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及應對策略

2024-04-25 07:15吳熙
高考·中 2024年1期
關鍵詞:審美教學散文閱讀高中語文

吳熙

摘 要:高中散文閱讀教學面臨著審美困境,學生對經典散文缺乏興趣,無法真正體會其中的美感?,F代社會的信息爆炸給學生帶來更多選擇,忽視了散文的審美價值。為應對困境,教師可引入適合學生興趣的當代散文作品,激發閱讀興趣。設計互動的閱讀活動,如小組討論、創意寫作,提升學生參與度。注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解讀和分析散文的語言技巧、情感表達,提高欣賞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教學

散文是人類文化的精華之一,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通過閱讀散文,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美、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真實,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培養學生對散文的審美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散文是語言藝術的一種形式,通過欣賞和理解優秀的散文作品,學生可以學會運用多樣的修辭手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此外,高中散文閱讀審美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人文精神。

一、高中散文閱讀審美教學的意義

(一)培養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

高中散文審美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散文作為一種文學形式,以真實生活為素材,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過學習散文作品,學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和情感的渲染,培養對美的敏感度和欣賞能力。同時,散文作品常常涉及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會問題,通過對散文作品的學習,學生可以拓寬視野,提高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培養文學素養和表達能力

散文是一種具有獨立修養和文學素養的文學形式。通過學習散文作品,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時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優秀散文作品,了解散文的起源、發展和演變。同時,通過分析散文作品的結構、語言運用和寫作技巧,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和寫作能力。散文常常注重對細節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通過學習散文,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知能力,培養自己的寫作才能。

(三)培養思辨和批判意識

散文往往涉及社會問題、人生哲理和價值觀念等,通過學習散文,學生可以培養思辨和批判意識。學生可以通過對散文的閱讀和分析,思考其中的觀點、價值取向和立場,培養自己的辯證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同時,散文往往引發人們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問題的思考,通過對散文的學習,學生可以培養自己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獨立思考能力。

二、高中散文閱讀審美教學的挑戰

(一)學生審美水平差異大

高中學生的審美水平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一些學生對散文有濃厚的興趣,具備較高的理解和欣賞能力,能夠準確捕捉到作品的美感和情感。然而,也有一部分學生對散文理解較為膚淺,對于作品的意義和表達方式難以領會。這可能是由于學生閱讀經驗的不足、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個人興趣愛好的不同所致。因此,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理解能力。

(二)文化傳承困境

散文作為文學藝術的一種形式,常常承載著特定時代的文化內涵和社會背景。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多元化,學生對于古典散文的理解和接受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在現代快節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對于古典散文的閱讀興趣和耐心有所下降。教師需要通過多媒體教學、與學生的互動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對散文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和思考,加深對文化傳承的理解和欣賞。

(三)教師專業素養和教材選擇

散文審美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和教學經驗。教師不僅需要對散文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還需要對散文的寫作技巧和特點有清晰的認識,能夠準確解讀和解構作品。同時,教師需要挑選合適的教材和經典散文作品,確保內容豐富、質量高,并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匹配。教師還應該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通過實例分析、寫作訓練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寫作水平。

三、高中散文閱讀審美教學的策略

(一)引入當代散文作品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人們對于審美的追求也在不斷變化。通過引入當代散文作品,可以使學生更加貼近現實,感受到當代文化的多樣性和變動性,從而培養出與時俱進的審美觀念。當代散文作品往往具有較強的個體特色和思想性。與經典作品相比,當代散文更加關注個人的內心世界、生活經驗和情感表達。這些作品通常較為直接、真實,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體驗作者情感并產生共鳴。通過閱讀當代散文作品,學生可以加深對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培養出開放包容的審美意識。隨著文學創作的不斷發展,散文形式已經趨于多元化。通過引入這些作品,學生可以開闊自己的審美視野,培養對不同藝術形式的欣賞能力和創造力。

傳統的經典散文可能因其語言風格和題材內容與學生產生距離,容易導致學生對散文閱讀產生抵觸情緒[1]。比如,在講到《故都的秋》這篇課文時,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導入引起學生興趣和好奇心??梢詮囊粋€與教材相關的話題或情境入手,引發學生對散文作品的思考和猜測。比如,在介紹《故都的秋》之前,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故都”代表著怎樣的城市形象,秋天又代表著何種情感和意境。通過與學生互動,激發學生對散文作品的期待與興趣。接下來,教師可以導讀相關背景知識。針對《故都的秋》,教師可以簡要介紹作者與作品的背景,如作者的生平、寫作風格和藝術追求。同時,可以介紹故都的歷史和人文特色,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描述的城市和情感。然后,教師可以進行整體閱讀。引導學生在整體閱讀過程中,了解散文的基本結構、表達方式和主題思想。培養學生細致入微的閱讀能力,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意境和形象描寫??梢酝ㄟ^朗讀、解讀段落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感受作品的語言和藝術特點。接著,教師可以進行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情感和思想??梢蕴岢鲆恍﹩栴},如作品中的意象、象征和意義,以及作者對城市和秋天的感悟等。激發學生對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表達觀點。最后,教師可以進行創作和表達。鼓勵學生通過寫作、繪畫、表演等形式,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梢宰寣W生進行個人創作,寫一篇自己對城市和秋天的感悟或描寫,或者通過其他方式來呈現學生對作品的解讀。通過引入當代散文作品,如《故都的秋》,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視野和思維方式。同時,學生也能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體驗到當代文化的多樣性和變革。

