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品楊絳的“愧”與“善”

2016-01-22 21:03賴小珍
語文教學之友 2016年1期
關鍵詞:散文閱讀

摘 要:散文閱讀教學具體文本細讀方法有三種:其一,語境細讀法;其二,矛盾細讀法;其三,詞語深究法。在閱讀和教學楊絳散文《老王》的實踐中,巧妙運用文本細讀三法,作者的真摯情感得到了淋漓展現,散文之魅力盡顯無疑。

關鍵詞:散文閱讀;語境細讀法;矛盾細讀法;詞語深究法

我們細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一種靈魂與靈魂相互觸碰與溝通的過程,它是以我們自己的心靈去碰撞探尋另外一個或許陌生或許熟悉的心靈天地。在探尋的過程中,我們要在文字的海洋中細細欣賞,這樣才可以幫助我們透過文字,找尋到它們背后所隱藏的精髓?!独贤酢愤@篇文章是一篇敘事性的散文,通過文本細讀體會楊絳與老王之間的情意是本文的關鍵。

一、“他蹬,我坐”情意深

在公關語言學上,語言環境主要指語言活動賴以進行的時間、地點等因素,也包括表達、領會的前言后語和上下文。運用語言自然離不開一定的語境,這就像植物生長離不開空氣和水一樣。

語境對語言運用的限制作用,首先表現在對詞語的理解和選用上。同樣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的意思可能不同,這時就要依據具體的語境作出準確的理解。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p>

在楊絳的記憶中,這是常坐老王三輪時的情景?!暗拧?,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是要用力的,但在這一語境下,一路上他們還能說著“閑話”(即無關緊要的話)。這說明老王身體還比較硬朗和健壯。這在第7自然段得到了印證,第7自然段中寫道:“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不顯得那么高。也許他平時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奔热荒菚r身體不那么瘦,還挺有力,“他蹬,我坐”就肯定不是強調老王艱辛。讓我們回讀這句話,“他蹬,我坐”,應該只是楊絳常坐老王三輪時的情景再現罷了,讓我們體會到的是楊絳對那段日子的懷念。

其次,語境對語言運用的限制作用,表現在對句子的理解和組織上。一般的句子都不難理解,但有些句子,離開一定的語境,理解就會遇到困難。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p>

如若楊絳記敘的是文化大革命之前自己與老王的交往,這完全可視為一種平等的主顧往來。老王是三輪車夫,楊絳以一名普通顧客的身份坐老王的三輪車,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之所以說他們是平等的,是因為后面的句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

但如果結合語境,“乘客不愿坐他的車”,為什么?因為“老王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見”。在這種情況下,楊絳坐老王的三輪,是自己擔風險的??!誰會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一個幾乎雙目失明的三輪車夫呢?但她還是常坐老王的三輪車。這里,“他蹬,我坐”明擺著就是楊絳照顧老王生意的一種方式,是楊絳善良的體現。

再次,語境對語言運用的限制作用,還表現在對語段乃至篇章的理解和安排上。這篇文章寫于1984年,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在楊絳的回憶里,有著“文化大革命”的荒唐十年。在那個荒唐的年代里,存在著一個荒謬的邏輯:拉三輪的是無產階級,坐三輪的是資產階級,資產階級不能夠在勞動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楊絳是個秉性善良之人,當這種言論一出,受到社會大語境的影響,她再回想之前常坐老王三輪的情景,“他蹬,我坐”,自然就成了一種精神負累,至少會覺得自己是好心辦了壞事。所以,當她回憶那段往事,寫道:“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蔽淖直澈蟊愣嗔艘环N自省與愧怍。

總之,楊絳在寫《老王》時,故意強調“他蹬,我坐”,其用意也一定不是顯示自己作為文化人的清高。揣測其目的,我認為有兩點:第一,她回憶自己曾以這樣一種方式關心老王;第二,這是一種知識分子的自省,回想那段往事,雖然照顧老王的生意,卻一直“他蹬,我坐”,所以心有“不安”,常含“愧怍”。

二、“睜眼瞎話”本性善

布魯克斯主張文學批評應當只關心作品本身,文學作品應當是一個和諧整體。而悖論是修辭學上的一種修辭格,是指表面上荒謬而實際上真實的陳述,文本語言不斷傾倒產生種種重疊、差異和矛盾。這些矛盾點自然成為我們解讀文本,剖析文本的切入口。

第7段和第8段,有這樣一組對話:

“楊絳: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老王:嗯?!?/p>

這是意味深長的一組對話。老王好些了嗎?所有人都看得出來他不好,他“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步履維艱;他“面如死灰”,兩眼結翳;他“像棺材里倒出來的”,沒有生機;他骷髏上繃干皮,瘦骨嶙峋,怎么可能好些呢?但他卻說:“嗯?!睏罱{一家一直以來都很關心她,還經常詢問他的生活情況,他這樣回答,許是怕楊絳為自己擔心吧!

