將被用于創造更加沉浸式的心流體驗環境,以及提供實時的反饋和指導。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心流體驗應用于實際的問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對于產業設計策略、產品交互體驗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設計策略、交互體驗、文創設計將成為心流體驗未來的研究重點。[6]

隨著心流體驗的廣泛應用和研究的深入,此時的研究關注點包括心流體驗的個體差異、心流體驗與幸福感和滿足感的關系等。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新興技術的應用也成為心流體驗研究的新的熱點。

四、結束語

在本研究中,我們通過對心流體驗領域的發展路徑、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進行梳理,得出以下結論:

根據研究機構的知識圖譜可以得知,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是最受到關注的研究機構,并且對心流體驗研究領域的發展具有最大影響力。吳小梅、郭朝陽、劉哲雨、周繼慧等學者對具體的研究對象展開了心流體驗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拓寬了研究領域。

自2006年以來,心流體驗的研究領域一直受到持續關注,并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這得益于社會對心流體驗的實際需求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積極的交流,這些都為心流體驗研究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推動力。

通過觀察關鍵詞的共同出現和聚合圖譜,可以發現心流體驗研究已經形成了以 “心流體驗”為核心的軸心式研究特征。這一特征表現為信息相對聚集,緊密度較高,并且具有較高的信息集聚度。核心關鍵詞聚類分析顯示,“心流理論”“在線學習”“涉入度”“心流模式”“學習體驗”等關鍵詞體現了心流體驗研究的主要熱點領域。

關鍵詞時間線視圖呈現了心流體驗研究的發展情況,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2013年至2020年,心流體驗成為研究的主題,在心流理論、用戶體驗、用戶黏性、購買意愿等熱點詞中占據重要地位;2021年至2023年,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體驗經濟、設計策略、交互體驗等。這些新課題為心流體驗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深入探究的方向。

對于心流體驗研究來說,一個顯著的發展方向就是運用案例研究和實證檢驗從多個角度分析心流體驗的內部影響,并進行定量和定性結合的分析。

參考文獻:

[1] 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 王金紅,王婷.基于CiteSpace的短視頻營銷研究可視化分析[J].新媒體研究,2023,9(12):7-11+15.

[3] 王曉青.中國數字經濟研究進展:基于CiteSpace的文獻計量分析[J].統計與決策,2023,39(15):35-40.

[4] 聶逸桓.消費者購買意愿研究熱點與趨勢:基于CiteSpace可視化分析[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3(11):43-45.

[5] 吳瑞華.電商直播情境下彈幕互動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基于心流體驗的調節效應[J].商業經濟研究,2023,(17):74-77.

[6] 張文池,殷杰.品牌商短視頻營銷、心流體驗與顧客消費意向關系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3(04):73-76.

猜你喜歡
心流圖譜分析
基于心流PAT模型的界面設計策略研究
心流理論下公共健身服務設施設計評估研究
躍入心流
基于心流理論的兒童畫板設計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繪一張成長圖譜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補腎強身片UPLC指紋圖譜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主動對接你思維的知識圖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