(二)設計互動的閱讀活動

閱讀散文不僅是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還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和情感。通過互動活動,學生可以與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更加全面地把握散文的意義?;踊顒涌梢詭椭鷮W生建立起與散文作品的情感聯系,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散文往往存在多重解讀的可能性,學生可以通過互動活動的討論和辯論來嘗試不同的解釋和觀點。這將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使學生能夠客觀地評價和評析作品的優點和缺點。這種批判思維能力將有助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在審美的過程中更加全面地認識和評價文學作品[2]。

比如,在講授《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教師在介紹《荷塘月色》之前,可以通過圖片展示或現場布置,營造出荷塘的情境。學生可以觀察圖片或實地感受荷塘的環境、氣氛等,以激發對作品的興趣和好奇心。在開始閱讀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對故事情節進行預測。例如,詢問學生觀察到的細節和感受,讓學生猜測主人公將會遇到什么樣的困境或發生怎樣的故事情節。在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多個停頓點,要求學生停下來反思和交流。例如,在關鍵情節或描寫生動的部分,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互相討論并表達自己的觀點、感受和理解。在學生閱讀完《荷塘月色》后,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活動。學生可以分成小組,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通過對話和表演的形式再現故事情節。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作品情節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在閱讀活動結束后,鼓勵學生進行創作和分享。學生可以選擇一個情節或描寫,進行續寫、改編或創作其他形式的作品,如詩歌、短篇故事等。然后,學生可以在班級內進行分享,相互交流并展示作品。通過設計這樣的互動閱讀活動,學生可以全方位地參與到散文閱讀中,培養閱讀的興趣和感悟力。同時,學生的創造力、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也得到了鍛煉和提升。這樣的教學策略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散文作品的理解和欣賞,還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審美素養的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散文作為文學的一種形式,融合了豐富的情感和藝術表達。通過散文的閱讀和欣賞,學生可以深入體驗文字的美感、情感與思想的表達。通過散文的審美教學,學生可以培養對文學作品的獨特理解和感受,提升其對文學的理解和欣賞能力,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散文作品往往涵蓋了豐富的主題和想象力,通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活躍性。學生將從散文中汲取靈感,形成自己的獨特審美觀點和藝術表達方式,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通過對散文的審美教學,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人類的情感、思想和價值追求,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這將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更加關注人類的美好與困惑,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和社會意識。

例如,在《邊城》的教學中,沈從文巧妙地通過對邊塞景色的描寫,傳達了他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教師可以結合沈從文的生活經歷和創作背景,幫助學生領會作者的情感深度,以此提升他們的情感共鳴能力。散文中對形象的細膩刻畫是審美鑒賞的核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留意文中的形象細節,探究其意象和特質,通過作者對自然、人物和日常生活的細致刻畫,感受一個栩栩如生的世界。讓學生從這些具體形象出發,分析文中的細節,培養他們的形象分析技巧。文本的中心思想是學生審美理解的巔峰。教師應指導學生從字面上深入到文本的內層意義,沈從文在作品中通過對邊陲生活的描繪,流露出對家鄉的眷戀、對生計的熱愛以及對人性的深思。學生應從探討文本的主旨出發,挖掘作品的主題和藝術價值,以此鍛煉文本解讀能力。通過對情感、形象和主旨的討論,學生能在交流互動中提升審美水準。進一步地,老師可以鼓勵學生以《邊城》為靈感,創作一篇散文,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作品中的風景、角色和中心思想的理解。這不僅鍛煉了寫作技巧,也進一步提升了審美能力??偟膩碚f,在高中語文的散文教學中,注重情感共鳴、形象分析、主旨解讀、課堂討論和寫作實踐等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通過《邊城》這一教學案例,引導學生深化對文本的理解,體驗文學的美,從而提高審美素養。

(四)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

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拓寬思維。散文作為一種多樣化的文學形式,包含了豐富的題材和風格,可以涵蓋不同的主題和情感。通過接觸不同風格的散文作品,學生有機會領略到不同的文學風貌,了解各種文化背景和社會觀念。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還可以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和興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閱讀偏好和興趣愛好,通過提供多樣化的散文作品,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在講解《記念劉和珍君》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向學生提供與《記念劉和珍君》相關的背景知識,如劉和珍的生平事跡、時代背景等。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對散文的內容和主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后續的閱讀做好準備。接著可以使用多媒體投影儀或電子白板等設備,展示與《記念劉和珍君》相關的圖片、視頻或音頻資料,如劉和珍的照片、音樂等。通過多媒體資源的運用,可以生動地呈現散文的情感和意境,激發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受,提高學生對作品的審美體驗。在學生閱讀《記念劉和珍君》時,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例如,可以設置小組合作閱讀任務,讓學生分組討論散文的主題、情感表達和修辭手法等,并通過小組報告的形式分享彼此的觀點。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和思維交流,豐富學生對散文的理解和欣賞。此外,鼓勵學生進行個人創作和分享。在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撰寫一篇與《記念劉和珍君》相關的文章、詩歌或讀后感,并鼓勵學生在班級內進行分享。通過個人創作和分享,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思考和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高中散文閱讀審美需要多樣化的作品選擇、多種教學方法、學生的主體參與以及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才能夠培養出獨立的審美觀念和鑒賞能力。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性和選擇權,讓學生能夠根據個人的興趣和傾向選擇適合自己的散文作品。只有在真正感興趣的散文作品中,學生才能夠深入探索和體驗,從而培養出真正的審美能力。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閱讀心得和感受分享給同學,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參考文獻

[1]符應權.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高考,2022(2):45-47.

[2]徐小娜.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實踐思考[J].新課程,2021(31):160.

本文系2022年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審美視域下高中語文與美術學科融合教學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yjhkt202282)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審美教學散文閱讀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群文閱讀助力中考復習
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
中學語文審美教學研究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體驗教學分析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小說的審美教學
細品楊絳的“愧”與“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