由此再回看之前的對話:“我問老王憑這位主顧,是否能維持生活。他說可以湊合?!币岳贤跎屏嫉谋拘?,該不希望楊絳擔心,他說可以湊合。也許境遇并不如他所說。這也許就是“過些時,老王病了”最直接的原因。楊絳意識到這一點后,看著眼前病入膏肓的老王,自然就覺得自己對老王的關心還不夠,所以她才會“強笑”。不曾想,老王回去第二天就死了。這就加深了楊絳內心的“愧怍”。但從旁觀者來看,她越是愧怍,我們越能感覺到她的善良。

第9段和第10段,還有一組矛盾:

第9段:“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p>

第10段,楊絳還是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意思很明白了,楊絳為什么還要問?

對于一個連自己的生計都難以維持的人來說,這些雞蛋是多么珍貴,毋庸多言。曾有讀者猜測說,這雞蛋很可能是老王賣了平板三輪而換來的呢!再加之,老王現在的身體狀況,你說就是她知道老王新鮮的大雞蛋是送給她的,她又怎么好意思收呢?這種心情與“老王送默存去醫院,我一定要給他錢,他拿了錢還不放心”是何其相似??!更何況,老王生病后,楊絳由于種種原因也并沒有主動去看過老王,自然就會收之有愧了。正因為如此,她才會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會“轉身進屋拿錢”。楊絳回家看到還沒動用的那瓶香油和沒吃完的雞蛋,也才會心有不安與愧疚!她是覺得自己直到知道老王死去那一刻,也只停留在“不放心”、“直擔心”,而少有實際行動,去關愛一下老王。這是一個多么善良而有自省精神的楊絳??!

三、“笑聲背后”發人省

布魯克斯認為,只有在作品中體現過的意圖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圖,而不是以作者生平為依據的猜測。文本細讀中,我們可以嘗試找到體現作者意圖的點,以幫助我們體會作者情感。

第7段中,楊絳看到老王病入膏肓、舉步維艱的樣子,便說“說得可笑些”,這作何理解?在老王送香油和雞蛋的那天,楊絳看到他“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步履維艱;他“面如死灰”,兩眼結翳;他“像棺材里倒出來的”,沒有生機;他骷髏上繃干皮,瘦骨嶙峋。當我們看到這樣的一位老人時,也許會感到可怕,也許會感到可悲,也許會感到可憐;可楊絳卻說“可笑”。這是一種反諷,所謂反諷,是指語詞受到語境壓力造成意義扭轉而形成的所言與所指之間對立矛盾的語言現象。這里的“可笑”,可笑的定然不是老王的病態,也許她可笑的是老王都病成這樣了,自己卻全然不知。這是一種自我嘲笑,她是覺得自己對老王的關心還不夠,是她的“愧怍”的笑,是她“自省”的笑!

第14自然段,寫道:“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

老王覺得有理的應該是楊絳說的“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老王不是說自己“不是要錢”嗎?怎么又說“覺得有理”,還“站著等我”?這看似可笑的細節,到底怎么理解?老王給楊絳家送冰,車費減半,楊絳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老王送默存去醫院,堅決不肯拿錢,楊絳卻一定要給他錢。這些都說明楊絳絕不可能“多吃多占”,哪怕他不站著等,楊絳也會托人捎給他的。更何況楊絳現在說“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此處老王“站著等”,應該理解為是老王對楊絳善良本性的了解。

王崧舟老師曾經說過:“文本的關鍵只能存在于細讀之中。并非先有一個貼著標簽的關鍵處,然后供你來慢慢地細讀。我們要在細讀中捕捉文本的關鍵處?!碑斎?,在文本細讀的過程中,“讀”的次數和所得的感悟體驗是成正比的,所以我們要沉入文字,細細品讀。

作者簡介:賴小珍(1984—),女,浙江省寧波市寧??h梅林初級中學教師,主要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散文閱讀
讀為本,悟為道
農村初中散文閱讀教學研究
關于小學高段散文閱讀教學現狀的相關思考
淺談散文閱讀習慣養成
以群文閱讀助力中考復習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體驗教學分析
破譯隱藏散文主題的“二維碼”
淺談散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品味
品雋美至文 守靜好歲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