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

2024-04-22 15:02段紹琪
國際公關 2024年4期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問題與對策

基金項目: 1.南充市社會科學研究 “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項目 “高校來華留學生趨同管理培養模式現狀及對策分析” (項目編號:NC23C099);

2.川北醫學院2023年度留學生教學工程項目 “‘他述中國視域下的留學生文化傳播” (項目編號:ISJG2023-8)。

作者簡介: 段紹琪,女,漢族,四川資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摘要:中國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留學目的地國,推動來華留學生和中國學生趨同化管理已成為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必然選擇。但高校在推進趨同化管理的過程中面臨管理層積極性不足、師資隊伍匱乏、留學生生源質量差等諸多困難,本文結合工作實踐,提出加強文化交流促進文化認同、改革創新高校留學生管理機制、做強 “留學中國”品牌、提高來華留學生生源質量、提升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等對策,從而逐步實現中外學生在教學、管理和服務上的融合。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問題與對策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來華留學生教育逐漸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截至2022年,來華留學生規模已達到44萬余人,我國已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留學目的地。[1]留學生教育的規模和水平不僅關系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也體現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國際化程度。然而,隨著來華留學生的規模逐漸壯大,我國管理來華留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也日趨明顯。

一、來華留學生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高校來華留學生管理仍然采用傳統模式,即設置專門的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部門,實施歸口管理,統籌協調全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2]由外事辦公室、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辦公室等部門管理留學生日常生活和教學相關的所有事務,實施統一的集中管理模式。[3]以四川某高校為例,該校設置外事工作辦公室和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外事工作辦公室全面負責招生工作,而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除招生工作外全面統籌管理留學生,該院下設有綜合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學生辦公室、對外漢語教研室,全面負責留學生的學籍管理、班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活動、心理輔導、社會實踐、漢語教學等各個方面的工作,鮮與高校其他部門交流互動,這就導致來華留學生教學和管理的邊緣化。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為初期規模尚小、來源單一、專業單一的來華留學生提供了一種簡單便捷的管理模式,許多高校已經適應并滿足于這種管理模式。然而,隨著來華留學生人數的不斷擴大,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留學生教育發展的現狀。

二、來華留學生趨同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與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0年印發的 《留學中國計劃》中明確提出:“積極推動來華留學生人員與我國學生的管理和服務趨同化,建立與我國國際地位、教育規模和水平相適應的來華留學工作與服務體系?!盵4]同時,教育部2018年印發的 《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 (試行)》中也明確要求,要推進來華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在教學、管理和服務等方面趨同化,首要任務是各高校將來華留學生教育納入全校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實施統一標準的教學管理與考試考核制度,提供平等的教學資源與管理服務,切實保障留學生和中國學生的文化交流與合法權益??傊?,我國高校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既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國家戰略需要、教育管理的要求,更是來華留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只有實行趨同化管理,才能更好地實現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更好地服務來華留學生,促進中外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展。

三、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實踐效果和影響因素

(一)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含義

高校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是指對來華留學生的教學、研究和生活的管理,趨向于實行與中國學生相同的管理,這是通過比較教育本身的意義和外國高校對國際學生的教育方式而提出的一種來華留學生管理模式。在操作層面上,對中外學生的趨同化管理體現在二級職能機構對來華留學生和中國學生采取的管理服務上,即大部分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都參與到來華留學生的管理中來。[5]但是教育部也明確表示,趨同化并不意味著同等化。來華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語言習慣和風俗習慣。高校應該在保證教育質量和保持各自文化特殊性的基礎上,盡量提供與中國學生相同的管理和服務,按照合理、公平、審慎的原則,幫助來華留學生了解中國的國情和文化,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在中國的留學生活,促進中外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二)高校在推進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方面積極性不足

近年來,隨著來華留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教育部對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大多數高校也逐漸開始提出趨同化管理。然而,多年來,中國傳統的留學生管理模式使高校各部門已經適應和滿足只涉及個別院系的留學生管理模式,高校管理部門很難承擔留學生的管理工作。這種管理模式的轉變需要學校強有力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趨同化管理意味著留學生需要融入中國學生群體,中國學生也需要接納留學生。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國際社會的不穩定性,這一過程必然是曲折的,這也是高校推動趨同化管理熱情不足的另一個原因。

(三)高校來華留學生管理隊伍建設不足

高校來華留學生傳統的管理模式往往僅要求國際教育學院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而高校其他部門無法與留學生進行交流或只能依靠翻譯軟件進行交流。因此,無論是教務處還是學生工作部在承擔來華留學生管理任務時都面臨相當大的壓力。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大部分工作人員日常工作中無須使用口語交流;另一方面是高校對職工跨文化交流能力培訓投入過少,導致高校整體留學生管理隊伍的能力提升緩慢。國際教育學院的絕大多數在職工作人員不具備海外學習和交流的經驗,缺少來華留學生管理經驗和跨文化溝通的能力,無法有效解決來華留學生在華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也加大了推動趨同化管理的難度。

(四)留學生生源質量較低

2001年教育部不再為來華留學生組織統一的入學考試,由招收留學生的高校自行制定招生方案進行考核和錄取。[6]許多高校在應對教育部提出的 “擴大來華留學生規?!钡娜蝿諘r,逐年降低留學生在中國的入學門檻,在申請階段只需要提供高中畢業證和成績單即可,不再對成績做具體的要求,基本沒有入學考試和心理測試。較低的入學標準導致無法確保留學生的質量。教育部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高等學校學習的492 185名來華留學生來自196個不同的國家,亞非學生比例高達76.52%。[7]與中國和大部分發達國家相比,此類國家的基礎教育水平低下,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差。在中國高校積極推行教學趨同化的過程中,這些國家的學生無法適應中國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進度,嚴重影響了留學生的培養質量。

