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永良基于升降散加減治療視瞻有色醫案4則

2024-04-25 17:05李菲菲丁艷紅張怡張馨指導夏永良
新中醫 2024年6期
關鍵詞:僵蠶虎杖視物

李菲菲,丁艷紅,張怡,張馨 指導:夏永良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 杭州 310006

夏永良教授為浙派名中醫,認為眼睛雖然是局部器官,但是眼病與全身疾病密切相關,“目賴五臟精氣所養”,視瞻有色為視網膜疾病,眼底疾病更是窺視全身情況的一個窗口,有很多值得眼科和內科醫生深入學習和交流的交叉點,也是中醫在眼科疑難雜癥中發揮優勢的重要切入點,治療視瞻有色當由全身結合眼局部癥狀進行辨證,其病機不外乎郁、濕、痰。治此三證,“治氣為要”,氣貴乎行而惡于滯,若運行不暢、逆亂,則可致郁、濕、痰,此三證進一步阻滯氣機,則導致依賴氣之運化的精微物質無法濡養于眼目。氣的運動為氣機,氣機在于“升降調達”,故選用升降散為其基本方,升清降濁,疏肝解郁,清熱化濕,理氣化痰。筆者有幸長期跟隨夏永良教授學習,承師之術,悟師之道,現將臨床以升降散為基本方,治療視瞻有色的思路及經驗整理總結如下。

《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載:“視瞻有色證,非若螢星、云霧二證之細點長條也,乃目凡視物有大片,甚則通行(有色陰影)……”視瞻有色,是指以目外觀正常,自覺視物昏蒙,眼前中心有帶灰暗或棕色陰影遮擋,或視物變形為主要表現的內障眼病[1]。該病相當于西醫學的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多發于青中年男性[2],具有自限性[3]。雖然其具有自限性,但中心視力損害較重,且易發展成慢性或復發性遷延難愈狀態,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殘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蹲C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認為其病機為:“當因其色而別其證以治之。若見青綠藍碧之色,乃肝腎不足之病,由陰虛血少,精液衰耗,膽汁不足,氣弱而散……若見黃赤者,乃火土絡有傷也……”由此可見,其病所涉及臟腑為肝腎膽脾,或肝腎不足,精血兩虧,目失所養;或脾失健運,水濕上泛于目;或肝氣不舒,膽郁而夾濕夾痰,上犯清竅。中醫臨床常治以或補益肝腎,或行氣疏肝解郁,或健脾除濕化痰。而對于組方選擇,各流派醫家所見不同。

升降散源自清代楊栗山所著《傷寒溫疫條辨》[4],“取僵蠶、蟬蛻,升陽中之清陽;姜黃、大黃,降陰中之濁陰,一升一降,內外通和,而雜氣之流毒頓消矣”。楊栗山主要將此方應用于溫病[5],現代醫家將其拓展用于各種外感及內傷病[6-8]。

1 肝郁化火,兼有濕熱

李某,男,48 歲,2022 年11 月l5 日初診。主訴:右眼視物模糊,伴眼前暗影4 天。癥見:自訴與他人口角,夜不能寐,后出現右目視物模糊,視力0.5,眼前中央部棕色暗影,視物無明顯變形,眼底可見黃斑水腫,高度約566μm;病來神清,精神一般,無畏寒惡風發熱,無明顯汗出,平素脾氣較差,郁郁寡歡,心煩脅脹,大便偏干,2 天1 次,小便可,納可,寐差,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數。治用升降散合丹梔逍遙散合二陳平胃散加味,處方:茯苓20 g,赤芍、丹參各15 g,陳皮、郁金各12 g,蒼術、牡丹皮各10 g,柴胡、當歸、厚樸、炒僵蠶、姜半夏各9 g,焦梔子、炙甘草、蟬蛻、姜黃、生大黃各6 g。7 劑,水煎,每天l 劑,分早、晚服用。

