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教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制度建設研究

2024-04-25 04:47劉天嬌
遼寧高職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校企實訓技能

姚 亮,劉天嬌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5

一、高職院校職業教育下產教融合的新內涵

產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目的是將企業文化、技術創新融合到學校的培養體系、課程標準和師資建設之中,同時將培養學生、學??蒲泻痛蟊妱摌I創新成果向行業轉化,共享和優化生產教育資源配置,強化產業服務,重點培養職業化高素質技能型人才[1]。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高效辦學模式,是推動高校發展、強化職業教育融合性、加快構建當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指標,是形成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與產業相融、培養與就業銜接、科研與生產相互促進的關鍵。以人才引進快速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成效,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社會經濟能力[2],是服務企業轉型升級的得力助手,未來必將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能力。

二、高職院校產教融合背景下智能機電技術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制度建設經驗缺乏,校企合作融合不深

校企融合程度不夠深入,主要表現在持續合作機制的明顯短板上,導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難以實現長效維持。特別是職業院校體制的障礙顯得尤為突出,必須及時破除這些障礙,以確保合作雙方與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共同提升,實現多方共贏。

(二)校企雙方運營模式有差異,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分歧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在于滿足國家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變革趨勢下的人才需求,培養學生的職業性,讓學生能夠獲得在不同環境下的強競爭力,以高技能人才優勢來獲得社會效益。而企業的經營目的在于獲得資金效益,成本與收入是影響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根本性原因。

(三)學生實踐環節形式化,市場認可度不高

當前許多實踐活動形式化嚴重,市場認可度不高。主要原因是校企融合的不足,以及實訓項目與生產實際的脫節。學生的崗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頂崗實習,但頂崗實習安排往往較晚,導致企業在接收學生時需進行二次培養,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與時間消耗。

(四)人才培養目標與市場企業實際需求及未來科技發展脫節

該問題已成為制約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產業不斷升級的今天,市場迫切需要掌握新興技術的人才,而學校往往提供的是技術相對“陳舊”的人才。因此,教學資源、師資力量以及實訓設施的優化迫在眉睫,這是確保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緊密對接的關鍵一環。

(五)專業教師能力發展與先進制造技術發展不同步

當前技術的更新與發展速度,遠遠超出了教師現有的能力提升速度。為實現職業教育的現代化,迫切需要建立一支與時俱進的師資隊伍。教師不僅需要理論功底扎實,而且還必須積極參與企業的技術更新和生產問題的解決,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保持同步。然而,目前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融合程度并不深入,導致教師缺少在實際生產環境中的實踐鍛煉機會,加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與行業技術發展之間的脫節。

三、產教融合背景下智能機電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實踐路徑

(一)明確合作目標,滿足服務企業認知發展要求

1.建立與企業高效溝通、迅速響應的職業教育制度

高職院校需要深入企業、主動配合,做到與企業價值觀一致,緊密圍繞產業升級和產業變革趨勢下的人才需求,及時開設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的專業,著眼于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同時不斷深入改進現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

2.以高標準高目標的服務水平,促進產教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在校企合作開展人才培養、企業培訓、產業創新的進程中,高職院校需要繼續提升服務質量,用自有的價值優勢強化校企合作的基石[3]。

3.強化企業式運行模式,提升高職教育服務水平

高職院校要摒棄傳統的固有思維,學習企業化管理思路,不斷形成有價值的利益思維、提升高端的品牌思維、形成數字化的現代思維等,在文化培養、組織架構、制度保障和服務管理等方面提升品質[4]要求。

(二)多元化相互合作,形成高效運行機制

校企共建專業指導委員會,開設企業冠名班,探索多種形式營造校企合作育人長效機制。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等專項制度,建立多方聯動機制,推動校企間的持續、深度合作[5]。