四、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一)增加文化交流促進文化認同

首先,學??梢远ㄆ诮M織文化節活動,邀請中外學生展示各自國家的文化特色。學生們可以展示自己的民族服飾、美食、手工藝品等,同時也可以分享各自的文化傳統、節日慶典等。這樣的活動可以促進中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了解,增強彼此的友誼和理解。其次,學??梢蚤_設跨文化課程,讓中外學生共同學習、探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通過比較和學習不同國家的文化,可以加深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培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最后,學??梢怨膭钪型鈱W生成立自己的社團組織,如國際學生會、文化社團等。這些社團可以組織各種活動,如文化講座、座談會、義工活動等,促進中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增加中外學生的文化交流,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培養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改革創新高校來華留學生管理機制

高校來華留學生管理機制的創新改革是實現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根本制度保證。改變傳統的單一集中管理模式,將來華留學生工作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職責,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與二級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由于我國的高考政策和留學生入學申請制不同,設立留學生招生辦專門負責留學生的招生、首次入學手續和對外協調等工作。將留學生的教育納入全校教務系統,將留學生的教育教學的工作納入相應專業類別的二級院系,教務處同時安排留學生和中國的學生的教學計劃,共同運用各二級院系的教學資源。在學工部處下單獨設置留學生管理科,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實行相同的管理制度,享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由學工部安排留學生專職輔導員,且對輔導員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考核。學校后勤服務部門負責留學生生活、住宿等相關事宜。學校保衛處負責留學生的安全,調查和處理留學生違紀案件。

(三)做強“留學中國”品牌,提高來華留學生生源質量

2020年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提出,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和共建 “一帶一路”持續深入推進,務必做強 “留學中國”品牌,打造來華留學重點項目和精品工程,推動來華留學實現內涵式發展。[8]高校應該順應國家政策,積極走出國門,加大宣傳力度,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機構攜起手來,增進理解、加強合作、互學互鑒,提供人才支撐,力求共同培養出一大批共建 “一帶一路”的急需人才,支持沿線各國實現政策互通、交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

高校應該根據各國留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差異化的招生機制,并嚴格按照招生機制選拔學生,提高來華留學生質量。提高來華留學生的招生標準,選拔學業基礎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來華留學生是實現趨同化管理的必要條件。高校要從招生宣傳、錄取流程、評價體系三個方面同時著力。第一,招生宣傳方面,除了擴大面上宣傳以外,需要進一步提高招生宣傳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加強與駐外使領館、孔子學院、外國教育主管部門、國際教育協會的交流合作,建立優質生源推薦機制,加大與世界一流大學的聯合培養;第二,錄取方面,要規范和細化申請要求,通過加快信息化建設不斷優化申請流程,充分發揮導師在人才選拔中的核心作用,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試行統一的招生考試制和委員會決策制;第三,評價方面,要明確優質生源目標,建立優質生源庫,由以學術評價為主的材料審核轉化為以綜合能力考察為主的綜合復試,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評價體系。[9]

(四)提升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

高校來華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背景,應根據留學生生源國特點制訂 “求同存異”的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務系統統一教學管理,且同中國學生一樣,實行 “學分制”教育。第一,開設并重視漢語課程,學好漢語聽說、綜合漢語、中國概況等基礎核心課程,將為來華留學生在我國進行專業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開設 “中文+”課程,并貫穿來華留學生整個學習階段,持續提高他們的漢語水平,方便來華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第二,組織來華留學生同中國學生一起參加校級、省級甚至國家級的活動或者比賽,為中外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不僅能夠促進中外的學生理解和融合,還能夠提高各自的外語水平和專業知識水平。第三,各二級院系承擔來華留學生的專業課程,不再依賴外籍教師。高校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但往往因為口語欠佳而怯于承擔留學生的教學,職能部門應從多方面鼓勵教師承擔留學生教學,鼓勵其跨出第一步,在實踐中成長進步。同時,高校應大力支持專業課教師出國進修學習,加強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這是高校順利實現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質量保證。

五、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現狀、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趨同化管理需要長期的實踐和不斷調整完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校、政府和留學生的共同努力,以實現留學生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蔡繼樂.教育改革進入 “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7(Z6):70.

[2] 教育部.關于印發 《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試行)》的通知(教外 〔2018〕50號)[Z].2018-09-03.

[3] 藺永剛,劉陽,馬雁.高職院校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初探[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2,35(04):100-104.

[4] 《留學中國計劃》解讀[J].教育與職業,2013(13):46-47.

[5] 邱洋海.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困境與突破[J].神州學人, 2020(1):25-28.

[6] 黃華,馬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9(22):91-97.

[7] 胡金光,王天馬.知識遷移視角下的來華留學生教育[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5):134-140.

[8] 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EB/OL].[2020-06-23].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6/t20200623_467784.html.

[9] 楊大偉,黃亞鑫,薛循丹.來華留學生趨同培養的時代要求、發展誤區與推進建議[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23,12(05):68-73.

猜你喜歡
來華留學生問題與對策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高校體育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信息化條件下供電公司電力營銷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借貸問題探討
“生存關注”階段中學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關于配電運行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
全英文授課臨床本科留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全英文授課醫學本科留學生防御方式調查分析
來華留學生中國古典舞蹈文化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