11 月22 日二診:右眼視力0.6,眼前暗影變淡,眼底可見黃斑水腫較前好轉,高度約478μm,大便較前好轉,原方減生大黃為3 g,7 劑。

11 月29 日三診:右眼視力0.8,眼前暗影較前進一步變淡,眼底可見黃斑水腫較前好轉,高度約364 μm,大便正常,心情愉悅,已無脅肋脹滿感,舌淡、苔薄黃,原方去生大黃、丹參,加虎杖6 g,共7 劑。

12 月6 日四診:右眼視力0.8,眼前已無暗影,眼底可見黃斑水腫較前好轉,高度約316μm,守上方7 劑而愈。

按: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本次情緒激動后猝然發病,肝氣郁結化火,屬火郁之證,故治宜發散郁火,涼血除煩,方用丹梔逍遙散瀉火除煩,疏肝解郁;氣滯則無法正常運化水液,水濕隨火性上炎于目,故見黃斑水腫,水液停聚于視衣之下,舌紅、苔黃、厚膩,皆為內有濕熱之象,故方用二陳平胃散化濕和中;此處升降散,一為“火郁”發之,一為升清降濁,方中僵蠶、蟬蛻升陽中之清陽,既升清氣又清熱,以疏目之濕熱壅滯,姜黃、大黃降陰中之濁陰,既清熱又可引濕熱由下焦而去,一升一降,內外通和,氣機條暢,濕熱可除。

2 痰濕內盛

朱某,男,36 歲,2023 年1 月8 日初診。主訴:右眼視物模糊,伴眼前固定陰影1 周。癥見:右目視物模糊,視力0.4,眼前中央固定陰影,視物變形,視直為曲,眼底可見黃斑水腫,高度約647 μm;病來神清,精神一般,無明顯冷熱喜好,無畏寒惡風,無特殊汗出,無口干口苦,心情煩躁,大便每天2 次,質黏成形,受涼或生冷刺激時易便溏,小便黃,素喜甜膩,嗜煙酒,寐差,舌質暗、苔白厚膩,脈弦滑。治用升降散合滌痰湯加味,處方:夏枯草、虎杖、茯苓各15 g,陳皮、郁金各12 g,竹茹、石菖蒲各10 g,僵蠶、枳實、姜黃、姜半夏、遠志各9 g,蟬蛻、膽南星各6 g。7 劑,每天1 劑,水煎,分早、晚2 次服用。

1 月15 日二診:右眼視力0.6,眼前陰影變淡,視物仍扭曲,眼底可見黃斑水腫較前好轉,高度約579μm,守方7 劑。

1 月22 日三診:右眼視力0.8,眼前陰影較前好轉,視物扭曲感不是那么明顯,眼底可見黃斑水腫較前好轉,高度約376μm,大便正常,舌淡、苔薄滑,原方虎杖減量為9 g,再服用14 劑而愈。

按:患者素喜甜膩,嗜煙酒,日久損傷脾之氣機,脾失健運,致痰濕內蘊,查看患者面黑油膩,舌暗、苔白厚膩,均為痰濕上犯頭目之象。滌痰湯源于《奇效良方》,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患者無明顯虛象,故去原方之人參,方中陳皮、南星、半夏燥濕而袪痰,竹茹清燥開郁,枳實破痰利膈。遠志、石菖蒲開竅安神。脾升胃降是此證的治療關鍵,丹溪曾云“擅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升降散在此證的主要作用為升清降濁、通利三焦、調暢氣機,方中僵蠶、蟬蛻引清氣上達,不在于發汗,姜黃、大黃意不在通其便,而存引濁陰下行之意,一升一降,氣機調和,則脾胃升降有序,胃之受納腐熟,脾之健運亦歸于正常,氣血調和,陰陽和合,黃斑積聚痰濕亦隨氣機運化而消。

3 少陽陽明合病

杜某,男,43 歲,2023 年1 月1 日初診。主訴:左眼視物模糊,伴視物扭曲1 周。癥見:患者新型冠狀病毒抗體陽性7 天后,出現左目視物模糊,視力0.6,視物變形,視直為曲,眼底可見黃斑水腫,高度約543μm;病來神清,精神一般,畏寒惡風,時有發熱,咳嗽聲啞,偶有黏痰,色黃,時有汗出,口干口苦,時有煩躁,納差,腹脹不適,腹部拒按,大便干結,羊屎狀,小便頻數,夜寐難安,舌苔黃、脈弦數有力。治用升降散合大柴胡湯加味,處方:柴胡15 g,苦杏仁10 g,白芍、黃芩、半夏、枳實、厚樸、姜黃、僵蠶各9 g,大黃、蟬蛻、甘草各6 g。3 劑,每天1 劑,水煎,分早、晚2 次服用。

