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從絡論治心力衰竭

2024-04-25 17:05柴苗苗費元敏張忠南尹靜
新中醫 2024年6期
關鍵詞:絡病絡脈利水

柴苗苗,費元敏,張忠南,尹靜

杭州市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浙江 杭州 311100

心力衰竭是心臟的舒縮功能障礙,導致心排血量不足,引起肺循環淤血,無法滿足組織血液供應而出現的一系列心臟循環障礙綜合征,表現為咳喘、胸悶、憋氣、呼吸困難、雙下肢水腫等。屬中醫心水、水腫、痰飲、心積等疾病范疇。近年來,心力衰竭發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5 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似[1]。因而及時預防心力衰竭的發生,截斷心衰的發展,延長生存時間,降低住院率,提高生活質量,顯得尤為重要。筆者通過以絡病理論為指導,提出心力衰竭的病機是心絡氣虛陽微、絡脈瘀阻,最終導致絡息成積的病理變化,治療上補虛養絡,活血通絡利水,為有效防治心力衰竭提供思路。

1 絡病學說淵源

絡病理論始于《黃帝內經》,奠定了絡病的基礎。張仲景發展了絡病理論,提出了絡脈瘀阻、絡病空虛兩大病機,為從虛、瘀治療絡病提供了依據。清代絡病理論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其中葉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絡,久痛入絡”等論點,強調“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認為風、寒、濕、熱等邪蘊結脈絡,或情志、勞倦、跌仆等損傷脈絡,或久病入絡,導致絡中氣滯、血瘀、津凝或絡脈損傷所致,闡明了絡脈病證的病因病機,認為疾病演變是由淺入深、由氣到血的過程,提出絡病分虛實,絡脈瘀滯為絡病發展的核心,提出辛溫通絡,為絡病的治療提供了方向。王清任創立了補陽還五湯,將補血與活血運用于絡病中。唐容川提出了“凡血證,總以祛瘀為要”的論點,從血證方面對絡病學說進行了闡發。王永炎認為,絡包含經絡之絡與脈絡之絡,經絡為氣絡,脈絡為血絡,為氣血運行的載體,認為絡脈瘀滯是絡病的重要病機,提出活血、化瘀、通絡是治療絡病的重要思路[2-3]。吳以嶺[4]教授提出,根據絡脈的結構特點,絡病具有“易滯易瘀”“易入易出”“易積成形”的病機特點,提出了“絡氣郁滯、絡脈瘀阻、絡息成積、熱毒滯絡、絡虛不榮”等八大病理變化。經過后世醫家的總結,現絡病理論形成了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2 從絡病理論探討心力衰竭病因病機

心力衰竭在絡病理論中歸于心絡病范疇,屬本虛標實,病位在心之絡脈。心力衰竭病因復雜,但不外乎內外因,外因為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機體,內因為情志損傷,飲食不節,久病勞損,失治誤治,臟腑虧損等。筆者認為絡病的病機與虛、瘀、痰、毒等密切相關,而心力衰竭發病離不開氣、血、水。心力衰竭的病機為久病心絡氣虛陽微,心絡瘀阻,瘀停絡脈,久則水飲停聚,各種邪氣相互膠結,最終導致絡息成積的病理變化。

2.1 氣虛陽微是發病根本黃元御說:“脈絡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氣盛則脈絡疏通而條達?!闭J為心氣充足,心陽氣血充沛,使得脈絡通暢。心衰發病,首先涉及氣分病變。若心氣不足,氣虛及陽,陽氣衰微,心氣、心陽推動、溫煦功能失職,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日久入絡,導致絡脈空虛,絡脈失去灌注濡養,即失去“氣主煦之、血主濡之”作用,導致組織缺血,引起組織灌注減少,無法滿足機體代謝需要而發心衰。因而心絡氣虛陽微是心力衰竭發病根本。絡脈類似于現代醫學“毛細血管、微循環系統”,絡脈空虛即是絡中氣血不足,認為是組織缺血,微循環灌注不足[5-6]。

2.2 絡脈瘀阻為發病關鍵《靈樞·經脈》云:“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闭J為血液正常運行有賴于絡脈的通暢。心衰發病,久病入絡,日久必然累及血分,氣血虧損,絡脈充盈不夠,運行無力,氣虛血停,血脈不利,導致心絡瘀滯;或痰濁、瘀血等病理產物阻滯心絡,加之絡脈本身結構特點,更會加重瘀滯。另外,心與肺在功能上相互影響,心主血脈,上朝于肺,肺主宗氣,貫通心脈,兩者相互配合,保證氣血的正常運行,維持各臟腑、組織的新陳代謝。正如《靈樞·邪客》說:“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比粜难蛔?,血無氣的推動,血失統帥,心絡瘀滯,日久傳肺,肺朝百脈功能失調,肺絡瘀滯,肺助心行血功能失調,進一步加重血絡瘀滯,“瘀”必然存在于心衰發病的過程中。中醫瘀血、痰濁概念與現代醫學微循環障礙類似[7]。心力衰竭病變過程中,存在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即微循環的障礙,而瘀血、痰濁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血流流速異常、微循環障礙,導致組織出現缺氧、缺血改變,導致血管內皮損傷,進一步加重心衰[8]。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提出“血不利則為水,名曰水分”的論述,《血證論》云:“血積既久,其水乃成”“瘀血化水,亦發水腫,是血病而兼也?!本潜砻餮j瘀滯日久,津液不布聚而為水,導致血瘀水停,絡脈瘀阻反過來加重氣血津液運行障礙,又會加重絡脈瘀阻,形成惡性循環。

