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紀事本末體史書為主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歷代治疆方略

2024-04-22 21:59楊國帥包朗
三角洲 2024年8期
關鍵詞:屯田紀事哈密

楊國帥 包朗

中華民族歷史淵遠流長,歷朝歷代的繁榮都不僅是中原王朝的繁榮,同時也是西域邊疆地區的繁榮。這些繁榮離不開地域間的相互交流,紀事本末體史書中有諸多記錄我國歷朝歷代對新疆政治治理、民族交往、經濟往來與文化交流等史料。

從古至今,新疆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代政府都十分注重對其的治理。紀事本末史書記載了歷代中央政府對新疆的治理,以及雙方之間的經濟、文化、民族交往。

政治治理

從歷代史書對新疆歷史的記述來看,上至秦漢,下至明清時期,不論是兩漢、盛唐、元朝,還是清朝等興盛王朝或是紛亂時期的中原歷代封建王朝,都對西域實行著有效管轄。中原王朝對新疆的政治治理,雖然受到不同時期勢力的影響,但最終趨勢還是不斷深化。

漢魏時期中央政府對新疆的政治治理。中原與新疆真正建立政治聯系應追溯至漢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漢朝已在西域北道中心之地輪臺(今輪臺)及渠犁(今庫爾勒以西)設置使者校尉。使者校尉的設立,開創了漢朝在西域設官駐軍的先河。

漢朝于公元前77年設立伊循都尉府,公元前48年設立戊己校尉府?!锻ㄨb紀事本末·漢通西域》記載:“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介子遂斬王安歸首,馳傳詣闕,懸首北闕下?!备到樽釉跉矚w后,解決了漢朝治理樓蘭的阻礙。樓蘭王尉屠耆即位后稱:“國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漢遣一將屯田積谷,令臣得依其威重?!庇谑菨h朝派遣司馬及士族40人前往伊循屯田,并設立伊循都尉一職。后應樓蘭王尉屠耆之請,在羅布泊伊循城(今若羌米蘭東)設伊循校尉,駐軍屯田,鎮守西域南道。使者校尉府和伊循都尉府為漢朝統一及治理西域打下了基礎。

《通鑒紀事本末·兩匈奴叛服》記載:“冬十月,匈奴日逐王比自立為南單于,遣使詣闕奉藩稱臣。三月南單于復遣使詣闕貢獻,求使者監護,遣侍子,修舊約?!碑敃r匈奴向漢朝稱臣并遣使入貢以及派遣侍子,可見漢朝與匈奴的政治往來。漢朝于神爵二年(公元前60)設立了西域都護。同年,匈奴日逐王降漢。至此新疆正式納入中央王朝的統治體系。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其治理范圍相比漢朝來說有所縮小,但治理方式有所發展?!度龂尽繁阌涊d了曹魏政權在今羅布泊地區設置西域長史作為主要管理機構,下設西域校尉、伊吾都尉。前涼時期吐魯番地區也設置了高昌郡,北魏則設置鄯善鎮、焉耆鎮,以加強對新疆的治理。

隋唐時期中原王朝對新疆的政治治理。隋唐王朝對新疆的治理在前代基礎上更進了一步。設置郡縣、駐軍屯田、實施羈縻統治是其治理新疆的主要措施。史料記載突厥曾臣服于隋朝并遣子入貢交好于隋,可見隋時對西域地區的治理,以及對于西域的影響。

唐朝對新疆的管轄區域大大超過了漢朝。貞觀四年,唐消滅了東突厥汗國,統一漠北草原。當時新疆地區臣屬于西突厥的伊吾七城主動歸降,唐在伊吾設西伊州,后改稱伊州。貞觀十四年,唐于高昌、可開浮圖城分置西州、庭州,后又設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其下設置都督府、州,除伊、西、庭三州由唐官員擔任外,其他都督府都督、州刺史則委任邊疆民族首領擔任。唐還在西域設立疏勒、龜茲、于闐、焉耆四軍鎮,四鎮均由安西都護府管轄,史稱“安西四鎮”。安西四鎮的建立,大大擴展了唐王朝控制的范圍。