1 月4 日二診:右眼視力0.4,視物扭曲、眼底可見黃斑水腫較前好轉,高度約498μm,大便已通,去原方大黃,換虎杖9 g。7 劑,每天1 劑,煎服方法同前。

1 月11 日三診:右眼視力0.6,視物扭曲、眼底可見黃斑水腫較前好轉,高度約375μm,大便正常,咳嗽漸輕,已無明顯惡寒發熱,舌淡苔薄黃,脈弦,新型冠狀病毒抗體已轉陰,改用小柴胡湯7 劑鞏固療效,1 個月后復診已愈。

按: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一直未轉陰,仍有咳嗽咳痰,遷延難愈,時而發熱,時而惡寒,往來寒熱,口干口苦,郁郁而煩,表明病變部位仍未離少陽;腹脹不適,腹部拒按,大便干結,羊屎狀,舌苔黃,脈弦數有力等熱結之象,表明病邪已進入陽明。少陽陽明合病,表里俱病,氣機內外逆亂,里熱蒸騰水液積聚于目之黃斑,故發此病?;颊卟硪丫?,頻頻汗出,疾病后期,常用顧護正氣之補氣養陰之法,但細查即可發現患者少陽證明確,病在少陽,本當禁用下法,但同時陽明證明確,《醫方集解》曰:“少陽固不可下,然兼陽明腑證則當下?!狈街兄赜貌窈鸀榫?,配臣藥黃芩和解清熱,以除少陽之邪;輕用大黃配枳實以內瀉陽明熱結,行氣消痞,亦為臣藥。白芍柔肝緩急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中實痛,與枳實相伍可以理氣和血,增一味苦杏仁加強清肺郁熱,降氣通腑之功。升降散在此證中與大柴胡湯中,柴胡與枳實,黃芩與大黃,苦杏仁與厚樸一升一降,升清降濁,調理氣機,表里雙解,清解郁熱而內外通和,有異曲同工之妙。諸藥合用,清上瀉下,通腑清肺,黃斑積聚水濕自消。

4 膽郁痰擾

孫某,男,32 歲,2023 年5 月6 日初診。主訴:右眼眼前中央暗影,伴視物扭曲2 周。癥見:右目視物模糊,視力0.5,眼前暗影,視物變形,視直為曲,眼底可見黃斑水腫,高度約546μm;病來神清,精神一般,心情郁悶,便溏,每天2 次,小便正常,胃納少,夜寐欠安,入睡后易驚醒,舌暗紅、苔白膩,脈弦滑。治用升降散合溫膽湯加味,處方:竹茹、陳皮、郁金各12 g,茯苓、枳殼各10 g,姜半夏、僵蠶各9 g,炙甘草、虎杖、蟬蛻各6 g。7 劑,每天1 劑,水煎,分早、晚2 次服用。

5 月13 日二診:右眼視力0.6,眼前暗影變淡,視物仍扭曲、眼底可見黃斑水腫較前好轉,中心凹高度約488μm,大便成形,守方14 劑。

5 月27 日三診:右眼視力1.0-,眼前已無暗影,已無視物扭曲、眼底可見黃斑部僅存視衣下少量積液,中心凹高度約312μm,大便正常,夜寐醒來次數較前減少,舌紅、苔薄滑,脈弦滑,守方14 劑,鞏固療效,6 月10 日復診已愈。

