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皪徴n賽證”綜合育人路徑研究

2024-04-25 04:47
遼寧高職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課賽崗課賽證職業院校

劉 揚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符合我國新時代用人要求,是提升職業教育發展質量而形成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皪徴n賽證”綜合育人的新要求在2021 年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首次被提出。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又進一步提出新的任務。但是,很多職業院校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工作并沒有真正形成“崗”“課”“賽”“證”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全新格局,依然我行我素、各自為政,或者趨于形式化、表面化。究其原因,大部分院校還是對“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基本內涵、工作重心、具體路徑等問題沒有進行深入、透徹地理解[1]。因此,職業院校應結合本校各專業的特點,對“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基本內涵進一步研究與實踐,構建出與自身院校更加契合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

一、“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的現實意義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是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形成的,以崗位需求為出發點的個性化、適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新時代要求的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舉措[2]。

(一)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職業教育本質上是技術教育,側重于實用性技能的訓練,有別于普通高等教育傳授學術型知識、培養學術型人才的教育。然而,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仍然存在重知識輕技能、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強調了在職業教育中獨特的“做中學”的育人方式,可以最大化地按照職業教育的辦學規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成長規律培養職業人才,符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提出的“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的要求[3]。

(二)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

目前,很多職業院?,F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并不能滿足社會技術發展的需求,導致職業院校的學生畢業后缺乏職業競爭能力,無法適應崗位需求。為此,我國“十四五”規劃提出了讓職業教育“落地”的有效要求,重點改善“所學、所用不匹配”和“技術、技能跟不上”系列問題,強調學用一致性和實效性,實現人崗“無縫對接”。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以“崗”為出發點,以“課”為核心,進行“賽”“證”融通,以適應新時代技術的不斷變革和產業的優化升級,真正實現“專業技能與產業需求相符合,學習內容與職業標準可接軌,教學過程與生產實踐能對接”。

(三)提升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每年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技術技能型人才,但職業院校大部分畢業生缺乏必要的職業核心能力,難以擔當“大國工匠”的重任?!皪徴n賽證”綜合育人就是朝著技術變革創新和產業優化升級的方向,把真實的工作領域任務轉化為“理實一體化”的學習領域任務,將培養學生一技之長向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轉變,全面提升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的雙向驅動。

(四)深化工學結合

工學結合是跨越了企業與學校、工作與學習、職業與教育的領域,多向發力和不斷整合的過程。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適合學生將來就業的課程資源,共同擔負以崗定教、以賽促學和書證融通的教學任務,使企業和學校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了工藝改進和人才培養上的雙贏[4]。

(五)喚醒學生學習技能的熱情

讓學生愛學習、想學習,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技術、技能的興趣,是實現職業教育終極目標的重要環節?!皪徴n賽證”綜合育人,要按需培養學生專業上的技術、技能,更需要借助“大賽”和“考證”平臺,培養學生適合職業發展的道德準則、愛崗敬業、團隊合作精神、文明文化素養、溝通理解能力和創新發展意識等。這種從做中學、互幫互助、學用結合的學習方式,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自主學習、提升自我發展能力等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理解“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基本內涵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對“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沒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和工作重心。一些院校以考“證”為本,甚至專業課程都以職業資格證書或“1+X”證書為中心,片面追求考證的通過率;也有一些院校傾向于各類大賽,過于看重大賽的結果,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職業技能競賽相關項目的訓練時間,更有甚者把課程建設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對大賽標準的解讀和訓練上。然而,這些做法事實上與學生將來的就業實際相脫離,根本無法達成綜合育人的教育目標。