明清時期中原王朝對新疆的政治治理。明朝在哈密設置了哈密衛對該地進行管理?!睹魇芳o事本末·興復哈密》記載:“永樂五年春二月,封哈密陜巴為忠順王,遣使護歸之。十一年秋八月,復封陜巴為哈密忠順王?!泵鞒瘯r期在西域設置哈密衛,以及后期封哈密陜巴為忠順王,哈密王向明朝貢,加強了哈密與中原地區的聯系,也可看出哈密與中原王朝之間的政治聯系之緊密。

清初對新疆的治理也極為重視,《清史紀事本末》中“青海及準部之用兵”“準部及回部之平定”便可得知清朝對此地的重視。清朝完成了對新疆的統一,并加強了對其的政治管理,此后一直延續對新疆的治理。清統一新疆后,在不同地區采取了不同制度,設立了軍府制郡縣制、伯克制、札薩克制等制度,對加強對新疆的政治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經濟往來

漢魏時期經濟往來。公元前60年,西漢統一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將其納入管轄范圍,派駐官員,在西域屯田。關于漢在西域屯田,《通鑒紀事本末》記載:“國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漢遣一將屯田積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漢遣司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睆娜龂了宄?,雖然中原地區長期處于分裂局面,但西域各國與中原地區的經濟交往仍未終斷,依舊保持著從屬關系,這為后來隋唐進一步加強與新疆的經濟聯系奠定了基礎。

隋唐時期經濟往來。公元589年,隋朝統一全國當時稱雄西域的西突厥,向隋表示臣屬。公元609年至公元610年,隋又于西域設置都善、且末、伊吾各郡,郡下設縣,西域相率而來朝貢者凡四十余國。隋在西域還專門設有使者來應對新疆地區的各個政權所來隋朝貢之事。

唐朝對新疆地區的經濟開發達到了新的階段,《通鑒紀事本末》記載“唐高祖武德二年,高昌王麹伯雅遣使入貢”,除高昌王外,其他西域諸國也遣使朝貢。朝貢是中央王朝與新疆地區經濟交流的重要途徑;另一重要途徑則是屯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安西屯田,始于公元648年左右,終于公元801年,前后歷時約一個半世紀,主要分布于今天的庫車、新和、沙雅和輪臺境內。唐代安西地區的屯田,成效顯著,屯田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安西地區生產力水平,促進了安西的水利開發,擴大了安西農業開發面積,極大加深了中央王朝和新疆地區在經濟方面的交流,并最終達到了加強對新疆地區治理的目的。

明清時期經濟往來。明朝西域與中原的經濟往來大多都通過“朝貢”方式,《明史紀事本末·興復哈密》記載:“十二年秋八月,吐魯番速檀阿力遣使赤兒米郎來貢?!薄笆甏赫?,遣兵護忠順王陜巴還哈密,以都督藛亦虎仙、奄克孛剌、拜迭力迷失三種輔之,主國事。吐魯番諸部許復入京朝貢,勞賜良厚?!睆耐卖敺彩骨巴鞒M行朝貢、后復入京城朝貢之情形,可看出當時明朝與邊疆地區之間存在經濟往來。

清朝承襲明制保持與回疆的朝貢關系以撫綏回疆的政策,增強了回疆統治者察合臺后裔對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同時通過此手段加強了中原地區與新疆地區的經濟往來。

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往來

漢魏時期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往來。漢朝在文化上也采取了相關措施,如曾與當時控制西域地區的匈奴有著姻親往來,《通鑒紀事本末·匈奴和親》中記載:“惠帝三年春,以宗室女為公主,嫁匈奴冒頓單于?!薄靶⒕拔迥?,遣公主嫁匈奴單于?!薄靶⑽浣ㄔ?,匈奴來請和親,上許和親?!痹P四年(公元前77年),漢朝除掉安歸,“乃立尉屠耆為王,更名其國為鄯善,為刻印章,賜以宮女為夫人”,西域南道自此暢通無阻。在文化上,漢朝在派兵屯田西域的同時,這些來自中原地區的士兵也給新疆帶來了諸多變化,1995年在新疆和田尼雅遺址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蜀錦護臂便是實例證明。

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地區國家眾多,語言大相徑庭,但西域各少數民族深仰中原文化,多學習漢文。樓蘭遺址發掘出的少數民族信件,所使用的便是漢文,文章語言流暢,圓熟流美??梢姖h文當時已在西域開始傳播并在該地區得以使用。

