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2024-04-25 07:14吳秋陽
當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雙減策略

吳秋陽

摘 要:在當前“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半p減”政策對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為青少年體育培訓業提供了改革和創新的契機。本文旨在深入探討“雙減”政策下如何推動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而提升我國青少年運動健身意識與能力,促進全民健康事業持續繁榮發展。

關鍵詞:雙減;青少年體育培訓;高質量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2-0070-03

*本文系西安培華學院2023年度校級科研項目“‘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PHKT2345。)

青少年體育培訓作為社會體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扮演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體育人才的重要角色。然而,隨著社會對素質教育的不斷重視和教育政策的改革,尤其是在旨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雙減”政策實施后,如何在政策的引導下,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促進體育培訓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對青少年體育培訓業提出了挑戰和更高的要求,成為相關人員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雙減”政策對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

(一)“雙減”政策實施,體育培訓面臨新壓力

“雙減”政策的出臺旨在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這一政策也對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帶來了新的考驗。隨著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視和學生學業負擔減輕,一些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面臨著生源減少、收入下降的困境,使得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面臨新的壓力。

(二)行業優化整合,標準化程度提高

為了適應政策的要求,一些小型的、低水平的體育培訓機構可能會面臨淘汰的風險,而規模較大、師資力量雄厚、課程內容標準化的機構則會更加受益。因此,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可能會經歷一輪整合,標準化程度提高。在這一背景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需要更專業、更系統地設計課程,確保培訓內容符合國家體育政策的要求,提高培訓的實效性,更好地滿足青少年體育需求。

(三)家庭觀念變革,多元化培訓需求增加

“雙減”政策的實施使家長對于青少年體育培訓的需求發生了變化。除了傳統的學科輔導,家長可能更加關注體育培訓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因此,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需要根據不同家庭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體育培訓服務。如,除了傳統的籃球、足球培訓外,還可以拓展冰雪運動、極限運動等新興領域,以滿足家庭多元化的培訓需求。

二、“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挑戰

(一)資源供給不足,供需結構難穩控

資源供給失衡是制約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國家政策的調整導致了一些體育培訓機構的撤離和關閉,使得原本豐富的培訓資源出現短缺。這種短缺不僅包括場地設施、專業教練等硬性資源,還包括培訓機構內部的管理和服務團隊等軟性資源。資源的不足直接制約了體育培訓業提供多樣化、高水平服務的能力,對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構成了制約。過去,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市場上過度火爆的青少年體育培訓需求被政策調整所抑制,導致供需結構失衡。一些原本龐大的培訓機構面臨著學員減少、班級開設不足的問題,而另一方面,由于政策調整未能及時滿足社會對體育培訓的需求,一些家庭難以找到合適的培訓機構,導致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的不平衡。

(二)市場分散無序,有效監管難實施

政策調整導致了原本火爆的體育培訓市場出現了分散和無序的趨勢。一些培訓機構因政策變化而關停,導致原本由大型機構主導的市場逐漸演變成眾多小規模機構的分散競爭格局。這種分散性使得市場管理變得異常困難,各個小規模機構在服務、質量、安全等方面的標準差異較大,給監管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由于市場無序,有效監管的實施變得愈發困難。政府在政策調整中要求對體育培訓機構進行監管,但由于市場的分散化,監管難以覆蓋到所有小規模機構,監管的手段也面臨一定的限制。這使得一些機構可能存在規避監管、降低服務質量等現象,影響其培訓質量和服務水平,進而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形象。

(三)服務質量不佳,反饋機制待完善

由于一些大型體育培訓機構的撤離,一些小規模機構面臨著服務質量不足的問題。原本由大機構提供的豐富多彩的體育培訓服務逐漸減少,一些小機構在服務項目和師資力量上存在短板,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青少年學員面臨著培訓內容單一、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這直接影響了青少年體育培訓的實際效果。在過去,由于市場需求旺盛,一些機構可能較少關注學員的反饋和建議。而隨著政策調整,學員對培訓質量的要求變得更為挑剔,因此,建立健全的反饋機制顯得尤為重要。目前,一些機構的反饋機制存在反饋渠道不暢、反饋內容處理不及時等問題,使得學員的需求和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這種服務質量下降的行業現象不僅影響了學員的學習效果,也損害了整個行業的聲譽,不利于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高質量發展。

(四)人才缺口凸顯,行業升級遇瓶頸

人才作為體育服務的主體與核心競爭力是體育服務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面臨著人才培養短缺、專業人才供需不平衡等問題,嚴重影響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在新常態背景下實現良好轉型和提升。雙減政策的推行使得大量培訓機構面臨嚴峻壓力,行業內出現了人才缺口。過去,一些大規模機構依托規模經濟提供高水平培訓服務,但政策調整后,這些機構撤離使得原本由其培養的專業人才無法及時補充。小規模機構雖然興起,但由于規模相對較小,其在師資力量、課程設計等方面可能存在短板,致使整個行業出現人才供給不足的情況,行業升級遇到了瓶頸。在這一背景下,原本通過規模擴張快速提升服務水平的方式受到限制,培訓機構在服務質量和創新方面遇到了較大的困難。行業升級需要更多專業、高水平的人才參與,但由于人才缺口,一些培訓機構難以順利進行升級和創新。這種人才缺失現象使得培訓機構更難找到合適的人才支持業務的提升和創新,不利于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策略

