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與創新意識的必然聯系

2024-04-22 15:02羅欣
國際公關 2024年4期
關鍵詞:聯系責任創新

作者簡介: 羅欣,女,漢族,江西贛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摘要: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學校需要積極對大學生進行引導,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中,責任擔當和創新意識二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需要學校和社會加強對大學生責任擔當和創新意識的關注和培養,使大學生既具責任擔當,又有創新意識,為國家和社會的蓬勃發展不斷注入鮮活力量。

關鍵詞:大學生;責任;創新;聯系

大學生要不斷堅定 “四個自信”,增強自身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堅定理想,不斷提升個人素養,緊密責任擔當和創新意識之間的有機聯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大學生責任擔當的內涵

(一)責任的基本內涵

責任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個體對事、對他人、對自己、對社會應盡的義務;二是指主體應承擔的過失,即責任是指責任主體的分內之事和責任主體未做到分內之事而受到的懲罰。與責任概念有關的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責任心、責任感、責任意識、責任觀等語詞。人生活在社會中,就會和社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聯系和關系,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有了聯系和關系,也就產生了責任。

(二)大學生的經濟責任

大學生要增強互聯網意識,提高使用大數據的能力,要積極投身于國家的 “雙創”項目,做新時代的勞動者。大學生要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攻克技術難題,成長為德才兼備的青年科技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出一份力。大學生要主動加入振興鄉村的隊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獻知識,奉獻青春,將 “小我”融入 “大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年力量。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盡早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提前做好職業規劃,將未來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外,在生活中,大學生要體悟父母的辛勞,繼承和弘揚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堅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發揚自力更生的美好品德,為父母減輕負擔,培養在生活中的經濟責任。

(三)大學生的政治責任

大學生要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堅定支持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堅定 “四個自信”,做到 “兩個維護”,擁護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積極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增強自己的政治參與意識,發表合理言論,合理地向政府決策機關建言獻策,勇敢對政府的權力進行合理的監督,在行使選舉權時投出自己理性的一票。大學生要合理合法地做事,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此外,大學生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志向,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切忌好高騖遠,脫離人民群眾。大學生要遵守法律,積極投身到國家依法治國的建設中去,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繼承好、宣傳好、弘揚好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團結不同民族同學,加強與同學的聯系,認真奮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科學精神,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

每年的4月15日是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是人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國家安全需要我們共同維護。守護國家安全離我們并不遠,泄露國家機密、從事間諜活動、參與恐怖活動、參與分裂國家活動等都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大學生要提高自身警惕,加強防護意識,提高鑒別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能力,積極、勇敢地向國家安全中心揭發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積極宣傳 “國家安全教育日”,自覺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網絡安全意識,主動參與國防教育和安全教育,做國家安全的 “守衛者”。

(四)大學生的文化責任

大學生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助力馬克思主義實現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要積極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眾網絡媒體如微博、微信等是廣大民眾自由發表觀點和看法的平臺,其中不乏一些偏激、缺乏理性的評論,大學生需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助建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近年來,西方對我國的文化滲透越來越危急,嚴重影響了國家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發展。毒教材事件可以說是西方文化滲透的一個縮影,可悲的是該版教材在使用了很多年后才在網絡上被爆料出來,這期間對青少年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教材審核部門沒有盡到相關的義務和責任。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學習和引導。

大學生要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以先進道德模范為榜樣。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樹立正確的 “三觀”。此外,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活躍力量,要積極主動學習和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自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和奉獻意識,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大學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青春力量,要以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為己任,向世界傳播中國優秀先進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贊美中國,愛上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五)大學生的社會責任

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指以大學生為培養對象而進行的以 “負責任”為核心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通過對大學生責任感的培養,進一步強化大學生對國家、對民族、對家庭、對社會、對自身、對他人的責任感,從而使大學生將責任情感、責任意識轉化為責任行為。

首先,大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大學生的國家和民族責任集中體現為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國家和民族繁榮昌盛,個人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才能平安、幸福、快樂地生活。我國歷史上涌現出許多為祖國和民族奉獻的人民英雄,他們所體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在當代中國仍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號召中華兒女勠力同心,維護祖國統一,堅決同意圖分裂中國的勢力做斗爭。

其次,大學生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青年的家庭責任是指青年在處理個人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時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念和價值行為,體現了青年對與自己有血緣親屬關系的成員之間的一種責任。家庭是溫暖的港灣,是遮風避雨的地方,家庭的和睦需要所有家庭成員共同努力,晚輩尊敬長輩,長輩關愛晚輩。大學生不僅是社會的重要成員,也是家庭的重要成員,其在創造和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也要注重承擔家庭中的責任,養成良好的家庭美德,孝敬長輩,關愛兄弟姐妹等,大學生只有完成好家庭中的責任才能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大學生的社會責任主要是指大學生在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中的責任,當前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食品安全、道德滑坡等社會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因此,大學生要勇敢地承擔起維護社會秩序、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任,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最后,大學生對自身和他人的責任。大學生的自我責任是指其能夠對自己負責,是其對自身價值的認同,大學生對他人的責任是指其在對自己負責的基礎上對周圍的人負責,這是保持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橋梁與紐帶,新時代的大學生首先要對自己負責,才能實現對他人的責任。大學生對自己負責主要是指自愛、自尊、自強及自律。大學生要愛惜自己的身體,愛護自己的人格和名譽,珍惜生命,提高身體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要合理地認識和承認自己的價值,自己尊重自己,自己認可自己,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基礎上更多地實現社會價值。要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并為之堅持不懈地奮斗,永不言敗,永不氣餒,要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心理素質,在社會實踐中錘煉自己的品格。要在社會實踐中樹立道德意識和法治意識,用社會的道德法治、規章制度規范約束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行合理合法。大學生對他人的責任即指與他人團結互助,誠信友善,互敬互愛,共同進步?!叭说谋举|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比丝偸巧钤谝欢ǖ纳鐣P系之中,不可能脫離社會關系而存在,因此,大學生在與他人交往時要注意給予他人以尊重、信任、理解、寬容、幫助等,做到坦誠相待,以禮待人。大學生對他人負責是建立在對自身負責的基礎之上的,大學生只有對自身負責了才能更好地擔起對他人的責任,使對他人的責任成為聯結大學生自身責任和他人責任的紐帶,促進大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面進步。

