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探究性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綻放異彩

2024-04-24 11:00劉曉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紙鶴圓柱教師應

劉曉芳

如何讓探究性學習在數學課堂上得到落實?筆者認為,教師應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探究的條件和空間。

創設情境,激發探究欲望。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創設情境,促進學生產生數學思考。

教學《找規律》一課時,課始,筆者拿出一個魔術箱和很多只不同顏色的紙鶴,把紙鶴都放進箱子里并合上蓋子搖一搖,讓學生猜一猜能變出什么。打開箱子后,學生發現原來是一根繩子按照“紅色—黃色—紅色—黃色”的順序把紙鶴全部串聯在一起了。這個魔術很吸引學生,學生都想知道下一只變出來的紙鶴究竟是什么顏色的。學生帶著這種探究欲望,在筆者引導下圍繞教學目標一步步展開探究。又如,學習“10以內各數的認識”后,筆者讓學生用“第幾排第幾個”描述自己在教室中所坐的位置,說一說家長的電話號碼是由哪幾個數字組成的。學生回答問題時興致特別高,爭先恐后地交流,并在交流中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

自主學習,增強探究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并為他們的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筆者出示例題“15-9=?”后,沒有按照教材例題提供的算法直接進行講解,而是組織學生討論可以怎樣計算,并引導學生通過計算實例驗證算法。學生通過獨立思考、驗證得到了多種算法,除了教材上給出的兩種方法,還想出了“加尾法”“連減法”“數數法”等方法,不僅發散了數學思維,還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合作交流,拓展探究空間。小學數學知識大多來源于生活實際,教師應突出數學教學的實踐性、應用性,給學生提供在實踐活動中合作解決問題的機會。如教學《圓柱的認識》時,筆者讓每名學生從家中帶來不同的圓柱形狀的實物,并以六人為一組,觀察圓柱實物的特點。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如下:①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索圓柱各個面的特點;②小組內匯報,學生互相評價;③小組內討論、交流,再進行歸納總結。學生通過以上學習步驟,達成如下共識:圓柱有3個面,上下兩個面都是圓形而且一樣大,還有一個側面是長方形。對于圓柱的側面是長方形這個結論,筆者組織各小組交流他們是如何發現的。有的小組說,他們把圓柱的側面剪下來展開后發現的。有的小組說,他們是從一張長方形紙可以卷成圓柱形狀的筒中受到啟發,進而發現的。還有的小組說,他們是通過把圓柱實物的側面涂上印泥,然后在紙上滾動,觀察到圓柱留下了長方形的印記而發現的。這樣,學生在操作、歸納、驗證中形成了數學結論,發展了合作學習的能力。再如,教學“分類”時,筆者設計了“幫媽媽分一分冰箱里的物品”實踐活動。學生要先調查自己家的冰箱里放了哪些物品;然后嘗試分一分,如按照熟食、水果、蔬菜、飲料等劃分;最后提出合理分配冰箱物品擺放位置的方案,并實際擺一擺。課堂上,學生交流了多種分法,通過不斷地反思,體驗到分類的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確定性和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作者單位:漢川市仙女山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 張敏

猜你喜歡
紙鶴圓柱教師應
圓柱的體積計算
“圓柱與圓錐”復習指導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迷上千紙鶴
紙鶴的聲音
飛飛飛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紙鶴
削法不同 體積有異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