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初探

2024-04-24 10:56李宏來伏宏偉劉敏君
時代汽車 2024年8期
關鍵詞:考核評價課程體系

李宏來 伏宏偉 劉敏君

摘 要: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主要培養交通運營管理、調度、服務等從事交通運營崗位的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再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針對人才培養方向、理論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學生考核評價機制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性的建議,并闡述了改變實踐教學形式、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和大賽成果轉換對于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最終實現培養交通運營管理人才的目標。

關鍵詞:交通運營管理 課程體系 考核評價

1 高等職業院校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以及問題

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綜合交通樞紐站務服務與管理、交通港站與樞紐服務功能規劃設計基礎知識;掌握綜合交通客貨運服務、多式聯運組織等工作的專業技能;掌握綜合交通運輸節點從事生產經營、服務管理、規劃設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緊急情況下的應變應變能力強;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適應社會、管理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素質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學生畢業后三年能勝任交通運輸企業業務員、調度員、安檢員、安全員、站務員、運輸代理服務員、貨運員等崗位。然而,在我國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實施交通強國戰略建設新形勢下,專業現行的交通運營管理課程已無法適應社會、企業的需要;現有的運營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包括:

1.1 實踐教學不足

部分院校開辦此專業后受制于資金、辦學年限、實踐基地建設等因素,使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理論課和實踐課“兩張皮”現象比較嚴重,實踐課大多是教師演示操作學生觀看,沒有學生動手實踐的環節,學生僅僅是“眼睛看會了,腦子學會了,手還沒有學會”,導致理論和實際兩者嚴重脫節,學生學習過多的理論知識,沒有實踐經驗,導致學生對于專業的認同度不夠高,求職競爭力缺乏,學生所學技能與崗位實際工作情況有差距,這使得在學生就業后在崗位還要進行二次培訓,浪費社會資源。

1.2 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所使用的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交流較少,部分課程的開設與企業實際有一定的差距。對于人才的培養目標不清晰、對于學生就業的崗位不明確,學生在兩年的學習過程中課程的廣度大、精準度小,道路運輸類和軌道交通類課程都有涉獵,但是沒有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缺乏用于立足崗位的專業知識,無法使學生成為即專又精的技能人才。

1.3 教材選擇不當

由于交通運輸經營類課程的選題太老或課程內容太多,課程重復性較強,缺乏與技能配套的課程,致使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與告訴發展的實際工作崗位需求不相適應,與企業工作實際相脫節,不能達到培養符合現代化高級技能人次的目標。

1.4 職業素養教育缺乏

沒有設置專門的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只在專業的課程中對其進行職業素質的培訓,這些職業素養教育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職業素養教育體系,學生到崗后會表現出團隊精神、獨立性、敬業精神等方面的缺乏,無法成為一名德藝雙馨的技能人才。

1.5 學生評價考核

1、評價主體單一。在傳統的考核評價機制中,學校教師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但在評價過程中,學校教師作為評價主體,在終結性考核中對學生表現給予相應評價; 在已有的評價體系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作為評價對象,對評價結果只能選擇被動接受,失去了充分參與評價的機會。在評價過程中,學校教師單方面參與導致評價主體的單一性,難以反映學生在理論知識與實際 操作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效果。 2、評價方式滯后性。目前在傳統職業院校評價體系中,通常以知識能力為本位,采用過程性評價與期末考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且在不同課程中或不同教學模式下,缺乏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方式。大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單一評價方式——期末試題對學生進行評價,且考核題型、采分標準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實時更新。過程性評價主要由出勤率、課堂表現、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等決定,使得過程性評價流于形式,無法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綜合素質的提高進行真正考量;期末試題考核是評定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形式,這種考核局限于知識和技能方面,考核結果過于片面,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學業水平。發展性評價缺失,使得教育者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提高與最終考試結果,而忽略了學生在綜合素質、人生觀、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改變。3、 評價過程單向性。教學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規范下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雙邊教育活動。但學校的教學評價均表現為教師對學生在某一階段中的學習成果及表現進行考查,忽略了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雙邊性,傾向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2 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思考與建議

2.1 專業發展方向選擇

在專業建設發展初期最重要的就是專業培養方向的選擇。選擇適應于自身院校發展的專業方向對于專業的發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發展方向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個軌道交通方向,軌道交通方向專業性強,職業門檻高,對于專業技能要求較高,各級各類技能大賽項目多,但是軌道交通方向對于院校的實力要求較高,建議有一定軌道交通專業基礎的院校、鐵路交通類院校和院校所在城市有較為完善的軌道交通系統的院校開辦此方向,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應圍繞軌道交通信號員、車站值班員、行車調度員、乘務員、車站服務員等崗位所需技能開設《城市軌道交通概論》《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備》、《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城市軌道交通通信與信號系統》、《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城市軌道交通調度指揮》等課程。

另一個則是道路交通方向,道路方向對于院校的實力要求低一些,對于一些院校所在地區軌道交通系統發展遲緩、院校沒有軌道交通基礎、專業發展資金有限的院校開辦此方向。道路方向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在發展時初期可以與其他專業如物流管理、會計、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專業共用實訓室,以此優化專業發展資金規劃,強化師資力量建設。所培養學生應主要從事汽車運輸調度員、汽車貨運站務員、公路收費及監控員、運輸代理服務員等崗位,針對以上崗位開設《交通運輸概論》、《物流管理基礎》、《城市公共交通運輸管理》、《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等課程。