1.形成高校和企業資源互通的融合體

校企深度融合的目的是各種資源的共同融合,高職院??膳c企業建成教師相互交流、機構形成互補、信息及時分享、實訓研發基地共建共用的機制。

2.形成多元化相互合作,服務企業價值思維

為建立全目標聯動共享和技術服務,高職院??砂l揮自身優勢,了解企業思維、人才培養、企業文化等三個重要需求,逐漸實現從組建團隊的項目服務,到成立相關機制的專項服務拓展,繼續強化高職院校與企業相關職能機構的緊密合作友好關系,逐漸由淺入深,實現服務價值。

3.持續校企融合,資源共享、共同培養

開展實踐性教學和企業化實訓,讓學生在企業的工作環境中夯實技能,提高職業競爭力和創新技術能力。通過建設實訓基地、創建共同發展目標、開設校企交流區、聘請企業工程師進校園等措施,多渠道實施、多模式培養、多元化協同育人,構建社會、高校、學生保障機制,促進高校內外、企業內外資源的深度融合,建立起新型教育制度、服務平臺和協同機制。

(三)校企聯合發展,共建生產共享型實訓基地

生產共享型實訓,是加強人才培育、解決職業性問題的有效方式之一。依靠引入“行業隱形冠軍”等優秀企業,堅持“雙元協同”等合作原則,積極發展生產性實訓基地,破除公辦院校的限制。

學生在基地可以進行專業實訓,包括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實踐的真技能,實現教學與企業實踐的無縫對接,能夠真實接觸實際工作情境,真正呈現在企業的工作狀態。在真實工作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與能力得到提高。與企業共同研發項目,真應用真實踐,將企業的項目融入教學,從調研、需求設計、建設方案到項目驗收,由學院專業教師及項目班的學生組成的項目團隊全程跟進,學生們完成學校課程任務的同時,在企業教師的帶領下到現場實訓,有序進行項目規劃。在實際工況下,真學真做,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項目設計能力、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得到了“職業化新形態”的感悟與收獲。

(四)加強平臺建設,形成技能提升的培養體系

校企共同培養高質量高標準“職業型”“工作型”人才。高職院校要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找準企業需求點,從企業效益收入、學生技能不足兩個方面確定實訓需求,與企業工程師組成聯合教師團隊,真實設計實戰一體的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研發實踐型課程,應用行動學習、模擬式實踐等實戰化學習技能,以及討論式、實例式、實踐式等新型教學方法,將實際問題融入課堂,推動實踐教學,最終將學生技能提升作為檢驗培訓效果的重要目標。

1.構建“基礎技能+專業技能+職業技能+創新技能”的技能提升式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學??梢砸劳袑I實訓室來培養學生的基礎技能和專項技能。專業實訓室應配備與行業標準相符的設備和材料,使學生能在接近真實工作環境的條件下進行操作練習。與企業合作建立生產實訓基地,可以為學生創造接近真實的工作情境,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和適應未來職場的環境,還能在實際操作中培養他們的崗位實踐能力。學校應依托創新創業平臺,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技術應用和問題解決能力。

2.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

該模式強調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的緊密結合,能夠確保教育內容與行業需求高度一致。通過這種合作,學??梢灾苯訌钠髽I獲取最新的技術信息和行業需求,使教育內容更加貼近市場,更具實用性。企業也可以通過這種合作,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提出具體需求,甚至直接參與課程設計和實訓指導,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獲得實際工作經驗,還能提高他們畢業后就業的競爭力。

3.基于企業技能崗位的職業能力,構建人才培養和課程標準

專業群要對接智能制造,建立“崗課證賽”融通體系。在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趨勢下,專業群應緊密結合智能制造領域的實際需求,通過構建包含崗位實踐等多元化的融通體系,有效實現教育內容與行業需求的對接。這不僅能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時也滿足了智能制造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6]。

4.校企共建共享教學資源庫,積極探索職教國家學分銀行

為了更有效地整合教育資源,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高職院校與企業應共同建立并共享一個包羅萬象的教學資源庫,不僅應包含各類教學材料、案例研究、實驗設備等,還應涉及創新教學方法和最新行業動態。積極探索與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的對接,實現學分的累積與轉換,為學生提供更靈活的學習路徑,進而促進終身學習體系的建立。