隋唐時期民族文化交流及民族往來。在與新疆民族交往以及文化往來方面,我國歷代涉及頗多,高昌國素與內地關系密切,隋朝建立后,又與隋朝交通。大業五年,隋煬帝西巡至河西焉支山(今甘肅永昌縣西、山廟縣東南),高昌王及西域大小數十國前來朝賀。大業八年,高昌王麴伯雅朝隋娶華容公主。據《隋書·煬帝紀》載:“大業八年,十一月己卯,以宗室女華容公主嫁于高昌王?!薄端鍟じ卟齻鳌分羞€記載高昌王回國后詔改服色:“今大隋統御,宇宙平一,普天率土,奠不齊向。孤既沐浴和風,庶均大化。其庶人以上皆宜解辮削衽?!睔w順隋朝之心躍然紙上。西域門戶盡握隋手。

縱觀匈奴一千余年的歷史,回紇汗國是與中原王朝關系最友好的北方草原政權。為此,唐朝曾相繼將寧國、咸安、太和公主嫁給回紇可汗?!锻ㄨb紀事本末·回鶻叛服》中所載:“癸亥,遣回紇使者合闕將軍歸,許以咸安公主妻可汗,歸其馬價絹五萬匹?!薄案?,冊命咸安公主,加回鶻可汗號長壽天親可汗?!薄锻ㄨb紀事本末·回鶻叛服》中還有材料記載:“四年(788),冬十月戊子,回紇至長安,可汗仍表請改回紇為回鶻,許之?!绷硗狻锻ㄨb紀事本末·回鶻叛服》中所載:“四年(788)初,仆固懷恩死,上憐其有功,置其女宮中,養以為女?;丶v請以為可敦,夏五月辛卯,冊為崇徽公主,嫁回紇可汗?!笨梢姰敃r唐朝與回紇民族往來之頻繁、關系之親密。12世紀中葉,高昌回鶻和喀喇汗朝相繼成為西遼的屬國,13世紀初,高昌回鶻又歸附了成吉思汗。元明清均與新疆各民族有所往來。

為保新疆的和諧穩定,古者采用了和親方式,今天固然不能僅靠婚姻維持各民族的和諧相處,但它啟示我們,“和”的意義重大,當今民漢之間、各少數民族之間應如一家,實現和則兩利、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明清時期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往來。明朝統治者深諳邊疆秩序穩定對國家安定的重要性,采取“文德以化遠人”之政策,并采取多種文教措施潛移默化化導邊民,在邊疆治理方面取得卓著成效。

清朝在文化民族交流方面也與新疆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乾隆帝迎娶維吾爾族容嬪霍卓氏(容妃,乾隆帝后妃中唯一的維吾爾族王妃,民間傳聞她自幼體有異香,又稱呼其“伊帕爾汗”,為“香妃”之意)。清朝還派兵屯田于新疆地區,大量的內地人口遷往新疆地區,帶來了內地的文化習俗,在長期的交流中,人們逐漸形成了文化認同。

封建王朝的治邊活動、經濟以及文化的相互往來,不僅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緊密聯系,還開拓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生存疆域,攜手各民族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在漫長歷史進程中塑造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

紀事本末體史書中蘊含的有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資料實屬珍貴,其凝聚的愛國主義思想對我們今天治理新疆有極大啟示,即鑄牢西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從不同角度來思考,政治上遵循正確的方針和道路,文化上相互交流,注重傳承創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包括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四個自信,如此,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者簡介:

楊國帥,1999年出生,男,塔里木大學歷史與哲學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西域屯墾史(歷史)、邊疆治理研究。包朗,1970年出生,本文通信作者,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碩導,歷史與哲學學院中國史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學科教育(語文)、歷史文獻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摩尼教道化研究》(22BZJ007)階段性成果。作者單位:塔里木大學歷史與哲學學院;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

猜你喜歡
屯田紀事哈密
晏福生:“堅持執行屯田政策”
楊塘紀事
京新高速全線通車哈密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
念戰友
正月紀事
關于對哈密維吾爾族刺繡的研究
學抖空竹紀事(外四首)
哈密墾區棉花超寬膜1膜3行稀植高產栽培技術
哈密方言“走”字句
西域農業考古資料索引(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