2.3 絡息成積為病理變化《靈樞·百病始生》云:“虛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膚……留著于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闭J為邪氣久聚絡脈,形成積聚。心絡瘀阻,絡脈不能正常輸布氣、血、津、液,導致瘀血、水飲、痰濁等有形的病理產物,它們相互膠結,結聚成形,導致絡息成積的病理變化,類似于《難經·五十六難》云:“心之積,名曰伏梁?!倍靶姆e伏梁”所形成的有形病變類似于現代醫學心力衰竭后期心臟擴大、心室重構的病理變化[9]。

3 辨證施治,氣血水三分同治分消

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應注重整體觀念,標本兼治,辨證施治應從整體出發,全面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提出“絡以通為用”的治則,治療上從“通絡”入手,同時結合心力衰竭氣、血、水三分病變,分別側重治以溫陽、化瘀、利水之法,從而截斷或扭轉心絡“絡息成積”的病理改變,達到氣、血、水三分同治分消的原則。益氣溫陽即補虛養絡,以治心衰本,使心之絡脈氣血充足,陽氣旺盛,發揮其推動溫煦作用,同時配合活血通絡藥,使絡脈暢通,氣血運行正常,應用利水消腫藥,使停聚水飲得消,津液運行暢通,津血互換正常,共同治其標。

3.1 益氣溫陽法葉天士云“大凡絡虛,通補最宜”。氣虛陽微為心衰致病之本,氣為血帥,氣能行津,氣行則推動血、津液行,氣虛則血、津液停,因而氣虛陽微能導致瘀血、水飲停聚,瘀血、水飲兩種病理產物又會耗氣傷陽,惡性循環。治療首應從益氣溫陽入手。人參能大補元氣,尤其是補益心氣,還能通百脈,和五臟,人參總苷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氧耗,改善血流動力學,保護心功能[10]。黃芪,甘溫,味輕氣浮,能補益肺脾之氣,振奮元氣,行血脈,還能利水以布散精微,以助絡脈氣血充足,現代研究發現,黃芪甲苷為黃芪其有效成分,能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能量代謝,抑制心肌纖維化和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11-12]。附子辛溫作用,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本草正義》云:“附子,本是辛溫大熱,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藥?!备阶淤F在辛溫通利,通陽散結,化氣行水,使氣足陽盛。另外,桂枝也有能溫通經脈,善于通心陽、行氣血、通經絡,皆是從氣分上治療心衰之本。

3.2 通絡利水法明代繆希雍《本草經疏·續序列上》說:“血瘀宜通之……法宜辛溫、辛熱、辛平、辛寒、甘溫,以入血通行?!毙乃ヒ詺馓摓楸?,氣虛導致血瘀,或痰濁、瘀血、毒邪等病理產物損傷絡脈,加上絡脈的結構特點,以及肺絡瘀滯,進一步加重心絡瘀阻,血瘀又能導致水停?!敖j以辛為泄”,治療上辛味走竄能行,能散,能通,能透達絡脈,可使絡中瘀結行,進而津液布散,通調水道,另外,能制約他藥凝閉之弊,對于絡病甚為相宜。其中丹參、紅花均具有辛味,具有活血化瘀通絡之功,丹參提取物丹參酮ⅡA、紅花提取物紅花黃色素,均能擴張冠脈血管,改善微循環,保護血管內皮,抑制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13-14]。川芎性味辛,能“旁通絡脈”,亦有活血通絡之效。另外,辛潤通絡之當歸,能補血通絡,使活血而不傷血。葶藶子味辛、苦,辛能散、苦能瀉,能利水消腫,以通調水道,使津液得以布散,現代藥理研究提示,葶藶子提取物還能強心,增加冠脈血流量,抑制RASS 系統激活,抗心肌纖維化,延緩心衰進展,也能治療右心衰竭[15]。通絡利水藥是從血分、水分入手以治心衰之標。