要想真正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我們必須回到根本上來,要思考職業教育的初始功能定位,即培養適應產業行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最終的價值取向和終極目標。同時,還必須找準“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工作重心,關注“崗”“課”“賽”“證”各要素之間的聯系?!皪彙笔恰皪徴n賽證”綜合育人模式的核心,“課”“賽”“證”需要以其為出發點,都應圍繞崗位能力的培養而展開,它們依“崗”而設、隨“崗”而動,而課程改革是載體,從而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5]。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課程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扎實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著力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性,同時將“賽”和“證”作為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助力器和檢驗標準,從而形成以崗定課、以課育人、以賽領課、以證驗課的綜合育人模式,這才是“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應有之義[6]。

三、構建“四位一體”育人體系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就是要構建“四位一體”的育人體系,促進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使技能學習適應崗位工作的要求,發揮技能競賽的引領示范作用,激勵學生成長為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一)“崗”是育人的方向

職業教育是面向工作崗位的教育,其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應通過專業所面向的工作崗位來進行。每一個專業所培養的學生將來要從事什么工作,走上什么工作崗位,崗位工作的具體任務是什么,完成崗位任務都需要哪些方面的職業能力,等等,以上這些關于崗位的分析是實現課程內容與崗位能力要求無縫對接的重要環節,這些是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要實現的目標,同時也為學生的技能學習提供了重要方向。

(二)“課”是育人的載體

“四位一體”的育人體系要求以職業崗位、崗位任務與職業能力等崗位定位作為課程開發的邏輯起點,所以職業院校的課程體系建設應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和完成。課程建設要從工作實際出發制定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學習任務、構建課程評價體系,以與崗位相匹配的課程作為載體,讓學生在真實具體的工作情境中學習崗位技能,提高崗位能力和職業素養,實現“崗課匹配”的動態系統,以滿足“能崗匹配”的客觀需求。

(三)“賽”是課程教學的示范和標桿

技能競賽是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的充分展示,通過真實的工作情境,展現具體的崗位任務,對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進行全方位考核,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綜合測評,這是對職業教育特色的完美體現,更是對綜合育人功能的全面彰顯。競賽內容的設置要與產業需求、專業標準、技術革新和生產工作緊密結合。通過比賽:不僅可以檢驗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的質量,還可以通過對競賽指導過程和結果的總結與反思,引領和促進教師課程教學的改革創新;不僅為職業院校的在讀學生提供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藝、交流互鑒的平臺,同時還成為他們不斷審視自我,精益求精,將來成長為“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捷徑。

(四)“證”是學習效果的檢驗和評價

職業院校技能證書的設置應以社會需求、崗位需要和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作為指導方向和理論依據,客觀如實地反映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按照國家相關職業標準,借鑒國際國內的先進標準,設置相關專業的教學內容,突出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和新要求。在明確相關職業證書標準的基礎上做好職業教育與培訓標準的頂層設計,精準分析各行業、企業對本崗位工作人員的具體從業資格要求。在教學中俟機滲透相關職業資格考核的標準與要求,鼓勵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也能獲得相應的職業從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培訓證書,從而進一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基本路徑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就是要改變以前重知識輕技能、重理論輕實踐的普教化模式,但也不能簡單地照搬企業培訓的模式,而是要順應當今時代發展潮流,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基本需求,按照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成長與發展規律,重新構建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模式和培養路徑,旨在解決職業院校的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的問題,從而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教融合”“能崗匹配”。