2.2 理論課程體系改革

1、增加專業素質課程?!拔磳W藝先學德”職業教育主要是傳授學生職業技能的教育,但在進行專業教育之前要對學生職業素養教育。開始設一些與專業有關的禮儀課程,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使學生先成為一個有著敬業精神和合作態度的人。在將來學有所成后成為一名德藝雙馨的職業人。2、縮減課程廣度,增加課程深度。刪減一些大而泛之的專業課程,增加一些更加深入的專業性更強的課程。以此提高學生的職業專業性,增加學生就業競爭力,同時可以通過這些專業性更強的課程加深學生對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理解,輔助學生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學生就業。3、學生專業認知課程設置。在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基礎課程學習階段與企業進行協商合作讓學生進入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相關企業觀看工作崗位的實際工作情況與薪資待遇等情況。同時向同學們介紹國家、地方、行業發展規劃及相關的相關政策,增強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自信心,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

2.3 實踐教學改革

1、實踐教學形式改革。要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學生自主的動手去進行實踐操作,這樣,我們就可以達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目標。實訓教學部分采用“工程型”學習,由學生自行組建小組,獨立進行某一特定項目的學習,由老師擔任項目輔導,在旁邊輔佐,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意識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深化校企合作,全力推動“崗課”融通。以就業為導向,結合企業崗位需要,結合“工業+企業+專業”的“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建立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計劃,并制定了相應的課程體系;針對企業的需求訂單式的培養人才,企業為人才培養“買單”,把現行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深化和改進,形成了“訂單式”的培訓模式,實行了“畢業即就業”的培養模式,做到了招生與企業招聘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把學生的學習與企業的生產結合起來,實行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來源于企業的實際現場工作需求。

3、加強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技能競賽是檢驗職業院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競賽成績也是職業院校教學成果和院校實力的重要體現,更加是學生以后就業的一大保障,技能競賽推動著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引領世界技能人才的培養標準和方向,同時,也有力促進了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技能大賽,不僅調動了廣大職業教師重技能、重實踐、敬業勤業的積極性,更增強了學生們高質量就業的信心。同時,還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對職業選擇和未來的職業發展滿懷信心與希望。持續深入推進競賽成果轉化,力爭讓優質的教學資源覆蓋到每一位學習技能的莘莘學子,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樹立大賽學生榜樣,由大賽學生帶動周圍學生,使之逐間形成一股學技能、鉆技術、成大才的優秀學習風氣。

2.4 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依托學?,F有的教學資源,通過“內培、外引、專兼”的模式,與企業合作,建立完整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由專業技能教學直接掛靠企業,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技能的提高;教師掛靠企業進行實踐,通過學習新的知識和工藝,使學校的教學更貼近實際,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帶入教室,把學校的教學和企業的生產相結合,使學生所學技能到企業能立即使用,達到學什么就干什么;指導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訓練。

深入到企業的工作崗位調查,掌握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并與公司的專家進行交流,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相結合。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實習環境,建立校企合作的產學人才培養體系,使校外實習基地逐漸成為就業基地,促進畢業生就業率的提高。

2.5 健全多維度學生考核機制

將課程考核分為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包括知識、技能和素質三部分。三部分過程考核方案可按以下方案執行,知識考核:教師根據各項任務的知識目標,根據平時作業、課堂抽查等給予成績評價;技能考核:根據學生對課程相關技能的掌握程度,由學習小組和教師評價;素質測評:結合每節課的任務完成情況,有教師和組內成員對職業素質和政治素養進行評價。主要考評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可借助智能學習平臺或系統,自動記錄學習過程。過程考核采取自評、互評、師評的多元評價方式,激勵學生進步與達成知識技能和思政目標。在過程考核針和期末考核中,對于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差異性考核評價,不給學生設立固定的標準答案,發揮學生個人特長,展現學生個人或小組優勢,使考核內容多元化,學生發展個性化。

目前職業院校學生評價考核體系仍在評價主體、評價方式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建立健全多維度的學生考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有效評價方式,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總之,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剛起步的高校要從課程體系、校企合作、師資隊伍建設、考核評價機制等幾個方面著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就業競爭力,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人才。當然,這門學科的建設還有待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入的探討,才能使其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吳燕.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J].時代汽車,2021(19):51-52.

[2]代佳妮,趙柱文,陳柳.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知識經濟,2016(05):179

[3]伍雄斌,嚴敏琳,林穎,陳燕琴,黃虹.高職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J].河北職業教育,2021,5(01):30-32.

[4]吳全全,閆智勇,姜大源.產業升級背景下職業教育專業優化及課程設置的籌策[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21(03):6-24

[5]謝宗梅.新常態下高職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J].學園,2021,14(04):46-48.

[6]彭志成.關于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03):247-248.

猜你喜歡
考核評價課程體系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考核評價機制
任務驅動法在壓縮機職業教育中的應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學生職業素質評價體系構建
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育中《兒童常見病護理》課程教法的實踐與研究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的成本控制實踐探索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英國大學課程體系特色借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