(一)驅動供給端迭代轉型,激活產業內生動力與活力

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雙減”新政的出臺讓我國體育培訓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此背景下,想要更好地推動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就需要通過加大對培訓機構的政策支持,推動其進行供給端的迭代轉型。政府可以在政策層面提供更多的財政和稅收優惠政策,以鼓勵培訓機構加大對師資力量的培訓投入、更新教育設備和改善教學環境,并通過建立更加靈活的審批機制,降低供給端的市場準入門檻,鼓勵新興機構的發展,推動整個行業的迭代更新。

激活青少年體育培訓業活力,關鍵在于通過促進行業內競爭,激活產業內競爭力與活力。這可以通過設立行業獎勵基金,對在服務質量、教學創新等方面表現優異的培訓機構進行獎勵,激發其內生動力。也可以鼓勵培訓機構建立合作聯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形成合力應對行業面臨的挑戰。通過競爭機制的引導,培訓機構將更加注重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師資水平,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行業協會作為行業交流互助的有利平臺,可以為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利用行業協會組織培訓機構開展行業內的培訓和交流活動,不同機構可以分享自身的成功經驗和創新模式,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行業氛圍,激活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內生動力,從而促使行業內部的良性競爭和協同發展,進而推動整個行業朝著更加健康、創新的方向邁進。

(二)構建立體化監管體系,打造活而有序的市場環境

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府監督和行業自律的結合。通過構建立體化監督體系對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在教育、教學及運動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監管,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規范管理行為,是提升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質量的重要路徑。

首先,建立完善的法規和政策體系,明確行業的準入標準和經營規范。政府部門應制定并公布明確的培訓機構管理辦法,規定機構的資質條件、師資要求、教學設備等標準,確保培訓機構的合法合規運營。通過設定行業準入門檻,杜絕無資質、低水平的培訓機構進入市場,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整體水平。其次,建立培訓機構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市場透明度。要求培訓機構在官方平臺公示相關信息,包括資質證書、教師資格、課程設置等,供家長和學生了解,以便家長選擇更加合適的培訓機構,同時也可以通過信息透明度促使培訓機構提高內在質量,形成市場內生的競爭機制。再次,加大監管力度,定期對培訓機構進行檢查和評估。政府可以建立專門的監管機構,負責對培訓機構的運營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確保其符合相關標準。對于發現存在違規行為的機構,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包括警告、罰款、停業整頓等,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以維護市場秩序。最后,鼓勵行業協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主動規范行業內部秩序。協會可以組織培訓機構自律,共同制定行業標準,推動形成自律性的行業管理機制,通過建立行業自律,可以更好地引導市場發展,避免惡性競爭,確保市場有序而活躍,共同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開展常態化評價,實現辦學質量可持續發展

對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開展常態化評價是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當前雙減政策的背景下,為促進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健康、規范地開展工作,就需要對其開展常態化評價,以科學指導其有效進行管理與提升,并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來保證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良性發展,使之更好地為國家教育事業服務,滿足社會需求。

首先,建立常態化評價體系,明確評價指標和標準。政府和行業協會應合作制定青少年體育培訓的評價標準,包括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學員成果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標準要有明確的量化指標,便于培訓機構自我評價和外部監督,從而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其次,進行定期的評價和監測。政府部門可以設立專門的評估機構,負責對培訓機構的辦學質量進行定期評估。評估內容可以包括教學質量、師資水平、學生滿意度等方面,確保培訓機構的運營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仍然具有較高的質量水平。最后,建立信息公開機制,將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透明。通過在官方平臺公示評估結果,家長和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培訓機構的辦學水平,有助于他們作出理性的選擇,也可以促使培訓機構主動提升辦學質量,以獲得更好的評價結果。在這種常態化評價的驅使下,培訓機構就有更多的動力和積極性去提高辦學質量,從而更好滿足青少年體育需求,助力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四)政校企形成合力,助推多元聯動型人才輸出

政校企作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力量,在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政校企三方合力可以推動青少年體育培訓業健康快速、良性有序地向前發展,助力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促進行業整體水平提升,并對推進國家體育產業改革創新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政府應強化政策引導,建立鼓勵多元聯動的政策體系。通過出臺優惠政策、提供財政支持等方式,引導體育培訓機構與學校、企業形成合作關系。政府可以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體育培訓機構與學校、企業合作開展創新性項目,以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發展。其次,學校應積極響應政策,與培訓機構和企業建立深度合作。學??梢耘c體育培訓機構共同設計體育課程,充分發揮培訓機構的專業優勢,提升學校體育課的實效性。企業可以與學校共同研發新型體育培訓課程,確保培訓內容緊密貼合市場需求,雙方合作開展實習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培養具備實際操作能力的體育專業人才。最后,形成聯動機制,建立信息交流平臺。政府可以牽頭建立政校企三方協同發展的信息平臺,促進資源共享和信息流通,形成聯動機制,推動體育培訓業的高質量發展。通過政府、學校和企業的合力,實現多元聯動型人才輸出,將有助于培育更全面、更實用的體育專業人才,推動青少年體育培訓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雙減”政策的實施對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造成了巨大沖擊,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此背景下,就需要政府層面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為行業提供有效支持;同時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要積極尋求轉型升級之路,通過自身努力推動行業良性可持續發展,從而提升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整體水平,為中國體育事業全面、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張玲玲)

參考文獻

[1]王俊明.“雙減”政策視閾下河北省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實證研究[D].燕山大學,2023.

[2]侯少賓.“雙減”政策下湖北省體育教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23.

[3]孔春艷.天津濱海新區青少年網球培訓現狀與高質量發展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23.

[4]徐朝升.“雙減”政策背景下中國體育教育培訓業的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3,(06):27-30.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雙減策略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