(六)大學生的生態責任

新時代大學生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提升自身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環境保護責任意識,將生態責任踐行于日常生活中。大學生在出游時 “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不帶走一片云彩”,充分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在日常生活中,垃圾分類不亂扔,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物品,盡可能地進行物品二次利用,厲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勇敢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檢舉破壞環境的企業和個人,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共同推進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

二、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內涵

(一)創新的基本內涵

創新的基本定義是指用有別于常人或常規的思維提出對問題的新的見解、看法、認識或通過社會實踐創造出過去及現在都沒有的事物?!熬唧w而言,‘創新是指在堅守正確的思想方向的基礎上,勇于探索和嘗試,開拓思路和方法,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和人民需要的新成果?!盵1]

(二)大學生思想理論的創新

新時代的大學生思維是非?;钴S的,總是能提出一些異于常人的思想和看法,大學生無須對此感到害羞,更無須在提出這些新奇想法時拘泥、扭捏,這是大學生的青春本色,對于社會的思想理論創新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大學生加強自身的理論素養、儲備系統的理論知識、積極地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有助于國家的理論創新,也有助于社會的文明進步。大學生要想有更先進的想法,就要改變思維習慣,脫離慣性思維,善于觀察,培養創新思維和意識,加強科學理論的學習。理論創新來源于生活實踐,大學生不僅需要認真學習知識,更要將知識付諸實踐,從實踐中汲取理論創新的思想火花。

(三)大學生科學技術的創新

大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應當關注專業技能的創新,積極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技能大賽,提高自己的創新技能,為國家的科技創新聚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學生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即使失敗一百次,也要有第一百零一次從頭再來的勇氣和決心,自古以來,科技創新都是一條崎嶇的路,但是我們要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因為科技創新或者理論創新從來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有完備的理論基礎和堅定不移的決心以及百折不撓的勇氣。

三、大學生責任擔當與創新意識之間的必然聯系

在高校的大學生教育中,要將大學生的責任擔當和創新意識結合起來,以促進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強化大學生的責任擔當和創新意識之間的聯系。

大學生的責任擔當與創新意識之間的必然聯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大學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始終堅持把大學生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贊譽大學生對于祖國的愛國情懷、奉獻自我的精神和對人民的責任擔當,贊譽當代大學生不辱歷史使命,不負人民的期望。2020年初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是,在這危難時刻,我們看到了中國青年的責任擔當,從重癥監護區到方艙醫院,處處有青年的身影,他們始終沖鋒在前,一句 “我年輕我先上”成為戰 “疫”狀態下最鏗鏘有力的青春誓詞?!叭б环觥薄爸г鞑俊庇媱?“大學生村官”等,大學生的汗水灑遍祖國的基層大地,青春之花綻放于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這就是大學生的責任擔當。大學生不僅要勇擔使命,也要在社會實踐中求創新。在學習中創新,不拘泥于課本,在學習時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形成自己的思想,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工作生活中創新,有新奇的方案思路,打開思路,放開思想,不固步自封于前輩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只有責任意識而沒有創新意識的大學生是古板的,不知靈活變通的,容易犯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的錯誤,時代的發展不僅需要大學生勇擔歷史使命,更需要大學生發揮自身的青春活力,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注入創新源泉;有充分的創新意識而缺少責任擔當的大學生,心中沒有信念和責任感,缺乏內心的約束,則容易誤入歧途。因此,大學生不僅要有責任擔當,也要有創新意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四、結束語

新時代的大學生是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重要接班人,大學生要挺膺擔當,自覺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不負時代,不負年華。只談責任不談創新是固步自封的,而只談創新忽略責任又是危機四伏的,這就需要大學生始終保持青春本色,兼具責任擔當和創新意識,將二者始終聯系在一起,不斷汲取知識,努力奮斗,“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2]爭取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參考文獻:

[1] 商金艷.論 “守正創新”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價值[J].高校輔導員,2023(03):25-29.

[2] 趙林,石新明,錢悅菡,等.習總書記勉勵我們做 “六有”大學生: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二十一)[N].中國青年報,2018-9-10(4).

猜你喜歡
聯系責任創新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淺談平面圖與立體圖的思維培養
期望囑托責任
忠誠 責任 關愛 奉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