4 病案舉例

尤某,男,75 歲,2022 年12 月25 日初診。主訴:胸悶氣急咳嗽咳痰10 余年?;颊?0 余年無明顯誘因出現胸悶氣急,發作時伴咳嗽、咳痰,活動后明顯,無其他不適,于外院查冠脈造影提示前降支狹窄70%,回旋支狹窄60%,右冠脈未見明顯狹窄,診斷為冠心病。予藥物對癥治療,癥狀控制可?;颊? 周前因受涼后出現胸悶、氣急,伴咳嗽,吐稀白痰,伴眼瞼及雙下肢水腫,難以平臥,活動后及夜間加重,尿量減少,心悸氣短,面色 ?白,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四肢厥冷,口唇紫紺,舌淡、苔白邊有瘀斑,脈弦澀,近1 個月體質量增加10 kg。體溫36.3 ℃,血壓(BP)110/78 mm Hg(1mm Hg≈0.133 kPa),心率102 次/min,血氧飽和度(SPO2)95%,雙肺底可聞及濕啰音,心律齊無雜音,氨基末端腦利鈉肽前體(NT-pro BNP)5 889.6 ng/L,血鉀3.9 mmoL/L,心肌酶、肌鈣蛋白I(TNI)、肝腎功無異常,心電圖示:竇性心律,ST-T 改變。西醫診斷:心力衰竭。中醫辨證屬氣虛血瘀證;治以益氣溫陽、活血利水通絡。予桂枝茯苓丸合茯苓四逆湯加減,處方:桂枝、桃仁、赤芍、牡丹皮、生曬參各15 g,附子、干姜、炙甘草各10 g,茯苓、黃芪各30 g。7 劑,水煎,每天1 劑,分早、晚2 次服用。

二診:服用7 劑藥后,喘憋、水腫較前減輕,余證及舌脈基本同前,復查NT-proBNP:1 890 ng/L,血鉀4.0 mmoL/L。因“水停日久,瘀血必存”,瘀血為病機關鍵,加用益母草、澤蘭、葶藶子各10 g,增強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之效。7 劑,服法同前。

三診:服藥后癥狀明顯好轉,舌下絡脈瘀曲減輕,體質量較前減輕5 kg,在二診方的基礎上去葶藶子、澤蘭,加陳皮、玉竹各10 g。7 劑,服法同前。

四診:患者胸悶胸痛、憋氣基本好轉,無其他不適。守三診方繼服1 周。

按:結合患者舌脈,四診合參,考慮患者老年男性,臟腑功能減退,久病耗氣,久病入心絡,導致心絡氣虛,心絡失養導致絡脈阻滯,瘀血與水飲互結于絡中,停聚阻滯氣機,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故口唇青紫;氣虛則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氣虛日久及陽,則陽虛溫煦無力,則面色?白,四肢怕冷;瘀血稽留于肺,肺之宣降失司,氣逆導致喘憋。辨證為心絡氣虛,絡脈瘀阻,治以益氣溫陽榮絡,活血利水輔以通絡。其中黃芪、人參益氣以榮絡;附子溫陽以榮絡,共用以治氣虛陽微之本,還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桂枝能溫通經脈,善于通心陽、行氣血、通經絡;赤芍入血分,入肝經,既能活血通絡,又能養血柔肝,助桂枝調和營衛,使桂枝溫通經脈而不傷正;另外重用茯苓健脾利濕,起到伐水邪之功,且利水不傷陰;炙甘草調和諸藥。牡丹皮既能活血通絡,又能退瘀熱;桃仁能活血逐瘀以通絡,使得血行則水行,意在活血化瘀,既可除瘀阻所致之水濕、痰飲,又可使瘀血從小便排出;諸藥合用,活血化瘀通絡,益氣溫陽利水,有氣血水同治之功。二診加用葶藶子瀉肺利水,取“開鬼門,潔凈府,去菀陳莝”之意,使邪氣從小便而出以減輕心臟負荷;益母草、澤蘭加重活血之力,又能利水消腫,取“血不利則為水”理論,使血行水消,共奏活血利水之功能;三診恐黃芪補益太過化熱耗傷陰津,故加玉竹滋陰防活血利水藥物過于燥烈傷陰,加陳皮化痰以防氣機壅滯,標本兼顧,可達良效。

5 結語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階段,西醫治療主要是利尿、強心、擴血管。而在心衰的治療后期,西藥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治療遇到了瓶頸。筆者提出從絡病學說入手,心力衰竭病機為氣虛陽微,心絡瘀阻,最終導致絡息成積病理變化。治療從絡入手,榮絡為主,通絡為輔,同時可以配合利水治療,標本共治,為現代中醫臨床診療心力衰竭提供新思路,更多的理論依據,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絡病絡脈利水
舌下絡脈診法研究?
基于絡病理論探討絡虛通補法在氣虛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中的應用
基于絡病學說從瘀論治腦小血管病認知功能障礙
基于“絡病理論”從瘀論治中風
看小兒絡脈識寶寶病變
何復東運用自擬益氣活血利水方治療虛損性疾病經驗
玉米薏苡仁利水湯可改善小腿腫脹
絡病理論在心腦血管病治未病中的應用初探
益氣活血利水復方塌漬治療大鼠深靜脈血栓的實驗研究
望“紋”知病,“掌”握小兒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