(五)拋磚引玉,構建產學研育人新平臺

以校內實訓基地為核心,構建產學研平臺,促進人才培養和科研。高職院校應以其校內的實訓基地為核心,構建一個包含產業、學術、研究多方面的綜合平臺,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創新實踐的優質環境。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提升,也能給學校的科研工作帶來更多創新靈感和實際成果。

校企共同創建職業化創新與服務平臺。繼續圍繞行業企業實際發展需求,校企合作構建“政行企校研”育人創新服務平臺,開展“項目式”實踐技能創新研發,共同發展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7]。通過雙邊或多邊的技術創新協作,有效推進校企合作共贏與資源共享,確保項目研發的時效性和適用性,有效支撐政府科學決策、行業創新發展、企業技術攻關和師資能力提升。

(六)校企跨界融合,創建高水平師資隊伍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與企業應實施跨界融合策略,通過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式,共同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這種合作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使企業的實際需求和最新技術直接反饋到教學過程中,實現校企在資源、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從而更好地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與企業共建教學團隊,聘請國外資深雙元教育專家,與企業培訓師和高級管理人員共同組成雙元教學團隊,通過校企聯合建立校企師資的混編教師團隊[8];制定多維度的教師能力提升計劃,加大教師海外進修力度,鼓勵教師參加國際技能大賽、國際論壇、國際學術會議和外語培訓等活動,提升教師國際化交流能力,拓寬教師國際化視野,學習國際前沿職業教育理念方法,提升教師隊伍國際化水平;爭取與海外知名高校進行“雙導師制”合作,與外籍教師達成長期的遠程教育合作關系;積極引進“雙師雙能型”教師、國內外優秀人才,優化師資結構,組建以專業帶頭人、博士和高技能型人才為核心的師資隊伍。

創建企業專家、企業工程師隊伍,共同建設研發課程體系;聘任企業專家,開展校企合作,包括數字化教學資源庫開發、高職學科專業建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教育教學改革等工作;學校與企業聯合培育學生[9],承擔社會實踐性課程的建設和課堂教學工作,幫助所在企業與高校聯合開展項目申報、成果研發、成果轉化,承擔高??蒲谐晒彤a業化基地建設,為培養職業型、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推進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支持。

(七)企業聯合訂單式培養,服務學生企業實習與崗位就業

創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高效新機制,需要發揮校企共同培養人才的協同協作優勢,創建“培養、育人、實踐、就業”四位一體、全方位的人才培養模式。

構建“企業項目班”的創新教學模式,按照企業要求定制定向培養,創建新思維,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與企業、學校、學生簽訂三方就業協議;按企業的需求設置相應的課程和教學模式,實施項目式教學模式,按企業實際工作人才崗位進行綜合考核,使得企業與學生之間能夠相互融合,實現產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培養企業急需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八)以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創新點

參考國際化先進企業經驗,推動產業需求與學科專業的深度對接,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升應用型人才能力與素質。推動專業課程的改革和架構,有效突破學科專業創新,實現教學內容的專業化、定制化。堅持立德樹人、技能提升、素質提升,展現因材施教、產教融合、知行合一。深化產學研合作,通過設置跨學科的專業課程,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國際化議題,提升判斷性思維和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加強技能學習能力、創新力、實踐性思維及實操的培養,為數字化時代的產業發展增加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供給[10]。將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以中外合作辦學和示范性產業學院引領產業學院集群建設,強化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推動職業教育的健康成長,需要面向企業、面向市場與面向產業,以保障學生的就業創業為重點,推動產業和教育鏈之間的深度整合,確保職業教育有更為明確的發展方向。增強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可對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的支持。借助合理措施優化校企合作、多模式參與的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增強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強化學科專業的適用性;另一方面還有助于探索協同育人新方向,有益于應對企業的人才缺口,為促進產業體系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猜你喜歡
校企實訓技能
高級技能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畫唇技能輕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