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醫學院校弘揚科學家精神的實踐與探索

2024-04-22 18:57蔣波步凱孔群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蔣波 步凱 孔群

摘 要: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時代價值。北京協和醫學院立足百年校史,從課程創新、文化建設和媒體融合三個方面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探索以科學家精神鑄魂育人的新路徑,為醫學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提供借鑒。

關鍵詞:科學家精神;協和醫學院;精神譜系;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6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語境下的科學家精神做出全面概括,提出“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號召全體科研領域工作者“崇尚學術民主”“堅守誠信底線”“反對浮夸浮躁、投機取巧”“反對科研領域圈子文化”。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強調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醫學院校肩負著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的重任,是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在新時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是醫學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的必要之舉。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學校)作為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堅持鑄魂育人,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以“大思政課”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全校上下培育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的濃厚氛圍。

以課程創新為重點,推進科學家精神進課堂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將科學家精神融入思政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學校將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作為推進科學家精神入課堂的重點工程。

1.內容建設。學校深入挖掘百年校史中蘊含的科學家精神元素,將校史編修工作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在新生入學教育、新職工入職培訓中注入校史內容,借助科學家的感人事跡、優良作風、高尚人格,讓科學家精神直抵心靈。

2.方式方法。學校推動手段創新,注重教學效果,用精神的力量浸潤心靈?!靶凶哒n堂”成為學校月度思政品牌課程,師生代表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融入實踐、體驗和研究等方式傳播科學家精神,讓思政課堂“火”起來、思政課程“活”起來。

3.師資建設。學校秉持“破四唯”“立新標”,以人才建設為抓手打造科學家精神的傳播高地。2021年12月,以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為契機,學校加大招才引才力度,加快培育一支高素質思政課教學團隊。學校每年遴選80名~100名教職工舉辦接受課程思政能力建設培訓,組織課程思政教學比賽和主題征文活動,形成弘揚科學家精神的濃郁育人氛圍。

4.課程設置。學校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發力,將弘揚科學家精神貫穿于專業課始終,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首批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人體解剖學”設立開課獻花儀式,由校長和專家帶領師生向“大體老師”——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的大體獻花鞠躬,感恩良師奉獻科學的精神,激發學生醫者仁心。

5.課程形式。學校注重實踐育人,積極推進第二課堂建設,讓社會實踐成為弘揚科學家精神最鮮活、最豐富的資源。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全校43名師生投身志愿者,擔任反興奮劑檢測和賽事服務工作。學校充分發揮北京冬奧“大思政課”育人作用,將弘揚冬奧精神與弘揚科學家精神相結合,引導學生牢記“國之大者”。

以文化建設為主線,推進科學家精神進頭腦

校園文化是高校在教書育人實踐中積淀、凝煉形成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面向未來推進文化育人的寶貴財富。營造尊重科學、崇尚科學、信仰科學的校園文化環境是科學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1.物質文化。具有價值引導、情感激勵、審美熏陶等功能,是隱性的思政教育資源。學校用活校內各類物質載體,將科學家精神融入硬件設施和人文景觀。2021年起,學校先后為黃家駟、吳階平等老科學家塑像樹碑,修繕“鼠疫斗士”伍連德故居,并為吳憲大樓、可勝大樓、家棟樓等揭幕,打造協和文化新地標。家棟樓歷史展館成功入選2023年度國家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成為弘揚科學家精神的協和窗口。

2.精神文化。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精氣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取舍、倫理觀念等。學校將科學家精神融入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以文化活動為抓手,賦能思政育人。學校立足百年校史,恢復傳統畢業典禮,以儀式性的文化表達傳遞科學精神。畢業典禮先后邀請醫學名家郎景和、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數學家丘成桐等科學家分享科研心得,為畢業生上好“最后一課”。

3.制度文化。具有強制性和約束性,弘揚科學家精神,離不開完善的制度載體。學校通過全面、系統的規章制度將科學家精神植入校園制度體系中。2022年起,學校啟動思政年建設工作,以此為著力點,建章立制,常態化開展“弘揚精神譜系 傳承紅色基因”知識競賽、“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主題演講比賽等十項思想政治工作系列主題活動,讓科學家精神充盈育人空間。

以媒體融合為保障,推進科學家精神進校園

宣傳工作是思政工作有序開展、穩步推進的重要保障。當下,媒介新形態相互交織,新聞傳播方式深刻變革、輿論生態環境錯綜復雜。學校主動擁抱融媒體時代發展新趨勢,深入推動媒體融合,凝聚傳播合力,壯大全媒體集群,打造“大思政”媒體矩陣,推動科學家精神入腦、入心。學校新版官網上線,在顯著位置增設專欄,建成弘揚科學家精神的新平臺。學校打造校園媒體傳播矩陣,形成“院校為主軸,所院為兩翼”多層次、多維度、多渠道的傳播平臺,打造強大傳播合力。

綜上,科學家精神是優秀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者精神氣質的概括凝練和重要表征,內在彰顯了黨領導下的科技事業的精神面貌??茖W家精神蘊含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時代價值,具有強大的鑄魂育人功能。新時代,醫學院校應將科學家精神融入思政建設的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不斷推動思政教育守正創新。

參考文獻:

[1]吳健敏.科學家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22.

[2]高翠峰.傳播儀式觀視閾下的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策略分析——以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典禮文化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21(10):34-36.

[3]柴斯羽,孟令一,吳尚卓,等.將“紅色精神譜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3(1):79-83,88.

[4]張苗.科學家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略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2):88-90.

(作者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孔群系本文通訊作者)

[責任編輯:翟 迪]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
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想引領的路徑探索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發揮志愿服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載體作用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