按:患者長期從事文員工作,工作壓力較大,時常郁郁悶悶,長期熬夜,夜寐不安,時時驚醒,膽郁癥狀明確,兼患者長期便溏,舌暗紅、苔白膩,脈弦滑,皆為膽郁痰擾之象。膽郁的實質是氣郁,氣機不暢,則水濕無法得到運化,聚而生痰,不僅攪擾心神,也會上泛于目,聚濕痰于黃斑而致水腫。溫膽湯證多因情志不遂,膽氣不足,膽失疏泄,氣郁生痰,痰濁內擾所致。此證中有一問于夏永良教授:為何不用滌痰湯而用溫膽湯?夏永良教授解釋:此證雖為氣郁痰證,但郁而化火,方擾心神,溫膽湯較滌痰湯偏于寒涼,可解郁郁而得之痰熱,而滌痰湯可用于無明顯寒熱之痰證,如單純痰濕內盛之證。因痰中夾熱,升降散于此證中,一為氣陰同治,姜黃、虎杖入血入陰,清痰中之熱;僵蠶、蟬蛻入氣分,辛涼透熱;一為升清降濁,條暢氣機,以疏膽郁。因患者便溏,故去大黃,以虎杖代替;去枳實,以枳殼代替。酌以郁金,更添解郁之功。諸藥合用,理氣化痰解郁。

5 小結

臨床中,視瞻有色的發病常和情緒變化密切相關,工作壓力大的人群,因其情緒常伴緊張焦慮,更易誘發本病。有醫家認為肝氣郁結為視瞻有色的發病原因,氣郁體質與視瞻有色有較強的相關性[9]?!鹅`樞·脈度》載:“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被驊n思過度,或喜怒無常,或突受刺激,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運化無力,濕濁內生,上擾清竅,致水濕痰積于黃斑視衣之下,故目暗不明。也有醫家認為,脾失健運、水濕內生為視瞻有色的基本病機[10]。濕邪可進一步阻滯氣機而化熱,釀濕熱雜邪。劉完素《宣明論方》曰:“夫諸濕者,濕為土氣,火熱能生土,濕也?!闭f明濕邪與熱邪也常兼夾為患。此外,濕熱可進一步阻遏氣機,日久化火,煎熬津液而生痰,膠著難化于黃斑視衣之下?!夺t學入門》載:“暴病多火,怪病多痰?!薄兜は畏ㄐ囊费裕骸疤抵疄槲?,在人身隨氣升降,無處不到,無所不之,百病中多有兼此者?!币曊坝猩捎筛问栊?,脾失健運,氣機不暢,津液停滯,日久濕熱郁結,聚濕成痰,蒙蔽眼目。

升降散以升降理論為基礎制方,以氣機為要,使清陽得升,濁陰得降,構思巧妙,其臨床可用于條暢氣機、宣泄郁熱、表里雙解、氣陰同治,可對癥解決視瞻有色之“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濕痰停聚”的病因病機,遣方用藥時,辨證需靈活,以氣機為要,“治氣”為治療視瞻有色的關鍵。夏永良教授對于肝氣郁結而兼有濕熱證,以丹梔逍遙散疏肝解郁兼以清熱,二陳平胃散和胃化濕,升降散條暢氣機,升清降濁輔以清熱,推動鼓舞全方以達治效;痰濕內盛證,以滌痰湯燥濕化痰,升降散理氣化痰;少陽陽明合病以大柴胡湯和解少陽,通腑泄熱,升降散表里雙解,宣泄熱結;膽郁痰擾證,以溫膽湯利膽化痰,升降散疏膽理氣,氣陰同治。夏老師用升降散,常以大便性狀,熱盛與否,判斷是留原方大黃,還是以虎杖換之。大黃與虎杖均具有活血散瘀、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瀉下通便之功效。然大黃瀉下攻積,清熱力強,臨證應隨機應變,若遇無明顯積滯便秘,熱盛腑結之象,當以虎杖換之。

猜你喜歡
僵蠶虎杖視物
降低體表孢子含量對僵蠶總灰分的影響
不同重量僵蠶總灰分含量的比較研究
規?;B殖中降低僵蠶灰分含量的方法
哪些眼病會引起視物變形
虎杖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結構研究
虎杖對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機制
僵蠶總黃酮超聲提取工藝的優化
不可思議的奇人異事
虎杖煎劑對急性肺損傷大鼠TNF-a,IL-1β表達的影響
看電視別摘老花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