(一)深化專業課程改革,促進“崗課”融合

職業院校踐行“崗課賽證”融合育人,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與產業、行業和市場需求保持高度一致。積極推進“崗課”融合,職業院校首要任務就是要與相關行業、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和精準的溝通,深入了解行業、企業對崗位人才知識、技能、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有針對性地調整專業課程設置與專業教材選擇,實現學校教育與企業文化、管理理念的良好對接,建立起學校與企業、崗位和課程之間的紐帶和橋梁。職業院??梢栽O立學校、行業、企業等多方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課程開發委員會,在課程開發委員會的指導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以學院教師為主體,以企業具體的崗位需求為依據,緊緊圍繞相關崗位要求的職業核心能力進行課程設計,開發出具備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且能夠體現職業院校辦學宗旨和特色的課程內容,教學與實訓嚴格按照工學結合的原則進行安排和組織,通過職業院校校本課程與校本教材的開發,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基于具體的課程教學實踐,職業院校必須抓好“崗位能力培養”這一主線,整個課程設計應該以具體工作過程為導向,主動而有序地進行課程改革和教學模式創新,重點突出課程的實踐性。首先,明確課程教學的組織形式。在工學結合的基礎上以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為中心點,更多運用任務驅動、情境教學、崗位模擬等教學方法,依據真實的工作情境設置學習任務,在每一個任務情境的學習中幫助學生獲取經驗性知識。專業教師適時傳授相關理論知識,做到“教、學、做”一體化,實現“崗”“課”有機融合。其次,對于實訓教學體系的建設,職業院校應以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為課程的實訓任務,以企業化的教學環境為學習場所,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在技能操作的過程中引入生產6S 管理,培養學生規范化操作的工作素養,不斷優化和創新實訓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讓技術技能實訓占課程的相當比例,促進學生專業學習與崗位實訓的有機融合,能夠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做到舉一反三[7]。

(二)最大化技能大賽效益,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技能競賽是實現職業教育“崗課賽證”融合育人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多層次、高水平的職業技能大賽,如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以及高水平的省賽、市賽、校賽等,通過層層篩選檢驗學生日常學習的效果。同時,各職業院校應發揮職業技能大賽的引領作用,讓競賽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定期進行學科考核競賽,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擇優推薦參加各種競賽,進而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8]。

在指導技能大賽過程中,教師通過了解相關比賽內容、要求和標準,掌握行業發展動態和要求,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讓比賽帶動教學。同時,學生也可通過比賽明確學習方向,了解自己的情況,以便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水平,讓比賽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三)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打造“課證”融合教學體系

對于職業院校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師要了解各專業對應的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將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具體考核項目和內容納入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設置符合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的教學模塊和內容,積極構建“崗”“課”“證”三位一體的專業課程體系。職業資格證書考核大都分為理論與實操兩大模塊,兩個模塊都有具體的考核知識點和技能點。職業院校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上,可以設置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模塊,以知識點和實操任務引領教學,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9]。

(四)融合“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是一種個性化、企業化、社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必要建立多元化、多維度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依據崗位用人標準及相應的職業能力制定評價標準。評價方式應根據相關內容,構建“四維”評價模式——專業人員對“崗”的評價、教師對“課”的評價、專家對“賽”的評價、第三方認證機構對“證”的評價,形成立體化、多維度的多元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10]。

(五)打造“崗”“證”融合的特色專業教材

職業院校的教材內容應充分體現“崗課賽證”融合的理念和要求,強化教材與崗位工作、市場需求的密切聯系。因此,職業院校的教材編寫應由一線教師、企業技術人員、行業資深人士等多方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編寫。教材內容要具有專業性、實用性,以適應教學需要,更好地實現“崗課賽證”融合育人的目的。

職業院校的教材有必要進行動態管理,根據新工藝、新技能的要求,及時更新教材內容。職業院校應著重開發活頁式教材和工作手冊式教材,以便更好地適應模塊化教學的需要并滿足學生在工作現場學習的需要。在教材管理上,職業院校要實時關注更新、動態、變化等信息,及時反映教材內容的變化,建立與行業企業聯系的動態化管理機制。

此外,職業院校實施“崗課賽證”融合育人還應重視信息技術在教材建設中的有效應用,如多編寫數字化、網絡化教材,多開發沉浸式教學VR 教材和虛擬現實教材等等, 極大地激發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力爭獲得“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容易”的雙贏效果。

猜你喜歡
課賽崗課賽證職業院校
“崗課賽證”融通在職業本科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改革中的應用與實踐
應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及成效——基于“崗課賽證+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討
“崗課賽證”融通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模式研究與實踐
電子商務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重構實踐研究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高職英語“課賽”結合中的教學映射
高校市場營銷專業“課賽”有效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